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大穿越(校对)第22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55/2766

  袁术一听炸了,没理会手下谋士的劝阻,又知董卓手下不好对付,竟然起了歪心思,准备玩刺杀的戏码。
  结果,董卓对自身的安全防护严密,袁术派出的数波刺客不仅没讨到好处,反而还被董卓抓住机会灭了几波,甚至还抓了几个活口。
  袁术暴露了,董卓对这厮恨得咬牙切齿,可是暂时却拿这家伙无可奈何。
  这里毕竟是雒阳,汝南袁氏的势力和触角,比董卓大得多也深得多,他就算心中杀气漫溢,暂时也拿袁术无可奈何。
  不比正史,董卓没有掌控少帝和渤海王,没有大义名分在手,做不到威权独享无视一切规则。就入他跟袁氏兄弟的争斗一般,没有大义名分的话他只能按照常规手段斗争,而不是他最喜欢的蛮横霸道法子。
  这让董卓感觉很是憋屈,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地位,起码在朝堂上能跟袁氏家族代表袁隗分庭抗礼,不然再这么下去实在太吃亏了。
  也就在这时,吕布率领五千心腹人马赶到了雒阳,直接投奔董卓。
  董卓大喜,十分热情迎接吕布的到来,还破天荒举办的十分隆重的迎接酒席,把一干西凉将领酸得不行。
  可董卓古不论这么多,吕布可是堂堂超级高手,他在河东林杀驻扎期间,可是听闻了并州吕布的大名,也知晓了这位的赫赫战功。
  黑山军张燕继承了部分张角传承,这事在大汉高级官员将领之间并不是什么秘密,董卓自然也听闻过。
  他之前参与了平定黄巾之乱的战斗,自然知晓张角的手段有多厉害,特别是那一个个不似凡人的黄巾力士,一般的将军和军队根本就对付不了。
  传闻张燕出手便是三尊以上的三丈黄巾巨汉,董卓十分清楚这样的黄巾巨汉,每一位的实力都堪比一流中高段强者!
  要是他率军遇到如此强敌,只怕根本就不是对手,一旦对手十有七八都只有败退一途。
  更别说,张燕手下可不仅仅只有三尊以上的三丈黄巾巨汉,还有数十员实力不等的将领,其中有不少都有一两手学自张角的厉害手段,实力绝对不容小觑,起码董卓绝对没有把握对付得了。
  就是这样强悍的黑山军,吕布带着手下将领,率领万余人马生生将黑山军堵在燕山山脉不敢出门。
  这是何等实力,反正董卓一听就心动了。立刻派出心腹信使,给当时还驻扎的燕山前线的吕布送去重礼结交。
  吕布也是虎狼之性,对自己的武力又相当自信,自然想要更高的官位和地位,这些是阳球短时间内给不了的。
  阳球很欣赏吕布不假,可他为人方正最重规矩,吕布升官的速度已经够快,阳球肯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他一提再提,只会根据吕布的功劳一点一点慢慢提拔。
  吕布也清楚阳球的想法,他对这样的情况自然心中不满,可惜阳球不是好相与的,并州还有关羽这样的超级高手,尽管实力肯定不如他,却也不会相差太多,要不是关羽需要防备塞外鲜卑异族,只怕吕布想要在军中出头还没这么容易,更别说直接越过并州第一大将的关羽了。
  董卓这时主动递来橄榄枝,吕布正好安然收下,如果可以的话,他不介意改换门庭跟着董卓湖。
  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迅速,董卓驻扎河东观望风向没多久,就被大将军何进调往雒阳。
  董卓自觉实力不足,第一时间便想到了吕布,直接以朝廷和前将军的名义将其调到身边听用。
  其实如果可能,董卓很想将并州第一大将关羽也调到身边,只是可惜关羽没吕布这么大的野心,没有理会他的交好之意,叫他感觉十分可惜。
  不仅是并州第一大将关羽,还有临时驻守太原的小将黄叙,以及并州一干出名将校,董卓都有一网打尽的心思,不过他也知晓这不可能。
  能够成功把吕布收入囊中已经很不容易,他要是做得太过的话,估计不仅是并州刺史阳球,就连一直没有动静的豫州牧林沙也会出手的。
  每每想到可能跟林沙正面对上,就是以董卓的虎狼之性,都忍不住心底直冒寒气,根本就生不起多少争胜之念,差距实在有些大了,在自身实力没有膨胀到一定程度前,董卓没有跟豫州牧林沙翻脸的底气。
  闲话不同意,有了吕布加盟,董卓手头实力如虎添翼,趁着袁绍和袁术兄弟没有反应过来,他设了个套把两兄弟的人马诓出城外,而后以吕布为先锋直接冲阵,一连重伤袁氏兄弟手下大半将校,直接打得两部人马心惊胆战,而后西凉骑兵跟五千并州军一拥而上,直接将袁数兄弟带出的近两万人马全部吞并!
  袁绍和袁术两兄弟差点吓破胆,在身边亲卫的拼死保护下逃出生天,直接逃进城中好几天不敢露面,更别说跟董卓直接对抗了。
  此消彼涨,董卓军气焰大炽,一时耀武扬威好不嚣张,雒阳城中百官却是无可奈何没有办法,谁叫手拥重兵的袁氏兄弟都顶不住,更别说手上没兵的他们了,只能眼睁睁看着董卓的气焰一日胜过一日。
  也就在这时,一封书信从豫州送到董卓手上,犹如兜头一盆冷水,让心气高涨的董卓冷静下来……
第2451章
奇迹般的平衡
  “欺人太甚!”
  董卓一张大脸扭曲狰狞,猛的将手中信纸,狠狠拍在桌案上,哗啦一声硬木做成的桌案瞬间四分五裂变成一地碎屑。
  李儒和牛辅急忙开声劝阻,等董卓怒火稍歇这才小心询问怎么回事?
  董卓让他们自己捡起信纸看,口中还不停怒吼心情烦躁恼怒到了极点。
  等李儒和牛辅看完信上内容后,心情也不怎么美妙,豫州牧竟然干预董卓的事务,口气严厉不准他争取大将军职位。
  大将军可不仅仅是全国军队最高将领这么简单,还是政务方面的一把手,董卓只有拿到了大将军职位,才有名正言顺的理由跟太傅袁隗“共掌朝政”!
  可豫州牧林沙的要求,却也不能不重视。
  李儒当年没有参加平定黄巾之乱不知晓,牛辅可是参加了的,对豫州牧林沙的强悍有极深的印象,就算此时西凉军中有吕布这等超级高手坐镇,可牛辅依旧没勇气跟豫州牧对着干,就和此时的董卓一样的心态。
  董卓其实早有考量,他可不是外戚,又没有足够的战功,想要当大将军可不容易,只能退而求其次打镖骑将军的主意了。
  眼下豫州牧林沙摆明车马反对,他心中虽然气愤,不过主意也基本确定下来,一定要争取到镖骑将军的位置。
  其实到了车骑,镖骑以及大将军这一层次,都是大汉王朝最高等级的武职,基本上都是虚衔很少有实授的,不管谁人得到其中之一的官职,其实名义上已经是全国汉军的最高统帅了。
  只是没有大将军那般超越了武职范畴,算得上文武一把抓的头号权臣职位,跟前汉初期的丞相职其实没有两样。
  李儒这时候也提出了建议,要董卓不要太过锋芒毕露,其实朝堂上汝南袁氏一派虽然势大,却还没到一手遮天的地步。
  见董卓来了兴趣,李儒打起精神分析道,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齐名,家族势力和影响力一点不输袁家,还有卢植和蔡邕一系官员,跟豫州牧林沙,还有并州刺史是一条线上的,也不可能跟汝南袁氏一条心。
  董卓不解,弘农杨氏好说,他们自然不会乐意被汝南袁氏超过一头,可林沙是豫州牧啊,怎么可能跟汝南袁氏关系不睦?
  李儒笑言,还真是不睦,他这些时日仔细琢磨了朝堂和地方派系划分,发现豫州牧林沙极其强势,整个豫州的地方豪强都被他压制得难以喘气,要么跟他合作要么就老实趴着,尽管因着林沙的精心治理,豫州地方豪强没少赚大把银钱,可他们的特权却被削弱到了极低程度,引起了地方豪强家族的极端不满。
  董卓眼睛一亮,询问有没有可能联合豫州地方豪强把林沙弄下州牧位置?
  很难!
  李儒却很不乐观,解释道林州牧并不以来地方豪强主政豫州,而是依靠手中强横军力以及三十万黄巾俘虏!
  他对此很是感叹,言道林州牧很有先见之明,手中握有三十万黄巾俘虏,做什么事情都可以直接撇开豫州地方豪强,那三十万黄巾俘虏被他整合在一起,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董卓是个擅机变之辈,不然他一个西凉粗鄙武夫,也不可能在这时就成为了整个大汉屈指可数的武职高级将领之一。
  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仗着手头军力有些得意忘形了,被雒阳朝臣集体排斥,白白叫袁氏一党得了便宜。
  此时的他,可不像正史那般控制了少帝和渤海王刘协,没有大义在手,军力虽然强横也无法彻底将袁绍和袁术兄弟手头人马解决。
  那可是超过十万人马呢,要是杀戮太重很可能引发重怒。
  董卓一点都不愿意把朝臣逼入死角,让他们身后的家族为了对付自己,拿出家族的最后底牌,谁知道其中有没有超级高手存在?
  就是新近投奔得了重用的吕布,也不可能听他的命令大开杀戒,不说很可能引来豫州虎视耽耽的广宗侯林沙,按吕布的说法,雒阳城中的高手不在少数,就足以叫董卓心生警惕了。
  他担心被人直接斩首,可是把吕布时时带在身边保护,万一要是惹出了不该惹的强者,那乐子可就大发了。
  董卓乃虎狼之性,无时无刻不想掌握绝对主动,手握天下权柄。就在吕布刚刚投奔,展现了极强的武力之后,他带着吕布有一次极为冒险的闯宫之举。
  结果吕布刚刚踏入宫门,便被五位一流实力的宫殿护卫堵住,又有一股若有若无,却是叫他寒毛倒竖的不适感涌上心头,吕布当机立断退了回来,把情况跟董卓一说,可把这头西凉恶虎惊得不轻。
  皇城之中还有超级高手坐镇!
  只要一想到可能被一位超级高手盯上,董卓就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更是不敢叫吕布远离身侧,他可是惜命得紧。
  董卓突然收敛了爪牙,不再那么咄咄逼人,除了依旧紧锣密鼓蚕食袁绍手里的西园军之外,在朝堂上没那么气焰嚣张,有时对于袁氏一系朝臣的责难,甚至选择了隐忍不发。
  这就奇了!
  不过这对于气氛紧张的朝堂而言,是好事一件,大部分朝臣都乐见其成。
  于是,当李儒以董卓手下谋主的身份,秘密拜访弘农杨氏的代表杨彪,以及卢植和蔡邕这样的中立派大佬时,并没有被拒之门外冷脸以对。
  李儒大喜,急忙使出三寸不烂之舌,轻松就说服了心中藏了不少怨气的杨彪,答应只要董卓不乱来,弘农杨氏的朝堂势力,可以帮着董卓压制最近一段时间,气焰嚣张之极的汝南袁氏。
  不过卢植这边就不那么好说话了,这位可是真正的文武全才,董卓也十分佩服的存在,他只言明了中立的态度,只要董卓没有越线,他懒得理会朝堂上的乌烟瘴气。
  李儒倒也不算失望,他也知晓自家主公在名士圈子里的名声,卢植能够秉持中立态度已经相当不错了,至于其它的他也管不了那么许多。
  得了李儒的好消息回报后,董卓大喜,抖擞精神跟袁隗和袁氏兄弟玩起了朝堂争斗。
  一时间,战火蔓延到朝堂之上,董卓有意推让之下,弘农杨氏一系人马果然主动跳出,跟太傅袁隗干了起来,就连卢植为首的中立派,不是也参与进去让袁氏一党措手不及焦头烂额。
  汝南袁氏一系无法在朝堂一家独大后,朝堂尽管每天都争吵不休,却是奇迹般的稳定下来,再也没有之前那种风雨飘摇之感。
  一些积累的政务也都慢慢提上日程,董卓很是惊喜,他的镖骑将军之位也落实下来,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联合压制袁氏一党的念头。
  朝局逐渐稳定,雒阳城上空的阴霾一扫而空,很快就恢复了之前的繁华热闹,已经腐朽不堪的大汉帝国,竟是按照强大的惯性继续蹒跚前进,不知道什么时候轰然倒地再也起不来了。
  也是因为朝堂恢复了正常秩序,在一干大臣的强烈要求下,一直没有哼声的何太后终于松口,让少帝刘辩上朝听政。
  消息传出,大部分朝臣松了口气,自然也少不得某些野心家相当不爽,甚至动了暗中弄死少帝的狠毒心思。
  董卓自然也动了心思,少帝之前一直窝在后宫不出,他真没什么好办法擒拿,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55/2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