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8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4/1924

  对于张越的态度,更是立刻发生了大转变。
  从早先的敌视,变成了现在的孺慕。
  张越却是微微停顿了片刻,观察了一下天子的神色。
  这是一个优秀的PPT作者,必须时刻关注的事情。
  在后世诸位布斯们,做的PPT,是要给消费者看的,所以,他们得竭尽所能的讨好和回应消费者的诉求。
  将饼画的大大的,让人们血脉偾张,立刻就要买买买。
  而在如今,张越知道,自己的PPT,首先是做给当今天子看的。
  若不能讨好他,挠到他的痒痒,做的再好也没有用!
  这就好比,诺基亚的质量,大家都说好。
  但,在爱疯的智能机浪潮下,迅速被市场淘汰。
  诺基亚不好吗?
  不是的,但消费者已经移情别恋。
  所以,张越每时每刻,都在悄悄的观察和关注天子的神态变化。
  他很清楚,自己必须及时回馈和照顾这位陛下的感观。
  必须尽一切可能争取这位陛下的认可和喜欢。
  在看到,自己画的‘与禹皇比肩’的大饼,明显得到了这位陛下的欢心后,张越就放下心来。
  但张越知道,仅仅是这样,远远不够!
  他必须拿出一个可以在近期见效,而且,耗费不多,但收益极大的项目来继续画饼!
  就像雷布斯做小米,公开宣布:小米的硬件利润,永远只有百分之五!
  于是,席卷市场,收获无数粉丝。
  而与之相比,贾布斯就是只顾着画饼,忘了给消费者和投资者一个看得见摸的着的好处,所以只好下周回国了。
  而什么样的工程,能起到投资小、见效快,同时还能让任何人,哪怕是一个水利小白也都知道,这个事情一定可行呢?
  张越脑海中,无数后世工程,不断闪现。
  最终,定格在了一个地方。
  扬州会稽郡的东南,后世的绍兴市,鲁迅先生的家乡。
  此时,这里有着无数条小河溪流,密布于山川之间,每到雨季,河水泛滥,于是演化出一个个泽国。
  除了渔民和越人,少有人涉足此处。
  那么……
  绍兴是如何发展成为后世的那个江南小镇,那个富庶之乡的呢?
  有一个人,为绍兴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卓绝贡献。
  他大约再过一百五十年左右,就会出生。
  东汉会稽郡守马臻!
  这位出生在扬州的郡守,是绍兴地区的开发建设第一人。
  可能后世很少有人听闻过他的名字。
  但假如提起他的另外一个名号,恐怕很多人就耳熟能详了。
  济利王马王爷!
  所有去绍兴旅游的人,一般都不会错过鉴湖。
  而到鉴湖,则肯定会看到就在鉴湖边的济利王神庙。
  这是后人为了纪念这位郡守兴建的神庙。
  有两千多年历史,自汉和帝,一直到后世,代代祭祀,香火延绵不绝!
  而三百里鉴湖,就是马臻的遗产!
  马臻时代,距离如今,最多两百年。
  而鉴湖工程,工期很短。
  从张越回溯的史料来看,大约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基本完工。
  耗费也不大,因为马臻本身是水利专家,所以,因其聪明才智,经过详细考察后,设计的鉴湖工程,工程量不大,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基本完工。
  所花费的资源和代价,也基本都是由会稽郡本身的财税解决的。
  所以,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修建鉴湖,应该不存在任何困难。
  但鉴湖工程的好处,却是数都数不清楚。
  首先一点,就是鉴湖工程完工后,这古代越国国都附近的数百里区域都将化泽国为良田。
  至少可以得到两万顷的可耕稻田!
  足可以安置超过四万户人民,在此定居。
  还有比这更好的项目吗?
  投资小、回报快,见效更快!
  张越再也找不到比这个项目还好的工程了。
  所以,他微微凝神,从脑海中回溯出后世的资料和信息,然后就开口道:“微臣建议,首先在扬州会稽郡的旧越池一带,围水为湖!”
  “臣查过,越池一带,有大小河溪,三十八条,每至汛期,还有海水倒灌,故人民以为苦荒之所,不愿常居!”
  “可若设法沿越池一带,营造堤坝,围之为湖,则可建一大湖,蓄水无数,更能有效阻拦咸水倒灌入越池!”
  “臣稍作计算后,得出仅需三万到五万民夫,一岁之功,即可得数百里之大湖,化解其周围五六百里之泽国,得其美田数万顷可以安置数万户人民!”
  “因有此湖之故,新得稻田,可以不受旱灾之苦,四季有水,选种粮稻,一岁能收四石以上!”
  为了加强说服力,张越道:“不止如此,若此工程可以完工,其在会稽,将如昆明池之于关中,将化会稽为鱼米之乡,使其境内,免受洪涝之苦,无有干旱之虞!”
  本来,天子还不是很能理解张越介绍的这个工程。
  但一听此工程能和昆明池相比,立刻就眼中闪过一丝欣喜之色。
  昆明池可是耗资无数,花费无数人力物力,修建起来的人工湖。
  但自昆明池完工后,整个上林苑和周围数县,就没有受过什么旱涝之苦。
  哪怕今岁关中夏季发生了严重旱灾,上林苑的皇田也和往年一般丰收。
  微微想了想,天子就开口问道:“会稽郡上计吏何在?”
第664章
超级工程(1)
  天子话音刚落,会稽郡的几个上计吏,就连忙起身出列拜道:“臣由拳令奉、臣太末令决、东部都尉皖等顿首再拜皇帝陛下,恭问圣安!”
  站在天子身侧,随时顾问的尚书令张安世立刻就在天子耳畔报告道:“陛下,会稽郡此番上计官吏,为由拳县县令张奉、太末县县令王决以及东部都尉陈皖……”
  说着就报告了一番这些人的履历和政绩。
  都是很漂亮的履历,刺史衙门也多次称赞了这些人治下的地方。
  总之是标准的能吏。
  但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承担了上计的重任。
  对会稽地方来说,将这几个不合群的家伙,打发来长安,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最差也可以让他们滚蛋两三个月,省的在地方上胍噪。
  最好,当然是一去不回,留在长安,省的拦着大家伙发财。
  天子听完,眼神也温柔了一些,轻声问道:“诸位爱卿,皆是地方能吏,必知地方虚实,以卿等所见,张子重所提议的工程,可否妥当?”
  三人互相看了看,最终太末令王决拜道:“启奏陛下,小臣在太末为县令五年,太末临越池,故而常往当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4/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