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9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2/1924

  一旦张越的保证和背书没有奏效,甚至适得其反。
  反扑和反噬也就随之而来。
  好在,后世的成功经验,证明了喝热水确实是在没有有效的净水技术前,最合适也最适合诸夏国情的防疫卫生策略。
  若能普及开来,不知道可以救多少条人命。
  ……
  翌日,刚到辰时,尚书令张安世揉了揉宿醉后有些头疼的太阳穴,走到兰台的尚书台官。
  尚书左仆射杨敞就迎头迎上前来,恭身问礼:“见过令君!”
  “可是有奏疏?”张安世问道。
  “正是……”杨敞是刚刚由霍光举荐为尚书左仆射的,还不是适应尚书台的工作,所以事无巨细都要报告和请教张安世,而其中最多的就是大臣们上奏的奏疏了。
  所以,张安世也不以为意,道:“若是一般奏疏,杨仆射自己拿主意就行了!”
  在当了差不多八年的尚书令后,张安世也有些乏味了,不想再被这宫廷束缚自己的才能,想要建功立业。
  而他瞄准的目标,就是即将成立和组建完成的‘治河都护府’。
  天子的意思是,这个‘治河都护府’将是九卿级别的官署。
  而且,出任都护者也几乎可以肯定是太子刘据了。
  这不仅仅是天子本人的意思,也是目前朝局发展的必然。
  毕竟,太子刘据可是自己亲自跳出来上书毛遂自荐的。
  由之,就使得丞相刘屈氂、执金吾王莽、太常卿商丘成,虽然都是骂骂咧咧,大有不满,却也只能捏着鼻子,接受了这个事实。
  毕竟,那是太子,是储君,未来的天子!
  储君欲要学习政务,治理国家,臣子岂能设限?
  也不会有人敢出这个头!
  当初,张释之拿着先帝刷声望,各种为难和打脸,结果如何呢?
  太宗驾崩,先帝即位,头一个事情就是抓邓通,放张释之于淮南。
  可怜张释之一代名臣,却落得一个外放外郡,子孙迄今不能入仕的结局!
  就前些年,蜀郡举荐孝廉,其中有一个名为张玉,天子见其名字,就好奇的看了下此子的籍贯和家世,结果发现其为张释之之后。
  然后就下旨训斥蜀郡郡守,说他‘不能尽忠国家,不能举荐英才’,逼得这位本来政绩不错的郡守,只能乞骸骨!至于那位张玉……自然是再也没有了后续!
  好嘛,小本本都记到了现在!
  这刘氏小鸡肚肠,心胸狭隘,可见一斑!
  故而,满朝上下,虽然都是愤愤不平,但终究而已只能低头拥护储君的大策。
  丞相刘屈氂,更是变了口风,转而颂扬太子‘敢于任事,社稷之福,国家之幸。’
  至于其他人,更是秒变马屁精。
  而张安世……
  当然也起了心思。
  这治河都护府,太子领衔可以啊!
  但下面的有司和主要负责事务,总该有人去做吧?
  譬如说,那个会稽郡的越池围湖工程……
  张安世真是哈喇子流了一地,梦寐以求,想要得到主持此事的机会!
  他知道,只要自己主持了此事,一旦功成,那就拥有了一张通向未来三公,甚至是丞相的门票!
  乃父张汤,就是因为没当上丞相,才被人暗算、构想,身死狱中。
  张安世,当然不想重蹈覆辙!
  所以,此事他是志在必得。
  但竞争者,却也是不少。
  毕竟,瞎子都知道,东南诸事,以越池工程为最。
  工期短、耗费小,收益大!
  觊觎者,自然是无数。
  哪怕是他张安世,也未必能说稳操胜券,所以,这几日来一直在应酬和宴请大臣,联络感情。
  这不昨天晚上,又喝到了半夜。
  就听着杨敞拜道:“令君,此事还非得令君亲自过目不可……”
  说着杨敞就将一张写在白纸上,撰写过的奏疏递到了张安世眼前。
  张安世抬眼一看,神色立刻就严肃了起来:“张子重奏了何事?”
第687章
喝热水运动(2)
  不知不觉之中,长安城的贵族,尤其是外戚勋臣们,忽然流行起喝沸水了。
  不拘饭前饭后,还是休息闲暇之时,都能见到贵戚们,深深的抿了一口下人端上来的沸水,也可能是茶汤,一口闷下,然后大呼一声爽快!
  便是宰相家里,也不例外。
  刚刚拜相,受封澎候的刘屈氂,此刻就捧着一个茶碗,细细尝着刚刚煮好的茶汤。
  放了姜和少许盐的茶汤,喝着有些微辣,然而,为了长寿,哪怕刘屈氂这个北方人也是顾不得许多了。
  “张子重的奏疏,光禄勋看过了吧?”刘屈氂轻声问着端坐在自己对面的韩说。
  “不瞒君候,说已然看过了……”韩说笑着看向这位新扎的帝国丞相。
  这位丞相,虽然拜相不过十余日,但权柄却是已经重于之前的多任丞相了!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天子已经连续将两次朝会的主持权力,交给了刘屈氂——自武强候庄青翟后,汉家历任丞相,还没有谁能如此!
  当然了,这也是羡慕不来的事情。
  谁叫这位澎候,乃是宗室!
  而且是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杀到长安的宗室呢?
  自家的优秀子弟,杰出人才,当今天子岂能不看顾一些?
  “如何?”刘屈氂不动声色的问道,拜相不过半月,就获天子信任,委以重权。
  刘屈氂自是清楚,自己必须负起责来。
  朝中事务,从此若有了纰漏,那天下人和朝堂内外,可只会怪他这个丞相!
  这个礼绝百僚,协调阴阳,佐理万国的宰相!
  如当初平津献候公孙弘一般,必须把朝中事务和天子交代下来的任务,办的妥妥帖帖。
  “这种事情……”韩说眉毛微微一动:“谁能说得清楚?”
  “不过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而已……”
  当初,那张子重主持长安防疫,轻描淡写之间,就让一场可能爆发的伤寒之疫消弭无形。
  据说,便是感染伤寒的病患,也因其之故,能存十之八九,只有少数几个倒霉蛋,因为身子骨太弱,药石不进而夭亡!
  而其在负责除疫事务时的种种措施,因之迅速在长安城里流传开来。
  现在便是长安城里的贩夫走卒也知道,感冒伤寒,可以用桂枝、生姜、甘草熬为桂枝汤,发汗解表。
  家家户户更是常备柳树皮,遇有头疼脑热,便煮水服食。
  现今就连关中的右扶风和左冯翊的百姓,也知道了这么个办法。
  一时间,各地柳树纷纷惨遭剥皮之苦。
  至于那些被其用来治疗咳嗽、伤寒的药物,譬如桔梗,现在已经成为了长安药材市场上的明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2/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