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校对)第9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2/1924

  然后,他就看着这些博士们。
  这些须白洁白,或者高冠博带的帝国学术思想巨头们齐身而拜,纷纷开口:“臣等拜见殿下!殿下千秋!”
  又对张越拱手作揖:“侍中公有礼了!”
  而作为太学祭酒,董越不仅仅负责管理太学,还肩负着对诸博士的‘管理’。
  当然,这其实只是一个虚名,在实际上董越根本就指使不动,也管理不了汉季的儒门巨头们。
  便是太常卿,也拿这些人,其实没有办法。
  唯一能指使得动这些帝国的顶尖鸿儒的人,只有当今天子一人。
  即使如此,散漫、宽松的学术思想界里,腹诽和议论当今的人,也是车载斗量。
  缓则们就藏在博士之中!
  不过,身为太学祭酒,董越自也是认得所有博士官的。
  无论他们在不在长安!
  因而,董越立刻上前,对刘进和张越道:“殿下、侍中公,请容吾介绍……”
  “此乃《诗经》博士贯公讳长卿……”
  一位身着青衣,看上去朴素无比,但双眼沉稳、有神的博士官,立刻出列,拜道:“贯长卿拜见长孙殿下!”
  “见过侍中公……”
  他微微抬头,看着张越,甚至露出了一个‘久仰大名’的笑容。
  刘进和张越连忙拜道:“见过贯先生!”
  贯长卿?
  张越一点都不陌生。
  因为,这位博士先生的得意门徒,此刻正跟着王吉在临潼做事呢!
  说起来,那位延年公子,虽然有些毛病,而且颇为傲娇,但做事的能力和水平不差,最重要的是能吃苦!
  就听着董越继续介绍:“此乃《易经》博士田公讳何……”
  这又是一个熟人,张越甚至和这位先生,有过当面接触,总结起来,就是——很强!
  特别是易经水平,真的是强无敌!
  以至于张越都不敢在他面前卖弄自己那点可怜的易经学识。
  但田何却是一个很祥和的老人。
  他看着张越,眼中甚至难以掩饰内心的欢喜,在见礼过后,他甚至朝着张越笑着道:“张侍中,上次一别,老朽甚为想念,未知侍中公何时有空来鸿固原与老朽再谈谈《易经》?正好,有几位老友,闻名已久,也欲与侍中相见……”
  他这话一出口,董越就立刻紧张了起来,看向张越。
  张越连忙拜道:“先生请,岂敢辞?小子自当择日上门请益……”
  董越听着,真的是心脏都有些砰砰砰的在跳。
  为什么?
  因为……
  易经学派,不管是古文阵营的发明家,还是今文阵营的正统派。
  有一个特点——与黄老学派的关系非常亲近。
  很多易经大师,甚至就是披着儒皮的黄老学者!
  而田何这位易经系的巨头,更是如此!
  他是齐国王室田氏之后!
  而老田家与黄老学派的关系,就不用介绍了。
  所以,当下,董越顾不得脸面,笑着道:“正好,在下也慕名已久,不知道田公是否欢迎晚辈登门请教?”
  田何听着,呵呵的笑了一声,道:“董子愿临寒舍,老朽荣幸之至啊!”
  来之前,田何已经用算过一卦。
  为此,他不惜动用了自己珍藏已久的百年神龟,灼甲而卜,征兆显示吉!
  所以,他自然是成竹在胸。
  董越听着,脸颊抽动不已,好在他近来养气功夫大增,不然,此刻恐怕已经是要暴走了。
  从来只有公羊学派挖别人墙脚!
  被人当面挖墙脚,还如此理直气壮的人,董越还是第一次遇到。
第717章
诸子齐聚(4)
  经过这么一个插曲,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笑了两声。
  谁都知道,这个张子重,曾经是黄老学派的学子。
  可惜啊……
  那骊山黄氏,真的是瞎了眼睛!
  硬生生的将这样一个可能带领家族富贵的门徒给踹出门了。
  踹出门也就罢了。
  黄老弃徒,但也是弟子。
  然而,黄冉和公孙柔勾结起来后,使得一切都变了。
  如今,公孙柔、黄冉皆死。
  骊山‘隐士’黄公,再也做不得隐士了。
  都不需要这位侍中招呼,廷尉卿就已然出手,给黄氏安上了一个‘妄议国政,非议君上,心怀怨怼’的罪名。
  如今,黄氏阖府,都已经发配乐浪,戍边屯田。
  这个事情,廷尉处置的非常果断。
  更没有任何人能挑错。
  一些消息灵通的人,甚至知道,经办此事的是当时的廷尉刑曹法吏王安,而这位王令吏曾受董越大恩……
  所以,是谁指使的,已经不用多说了。
  董越的脸色,勉强缓和过来,然后装作无事一般,继续介绍着来宾。
  不过,下一位,却是不需要介绍了。
  当他出现的一刻,刘进就立刻上前,执弟子礼拜道:“先生怎么来了?”
  此人,正是江升!
  见着刘进的态度,江升心里面还是很高兴的。
  这说明,这位长孙殿下心里面还是尊重和礼敬自己的。
  但表面上,他却是惶恐万分,连忙上前,扶起刘进,道:“老臣何敢当殿下之礼?”
  “殿下折煞老臣了!”
  然后,他略显得意的看向了张越,就见张越也在笑眯眯的看着他,顿时心里面一惊,不敢拿大了,连忙对刘进拜道:“老臣《诗经》博士江升恭问殿下安!”
  又对张越拱手作揖:“侍中安好……”
  到现在,江升已经差不多明白了。
  这个年轻的侍中官,在学术上,已经是很难打倒了!
  倒不是没有办法。
  讲真,就是当初董仲舒活着的时候,谷梁学派虽然在辩论上屡遭败绩,但什么时候服过输?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如是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2/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