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大穿越(校对)第2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65/2766

  有充足的粮食,还有足够数量的军队,豫州简直就是一头潜伏的猛兽,一旦亮出锋利獠牙,肯定能叫整个天下震惊。
  卢植很是识趣,尽管林沙对他相当尊重,又给了他弹劾不法的权力,还能细致的了解豫州的方方面面,可他还是有意识的只针对政务,并没有插手军务之事,免得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
  就是如此,通过大略了解,他也知晓豫州拥有正规官军达到了三万五千以上,都是百里挑一久经训练的精锐之士,其中骑兵甚至达到了惊人的五千!
  这可真是了不得,要知道驯养战马的花费,远比普通官军要多得多,五千骑兵的消耗比之两万步军都大!
  放在它州,除了幽并凉这等边塞之地,驯养战马成本极低,可以供应数量更多的骑兵之外,大汉的内陆州府却是难以承担数千骑兵的持续消耗。
  比如冀州,要州牧府承担五千骑兵的日常消耗,可不像豫州这般游刃有余,几乎察觉不到负担。
  可见,此时的豫州积累极厚,底蕴叫他相当惊讶。
  也不知道林沙坐镇豫州数年时间,是怎么做到这些的。
  他在朝堂上,可是听闻这位上任豫州以来,态度强硬跟地方豪强关系不睦,很是闹了几回,次次动静都不小。
  当时朝堂上还有大臣弹劾,卢植为他好捏了把汗,甚至还写信过来安慰一番,可现在看来完全多心了。
  卢植视察整个豫州期间,并没有见到官府跟地方豪强对立的情况,虽说接触的部分豪强态度冷淡了点,不过这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直到后来才知晓,林沙手段强硬到把这些豪强都逼得服软了,心中的震惊和佩服可想而知。
  豫州可是中原腹地,豪强扎堆的大州,结果几乎所有地方豪强都被压服,这种手段真心没话说,就是皇帝也得羡慕。
  最叫他意外的是,林沙和州牧府还特别重视教育,不惜花费重金和大量资源铺建公学习题,从县到郡国再到州的三级公学体系十分完善,几乎将豫州的寒门士子和部分豪强子弟一扫而空。
  单就这点,卢植也得说声佩服。
  估计也就雒阳的太学和鸿都门学,连学起来才能盖过豫州的公学声势。
  卢植作为海内名士,之前又有在东观修史的经历,对于豫州的公学体系,特别感兴趣和支持。
  当他在州公学还有郡国公学藏书馆,看到几乎被复制了一遍的东观藏书和鸿都门学典籍,以及太学藏书时,真的被震到了。
  尽管高质量的纸张出现,已经在雒阳主卷取代了竹简的存在,可东观藏书和太学藏书,以及鸿都门学典籍何其浩瀚,豫州公学这里竟然有全部的副制,相来其中花费极其惊人。
  确实惊人,林沙可是通过蔡邕,以及一些相熟太学博士,甚至拿钱砸十常侍的手段,才得到了这些宝贵藏书的复制品。
  就这,还都是皇室允许公开的普通书籍,真正珍贵的藏书还都在皇室手里握着,林沙正琢磨着趁董卓这个大老粗不识货的机会,花钱把买下来,或者派人用纸张复制一遍也成。
  对于财大气粗不差钱的林沙而言,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是问题。
  当然,这只是林沙自己的心思,除了身边的心腹幕僚,旁人一概不知,不然消息泄露的话,可是会引来轩然大波的。
  豫州三级公学已经成了地方豪强的眼中钉肉中刺,尤其藏书楼丰富得藏书,比起地方豪强的家族收藏要多得多,也丰富得多!
  这对习惯了垄断知识的地方豪强来说,就不怎么美妙了。
  在正史记载中,每每都能看到某某名士以诗经等等授徒多少多少,号称一代大家,显然这些名士身后的家族手里,这方面的藏书相当完善和丰富。
  可家族的力量毕竟有限,哪里比得上林沙动用一州官府之力行事,弄来了几乎整个大汉最精华也是最丰富的藏书。
  最叫地方豪强不爽的是,这些藏书还是免费向公学学生开放,允许公学学生自己抄录带回家族,简直就是动摇他们在知识垄断上的地位根基。
  他们手里有的可能比公学藏书楼里的某方面书籍更全面更深入,可惜在丰富程度上根本没法比,最多也就是一派大家,再想要以一家之言在文坛呼风唤雨,估计已经很难了。
  要不是担心州牧林沙的狠辣报复,豫州地方豪强肯定要对公学的藏书楼动手,就算不能将之据为己有,也要将之付之一炬才成!
  可惜,藏书楼有精锐官军把守不说,而且里头除了书架和书籍本身,几乎没有多少易燃物品,他们也不敢冒着毁家纾难的风险搏上一搏。
  一旦被揪住,不说家族铁定完蛋,州牧林沙的雷霆怒火,就是汝南袁氏这样的庞然大物都承受不起,更何必还要承受文人阶层的口诛笔伐,不是被逼到了绝境哪家也不会如此疯狂。
  日子过得好好的,干什么非要玩这种砍头的把戏,嫌自己活得太久啦?
  卢植不知其中道道,不过他对林沙的佩服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河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更叫他意外的是,林沙不仅花大力气整治豫州三级公学,还在部分平民所在村镇和城市,设立了好几百家蒙学馆!
  这,真真是了不得的能耐!
  当卢植巡查途中,惊奇发现蒙学馆的存在,并亲眼目睹那些平民家庭出身的孩童和少年,端坐在教室认真读书之时,突然有种热泪盈眶的感动。
  卢植十分明白,蒙学馆看起来简单,可其中代表的含义却是极其重要!
  在豫州部分地区,平民子弟也得到了受教育的权利,而且还是官府亲自出面主持的局面!
  更叫他吃惊,感觉不可思议的是,附近的地方豪强竟然安之若素,好象根本就当这些蒙学馆不存在一般,这简直太叫人惊讶了。
  林沙的能耐,再一次橱动了卢植的心神。
  能将地方豪强压制到这等程度还没爆发,简直就是一个不可能存在的奇迹!
  可在豫州,这样的不可能却是真实存在的,卢植一时精神有些恍惚,以为自己已经不是身在大汉,而是在另一个地方一般感觉古怪到了极点……
第2462章
不作不死的董卓
  就当卢植还在豫州各地巡视,仔细体会豫州的与众不同,以及强大的实力和底蕴时,雒阳城又发生连番重大变故。
  何太后挂了!
  自然是董卓的手笔,这厮也是心狠手辣,刚刚解决完了十常侍,又觉得何太后活着碍事,结果一杯毒酒直接送这位灵帝正室上了西天。
  何太后也是倒霉,有大将军何进这样的兄长,本来她好不容易熬死灵帝,成了后宫第一人,甚至还能直接干预朝政,妥妥的垂帘听政皇太后。
  结果,何进脑子不清楚,听了旁人灌的迷魂汤,非得跟何太后依仗的十常时斗,结果把自己斗挂了,还连累了何太后和少帝。
  何进一死,何太后失去了外朝最强有力的依靠,其实董卓进不进京,她和儿子少帝的命运已经注定。
  董卓进京,废黜少帝,自然视何太后为沿中钉肉中刺,她一日不死董卓便会担心少帝有死灰复燃的希望。
  要是董卓没有入京,袁绍和袁术兄弟俩得势,何太后估计依旧难逃一死!
  没了外部的强力依仗,十常侍又被全部诛杀的情况下,何太后完全成了案板上的肉,随董卓拿捏作弄。
  如果董卓最忌惮的豫州牧林沙肯开口帮衬的话,说不定何太后还有生机,只是可惜,林沙不认识何太后,自然也不会为她说什么话,跟董卓把关系闹得太僵。
  于是,中平六年的年节时分,董卓失了耐心直接把何太后弄死了。
  消息传开,倒也没引发什么博览,说实话废帝亲母的待遇,基本也就这样的,出手的权臣根本就不可能留下这么大隐患。
  可关键是,董卓这厮做事太不讲究。
  按照太后规仪厚葬何太后也就罢了,每谁会说什么,这本是该有的规矩。大汉的架子还没倒呢,董卓这个大汉相国自然不能做得太过。
  可这厮葬了何太后,转身就扒了几任东汉皇帝的皇陵,将里头陪葬的金银财宝全部笑纳。
  消息传出,天下哗然!
  大汉四百年的声威,不是说没就没的,天下十三州有的是人对刘氏皇族抱有好感,董卓如此疯狂之举就跟捅了马蜂窝,招致骂声一片。
  林沙得闻消息,只觉这厮真是疯了。
  手里又不是没钱,从十常侍家里收刮的钱财亿万万,足够董卓的奢侈生活消耗,以及手下数十万人马数年军费之需。
  这时候挖了东汉几任皇帝的陵墓,真的是自讨苦吃,也不知道除了得到大量金银财宝之外,还能有什么好处?
  “这家伙,掉进钱坑了!”
  对于董卓如此行径,林沙意思意思也发出强烈谴责,也就是如此了,要他为了这事出兵司隶,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叫他感觉无奈的是,旁边的并州刺史阳球像是打了鸡血一般,不停的大声呵斥董卓的恶劣行径,还厉兵秣马准备征讨董卓这个逆贼,派出心腹级别使者跑来豫州游说林沙一同行动。
  “并州,还能抽得出多余人马么?”
  林沙只想翻白眼,并州自己都一团乱糟,阳球倒是有心思理会其它,就不怕后院起火,叫他一世英名扫地么?
  那游说使者与林沙十分熟悉,对此也是无可奈何:“阳公执意如何,如之奈何?”
  我家老大会折腾,俺们这些做小弟的也很无奈啊。
  “那就先拖着吧,并州情况那么复杂,总会有乱子首先冒出来的!”
  翻了翻白眼,林沙也拿这厮无奈,出了一个相当不靠谱的主意。
  可结果……
  三万白波贼在十几位黄巾力士开道下,突然连下并州数县,甚至严重威胁到了太原的安全,声势惊人气势不凡,叫人不敢生出丝毫小觑之念。
  我草!
  突闻此等变故,林沙有种仰天长叹的冲动,顶着并州使者狐疑的眼神,他干笑道:“并州果然是个大漏子,什么家伙都敢在那里蹦达!”
  出了这样的事情,连老巢都保不住了,阳球哪还有心思理会雒阳董卓的残暴之举,还是先顾自己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65/2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