我要做门阀(校对)第7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7/1924

  捏着钱袋子,不怕别人不听话。
  手里面只要有钱,再强势的人也要低头。
  故而,天子一听,这条财路要给国库,他差点就跳起来了。
  当了四十七年皇帝,他总结下来的经验,主要有三条。
  其中之一就是——绝对不能让外朝那些公卿士大夫手里面有太多资源!
  不然,这些家伙就可能脱离控制!
  甚至可能会奢侈到去讲什么原则和祖宗法度!
  他曾亲身经历过,被外朝的权臣钳制的痛苦!
  特别是武安侯田蚡当政的时候,根本就不听他的!
  所以,最好的控制手段,就是让他们兜里没钱,只能来求自己!
  沉吟片刻,天子悠悠道:“这恐怕不合祖宗法度吧……”
  “山泽盐池,关津算缗,皆归都内,这是高帝的制度,朕恐怕不好违背……”
  外朝的那些渣渣,休想从他兜里抢走一个五铢钱!
  就像当年,他收归铸币权后,第一时间成立水衡都尉衙门来掌握。
  张越一听天子这个态度,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他连忙拜道:“陛下圣明,臣愚钝,不达大义,几毁高帝之制!”
  这态度立刻就摆的正正的。
  没办法,张越的几个前辈,早就用血的教训告诉了他,千万别和这位陛下顶牛!
  在这位陛下面前,谈什么原则、立场,是一件无比奢侈的事情。
  况且,这个事情其实也不涉及什么原则和立场。
  张越原本打的想法,只是想让这笔钱进入国库,从而收买公卿大臣,让他们与关税产生利益联系。
  现在,既然天子反对,那他自然明智的缩卵了。
  毕竟,公卿反对,最多嘴皮上反对,当今反对,那才会真的没戏!
  天子一听张越的话,给了张越一个‘算你识相’的眼神,整个人更是开心不已。
  他试探着问道:“以卿之见,在玉门关等关津设吏征税,一岁能得几何?”
  张越在心里想了想,答道:“以臣的估算,在现有的贸易量上,岁入数千万应该是可以的……”
  “数千万?”天子一听,就有些兴趣缺缺了。
  几千万而已,只是聊胜于无。
  张越一看,赶紧打气,画起大饼:“这只是现有的规模估算的结果,若贸易额扩大十倍,以臣之见,岁入未必少于田税……”
  “十倍?”天子有些不是很相信:“恐怕不容易吧?”
  如今的丝绸之路贸易,每年的交易量都很大。
  大量丝绸、大黄、茶叶,通过玉门关外的楼兰,中转到整个欧亚。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每年汉室对外出口的丝绸、陶器、漆器,有差不多一半是被匈奴人买走的。
  特别是丝绸和漆器,匈奴需求量特别大。
  因为,在汉匈开战前的那七十年中,汉家的丝绸和漆器,早就通过各种榷市,流入匈奴,进而培养出了匈奴国内的消费群体。
  别看匈奴人,一直在嚷嚷什么‘汉朝人的糖衣炮弹,腐蚀不了骄傲的引弓之民’。
  但身体却是很诚实的忍不住买买买。
  更不提,在匈奴国内,还有着大批的投降汉军将领、贵族、官吏。
  这些人,可受不了吃羊肉、奶酪,穿羊皮袄的蛮夷生活。
  哪怕投降,也要锦衣玉食,高粱牛肉,不可或缺。
  匈奴人为了笼络这些人,从赵信时代开始,就从汉室商人手里大量购买丝绸、漆器、中国美食。
  再说,匈奴帝国也需要通过丝绸贸易来获取资金。
  所以,仅仅是匈奴这个大客户,就已经足够汉室商人赚的了。
  而来自整个欧亚大陆的庞大需求量,更是几乎没有止境的。
  所以,张越也是自信满满的道:“以臣愚见,若是国家做好规划,以目前的贸易量来说,休说扩大十倍,便是百倍也是可以的!”
  现在的贸易量,其实也只是看上去很大而已。
  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实规模也就那样。
  丝绸贸易,每年不过几万匹而已。
  这么点量,别说满足整个欧亚的需求了,恐怕连西域王国的需求也满足不了。
  “果真?”天子一听,立刻激动起来。
  十倍就能顶一个田税,百倍岂不是可以撑起整个帝国了?
  “应该是可以的!”张越拜道:“只是陛下需要做好规划和限制,特别是要抓紧茶种、蚕种的出口禁止,不许一粒茶种、一枚蚕卵出玉门!”
  “若陛下放心,臣愿意牵头,来制定一个禁止出口的名录名单……”
  这禁止茶种和蚕种出境,是在汉室得知了丝绸和茶叶在域外的名贵后下意识的反应。
  自汉开始,直至满清鸦片战争时期,在漫长的时光中,无论怎么改朝换代,茶种和蚕种,始终被中国统治阶级控制在手里。
  由之形成了垄断。
  所以,张越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要控制的是技术!
  特别是马上就要开始大规模使用的造纸术以及其后的印刷术。
  这两项技术,他连一个字也不许人传出去!
  作为穿越者,张越知道,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有未来和发展。
  控制核心技术,就可以让竞争对手,始终无法进步。
  而只要造纸术和印刷术不外传,那么,这个地球上除中国之外的其他文明,想要赶上中国,就要多花数百甚至上千年。
  此外冶铁技术、制造技术和其他新技术,也都会严格限制,禁止外流!
  天子听着,却是没有多想,直接道:“那便交给卿去办吧……”
  “此外,那征税的事情,卿一并负责起来,制定税率和征税范围……”
  “诺!”张越闻言,顿首而拜。
  ……
  在温室殿中,张越一直待到差不多人定,伺候天子喝完参汤,歇息下来,他方才走出温室殿。
  和他一起的还有执金吾王莽。
  天色这么晚,王莽肯定是不能出宫了,所以,他得在宫里歇息。
  张越于是就邀请他去自己的小楼一住,秉烛夜谈。
  王莽自然欣然应允。
  走下温室殿,王莽点起宫灯,照亮前方的道路,对张越道:“侍中公,听说您对西域各国都有很深的研究?”
  张越闻言,笑道:“算不上什么研究,只是稍微有所了解……”
  王莽一听,立刻就来了精神。
  他这一任执金吾,差不多干了三年了。
  汉家政坛有一个潜规则,其他职位,哪怕干到死,也没有问题。
  独独执金吾不行!
  执金吾权力太大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7/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