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大穿越(校对)第2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5/2766

  龙亭这个列侯名号虽然在他们看来有些晦气,毕竟上一任龙亭侯可是个宦官,而且最后下场还相当凄惨的说。
  但列侯就是列侯,此乃民爵最高一等,尤其林沙还受封六百石的谏议大夫一职,不知道多少不得志的“名士”羡慕得咬牙切齿,私下里没少摸黑贬损。
  可林沙的爵位虽是依靠白纸工艺得来,确实方便了文字的记载和知识的传播,可东观一干讲经博士却不是很在意,这又不是真正的才华本事,不过跟当初的大宦官蔡伦一样弄出了新鲜事物而已。
  只能说白纸的作用很大,但要就此推断林沙很有才华的话,在座除了少少几位,却是没一个肯信的。
  “然也!”
  蔡邕可不管同僚什么想法,他笑眯眯点头承认了,昂声道:“这几篇文章,还真是龙亭候所做!”
  屋子里一下子变得沉寂,不过很快就被更大的喧哗声取代。
  “某说呢,也只有那位出身不高的龙亭侯,才能弄出这么粗糙的文章!”
  “说得正是,还雒阳民生衣食住行,也不知他哪来这么大胆子敢写这个,就不怕被骂得狗血淋头么?”
  “邀名买利之辈,吾不屑与之为伍!”
  “……”
  文人的嘴最是狠毒,尤其当他们心情不怎么痛快的时候,说话就更加难以入耳了,简直就差指着鼻子破口大骂啦。
  “够了,诸位还是不要太过激动的好!”
  卢植听不下去了,猛的起身大喝,一下子把屋子里的吵杂声浪压了下去,一双厉目炯炯有神,沉声道;“这几篇文章是好是坏,也不是咱们说了就算的,不如放学生们也看看跟着讨论讨论?”
  “子干兄,这就不必了吧!”
  立刻有讲经博士反应过来,卢植这样的建议,分明就是想替龙亭侯林沙扬名啊。早知卢子干与林龙亭关系莫逆,如今一看果然如此。
  一旦这几篇极其现实,叫人看了感觉不甚舒服的文章传到学生手里,不用想肯定会引发轩然大波。
  不管学生们最后是喜还是恶,这几篇看着不叫人心情舒坦的文章都会出名,而作为作者的林龙亭自然也跟着扬名了。
  这样的套路,在场一干讲经博士还有大儒名士之流,真心不要太熟悉,怎么肯让林龙亭就这么轻易在士林出头?
  有人开头,其余学富五车的东观学者们立即反应过来,与卢植和蔡邕交好的默然不语,其余学者却是毫不客气纷纷出言反驳。
  “子干兄,学生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学生,过分把心思放在旁处不好吧!”
  “吾看子干兄昏头了,这样的文章怎么好叫学生们见到,不引起一片恶议才怪,还是不要浪费心神的好!”
  “算了算了,这几篇文章咱们看了也就算拉,没必要拿出去丢人现眼!”
  “……”
  卢植和蔡邕傻眼了,他们没想到大半东观学者,对林沙写的这几篇文章如此态度,简直恨不得没有看见才好,根本就没存着丝毫善念。
  他们是端方君子,自然不明白众多同僚学者的心思。
  他们或者真心讨厌林沙写的这几篇太过现实,看得心情不爽的文章。又或者看不上林沙这个幸进之辈,刻意出口打压。
  更多的则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想再出名士分薄了他们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林沙出身世家豪门就算了,可区区一个毫无根基的幸进之臣也想挤进名士行列,这梦也做得太美了吧!
  所幸蔡邕名头够响,又是东观书楼以及鸿都门学的几大主官之一,此时他又没经历流放朔方和在江南避居十二载的磨难,依旧书生气十足,没有理会一干同僚的反对,下定决心要把林沙写的几篇文章在学生们中间传开。
  不仅仅因为林沙是其好友,他确实觉得林沙这几篇文章写得不错,词句虽然不甚华美却言之有物,不仅提出了问题还点出了解决办法,这样的文章别说拿给学生们观看,就是作为递给皇帝的奏章都够了,而且还是相当有分量的那种奏章。
  当今皇帝虽然荒唐,却不是什么傻子,在权术之上的手段还是相当不错的,不然也不会压制得士人集团几乎难以喘气。
  要不是死得太早,由当今皇帝发起的党锢之祸半途而废,要是再坚持十几二十来年,说不定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和所谓的世族门阀根本就没有出现的可能。
  当今皇帝不是一味的耽于享乐,但凡发现了问题,也会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当然当今皇帝的思维士人摸不透,他弄出的解决办法很可能后患比麻烦本身都要大得多。
  没办法,当今皇帝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皇位继承人,接受的教育也是诸侯世子教育,权术手腕虽有却难以把握火候。
  真正有才能,能替朝廷解决麻烦的大臣,当今皇帝也是相当认可的。
  不然,曹操怎么能当上北部尉得罪了宦官后,还能全身而退跑去顿丘当地方老大,要知道那时宦官一党的气焰嚣张之极,就是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这样的大家族都不敢轻易掠其锋芒?
  真以为曹操祖父为大宦官曹腾,当时被得罪的蹇硕不敢对他如何啊,其中定然少不得灵帝的默许,他才能从北部尉的位置上安然而退。
  后来的黄巾之乱,灵帝选用的三大中郎将个个战功赫赫,齐心合力将黄巾之乱平息,灵帝看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林沙的几篇文章要是被灵帝,不可能因此就直接成就高官之位,但灵帝肯定也会记主林沙这样的实干家,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被被派了重任。
  闲话不提,再说蔡邕没看出一干同僚的心思,卢植却是洞若观火,他同样决定要亲自帮林沙写的这几篇文章传扬出去,而不是听了一干心中怀有私念的同僚所言,就此偃旗息鼓。
  于是很快,林沙写的那几篇文章,便在鸿都门学的一干学生们中间传播。
  一开始,自然是不爽鼻翅的多,都是年轻热血学生,自然看不管林沙这等太过现实的文章。
  林沙这次可没有逃过被指着鼻子痛斥的好运,他虽然封了列侯,还得了剑议大夫的官职,却是没有直接从鸿都门学退学,三不五时也会过来凑个热闹。
  他可是知道,别看鸿都门学现在不起眼,可是里头的学生,都是灵帝眼中的天子门生,以后可是有不少都位列封疆手握实权,乃是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的风云人物。
  林沙当然没有厚着脸皮攀交情拉关系,只是自己平时也没甚事务,在鸿都门学这里还能时不时看到一些皇室藏书,同时还能混个脸熟,免得以后相遇不相识。
  不过现在没还没享受到露脸的好处,就好好接受了一通唾沫指责……
第2345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
  林龙亭,你居心何在?
  林沙真有种日了狗的感觉,一干鸿都门学的热血学生最多问就是就这个问题,把他给郁闷得差点吐血。
  老子能有什么居心?
  可面对一干热血学生,对大汉王朝充满了信心的学生面前,他就是说破天去,也很难说得过固执之极的学生们。
  “某能有什么居心,雒阳百姓的生活是不是书稿里所写那般,你们不会自己亲自去看,去观察么?”
  对着一帮满口指责的学生,林沙冷冷一笑,放下话后转身就走。
  还真别说,虽然大部分学生对林沙的话嗤之以鼻,可还是有小部分行动派,真的跑到雒阳百姓聚集区做了一回社会调查。
  然后,闹腾得沸沸扬扬的纺织机关之事,便被这帮学生知晓。
  这时代学习的成本极大,想要培养一个读书人,不仅家里要有些底蕴,而且钱财方面绝对不能少。
  想要学得出彩,还不能故步自封只在一地学习,往各地游学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没办法,在纸张书籍没有大规模扩散,取代沉重又不方便携带的竹简之前,每一地每一家有底蕴的所谓世族,家中收藏的知识一般都是偏向某一方面,简而言之根本就不全面。
  比如某某大儒和其家族尤擅诗经和孟子,某某大儒尤擅大学和礼,门下学生二三百云云。
  不是这些大儒和其背后家族对四书五经哪一部研究得特别深入,而是他们和背后家族手里只有这部分的知识储备!
  这是一个知识被严格垄断的时代,可不是说着玩的。就是所谓的寒门子弟,家中也是有田有产的豪富之辈,不然根本就负担不起子弟学习的花费。
  可不像后世科举已开,纸制书籍大肆扩散的时候,就是家中无钱无良,只要会读书认字也有出头之日。
  这时候那后世自然无法比,不去世家豪门或者大儒家中学文识字,基本上就没地方可以学文识字!
  连字都不认识,何谈什么读书研究学问之类?
  当然,那些豪门世家为了扩大影响力和实力,也给了那些没钱读书却天赋极佳的所谓寒门子弟一个读书机会,那就是依附于某某世家成为其培养的人才,然后推举这些出自自家的人才进入官场,通过他们将家族的影响力扩散到其他地方。
  这就是世族豪门的由来,他们的影响力也是通过这种手段慢慢得来。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像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几处文风鼎盛之地,比如前期的颖川,中后期的荆州都是人才集中涌现之地,著名的顶级谋士中有不少都出自两地。
  这样的地方文风鼎盛,可供读书学字的地方也就多了起来,给寒门子弟的机会也更多了不少,倒是可以稍稍避免被某某家族绑定的约束。
  所以对三国稍有了解的话,这个时代的出名人物,几乎都是有出处的,不是浮萍一样什么时候挂了都不知道的草民。
  ……
  那一小票鸿都门学学生,在雒阳的普通居民区,甚至贫民区游荡了几圈。
  尽管只是匆匆而过,并没有深入仔细的探究百姓的正常生活,这里的环境实在叫他们难以适应,太差了。
  可更叫他们惊讶的是,这里的情况显然跟林沙所写的几篇反映现实的文章十分接近,在他们眼里甚至还要更惨一些,简直就不是人过的日子。
  尤其当他们在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贫民区,见到一家子只有一身衣裳,甚至大姑娘都没一身遮体衣服时,顿时凌乱了。
  回来之后,这帮去实践调查的学生一个个像是挨了一记闷棍般,个个都成了霜打的茄子,不过有一点好处就是,他们当即由黑转粉,成了林沙的坚定支持者,态度之坚决叫林沙都不免诧异。
  “林龙亭所写文章中的内容,经过我等亲自查探确实属实,甚至还说得太轻了,那里的情况只怕更加糟糕!”
  见林沙有疑,那帮学生推出了一个看起来老成稳重的代表,苦笑解释道:“吾等虽无甚能力,却也不会再昧着良心说龙亭侯的不是!”
  “哈哈,有诸位同学的认可,某心甚慰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5/2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