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校对)第5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0/899

  “不敢说有研究,只能说是略懂。”
  王观笑道:“毕竟古代书画博大精深,常人就算是皓首穷经也未必敢说全部研究透彻。能够专研其中一个科目,对其他内容大概有个了解,就算不错了。”
  “对,这话很对。”
  未等陶老说话,乔玉就抢先道:“比如说老师,不要觉得我是吹捧,老师真的非常厉害。最擅长的类别是壁画,在国内自称第二,没人敢抢第一。”
  “壁画?”王观怔了一怔,这类别确实比较冷门。
  “你要搞清楚了,这个壁画是古代的那种壁画,不是现代的墙壁涂鸦。”乔玉傲然道:“知道天龙山石窟吧?里头的壁画都是我老师一画一划添补修复一新的……”
  “壁画我自然清楚。”王观微笑道:“唐代或唐代之前的画家,吴道子、张僧繇、顾恺之,都是赫赫有名的壁画大师,没有想到陶老也是这方面的高手。”
  “不敢和几位先贤相提并论。”陶老先是谦虚,然后笑道:“在壁画没落的时代,就算天下第一也没有什么可骄傲的。”
  这话听起来是谦虚了,但是怎么感觉不对味呢?王观笑了笑,决定不搭这个话茬儿。
  就在这时,韩朗趁机说道:“前几天我去过天龙山石窟,那些壁画人物形态生动,姿态优美,而且颜色十分妍丽。当时我还在奇怪,怎么过了一千多年了,画像怎么保存得那么好,原来是陶老的功劳啊。”
  尽管知道这是在拍马屁,不过陶老听了心里也受用,淡笑道:“不仅是我,还有其他的同仁,大家的功劳。”
  听到这话,乔玉不好再说什么了,但是她绝对不会错过任何一个打击韩朗的机会,忽然看见王观手里拿着两本书,也没细看就笑眯眯道:“王观呀,你太客气了。上门作客就好,何必买什么礼物来……”
  这神态,这语气,仿佛她是这里的主人一般。当然,乔玉这话旨在突显王观知书达理,不像某人上门拜访居然两手手空空。
  然而,王观却愣了一愣,正打算解释两句,没想乔玉却是急性子,直接伸手过来把两本书扯了过去,然后转手交给了陶老。
  王观见状,顿时苦笑起来。
  同时,韩朗的表情看起来没有什么异常,但是眼中却带了几分笑意,显然是对于王观“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下场,还是有几分幸灾乐祸的。
  “嗯?”
  与此同时,陶老也看见了书名,自然有几分错愕。不过他却没说什么,手指头随意在封面上掠过,然后目光一聚,定神再看,脸上就露出了意外惊喜之色。
  一瞬间,陶老连忙把书页翻开,找准了其中一页,低头观赏片刻之后,脸上的笑意更加浓郁,忍不住高兴抬头道:“小伙子,你真是有心了,居然送我这样一份厚礼。”
  “应该的,应该的,您老喜欢就好。”王观笑容有两分无奈,挺好的东西本来打算自己收藏的,没有想到还没有捂热呢就被抢走了。
  “厚礼?”刚才两本书乔玉也没细看,就直接转手交给陶老了,所以现在也有一些好奇,顺势看了过去。乍看之下,乔玉忍不住惊声叹道:“啊,怎么是这书……”
  “这书怎么了?”陶老笑呵呵道:“这书多好啊,就算有钱也买不了多少套这个版本的。”
  “什么书?”贝叶也很好奇。
  “小叶别看……”乔玉正想阻止,可惜贝叶已经看见了,俏脸顿时掠过一抹红晕,嗔怪白了一眼王观,责怪他怎么买了这样的礼物。
  天可怜见,王观也感觉很委屈,本来也没想送这种礼物,怎么能怪自己呢。
  “小玉,你们呀,就是偏见。”
  与此同时,陶老摇头道:“且不说这书是删节版本的,更主要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对于这书的研究却依然如故,可见奇书就是奇书,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只要深入的研究,你们就会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禁书那么简单。”
  乔玉没作声,但是脸上的不以为然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适时,陶老指着王观笑道:“你别不信,你问问他,为什么要买这套书。”
  可不想享受乔玉鄙视的眼神,王观赶紧解释道:“我买这书主要是由于书中的插画绘图,那是出于名家之手,很有珍藏的价值。”
  “插图?”
  这个答案,着实让贝叶、乔玉、韩朗三人很意外。
  “呵呵,小伙子果然是真懂。”陶老很高兴,笑着说道:“你们也别小看这些插图,要知道这些画可是名家的手笔,在市场上的价格可不低。”
  “不低是多高?”乔玉好奇问道。
  “这个不太好说。”陶老笑道:“换成是我,倒是愿意出四五万买下这套书。”
  “四五万!”乔玉瞪大了眼睛:“这么多钱买这两本残破的旧书?”不仅是乔玉,韩朗也十分吃惊,毕竟他可是知道两本书是王观花多少钱买到手的。
  “都说了你不懂。”陶老摇头道:“旧书才值这个价钱,新书最多几十上百块。”
  “而且就算是新校定印刷的书,哪怕是锈像版本的,每页都有插图,价值也不高。毕竟那些图画却是用机械翻印出来的,不像是以前的板印。尤其是老一辈绘刻名家退出江湖以后,这个行业已经没有什么名家出现了,自然显得上世纪名家的绘刻作品愈加珍贵。”
  陶老欣然道:“对于我来说,能够用四五万买到这套书,也算是拣了大便宜了,所以才要感谢小伙子送我一份厚礼,多少让我有些不好意思……”
  “没事,他有钱,也是大土豪,不在乎这三五万的。”乔玉笑嘻嘻道:“对吧,小叶。”
  贝叶轻盈一笑,回避了这个问题,就是看了眼王观,感觉有些好奇:“来之前,你应该没带这两本书,是刚才买的吧?”
  “对,附近广场不是有旧书摊吗。”王观点头道:“就在书摊上淘到的,也没花多少钱。”
  “哦?”
  陶老有些惊诧:“那边的旧书摊我也偶尔去逛逛,怎么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好书。”
  “应该是新进货的。”王观笑着说道:“看来是我的运气比较好,摊主才进货回来就给我遇上了。”
  “花了多少钱?”乔玉好奇追问。
  “不多。”王观轻笑,没有回答。
  “不多是多少。”乔玉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意味。
  “八十五块!”
  适时,韩朗在旁边开口道:“两本书一共八十五元。”不是他想突显王观,主要是再不说话估计就被大家遗忘了。
  “什么,这么便宜?”乔玉一惊,回头道:“老师,你是不是弄错了,才几十块钱的书你就看成几万块了。要是让你遇见了,那岂不是亏死你。”
  “你呀,不懂就别乱说,人家这叫拣漏。”
  陶老眼中充满了赞许之色:“旧书摊有许多不错的东西,我也曾经买了几样回来。主要是看个人的眼力,有这个本事才能发现好东西。小伙子目光如炬,加上运气又不错,拣了一个大便宜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就像老师前些年买到的草书千字文一样?”乔玉笑笑眯眯道,非常清楚陶老最得意的是什么事情。
  “哈哈,差不多。”陶老果然很高兴,眼中尽是掩饰不住的笑意。
  “老师,你那字卷应该还在吧。”这一瞬间,乔玉终于图穷匕见,笑眯眯道:“拿出来让他们看看,鉴赏一下嘛。”
  很显然,他们不仅是王观,自然也包涵了韩朗。另外,对于乔玉的“包藏祸心”,韩郎除了苦笑以外,就是深深的无奈了。
  同时作为老师,陶老也比较偏爱乔玉这个性格直爽的弟子,既然她有需要,陶老自然是鼎力相助,立即欣然起身走进房间,把他的珍藏草书千字文字卷拿了出来。
  之后,陶老把字卷解开,小心翼翼的铺在干净的桌面上,这才招呼道:“来,你们看看。”
  “老师,我看过了,小叶又不通书法,你让他们两人看就行了。”乔玉挥挥纤手,果断抱着贝叶笑眯眯的打算看热闹。
  与韩朗的踌躇不同,王观倒是见猎心喜,急忙走到桌子旁边观赏起来。
  千字文,那是南朝梁武帝时期,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令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一千个文字,一夜之间编纂成文。文中一千字没有任何重复,堪称经典著作。所以千字文形成之后的一千多年来,不仅是孩童的启蒙读物,更是历史书法名家练笔的锦绣华章。
  不过,提到草书千字文,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陈隋年间僧人,王羲之七世孙号永禅师的智永和尚的真草千字文,以及宋徽宗赵佶的草书千字文……
第608章
纯粹直接的理由
  真草千字文那是智永和尚的传世代表之作,也是我国书法史上留传的千古名迹。话说当年智永和尚为了弘扬佛法,曾经写了千字文八百余本散于世间,江东诸寺各给一本。
  不过很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加上保管不当的原因,大部分的草书千字文已经失传了。到了北宋年间,宫廷内府只收集了剩下的七八本而已。
  可能是觉得真迹保管不易,宋徽宗这个最喜爱舞文弄墨的皇帝,干脆自己书写了一幅,然后这个版本的草书千字文就成为了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当然,除了两个比较著名人物的草书千字文之外,还有许多名家的作品。远的就不提了,近的就有七十年代中期,启功先生花了七天时间创作的真草千字文。
  另外还有种种版本的草书千字文也不必多提,反正这幅作品能让陶老这么的珍惜收藏,想必肯定不是普通的佚名作品,多半是出于名家之手。
  此时,王观仔细观赏作品,只见字卷上的文字比较淡雅清奇,不像某些草书作品非要把纸页弄得墨色淋漓不可,仿佛不这样做就不能突显出草书癫狂潦倒之意。
  反正这幅草书给人的印象就是草是草了,但是文字潇洒脱俗、简洁质朴,自有一番独特的美感,充满了小清新的气息。
  乍看之下,王观连笔款都没有留意,就直接判断道:“于右任标准草书。”
  草书还有标准,是不是觉得有些可笑?
  然而,这却是事实。实际上自从草书诞生之日起,确实没有什么标准可言,大家自己写自己的,颠也好,狂也好,乱更好,含糊不清更没有关系,反正只要你写的字,符合大家的审美观,那就是好作品。
  不过,到了民国年间,当时的大书法家于右任先生觉得汉字太难认太难写,为了求制作之便利,尽文化之功能,节省全体国民之时间,发挥全族传统之利器,于是取百家草书之长,创立标准草书。
  所以经过了多年的研究,于右任先生吸收了历代书法大家所长,归纳出来的有条不紊、易识、易写、准确、美丽的草法,最终创造出了标准草书。
  书成之后立即引起轰动,成了初学草书者最喜临摹的入门课本,是学草书的最佳途径。也成为草书发展史上的新高峰,更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也就是这个原因,于右任先生也有了当代草圣的美誉。
  由于标准草书的字体比较规范,王观自然很容易就辨识出来了。
  当然,虽说是标准草书,但是是谁的作品,那也要需要仔细鉴别。毕竟于右任先生二九年就开始研究历代草书,三二年创办草书月刊,再标准草书问世,距今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这段时间,有人按照标准草书来创作书法作品,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0/8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