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7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1/1924

  纵然他们坐在马车上,但也一个个都是上吐下泻,被颠的有些随时要GG思密达的味道。
  张越见了也是没有办法,总不能让这些帝国未来的精英,在这里挂掉几个吧?
  于是,只能一面下令降低行进速度,一边趁着空暇进了一次空间,大着胆子,搞了一壶空间水出来,然后兑进士子的饮水中,让他们喝下去。
  还别说,效果还挺不错。
  很快喝了加料水的士子们,渐渐恢复了过来。
  但,这也让他们挺尴尬的。
  特别是魏相等人,一整天脸色都有些低沉。
  到了晚上,露宿的时候,他们更是聚集在一起,窃窃私语着。
  张越正好听到了一些他们的商议内容。
  他们在讨论,这次之后,锻炼身体的事情。
  这也是汉季士大夫们的特色。
  遇到羞耻,人们首先反应的不是掩盖和消除羞耻、尴尬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是会去想为什么我会受这种耻辱or尴尬?
  我应该如何避免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
  这也是公羊思潮影响下的必然结果!
  人人都知耻,每一个士大夫都有羞耻心!
  尤其是顶层的精英们,基本都有这样的特征。
  可惜的是,在政坛上,节草恐怕是最没有用的东西了。
  所以汉季之后,这样的士子风骨,消失不见。
  不得不让人为之扼腕叹息。
  在渭河南岸,休息了一夜。
  次日清晨,张越一行再次出发,横渡渭河,抵达了对岸的渭南平原。
  在后世,关中地区因为长年风化,变成了黄土高坡,哪怕是渭南平原上,也是光秃秃的,难看的紧。
  但在如今,整个关中,依然还是那个八百里秦川的天府之国。
  渭南平原上,茂密的植被随处可见,隐约之中,甚至还能看到许多种在后世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的神奇精灵。
  青山绿水,环绕着这个三角平原。
  脚下的土地,是松软肥沃的冲击原。
  更紧要的是,对张越来说,渭南平原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他和他的计划所亟需的!
  这里什么都有!
  任何想要发展工业的人,都可以在这里轻而易举的得到他们想要的资源!
  煤矿、金矿、铝土矿、铁矿甚至石墨矿!
  而且,因为几乎没有被开发过的缘故,渭南和渭北地区的煤矿资源,现在到处能找到优质的露天矿藏。
  以现在的技术条件和人工水平,保守估计,都能年产煤炭十万吨以上!
  且是优质的无烟天然焦煤!
  所以,控制渭南地区,一直就在张越的计划中。
  将影响力从新丰,向渭南辐射,打造一个京畿工业区,更是他长久的理想和追求的目标。
  故而,其实张越要感谢长安的那帮贵戚们。
  是他们亲手将这么好的机会送到他手里。
  简直没有比这更好的助攻了!
  就像在足球场上,当前锋需要进球时,对方后卫一脚将球送到自己脚下一般。
  这都进不了球的话,这个球员恐怕就要好好思考一下退役的问题了。
  当然,张越也明白,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饭得一口一口的来吃。
  现在新丰的体量还是太小了,人才也太少了。
  吃下临潼,都已经很吃力了。
  故而,渭南和渭北一带,只能先将影响和触手伸过去。
  建立外围,立下根据地,再徐徐图之!
  王莽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教训,一直萦绕在他心中,使他明白,想要取得成功,就要培养和训练出足够的官吏,建立起一个足够强大的利益集团。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和成功。
  而玩过各种各样的战略即时游戏的张越,当然早就知道,要想富先种田,基地开它三百个,资源占它一万个的真理。
  反正,等到满屏基地和资源的时候,再一波推过去,不管多强大的敌人,也能一波横推。
  脑中想着这些事情,时间就在奔驰向前的马蹄声中,来到了中午。
  而郑县也已经进入视线了。
  这个郑国故都在现在已经一分为三了。
  其北部靠近长安的地区是郑县,而东部地区是沈阳,南部靠近华山一带的是武城。
  而且分属于不同的辖区。
  郑县是京兆尹治下,而沈阳和武城是左冯翊的管辖区。
  沈阳和武城,张越现在不想去,但这郑县的官僚们,他却是一定要收拾的!
  因为,他们是张越将来操控和掌握京兆尹的最大掌握!
  必须除掉!
第595章
砍瓜切菜(2)
  郑县毋庸置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地区。
  在历史上,它一度是宗周的京畿。
  西周晚期,此地被周宣王作为给弟弟王子友的封地,而独立成为一个诸侯王。
  是为郑之先,这也是郑县名称的由来。
  到周幽王时代,老奸巨猾的郑恒公,在嗅到危险来临前的刹那,果断金蝉脱壳,命其子率领郑国人民和社稷,东迁至河洛地区,再立新邦。
  于是,郑国东迁到了今天的新郑。
  而留下来的故土,则称为旧郑。
  果不其然,不过数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随后平王东迁雒阳。
  而整个宗周曾经的核心根本之地,则被平王许给了秦人。
  秦人为了这个承诺,自秦襄公到秦穆公,八代流血,征战百余年,筚路蓝缕,将宗周旧土全部收复,驱逐犬戎,重建了诸夏文明和秩序。
  而郑国故土,则是在秦武公十一年,才被收复。
  随后,此地就被秦人命名为郑县。
  算是关中地区,最早的县级行政区域。
  自那以后,直至今天,郑县名称在长达五百年的历史中从未变更。
  走在郑县境内的道路上,张越没有太多心思去关心郑县的过去。
  他几乎是流着哈喇子,对着郑县境内的大铁矿,垂涎欲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1/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