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8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1/1924

  作为侍中官,张越自然跟着宗正卿刘屈氂、太常卿商丘成站在左侧,位居于稍微靠前的位置。
  而光禄勋韩说、执金吾王莽等人则站到了右侧,与将军列侯们在一起。
  当然,现在汉室,文武之间界限并不明显。
  文官可以为将,武将也可以牧民。
  当世世人推崇的大丈夫,就是那种上马打匈奴,下马抚万民的文武全才!
  所以,其实站在那边,只是一个象征性的。
  就像现在的文官首领之一的商丘成,在历史上就多次领兵出征,还打的有声有色。
  而武将首领的王莽,在内政方面的造诣也不错。
  历史上,其在李广利全军覆没后,靠着屯田和种田,硬是在抵御匈奴的侵扰同时,在轮台和居延,屯田三十万亩,底定了宣帝对匈奴的战略大反攻的物质基础。
  “天子临朝了……”张越听着从宣室殿内传出来的吟诵声,做出判断。
  果不其然,须臾之后,宫中的乐声就变幻了曲调。
  从《庭燎》之乐,换成了大气磅礴的《大明》。
  吟诵者也由原先低沉婉转的士大夫,变成了嗓音洪亮的武官。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恢弘的腔调,让人精神一振,肃立多时的文武百官们,也直起了腰杆,等候着来自天子的召唤。
  在充满了王者威势的《大明》乐中,悬挂在宣室殿前的编钟,连响三十六声。
  然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尚书令张安世,持着节旄,身穿盛装,站到了台阶前,清声唱诺道:“唯汉延和元年冬亥月甲子(十月是亥月),岁在已丑,群臣陛见,请大鸿胪导之以礼,太常卿教之以仪,勿有失礼失仪!”
  大鸿胪戴仁出列拜道:“唯,臣不敢失职!”
  太常卿商丘成也拜道:“唯,臣不敢失职!”
  张安世持节向南,拜道:“群臣请次第趋见!”
  张越与其他大臣,连忙出列,拜道:“唯!”
  然后起身,持着玉芴,亦步亦趋的跟上自己前面的九卿列侯们,小心翼翼的拾阶而上。
  这可是一个高难度的动作!
  寻常人若没有经过训练,根本掌握不了。
  按照贾谊贾长沙当年所作的《容经》之中的说法,大臣入朝,朝见天子,进必趋,退必趋。
  尤其是在大朝议上,趋礼要求相当之严格。
  所谓行则‘趋以微磬之容,飘然翼然,肩状若流,足如射箭’,而其转向更是要求‘旋以微磬之容,其始动也,穆如惊倏,其固复也,旄如濯丝’。
  后世有部不错的电视剧《军师联盟》里,就有着何驸马教曹芳走路和转身的剧情。
  但剧中何驸马的姿态和行容,要是按照贾长沙的标准来看,肯定不合格!
  反正,就是张越,也为了今天,练了差不多两个月,才勉勉强强,将将及格。
  但不要紧,在场的群臣之中,驸马都尉金日磾和奉车都尉霍光,都是汉家有名的趋礼专家。
  特别是霍光,曾有人特地观察他上朝,连续数了十几次他的步数,结果发现,他每次所用的步数,都是一模一样。
  更夸张的还是,霍光的脚步,每一步都分毫不差。
  上一次,他用十步走了多远,这一次也是一模一样!
  简直是恐怖!
  所以,张越就盯着霍光的举止,他的头怎么低,低多少,自己也怎么低,他的手抬多高,自己也抬多高。
  还别说,这样一来,张越轻松过关。
  跟着人群,趋进到宣室殿之中。
  张越立刻就被眼前的壮观宫殿,所深深震撼。
  宣室殿,大!
  非常大!
  天子的御座,高居于殿堂之上,御座之下,五十五级台阶,让人咋舌不已。
  后世电视剧中,取景的所谓皇宫、朝堂,与之一比,就像乡下土财主的客厅一样寒酸。
  而大殿之中,一根根雕龙飞凤的柱梁,节比林立。
  粗略的数了数,至少有上百根柱梁。
  柱梁左右,一盏盏连枝灯,已被点燃。
  滋滋燃烧的灯油,将这殿堂照耀的恍如白昼。
  一排排持戟的卫士,肃立在这些柱梁两侧。
  人人神色严肃,甲胄鲜明,将这汉家殿堂衬托的分外肃穆、庄严。
  “侍中公……”太常卿商丘成,轻轻的拉了拉有些出神的张越的衣袖,道:“请借一步说话……”
  张越点点头,跟上前去。
  两人走到殿中的一个柱梁下,商丘成拱手道:“侍中公,今日大朝议,请侍中戎装持钺,为陛下壮威!”
  这也是侍中官的本职工作。
  每临朝会,侍中持斧钺,宿卫天子两侧。
  目的就是要借助侍中官和其他内侍的勇武,来衬托汉天子的威严。
  汉书《叔孙通传》就有记载: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
  意思就是说,朝会大殿的御座台阶上,通常会陈列数百名武士。
  而这些武士,可不是一般人。
  《续汉书·礼仪志》中清楚的描述了这些人的来历:侍中、尚书、谒者、虎贲、羽林郎将执事,皆赤帻陛卫。
  本来,在宗周时期,是没有这一套的。
  那时候,周天子的陛阶上是用屏风纹饰斧钺。
  但是,荆轲刺秦王,改变了这个传统。
  屏风纹饰斧钺,换成了真正的卫兵。
  而且是全副武装,手持斧钺的天子近臣们。
  这样,就算再有荆轲,哪怕开挂,也休想伤到天子一根寒毛。
  荆轲刺秦王,秦王绕柱走,成为了千古绝唱。
  张越当然不会拒绝,连忙拜道:“请太常卿带路……”
  此时,天子的圣驾,还未到来。
  在事实上来说,起码还有一个时辰,这位陛下才会临朝。
  毕竟,仅仅是在京列侯、两千石和宗室趋进宣室殿,可能也要花一个时辰的时间。
  而大臣们没有来齐,天子先至?
  那就是君等臣了!
  恐怕当今汉室,还没有人有这么大面子和这么大的胆子。
  于是,在商丘成的引领下,张越来到了宣室殿正殿一侧的一个偏殿之中。
  早有等候在此的礼仪官,将张越带到了一个静室。
  然后,侍女们一拥而上,将张越身上的朝服解下来,换上了戎装。
  张越看着铜镜之中的自己,身着甲胄,赤袍在后,貂蝉冠下的容颜,颇为英武。
  “侍中公,此乃您用的玄钺!”一个礼官,将一柄硕大的铁制兵器,送到了张越手上。
  这是一种巨大的斧状兵器!
  拿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张越感觉起码有个三十来公斤!
  刀刃宽大而锋利,拿在手里,矗立起来,看上去也是威武不凡,卖相十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1/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