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8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1/1924

  诚如韩非子所言: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病在肌肤,针石之所及,在肠胃,火齐之所及,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可奈何也!
  而他们治下的情况,虽然可能还没有发展到骨髓,但起码到了肠胃。
  但他们却在用着汤熨,撑死了不过是针石的疗法。
  这能治好病才叫见鬼了!
  但……
  情况已经如此严重了,他们所能做的,也不过是用汤熨疗法,最多是用些针石刺激。
  去哪里找救命的火齐?
  这些人都是皱起了眉头。
  他们所学和所知的知识和办法,不过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而已。
  而现在的情况,仅仅是听着那些数字,大家就知道,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不可能解决问题。
  因为,人口基数摆在那里。
  土地规模也摆在那里!
  靠自己的能力,根本不可能救得了!
  张越却是讲完了这三个主要数据后,伸出手来,指向在木板上画的一个个图案,道:“如陛下与诸位明公所见,臣将这青州、扬州、徐州二十二郡国的百姓户数、田亩数以及负担情况,分别做了一个统计,以图为示,进行标识……”
  所有人都抬起头,看着木板上的那些图案。
  人口、土地、赋税、徭役以及硬性支出(口粮和衣服、祭祀支出),以红色标注。
  而其总收入,则以黑色标注。
  结果,几乎每一个郡国的图表里,红色部分远远超出了蓝色部分。
  像是齐郡和济南郡,蓝色部分甚至仅有红色部分的一半不到。
  更关键的是,这些图案里,还有线条,用于标明那一块支出是属于哪一项。
  这可就尴尬了。
第662章
张布斯(4)
  一时间,整个宣室殿的气氛都变得凝重了起来。
  能在这殿中占一个坑的人,再渣也是有特长的。
  哪怕是马屁精,那也是拍马技术名列天下前几的存在。
  更不提,实则这殿中多数人,都有实际的地方经验。
  哪怕是上官桀这样在长安起家的权贵,其发迹以前也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靠着真功夫爬到长安的。
  至于将军列侯们,就更不用说。
  他们在边塞,基本上是一手治军,一手牧民,对于民政事务,非常熟稔的人。
  故而,很快,他们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青徐扬三州,二十二郡国,除了编户齐民,肯定还存在大批大批的不在户籍薄上,不存在的人口。
  他们是失去土地的农民,破产的中小商贾、手工业者。
  而这青徐扬三州之中,哪怕人均土地占有量最多和税赋负担最低的徐州沛郡,也不过人均占有不足五亩的可耕地,其收入基本和负担持平罢了。
  连自耕农,都过的如此艰难。
  那么,这些失业破产人民,又该生活在怎样的地狱之中?
  从青州、徐州、扬州的人口规模估算,这些不存在的人口,总额恐怕为数不少。
  有人以自己在郡国的经验,稍稍在心里面估算了一下。
  然后就发现,在青州应该起码存在五十万到一百万左右的无地人口。
  徐州和扬州,也应该有三十万以上的无地人口。
  在意识到这一点,所有人都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人人四目相对,面色凝重无比。
  而早就已经知晓了实际情况的九卿们,则眼观鼻鼻观心,不发一言。
  他们知道,实际情况,其实已经糟糕到,根本不能说的地步!
  一说出来,捅破脓包。
  就无法收场!
  青徐扬三州,两千石以下的官吏,人人难逃一死!
  而这,其实就是拿着刀子,逼他们反。
  ……
  张越看着殿中的气氛,就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现在,是该祭出自己准备多时的大招了!
  于是,他面朝天子,恭身拜道:“如陛下之所见,青州、徐州、扬州,二十二郡国,情况已经非常之危急也!”
  天子不动声色的道:“那依卿之见,可有补救之策?”
  群臣闻言,都是将视线集中过来。
  就连上计吏和两千石们,也纷纷抬起头来。
  他们都想要知道,张越或者说朝廷,打算如何解决此事?
  张越长身再拜,道:“启奏陛下,臣愚钝,素来不达大义,幸陛下不弃,拔臣于布衣之间,委臣以侍奉之事,臣窃不胜犬马之心,誓死以报陛下大恩!”
  “故,自闻青、徐、扬三州之事,五内俱焚,恨不得为陛下赴汤蹈火,以解困局!”
  “奈何臣年少无知,才疏学浅,无经世之学,故不学无术……”
  “幸宗正卿刘公讳屈氂、太常卿商公讳丘成、光禄勋韩公讳说、执金吾王公讳莽及治粟都尉桑公讳弘羊、奉车都尉霍公讳光、驸马都尉金公讳日磾、尚书令张公讳安世,守少府卿公孙公讳遗、北军护军使任公讳安及同僚上官桀、赵充国、致仕老臣赵破奴等不以臣卑鄙,耐心教授,仔细提点……”
  这么大的事情,如此庞大的工程和任务。
  张越当然知道,自己一个人是搞不定的。
  这需要国家的力量来推动,特别是朝堂高层的团结。
  不然,仅仅只是互相踢皮球或者搪塞,就可能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时间和资源。
  再者,这世界,吃独食是会遭人恨,遭人妒的。
  是会被人当成眼中钉,肉中刺的。
  政治的原则,首先是团结。
  因为,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有效的打击需要打击的人。
  反正,张越无法想象,若朝堂为了某些事情争论不休,怎么去解决问题?
  何况,此事,张越已经事先和九卿、内朝重臣们达成一致。
  连韩说都表示了支持。
  若自己为了那么点小利益,而不肯与大家你好我好,岂非显得自身太弱?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弱者,才需要高声叫嚣,宣称自己的利益和势力。
  而强者不需要如此。
  后世有句名言就说的很好。
  穷则搁置争议,达则自古以来。
  现在,张越也已经不需要再通过自己的出格行动来彰显权威了。
  已经到了一个要内敛和沉淀的时期。
  故而,他可以在名义上,将很多好处和功劳拿出来,与朝臣们分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1/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