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诸天的武者(校对)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1106

  一场热闹的酒席,从中午直接吃到晚上这才散了,送走了宾客和那十二位新晋秀才后,荣府一干主人全部聚集在荣庆堂。
  “大哥,你就不该答应牛老二的无理要求!”
  刚刚落座,政二老爷便满脸不满开口说道:“族学可是咱们贾氏一族崛起的希望,可不能叫外人看去了秘密!”
  “族学能有什么秘密,老二你又从不去族学,知道什么?”
  大老爷白眼一翻,没好气道:“既然你这么不乐意,当时怎么就不出口反对,现在才来怪我是不是晚了点?”
  “大哥你!”
  政二老爷一时无言,他能说不敢在牛老二他们跟前炸刺么?
  “好了,都是兄弟抄什么?”
  贾母收起脸上笑容,看向大老爷问道;“老大怎么回事?”
  “还能是怎么回事,那帮勋贵家族眼红了,想要学族学的办学方法!”
  大老爷不以为意道:“牛老二想知道族学什么怎么培养学生的,我就答应了他去族学参观!”
  “老大,你真糊涂!”
  贾母脸色微微一变,不满道:“要是让外人学了族学的办学手段,岂不是也能迅速培养出科举人才?”
  话音一落,整个屋子里的气氛都变得冷肃起来。
  “哪那么简单!”
  大老爷撇嘴开口,打破了屋子里的沉闷气氛:“族学之所以能够突然爆发,不过就是将之前的规定彻底落实而已,算不得什么秘密!”
  见众人望了过来一脸不信,他摆手笑道:“别不信啊,我一直都说读书是个人的事情,有天赋愿意读书才有可能冒头,要是没天赋又没有进学的心思,你就是天天强压都没用处啊!”
  “就算叫牛家他们看去了族学的规章制度,他们也是学不会的!”
  贾母神色松缓,问道:“这是为何?”
  其余人等也望了过来,不知道大老爷为何如此肯定。
  “牛家人丁不旺,族人数量稀少就是最大问题!”
  大老爷笑道:“像咱们这样的勋贵人家,本身资源不缺日子又过的相当自在逍遥,愿意花费心思和努力苦读的真没几个!”
  “老二你别急着说话,等我说话再说不迟!”
  见政老二有不同意见,大老爷摆了摆手笑道:“我之前在酒席上说因材施教不是说着玩的,凡是有旁的兴趣爱好,又愿意花费精力和心思在上头的,在族学都分捡出来另外请专门的人手教导!”
  “大哥你不能这样!”
  政二老爷忍不住了,大声反对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有科举才是正图,旁的都是歪门邪道!”
  “老二,你脑子没坏掉吧?”
  大老爷毫不客气反驳道:“读书人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话,你把他当作真理了。按你的意思咱们荣府和勋贵家族全成了歪门邪道了?”
  这话够毒,就算贾母和王夫人这样的,都对政二老爷起了不满之念,至于大房的人更是不爽。
  “哟,合着老二你吃着府里的喝着府里的,还掌握了不少府里的资源,结果到头来还看不起荣府?”
  没有理会政二老爷涨得犹如猪肝一般的脸色,大老爷嗤笑道:“也就在府里了,要是在外头被勋贵家族听到,你就等着直接从官场滚蛋吧,就算元春有机会崛起,你也只能是个白身百姓!”
  “你你你,我我我……”
  政二老爷吓得脸色煞白,额头冷汗滚滚却是慌得说不出话。
  大老爷这一手够毒的,真要是叫外头的人知晓政二老爷的心思,这位的前程还有二房的前程就全毁了。
  谁也看不上背叛阶层的叛徒,更别说象政二老爷这样的无能之辈了。
  “够了老大,老二不是这个意思你又不是不知道?”
  贾母一声断喝,直接转移了话题:“说族学的事,老大你敢保证外人偷学不了族学的手段么?”
  “我说了,想要学贾氏族学的手段,必须得族人数量极多,不然除非出现真正的读书天才,否则全是白瞎!”
  大老爷淡然道:“不仅如此,还得持续投入银钱,忍受三五年甚至七八年不出成果的压力,这才有可能达到咱们贾氏族学的程度!”
  “要是其它家族真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呢?”
  贾母反问:“到时候不就多了一家强敌么?”
  “老太太,真要有这样的家族,就算没有咱们族学的规矩,难道他们就不会崛起么?”
  大老爷晒笑,真是杞人忧天啊。
第二百八十六章
惊讶
  三天时间眨眼即过,以镇国公牛家为首的勋贵家族首脑,这一日齐聚荣国府,他们这是准备参观贾氏族学。
  有三天时间作为缓冲,贾族的热闹也逐渐散去。
  南北两处族学,一口气考中十二名秀才,在小地方和勋贵圈子里相当了不得,可放在文人圈子里就什么都不是了。
  特别是各的知名的书院,有些班级入学要求就是秀才甚至是举人,区区秀才功名根本就不算什么。
  贾府的热闹,可是引来京中不少知名文人的不屑评点。
  大老爷一点都不在意,可政二老爷却有点受不了哇。
  他还以为贾氏族学一口气教出十二位秀才,就能获得文人圈子的认可,然后荣府直接由武转文,成为真正的书香之家。
  天真!
  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的区分,虽然是以出身和经历划分,可真正让两者成为对立阶层,还是利益所致。
  不是说勋贵子弟读书科举出仕途,就能变成文官集团的一员,这世上的事男这么简单?
  贾敬之所以修道,除了当初受先太子之事影响,在朝堂遭遇文官集团的集体排斥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林如海的例子也很有代表性,以他早年丧父辛苦读书的经历来说,这位探花郎是标准的读书人,可惜他依旧不得文官集团接纳。
  不然,他也不会轻易就与贾家接亲,尽管当时荣国公贾代善还在世,荣府正是显赫一时的时候。
  还有,身上挂着三品的兰台寺大夫,扬州巡盐御史之职,加上林如海的年龄优势,无论放在哪个文官派系,都是作为内阁种子选手的重要成员。
  背后真要有强大的文官派系支持,又怎么可能陷在巡盐御史的位置上动弹不得左右为难?
  林如海说什么为太上皇效忠,不过就是个无奈的借口罢了,他不被文臣集团待见,四大家族的势力又衰落得厉害,没有得力外援帮助,想要从扬州巡盐御史这个旋涡安然脱身,根本就不可能。
  可以说,林如海依旧被归类到勋贵行列,只是他文人的身份倒是得到认可,至于文官集团却是不愿接纳的。
  话说像林如海这样的文人,都得不到文官集团的接纳,政二老爷哪来的自信,文官集团会因为贾家一口气出了十二个秀才,就轻松接纳的?
  不得不说,历代皇帝还有读书人宣传做得太好了,总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话挂在嘴上,由于话语权的原因这话很有些市场。
  真实原因是什么,还不是文官集团想要彻底把控朝堂,真实历史上的明朝就是最好例子。
  闲话不提,这边一干京中权贵家族掌权者跟随大老爷,到了京城的贾家族学所在。
  “这里就是族学所在,你们是自己去看,还是我来介绍?”
  大老爷一点都不客气,扫了这帮家伙一眼直接问道。
  “还是先自己看看,弄不懂的地方再问恩侯的好!”
  镇国公府的牛老二也没客气,直接跟几位亲近人士在贾氏族雪转悠起来。
  其余权贵家族掌权者互视一眼,由史家老二开口说道:“恩侯,你就带我们转转,顺便说一说可好!”
  “也好!”
  大老爷没有推辞,带着一帮权贵主事同样在族学转悠起来。
  只是这一转悠不打紧,贾家学堂的布置却是叫来访权贵主事大吃一惊。
  教导四书五经的学堂里,除了蒙学的学子数量多一些之外,稍大一些的学子数量却是少得可怜。
  其中准备参与明年秀才考试的学子分成两个班级,每个班级的靴子竟连二十人都不到。
  而教导他们的先生数量,却是有六人之多。
  据大老爷介绍,这些先生都是举人身份,每人负责六七位学生,只要学生们肯学,加上先生也是要参加科举的举人,许多考试诀窍都会无意中传授,想要不出成绩都难。
  “恩侯,京城贾氏族人不少吧,怎么可能就这么点学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1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