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大穿越(校对)第22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50/2766

  “那就让他们把孩子送去黄巾俘虏营地开办的蒙学馆!”
  林沙直接道:“这样不仅安全,还不用担心来自地方豪强和宗族的责难!”
  “只怕大部分百姓不会同意!”
  “那就没什么话好说了!”
  林沙冷冷一笑,嗤笑道;“机会已经给他们了,至于愿不愿意接受那是他们的事情,有本事叫地方豪强帮家族帮忙教导他们的孩子啊!”
  阎忠无语,这不是开玩笑么?
  “阎先生,那三十万黄巾俘虏是咱们眼下最坚实的支持者,他们的后代也不会例外,咱们对他们好一点没什么,等十年以后这些学有所成的家伙,都是咱们手头最强的底蕴所在!”
  林沙直接道明心中想法:“不管如何,他们在豫州扎根是肯定的,百姓和他们的关系能够快点融洽最好,要是迟迟不肯接纳的话,到时候倒霉的还是豫州百姓自己!”
  阎忠凛然一惊,想想确实是这个理。
  等黄巾俘虏的孩子接受完了蒙学教育,成长起来后,州牧府征召下属官吏的时候,自然会向他们倾斜,到时候这些饱受豫州百姓歧视的官吏上位,会有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阎先生,咱们不要怕麻烦,先试试看么,没准豫州百姓为了后代更好的生活,主动跟黄巾俘虏打成一片也说不定!”
  林沙轻轻一笑,黄巾俘虏的生活状况相当不错,起码在豫州百姓的水准线上。等到豫州百姓接触多了,自然会有正确的认识,时间一长婚姻嫁娶还有同学之谊叠加,交流多起来自然不用担心黄巾俘虏不能融入当地。
  不是他吹大气,十来座黄巾俘虏营,直接在州牧府的管辖中,中间根本就没有地方官吏上下其手,还有地方豪强作鬼压迫的空间。
  他们头上只有州牧府一层大山,就算自身劳动所得大部分都得上交,比起普通百姓要狠多了,可最后能落到手里的好处,依旧比普通百姓要多!
  普通百姓不仅要棉队官府和官吏的剥削,还有地方豪强的压迫,更有宗族约束在其中,总之压在头上的大山多了去,地理收成相同的情况下,普通百姓的生存状况自然比黄巾俘虏要差。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州牧府人手有限,能够直接管理十几座黄巾俘虏营已经很不错了,根本腾不出手监管到县乡一级。
  他倒是想把政权深入乡亭一级,可惜手头没有足够的“公务人员”,又跟一贯以来的官府管理模式不符,在自身实力没有达到可以横扫一切,肆无忌惮的时候,林沙不愿引来天下瞩目成为众矢之的。
  不过,等到黄巾俘虏营开设的蒙学馆有了成果,他倒是可以试上一试!
  阎忠自是不知林沙心中真正大计,无奈笑道:“只能先试一试,看看效果再说其它!”
  ……
  可叫阎忠和一干州牧府属僚吃惊的是,当府直接派员,在十几座黄巾俘虏营地附近城镇乡村宣传一波,表示州牧府允许他们的子弟前往黄巾俘虏营的蒙学馆一同学习的时候,百姓们的热情却是出乎意料的高涨!
  黄巾俘虏营地方圆五十甚至百里的百姓,都积极将自家子弟送去蒙学馆上学,尽管每天要来回都数十上百里也在所不惜。
  一时间,林沙当初秘密筹建的数十家蒙学馆人满为患,不得不再开办数十家才勉强合用。
  “这些百姓也太疯狂了吧?”
  阎忠亲自主持此事,对百姓的热情和疯狂有些不太理解。
  他们的子弟可是要到黄巾俘虏营地读书,就不怕引起某些不好状况?
  “为了出人头地,改变家族只能种地的状态,别说是去黄巾俘虏营地学习,就是要他们的子弟到大牢里学习都愿意!”
  林沙轻笑,阎忠虽是出身寒门,可到底衣食无缺,对底层百姓的心理了解不够。这才哪到哪啊,为了让自家子弟能读书,淳朴的百姓什么都舍得。
  一下子开了这么多蒙学馆,倒是老实缺额不少。
  所幸附近官学的寒门子弟,有不少响应州牧府的号召,愿意抽出时间轮流作为蒙学馆的老师。
  而蒙学馆的教材,都是林沙亲手编纂,认字和基础数学这等实用学科为主。
  这些,公学里的学生,只要稍稍熟悉一下,就能勉强作为蒙学馆的先生充数,倒也不怕教坏了学生。
  当然这只是初始阶段,林沙一时抽不开身,也没有时间,不然他早就把三百千还有封建时代出名的蒙学书籍拿出来了。
  不过就是如此,对于蒙学馆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识字写字,还是简单基础的数学计算,还有最粗陋的记账盘算之法,已经足够他们出师后混一个有保障的不错工作了。
  因为纸张还没彻底流传开,普通百姓根本就用不起,这时代小商家的记账方式原始简陋之极,只要他们见识过蒙学馆学生的能力,就不会轻易放过。
  不过,林沙已经为编纂蒙学教材,列下一系列大纲,交由阎忠为首的幕僚团队,连合官学中的有识之士一起鼓捣,希望在几年时间内能见到成果吧。
  因着公学和蒙学之事,豫州沸沸扬扬折腾了好长时间,却是谁也没太过关注,今年豫州又迎来粮食大丰收。
  水利沟渠的修炼,还有部分蓄水水塘的出现,都让豫州天地的出产有了保障,一定程度上已经稍稍摆脱靠天吃饭的无奈。
  加上今年的年景不错,水调雨顺没发生什么大的自然灾害,一点点小灾在比较完善的水利沟渠面前也没什么威力,豫州百姓在中平六年喜迎丰富。
  当然,因着种种缘故,百姓们的天地受益面积太少,天地分散以及地方豪强阻绕等等缘故,由州牧府主导的水利沟渠修建,遇到了不少麻烦,能够惠及普通百姓的田地还是不多。
  反倒是机组居住,田地也集中在一处,水利沟渠以及蓄水塘弄得最好的黄巾俘虏所在田庄,不管亩产还是整体收获,都比普通百姓甚至豪强家族都要强上一筹。
  在这里,州牧府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才发挥了最大功效,州牧府也最为重视,俘虏营的收获都归州牧府所有啊。
  随着大批粮食入库,州牧府设在各郡县的粮残都堆得满满的,为了避免出现官商勾结私下买卖存粮,林沙甚至按照现代的粮食储备模式,花了大力气和精力修炼了符合要求和规划的粮仓。
  随着新式粮仓的修建,豫州百姓又多了一桩收入渠道,就是编织草袋卖给官府,乐得许多得了好处的百姓连道官府的好处。
  在收获期间,为了避免出现某些强取豪夺的狗学事件,林沙派出州牧府的属吏,还有各地官学学生共同监督,不给地方豪强丝毫可乘之机,不管是买卖田地还是收购粮食,都必须在官府的严格监管下进行。
  州牧府可是指定了严格的粮食收购价格的,绝对不允许良商和地方豪强联手操作粮食价格,一旦发现绝对不会轻饶……
第2446章
西凉恶虎入关东
  州牧府管的太多了!
  当林沙收到下面传上的消息,看到听到就这么一个意思。
  管得多么?
  一点都不多,如果可以的话,他甚至想将豫州彻底拉入严格的计划经济时代,事关民生的所有事项全都由州牧府统一管理调度。
  马比的,别以为他不知道地方豪强盘剥百姓的手段,可比后世工业剪刀差要疯狂得多。
  除了极高的田阻之外,操弄价格也是地方豪强与商人们最常用的手段。
  谷键伤农!
  这四个字,浸满了底层百姓的血泪和不甘!
  丰收年景,百姓担心谷价太低卖不出好价钱:歉收年景,百姓又担心收成太少吃不饱肚子。
  这样的状况,自然有其特定经济规律,特别是在封建时代道路交通不畅之时,显得特别严重。
  如果再遇到黑心的地方豪强和粮商,百姓在丰收年景日子同样难熬。
  这时候,本是官府出面收粮的最好时机,可在众所周知的某些情况下,率先出手的却是地方豪强和粮商。
  他们用低买高卖的手段大肆敛财,却把最底层百姓坑惨了。
  林沙现在是豫州牧,自然不会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以州牧府的名义,强行规定了粮食收购的最低价格。
  为了避免某些人封锁消息,州牧府联合公学,还有民间艺人将消息传播到每一个亭,保证叫绝大部分底层百姓都知道州牧府的政策。
  不仅如此,州牧府还命令各地官衙大肆收粮,就按官府给出的最低收购价来,不给地方豪强和粮商多少可乘之机。
  林沙和州牧府做了这么多,可惜依旧没能阻止某些人的贪婪。
  “这些家伙,真是该死啊!”
  看着底下探子送上的情报汇总,林沙摇了摇头语气冰冷。
  州牧府都摆明车马做得这么明显了,某些地方官员还是把手伸想最底层百姓,以为只要封住了消息就可以万无一失。
  林沙早知情报和信息的重要性,在当初黄巾俘虏大肆修缮道路桥梁之时,就秘密派遣了不少探子分散到豫州各地。
  不说每一个乡亭都在监视中这样的大话,但豫州九十七县都有探子盯着,这却是真的。
  下面官员通常的做法都是瞒上不瞒下,一旦行为出轨很快就会被察觉,然后作为情报汇总送到林沙案头。
  “五个县令,还有三个家族以及数家粮商参与其中,怕是不好太过啊!”
  阎忠却有不同意见:“如今少帝新立,只怕朝廷不会答应咱们牵连甚广!”
  单单五个县令,就能牵扯好几家地方豪强,这里面隐隐还有几家势力不小的豪强影子,一个不好要出乱子的。
  “杀,全部杀光以敬效尤!”
  林沙冷笑,杀气腾腾道:“他们既然敢伸手,那就考虑好了后果,某没打算牵连他们背后的家族,应该很给面子了!”
  好吧,你是老大你说了算!
  阎忠无奈,尽管对林沙如此强硬铁血的手段不甚满意,可林沙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他也只好认真执行。
  很快,几封公文快马送到雒阳朝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50/2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