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大穿越(校对)第16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4/2766

  这样的情况自然让他十分不满,正好他又新近接掌刑部,自然就想到了以刑部的名义,直接安插人手到江南,监督控制江南的相关事务。
  一味的采取江湖手段并不是正途,有些时候官场手段更有效,能够达成的效果也更为理想。
  “贾大人的提议确实不错,能够加强朝廷对地方官府的监管控制,只是人数是不是太多了点?”
  过了许久,户部尚书提出了不同意见,苦笑道:“按照贾大人的意思,起码刑部的吏员数量,要增加数十倍不止,单单每月的俸禄支出就是笔不小数目!”
  “只要给这些新收吏员基本的生活补助就成,不设俸禄以补贴形式发放,朝廷再怎么困难这点银子应该还是拿得出来吧?”
  贾赦轻轻一笑,淡然开口反驳道。
  “基本的生活补助,那是多少?”
  户部尚书赵能不倚不饶,直接问道:“贾大人能否给出一个具体数目,也好叫本官心里有素!”
  “一月半石米粮,外家一贯前的补贴,不多吧?”
  贾赦也不生气,淡淡开口反问。
  在场重臣齐齐倒吸一口凉气,就连高坐龙椅之上的当今都忍不住变了脸色。
  岂止不多,简直少得可怜,甚至就连从九品的小吏俸禄都不如,真真正正的基本生活补贴,不带一点参假的。
  甚至换到江南以及河南等繁华之地,这么点钱粮甚至都比不得稍微有点体面的仆役下人,真真低得可以!
  “这么低,那些进士愿意么?”
  吏部尚书管仁忍不住惊呼出声,脸上全是不敢置信之色。
  其余重臣齐齐点头,感觉贾赦实在有些不靠谱,就这么点补贴也想叫那些心高气傲的进士老实做事,开什么玩笑?
  贾赦却是嗤笑出声,一点都没在意这里是勤政殿,不屑道:“每次进士颗都要选中三百人左右,真正进入翰林院又或者直接授官的有几人?”
  勤政殿的气氛一滞,这话就不好接了,在场重臣心知肚明,能有六十个进入翰林院进修和授官就不错了,其余的都得好好等官。
  有门路的自然好说,没门路的日子就过得相当苦逼了。
  京城居,大不易!
  这话可不是说着玩的,京都作为大庆首善之地,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繁华喧闹比之江南和河南要强上不少,加上豪门官宦之家云集,各种生活物资的物价相当高昂。
  家里低云殷实的进士倒无所谓,可那些寒窗苦读十数载甚至数十载,结果好不容易中得进士却还得苦逼的等官,那日子简直能难出苦水来。
  话说国库借银中,一小部分都是被这些生活艰难的后备官员借走,朝廷对此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就连高坐龙椅之上,显示了刻薄寡恩之相的当今,都不好对这些苦苦煎熬的后备官员做出逼债之举,那真是要逼出人命引起公愤的,就是皇帝也顶不住悠悠之口啊。
  “那又如何?”
  吏部尚书管仁眉头一皱,不满道:“不能因为他们没有安排职位,就如此的苛待吧?”
  “什么叫苛待?”
  贾赦不屑一笑,摆了摆手冷然道:“十年寒窗苦读一朝成名,结果还要继续心路等待不知道有没有可能的官职,这才叫真正的痛苦!”
  “本官的提议中,虽然只是将他们编入吏员一列,但表现好可以直接成为有品级的官员,这对他们来说才是真正的希望!”
  嘿嘿一笑,摇了摇头撇嘴道:“再说虽然补贴少得可怜,但是供养他们自己甚至一家四口不成问题,只不过日子有些清苦罢了,总有熬出头的那一日!”
  说着,目光冷冽缓缓扫视在场重臣,淡然道:“总比他们都中了进士成了后备官员,还需要家内供养来得强,起码心中不用太过愧疚不是?”
  “好好,说得好!”
  勤政殿一片寂静,一干重臣确实无话可说,贾赦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们要是再唧唧歪歪,万一消息泄露那乐子可就大发了,谁反对谁肯定就会成为大票等侯补缺后备官员的死敌。
  在场谁都承担不起这样的责任,就是当今也不例外!
  而当今为什么反对,他哈哈大笑直接说道:“朕觉得贾大人的主意不错,你们认为呢?”
  对于当今来说,眼下最重要的是打压太上皇一系的势力。综观整个朝堂和地方官府,积聚绝大部分都是太上皇一系人马,要么就是其他与他同辈的王爷手下门人,当今手下的官员数量却是少得可怜!
  这样的清理,怎么可能叫当今满意?
  他想要清除太上皇和一干有威胁王爷的手下官员,又想要提拔自己的人上位,这么多的官员新鲜血液从哪里来,自然是每三年一次的春闱,以及时不时召开的制科选拔。
  之前他还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这些天子门生,结果贾赦便出了一个十分不错的主意,以形部的名义向各地官府派驻“观察员”!
  什么“观察员”说得好听,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明晃晃的监督人缘,监督当地官员的品行操守,以及为官之时的表现和风评。
  当然,贾赦上的奏疏上没这么说,只说派出“观察员”监督当地的刑狱之事,至于会不会将其它事情也向刑部衙门汇报,那就不是他贾某人管得了啦。
  其实,这就是现代版的公安垂直管理体系,除此之外他还想将地方政府的执法权,也彻底纳入“观察员”的监督和管理之中,与地方官府形成双重管理体系,不给这些地方诸侯胡作非为的机会。
  当今又不是傻子,哪里看不出其中的好处,特别是对中央朝廷的好处?
  所以,他在贾赦一番犀利言辞,说得其余大臣无话可说之后,便毫不犹豫表态支持。
  其余重臣自然也看出了其中的好处,他们都是朝堂大佬,自然希望手中的权柄越重越好,地方官府越听话越好,贾赦的提议对他们来说也是好处多多。
  见当今表态支持,一干自诩太上皇心腹的老臣下意识就想反对,可是对上贾赦冷冽的目光心中猛的一突,眼前这位可不是善茬,就是太上皇也十分忌惮,他们没必要为了这么点“小事”就将他彻底得罪了。
  于是,一件本来很可能引起朝堂动荡的提议,就这么轻而易举在勤政殿小朝会通过了。
  “如此,那就将第一拨五名‘观察员’,全部派到扬州去吧!”
  贾赦轻轻点了点头,直接开口确定道:“那里的水可是浑得很,我倒要看看当地官员到底还受不受朝廷驱使?”
  静,静,落针可闻的静!
  勤政殿瞬间便得呼吸可闻,在场重臣包括当今的心,好似瞬间压上一块大石般难受异常,一个个看着贾赦的眼神十分古怪。
  玛比的,这是赤落落的以权谋私啊!
  谁不知道,他那妹夫林如海在巡盐御史的位置上坐得艰难无比,几乎受到了整个扬州的大盐商仇视,而坐在龙椅上的那位却是一副看热闹的模样,好象巴不得林如海直接被熬死一般。
  显然眼前这位素以强硬著称的刑部尚书,还没放弃救援他那位性格倔强的妹夫,竟然以这等方法替其减压。
  在这一刻,就连坐在上首龙椅之上的当今,都下意识吞了口唾沫,不敢发出反对意见,生怕引起贾赦的强烈反弹,在场包括整个京都都没人承担得起严重的后果。
  “既然诸位不反对,那事情就这么定下了,第一波‘观察员’全部派往扬州,第二波则是派到金陵,那里的官员是该好好敲打一番了!”
  贾赦的声音在勤政殿响起,好是惊雷滚滚于当今和众臣耳中心中炸响,震得他们好一阵心惊胆战,眼前好象出现了一副血流成河人头滚滚的惨烈景象……
第1768章
突如其来夫妻乱
  忠勇侯府所在街道,整整一条街都被贾赦以大手笔买下,除了占据半条街道的忠勇侯府外,左右两边各有几座府邸,都是贾赦买下作为后代子孙居住之用,目前只有紧挨着侯府的一座四进宅子有了主人,那就是侯府嫡次子,户部七品小吏贾琏琏二爷。
  贾琏成婚五年,膝下一子一女名唤茁哥儿和巧姐,妻子依旧还是红楼原著中出了名的“神仙妃子”“颜色无双”的王熙凤凤姐儿。
  说起这段姻缘也是叫贾赦和张氏无奈,荣国府已不在是原著中的荣国府,贾琏的成长环境已经跟原著完全不同。
  起码,他有父亲督促又有母亲慈爱,没经历过原著中那般“寄人篱下”“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凄惨遭遇,也没被二婶王氏从小忽悠瘸了,长大后一心巴着二房不知其父是谁?
  可以说,他的童年相当美满,当然如果除去从三岁开始到十岁那七年非人的庄子学疼生涯,他的童年确实可以用完美来形容。
  十一岁年他考中了秀才,之后便进了洛阳府学学习,顿时好似放了养般被洛阳的花花世界迷昏了眼,在一帮官宦子弟的吹捧下成了一尊不折不扣的纨绔。
  结果后来学业完全荒废,贾赦倒也没逼着他一定要考上举人进士,只是在他十三岁后便将他带在身边,作为文书熟悉衙门政务和一应的治政手段。
  这厮对这些都没啥兴趣,反倒跟原著一般在账目算计和数学统计方面很有天赋,贾赦也没有失望反而还请来当世算学家,以及官府和幕僚中的账房先生教导,到十五岁议亲之时已是一位盘帐小高手。
  张氏对贾赦如此放养贾琏的方式十分不满,不过碍于其家主身份不敢多言,可是在给贾琏寻亲的时候把关却是相当严格,一心想为这个没有爵位继承权的嫡次子找个书香门第的好媳妇。
  结果贾琏这小子早就有了花花肠子,十岁时就更来府里做客,比他小三岁长得漂亮之极的王熙凤看对了眼,结果死活要娶这位二房王氏的亲侄女。
  话说王熙凤乃王家长房嫡子王子胜嫡女,可惜王子胜是真正的纨绔子弟,跟原著中的赦大老爷一个德性甚至还有不如,结果却是被十分出息的二弟王子腾抢走了王氏一族族长之位不说,还被设计赶出京都跑去金陵老家当地主。
  王子胜在金陵老家也不消停,生生把偌大的家业败得干干净净,最后他潇洒利落的撒手而去,留下王熙凤跟着母亲还有嫡亲哥哥王仁,跑到京都投奔二叔王子腾。
  没了王子胜威胁其族长地位,王子腾自然不会见死不救,正好发扬了一把“救亲人于水火”的伟光正风格,让寡嫂带着一双儿女跟着一起生活。
  红楼原著中就知道,王熙凤是个厉害角色,长得相当飘荡不说为人机灵聪敏,而且嘴皮子也十分利索很会讨长辈欢心。
  荣国府虽然势头不如以往,但是有贾赦这个忠勇侯撑腰,依旧还是金陵四大家族之首,并没有被在军中迅速崛起的王子腾和王家篡位。
  王熙凤因着嘴巴讨巧,时常被王氏带去荣府玩耍,一来二去便博得了贾母的欢心,同样也在“不经意”间跟贾琏相遇。
  反正贾琏这个颜控深深被美丽之极的王熙凤迷住,在母亲张氏准备替他寻找一个书香门第的好妻子时突然把他们的“奸情”抖了出来。
  张氏气得差点吐血,以她跟王氏的恩怨纠葛,她就算是让儿子打一辈子光棍,也不会同意他娶一位王氏姑娘进门。
  可是王氏不知为何非常积极,甚至还鼓动了贾母施压,那段时间张氏的心情十分不好,被贾琏这混球气得够戗。
  后来还是贾赦出面,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结束了此番风波,让贾琏这混球顺利娶了王熙凤这位“天定”原配。
  不过他做得更狠,在贾琏与王熙凤成婚的第二年,便让他正式分了出去另立门户,就住在忠勇侯府的旁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4/2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