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7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2/1924

  张越也看到了自己坐席面前摆着的那几碟酱料。
  只是一眼,他便认出了所谓‘[忄典]鰂之酱’是什么?
  墨鱼和乌贼混杂在一起,通过某种方式发酵而得的鱼酱。
  对于农耕的诸夏民族来说,乌贼和墨鱼这种深海鱼类,确实难得一见,极为稀有!
  只能偶尔通过渔民,靠运气从海中捕获。
  自古以来,就很稀缺。
  一个官吏,悄悄的在张越身旁,小声的介绍:“侍中公,如您所见,此[忄典]鰂之酱,乃是大司农治粟内史桑公,受天子之命,为汉捕鱼,自辽西海域之中,命海官有司,以深海鱼钓之法所得,最是鲜美肥厚,海官有司得之,不敢私藏,皆作[忄典]鰂之酱,以贡天子御享……”
  张越听着,回头看着那位官吏,一看他的官服,张越就明白了,他是大司农的人,于是张越笑了起来,道:“大司农海官真是辛苦了啊!”
  “若无海官之劳,吾安能尝此先王之酱!?”
  在今天以前,[忄典]鰂之酱,属于不可控的稀有酱料。
  而今天之后,它将成为桑弘羊的王牌产品。
  汤王策命伊尹之时,特地赐给伊尹给的王命之酱,诸位士大夫公卿了解一下!
  这样的酱料,一斤装的卖个十金不过分吧?
  或许,对大司农来说,这种酱料赚钱可能还在其次。
  通过它来影响士大夫贵族,让他们同意和支持,扩大海官船队规模,加大对海官投入力度才是关键。
  想和伊尹一样,吃上[忄典]鰂酱,那就支持海官衙门吧!
  不得不说,桑弘羊还真不愧是一个伪装成九卿的商人,这个营销方案,简直满分。
  反正,张越知道,士大夫公卿们,对于COS先王名臣的热情究竟有多高?
  而毋庸置疑,为了和伊尹一样能够隔三差五吃一口[忄典]鰂酱,整个汉家朝堂上下,都会支持桑弘羊扩大海官船队规模,以便捕获更多的乌贼和墨鱼。
  哪怕朝堂上不同意,郡国地方的士大夫贵族们,也会联合起来,举起四肢,让大司农去多抓多捕的。
  在汉季,经过百年宣传和推崇,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贵族士大夫,不想吃一口伊尹吃过,且是汤武亲自赐给的[忄典]鰂酱。
  而在过去,这种稀有酱料,独有三公九卿在受命之时,才有机会尝到一口。
  不过,比起[忄典]鰂酱,张越更关心摆在自己面前的另一盘颜色饱满,晶莹剔透的酱料。
  “这是卵酱吧?”张越微微拨动了一下那些仿佛和珍珠一样的食物,忍不住咽下口水。
  他知道此物的美味和稀有。
  那官吏闻言,笑着介绍道:“侍中好眼力,不愧是长安知名的珍馐美食家!”
  “此乃海官自辽东入海河口所捕之大鱼腹中所取鱼卵,以秘法酱制,然后以快马送来长安之物!”
  “所有鱼卵,皆取自两百斤以上大鱼,便是辽东、辽西河域之中也是稀有少见!”
  张越自然认得这种食物。
  事实上,哪怕在后世,这种鱼卵也是超级珍馐,最名贵的食品!
  几乎没有之一!
  它便是鱼子酱,且是最顶级的鲟鱼鱼子酱!
  哪怕是穿越者,张越也只在传说和网络上,惊鸿一瞥,至于品尝?
  吃不起!
  倒是,摆在这盘鲟鱼鱼子酱旁的另一盘色泽鲜艳,饱满红润的鱼子酱,他曾经吃过。
  他拿起那碟鲜艳的鱼子酱,放到鼻子前闻了闻,没错,就是这个味!
  大马哈鱼的鱼卵香味!
  拿着这盘鱼子酱,张越轻声问道:“如今海官衙门所部的此种大鱼有多少?”
  官员听着,轻轻笑道:“不敢瞒侍中,根据海官奏报,其在辽东、辽西海湾,捕获了成千上万条此种大鱼!”
  “因其似是要从大海洄游至辽东、辽西上游江河,故而海官有司,以‘鮰鱼’相称……”
  “自海官五月起航,六月至辽西,迄今三月,所捕鮰鱼数以万计,其鱼卵以做卵酱,而其鱼肉则晒干腊之……”
  “或许今岁冬季,长安士民,就能从大司农的官署有司,买到鮰鱼鱼干及卵酱……”
  张越听着,脸上的笑容,都要压抑不住了。
  “真是辛苦海官上下官吏士卒了!”张越叹道:“吾当上表天子,为海官请功!”
  当然要请功了!
  俗话说的好,开疆拓土农业部,保家卫国渔政局。
  为了人民群众的胃,为了吃货民族的美食。
  张越觉得,有必要提前将渔政局具现出来。
  而这年头,整个地球的海域,百分之九十九都属于未被开发的资源宝地。
  诸夏民族哪怕只是开拓和吸取目前控制下的海域,所获得的渔业资源,保守估计,都可以养活上千万人口!
  而这也是他怂恿桑弘羊,让海官舰队北上的目的所在。
  如今看来,事情进展比他想象的还要顺利得多!
第578章
吓尿了
  只是,因为太子据和刘进还没来。
  故而,无论是[忄典]鰂酱还是鱼子酱,张越暂时还只能干看着,不好动筷子。
  但内心对于美食的渴望和奢求,已经使得他做出了决定——为了为帝国海洋开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必须去大司农那里买点鱼子酱,用以支援海官建设。
  恋恋不舍的放下手里的鱼子酱,张越看了看整个宴会大厅内外。
  熟人确实不少!
  可惜,多数是仇人。
  所以呢,张越也没有什么起身去打个招呼的心思。
  可惜,很多时候并不是你不去找麻烦,麻烦就会远离你。
  更重要的是,这个世界上,总有许多自大狂。
  后世网络那么发达,脑残二代,却依然层出不穷。
  更不提如今这个时代了。
  活在自己梦里的人,简直不要太多!
  ……
  陈惠等人簇拥着一个衣锦紫带的贵公子,步入宴会大厅。
  这位贵公子,仅仅是从服饰来看,就知道,其来头不小。
  身上穿着的是产自陈留郡襄邑(今河南唯县)的锦缎,汉兴之初,天下锦缎,蜀锦最贵。
  可惜,蜀锦的风光没有维系多久。
  陈留郡的女性织工在先帝时期,猛然发力,后来居上。
  尤其是陈留郡襄邑的妇女,在当地有名的巧匠张任氏的指导下,织锦技术突飞猛进,她们织造出来的锦缎,色彩绚丽,花样繁多,而且价格比起蜀锦要低上三成。
  于是襄锦在三十年中就完成了逆袭,反过来将蜀锦吊起来打。
  以至于,到了现在,锦缎的代言人,就是襄锦。
  东汉的许慎,在写《说文》时,就干脆在锦这个字的目录下记述:锦,襄邑织文也。
  早一些的论衡也说: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
  可怜的蜀郡锦绣业被直接锤进了土里。
  兴盛于战国时期,独霸天下织锦业数百年的蜀锦光辉不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2/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