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诸天的武者(校对)第2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5/1106

  老太太闻言语气松缓了些,点头笑道:“如此甚好!”
  事涉嫡亲外甥林端,她自然不会太过追究,不然林如海和贾敏要是听到风声,岂不是要跟荣府更加疏离?
  “老太太,我家那不成气的蟠儿,这次也跟着回南实习去了!”
  薛姨妈这时笑着说道:“他终于能够毕业了,我的心也能彻底放下了!”
  这话,却是引来一片哄笑,宴席的气氛顿时恢复了之前的活跃。
  薛蟠就是个奇葩,在场哪个不知哪个不晓,一听这家伙终于毕业了,忍不住一阵可乐。
  如此,贾淙悄然回南参加科举的事情算是揭过。
  有薛蟠这样的陪衬,说什么贾淙年纪小不好早早参加科举,怕是老太太和王夫人都说不出口。
  贾淙的表现可比薛蟠强多了,连薛蟠都毕业参加实习活动了,让贾淙这么个寻常表现不错的小子,提前感受科举的残酷没毛病。
  只是回到了荣庆堂后,老太太的心情不是很好,连贾淙和林端这两个刚刚十岁出头的小子都回南参加科举了,宝玉还窝在后院没个前程,怎么想心里都痛快不了。
  宝玉是该上进了!
  就算她对宝玉的未来再看好,可眼下贾淙一个庶子的表现,都比宝玉强得多,老太太也不好继续把持宝玉,让他继续在荣庆堂厮混。
  这边王夫人也起了心思,正如大老爷猜的那样,初闻贾淙也回南参加科举时,她的心情相当糟糕,甚至想要派人半路截杀。
  不过可惜,她手下最得力的外管事周瑞不知所踪,她就算有想法也找不到得力的人去执行。
  回过头来,和老太太一样想起了宝玉的教养之事,受了刺激的王夫人决定不管老太太如何反对,这次一定要送宝玉去族学学习。
  这次只是贾淙这小崽子悄然南下考举,要是再过两年怕是贾兰也要开始考举了,到时候宝玉还是一事无成,面子上实在不好看。
  王夫人的心再狠,也不可能对自己的嫡孙下手,就为了保住嫡次子的颜面。
  幸好贾环那小崽子是在百工学堂上学,基本上失去了考举的可能,不然要是这个小崽子出了头,王夫人觉得自己肯定得疯。
  “老爷,宝玉必须进学了!”
  晚上等政二老爷下衙回府,王夫人趁机说道:“大房的淙哥儿都回南考秀才去了,兰哥儿过两年估计也会回南考举,宝玉再拖延下去可不成!”
  “老太太什么想法?”
  政二老爷没有急着表态,他对宝玉算是失望了,尤其中间还隔着一个老太太,他不想因为宝玉的事跟老太太起了冲突。
  “今日大嫂提起淙哥儿回南考举时,老太太的脸色很不好,显然也是大有触动,我明天就去问问!”
  王夫人小心道:“要是老太太放行,老爷就把宝玉安排到族学吧!”
  “只要他愿意,什么时候都能去族学上学!”
  政二老爷脸上可没什么喜色,淡然道;“就怕宝玉自己无心学习啊!”
  心中却是连道可惜,三子贾环倒是肯用功努力,只是为了避免王夫人的打压,只能在百工学堂学手艺和武艺,却是无法以科举正途入仕。
  不然以那小子在百工学堂的学习劲头,指不定现在就有实力跟着那帮学子一同回南,参加科举尝试着考一考童生和秀才了。
  贾环此时在百工学堂已经超过四年,几乎跟薛大傻子是同一年入学的。
  与薛大傻子不同,贾环上学很有目的性,主修武艺辅修百工技艺,而且无论天赋还是勤奋都甩了薛大傻子十几条街。
  贾环练武一年便初入门径,之后三年深造已经颇有火候,只是限于年岁尚幼还未露出锋芒。
  同时他辅修的百工技艺已经足有三门,这厮在木工和打铁两门手艺上花费了不少精力,另一门经商之上所花费的精力更大,比起半吊子的薛大傻子可要强得太多。
  这些,贾环没有暴露在府里任何人眼前,他也知晓王夫人满满的恶意,同时还明白自身的身份地位,一旦有盖过宝玉的迹象,将迎来难以想象的严厉打压和限制。
  政二老爷和贾珠要不是一直默默关注,也不会知晓贾环已经学有所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杂学之才。
  父子俩也是感觉相当可惜,以贾环如此刻苦的求学态度,要是专攻四书五经这样的科举正途,指不定三十之前能得中进士,到时挑起二房门楣不在话下。
  只是他们也知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老太太和王夫人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贾环风光压了宝玉一头,到时候等待贾环的可不是什么光明前途,而是恐怖的打压甚至危及性命的设计。
  父子俩能够保得了贾环一时,却无法时刻看护,为了避免惨剧发生,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贾环这样的好苗子浪费在杂学上。
  暗地里,贾珠让儿子贾兰跟贾环结交,叔侄俩成了关系不错的朋友,希望他们以后不管谁先发达,都不会忘了朋友。
  也不知王夫人怎么跟老太太商量的,最后老太太答应让宝玉上学,不过还是提出要求,宝玉要是感觉太过劳累的话,可以在家休息一两日,不必时刻都得窝在学堂学习。
  这次不管宝玉如何哭闹,老太太和王夫人都没有顺着他的意思,甚至还吓唬宝玉再闹就把他送到政二老爷那,一下子就让宝玉安分下来。
  政二老爷是不知晓这事,不然非得气炸了不可,合着他现在已经成了吓唬小孩的大魔王了是吧?
  等老太太和王夫人把宝玉哄好,这才让政二老爷送宝玉上学。
  “好好念书,不要浪费了老太太和你母亲的一番苦心!”
  对于贾宝玉,政二老爷心中还是有些期待的,怎么说都是含玉而生的嫡亲儿子,天天听老太太念叨有大造化,心中未尝没有那么点子心思。
  只是又不敢对宝玉抱有太大期望,这小子被老太太养得实在有些娇气,政二老爷也是没什么办法。
  就这样,贾宝玉重新开始了学堂生涯。
  这次,政二老爷多了个心眼,根本不让宝玉的身边小厮进学堂,就算有什么事也是由宝玉自己动手处理,不让那几个小厮败坏学堂风气。
  宝玉在学堂的生活是苦闷的,对于一个不喜读四书五经这等儒家学问的家伙而言,跟着一帮子同窗整日里埋首经卷之中,日子相当难熬。
  更难熬的而是学堂的规矩十分严厉,身边的小厮又没法进入学堂帮衬,就算他有什么想法逃学,也是没了行动力而无奈放弃。
  学堂里以学业为重,可没谁会因为宝玉的身份,就刻意讨好巴结,甚至因着宝玉不求上进的表现,还隐隐受到学堂同窗的排斥。
  但凡进入专攻科举的小学堂,都是心存志向想在科举正途有所表现的贾氏族人和亲戚家的孩子,学堂的学习风气相当浓郁,多年经营的结果已经让这里,有了那么一点子外头书院的气象。
  只是贾家族学一直十分低调,并没有张扬族学的学习风气,外人要是不深入了解,根本就察觉不大其中的奥妙,这里自主排斥一切不愿学习的学生。
  要不是宝玉身份特殊,只怕学堂先生第一时间就要发出警告了,数次警告无效还有学习进度一直上不去的话,甚至会直接被清退的。
  有政二老爷时不时过来监督族学的运转,这里的先生可是一点都不客气,按照学堂规矩办事,之前几年可是被清理过好些位学生。
  被学堂清退,无论放在哪里哪个时代,都是一件相当丢脸的事情,好在还有百工学堂可以接受,不然只怕因着清退之事,族内不少家庭要闹出乱子的。
  老太太和王夫人并不知晓宝玉在学堂的表现,她们见宝玉每天按时上下学,还以为宝玉学得很好呢,一个个乐得喜笑颜开,不停给宝玉房里赏赐好玩意,宝玉也没心思欣赏,一些不甚要紧的东西都便宜了房里的漂亮丫鬟了。
  只有一直关注族学的政二老爷,才知晓宝玉在学堂是个什么表现,心中气恼之余倒是没多少愤怒情绪,他在心里早就做好了建设,知晓宝玉上学很可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眼下情况只是应验了心中所想而已。
  时间匆匆而过,很快数月时间过去,从金陵传来的喜报很快传便荣府:林府少爷林端和淙三爷同时中了秀才,一个排名靠前一个垫尾,与此同时京城贾氏族学另有三名学子考中秀才,一时满府喜气洋洋好不欢乐。
第三百二十六章
利益之争
  林端和贾淙这两个刚刚十岁出头的小少年,这就成了秀才相公了!
  消息传回荣府,所有人又惊又喜,当然王夫人除外,她是嫉恨不已,这下宝玉算是被彻底压制下去了。
  另外,族学此次还有学生考中秀才,考上童生的更多,显示了贾氏族学越发强悍的教学能力,叫族人满意的同时再一次让亲戚和外人惊讶。
  等到林端和贾淙,与一干同窗从南方回来的时候,已经快到了中秋时节。
  应林如海和贾敏夫妇的邀请,大老爷一家子去林府好好庆祝一番,回到荣国府这边也摆了一回酒宴,叫府中上下都跟着乐呵一回。
  尽管察觉到了王夫人眼中的嫉恨,大老爷却是没有在意,在京城哪还有她动手的余地?
  热闹了几天,贾淙和林端齐齐去了国子监进修,这事叫琏二很有些酸溜溜的,表示他都没去过国子监,之前的机会被强行让给了贾珠,眼下看到贾淙一个庶弟都有机会进入国子监学习结交人脉,心中很有些嫉妒啊。
  “你小子犯什么浑呢,好好努力等茁儿考上秀才,老子一样送他去国子监深造,别跟老子摆受了委屈的嘴脸!”
  大老爷一点都没客气,笑骂着喷了琏二一脸口水。
  家事相当顺遂,只是国事就有些艰难了。
  消停了多年的北疆,在今年秋季又重燃战火,边关数封急报的到来,让整个京城的中秋气氛都不怎么样。
  大齐还没到文恬武嬉的地步,可多年的和平时光,已经消磨了太多人的血性,对于战争更是没有深刻了解。
  特别是开国以及后一代经历过战火的将领几乎全部死光,大齐王朝官军的整体战斗力,随着时间流逝下滑得厉害。
  这次的边关战士就是最好例证,北疆边关没有多少防备,竟被塞外胡人一口气冲破多重关隘,差点酿成门户大开的惨剧。
  当今闻讯气得差点吐血,一连撤消了北疆好几位守卫大将的官职,同时被下狱准备砍脑袋的北疆将校也不在少数。
  一边命令北疆边军做出紧急防御,一边赶紧抽调京营兵马前往北疆支援。
  可是放眼一望,朝中几乎没有可以顶事的大将。
  勋贵家族在朝堂的实力确实不小,可这么多年的和平日子过下来,祖宗传下的战场本事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5/1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