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诸天的武者(校对)第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0/1106

  李纨也不希望元春得到太多资源,二房能够从府里得到的资源本来就不多,还被王夫人大部分投入元春和宝玉身上,作为二房嫡长子的贾珠所得资源竟然最少,李纨心里早就不舒服了。
  之前也就罢了,可现在贾兰年纪越来越大,甚至已经考取秀才功名,以后所需资源只会越来越多,这时候元春还要大占府中资源,李纨的心情怎么好得起来?
  要不是这里没她说话的资格,怕是就要开口反对了。
  “这些先不去说它!”
  大老爷摆了摆手,淡笑道:“宫里有一则关于元春的传闻,老太太要不要听一听?”
  “什么传闻?”
  老太太眉头微皱,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王夫人则是面露冷笑,对于大老爷的把戏不屑一顾,想要转移话题没门。
  “宫里的那帮太监可不是善茬,最近我从戴权公公那听到一个传闻!”
  大老爷平静道:“宫里的公公和宫女都乐意替元春办些小事,都说元春出手大方,甚至有一些大太监都把元春当钱庄了,手里缺银子的时候便主动帮元春一点小忙,然后就能得到远朝付出的回报!”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悠然道:“戴权公公可是跟我念叨了会,说六宫都太监夏守忠在元春和咱们府里,一年就捞到了差上万两银子!”
  说着,他看向王夫人,平静问道;“弟妹,是不是有这回事?”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王夫人却是不以为然,冷笑道:“要不是银子给得足够,宫里的太监会把元春当回事么?”
  “呵呵……”
  大老爷轻笑出声,淡然道;“可是就我所知,眼下宫里的太监都咱们府里当作钱庄看待了,就戴权公公所言,凡是有机会出宫的太监,不管大小都有往咱们府里借钱的想法,就是不知到时弟妹借还是不借?”
  王夫人的脸色猛的一白,她被大老爷所言的内容吓着了。
  尽管皇宫门禁森严,可每天出宫的太监也不在少数,真要是每个都上门来打回秋风,荣国府就算有金山银海也禁不住这样的消耗啊。
  “不可能,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王夫人根本就不相信,看向大老爷冷笑道;“大伯不想出钱就算了,何必说这样的大话吓人!”
  老太太和屋子里的其他人却没有附和的意思,大老爷没必要拿这样的话蒙王夫人和大家。
  真要是如大老爷所的那般发展,那以后荣国府就麻烦了,更确切的说二房的麻烦大了。
  宫里的太监惯会见风使舵,给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跑到大房借银子啊,堂堂阁老的脸是那么好打的么,可二房拿什么来应对?
  “大哥,这可如何是好?”
  政二老爷急得额头都冒汗了,想想以后都要面对上门打秋风的太监,他就感觉亚历山大。
  “没什么好说的,不要叫旁人感觉咱们是冤大头就成!”
  大老爷坦然道;“以后给元春银子的时候,最好还是个小面额的银票为好,叮嘱她不要再大手大脚了,不仅宫里的太监被引动心思,她的举动也引起了一干嫔妃的不满了,显得咱们府里有多财大气粗一般!”
第三百五十二章
雷厉风行
  “我苦命的儿啊,你大伯实在太过分了!”
  皇宫某殿,刚刚怀孕的元春正接待进宫探望的老太太和王夫人,说着说着就不由说到了支援的银子之事。
  王夫人自然没什么好话,直接把大老爷的‘钱庄’之说道了出来,最后愤愤道:“舍不得就是舍不得,竟然还用如此拙劣的借口推辞!”
  说着,她冷笑道:“我的儿不用担心,就算大房不愿出银子,二房就是缩衣节食都会让你在皇宫不缺银子花消的!”
  蠢妇!
  老太太在一旁默不做声,只静静观察元春的神色变化,果然看到了元春眼中的慌乱一闪而逝,顿时心中了然。
  “母亲别说了,大伯说得很有道理!”
  元春急忙开口打断了王夫人的抱怨,她着实被王夫人带来的信息吓了一跳。
  难怪那帮太监和宫女老喜欢往这里跑,而且还喜欢接下那种不甚费力的小活计,原来把她当作肥羊了啊。
  心中又惊又气,不知不觉间被其他嫔妃敌视都没能察觉,心中凛然的同时,对大老爷相当感激。
  在宫里处处凶险,被当作钱庄的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
  可以想见,被喂大了心思的太监宫女,以后所需花费的打点银子只会越来越多,指不定到了最后连府里都承受不起了。
  真要到了那一步,那帮被养大了胃口的太监宫女,可不会跟她客气。
  只要一想到后果的严重,元春都惊不住一阵心悸,对于母亲王夫人的念叨,都起了丝丝反感。
  真以为在皇宫里讨生活容易啊,就算怀了当今的龙钟又如何?
  皇宫中有多少怀了龙钟,却在半途被弄死弄废的嫔妃,要是一个不小心后果真的相当严重。
  这时候对元春而言,能够顺利养胎并生下龙种才是第一要务,其它的事情都可以放在一边,以后慢慢计较不迟。
  她没想到,因为之前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竟然为自己和府里引来这么大的麻烦,心中顿时存了低调攥人品的想法,哪里会附和母亲王夫人的埋怨,对大伯起了不好的心思?
  心中真有些哭笑不得,他一个没有封号的嫔妃,哪有底气针对堂堂内阁阁老,巴结还来不及呢。
  要说,元春能在宫里迅速出头,还能得到当今的看重,以及后宫嫔妃的不敢招惹,大老爷的名头绝对起了大作用。
  只有在后宫厮混久了,才知晓一个强大后台的好处有多大了。
  更别说,大老爷自从苏省回来后,一直都是担任工部高官,影响力和实力更是叫人忌惮,起码后宫里的一干嫔妃,很少有后台比得过大老爷强横的。
  大老爷的存在,给元春省去了不少不必要的麻烦。
  不管是后宫哪位,就算是皇后想要针对元春,都得好好掂量掂量大老爷可能的反应,尤其在大老爷表露出相当不好招惹的姿态后,想要针对元春可能引起大老爷的悍然反击,后宫嫔妃的家族很少有承受得住的。
  这些,元春心中门儿清,却是不会让母亲破坏了这样的默契,要是叫外人知晓荣府大房和二房关系不睦,元春就得担心自己和肚子里孩子的处境了。
  王夫人无功而返,心中郁闷之极。
  可她也看清了形势,大老爷的地位不可动摇,大房就是荣国府的当家人,这一点不管她情不情愿都只能接受。
  好在元春已怀上龙种,她只要等待皇子或者公主生下来,就有了资本争取更多的利益,至于荣国府管家权那是不用多想了。
  王夫人消停了,荣府自然也跟着消停下来,短时间内不用担心会出了乱子。
  叮嘱琏二,叫王熙凤看好家后,大老爷把心思全部转移到公务上,进入内阁他自然要好好表现表现。
  他现在的主业还是工部尚书,不过进入内阁后,除了工部事务,还可以插手其它部分的工作,旁人还不敢说半个不字。
  不管这样的管理模式合不合理,大老爷已经开始着手铺开,早已准备多时的全国基建项目。
  自从他担任工部尚书这几年来,通过努力京畿地区,和战火连绵的边关之地的所有道路桥梁修缮,已经差不多整理了一遍。
  可以这么说,整个京畿地区的官道质量,绝对堪称历代之最,府与县,县与乡镇,乡镇跟村子之间的道路,全部都修缮了一通。
  京畿地区的道路一下子变得十分畅通,尤其是加入了三合土和土制水泥加固的主要官道,通行速度一下子提升上来了。
  要想富,先修路!
  这一说法,放在没有爆发工业革命的封建古代,一样适用而且还立杆见影,整个京畿地区的道路修缮完全,通行速度提升带来的好处已经十分明显。
  商业交流更为频繁,京畿之地的经济以肉眼可见速度提升。
  只是可惜,朝堂上的君子们,对于这样的大好局面恍若未闻,就算有所察觉也是大拍当今马屁,说什么‘圣皇之治’云云,好象京畿之地的经济突然大好,跟工部完全没有关系一般。
  也就是这时代的人脑子没有经济帐,工部上下对于大搞基建于经济产生的促进作用没有丝毫概念,这才没有心态失衡,不然早就闹翻天了。
  京畿地区的交通运行提速,这样的事情暂时放在一边,当京畿与边关之地的交通提速,带来的好处谁也不能否认。
  起码在调动军队支援边关的速度上,比起以往有缩短了足足三天耗费!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缩短了三天的路程耗费,对于边关抵抗胡人的战斗起了极大作用,同时朝廷对边关的控制起码加强了一倍不止。
  工部的作用突显,就是再苛刻的内阁大佬,都不得不承认最近几年,在大老爷领导下的工部十分出彩,做出了叫人赞叹的成绩。
  只是大老爷觉得这样远远不够,还只是修桥铺路这样的基础建设,距离他理想中的大基建规划还差得老远。
  旁的不说,受益的只是京畿和边关地区,很明显工部的威力没有全部爆发,或者被压制了大部分潜能。
  大老爷一贯的行事作风,都是要做就要做得最好。
  只是之前他不是内阁成员,想要放开手脚大干除了需要当今的鼎力支持外,还需要内阁的首肯,不拖后腿已经相当不错了。
  还有一个就是钱粮问题,户部在这上卡得很死,因为种种原由已经跟大老爷闹翻了,想要占便宜或者叫他们松口根本就不可能。
  大老爷一手操弄出来的交通钱庄,倒是可以解决大部分钱粮问题,只是他并没有这么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0/1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