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诸天的武者(校对)第3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1106

  这厮真是小看天下顶尖高手的勇气和手段了,难怪到死也只是一位在朝堂上影响力巨大的权臣,而不是象门阀那般朝堂和江湖全面开花的庞然巨物。
  就是不知,最后杨素能不能查到宇文阀的那三位被惊走的高手。
  不管如何,这次杨素都得承雷虎的人情没,以后指不定能发挥更大功效。
  之后的日子里,已经达成一致的隋军主力和雷虎部陈军,慢慢减少敌对情绪和互相防备的兵力,这一下南方其它势力就倒了血霉。
  除了岭南宋阀因为道路难行地理位置特殊不好攻伐之外,南方其余地方的陈军残部,立时遭遇隋军分支人马的攻击。
  没有雷虎这样的顶尖强者坐镇,手下的军将又没有经历严格的训练,南方其余陈军残部人马的战力可想而知。
  十几万隋军分散开来,每一路最多人数不会超过两万,可在南方战场却是所向披靡连战连捷,恢复了北军对战南军时的战力优势。
  雷虎自然时刻关注隋军在南方的动向以及推进速度,被南陈残部那糟糕的战力弄得目瞪口呆,真是烂透了。
  就连早已做出决断的妖妃张丽华,也被南方各地的糟糕战况惊得目瞪口呆,最后只能让雷虎帮忙,加快陈太子前往流求的速度。
  这下,她有理由和借口,说服姑苏城里那帮南陈官员了。
  话说雷虎跟隋军的交易不知何人暴露出去,顿时引发一片轩然大波。
  尤其是陈太子准备带人去海外流求建国封藩,更是引起一片反对声浪,不管是负责与隋军交涉的雷虎,还是答应此事的妖妃张丽华,全都被姑苏城里的南陈文武喷了个满头包。
  也就是雷虎劝阻妖妃不要动粗,怎么说眼下姑苏城里的南陈文武,也算是陈太子能够指挥得动的精英,比起其余不听指挥号令,将迅速被隋军歼灭的家伙要强得多。
  等到了流求后,这帮对南陈还有些感情的文武,正是搞建设的主力军,不然光靠阴葵派一干武功高手,指不定会把流求弄成什么样子?
  劝下妖妃不要大开杀戒,雷虎便直接窝进军营不出,任由妖妃面对这帮子群情激愤的南陈文武,让她提前感受一番朝堂气氛。
  等到南方各地战局糜乱的消息纷纷传来,南陈文武的声浪顿时下降了不止一个声调。
  他们这才发现,南陈除了一个之前默默无闻的雷虎能打之外,其余将领和所谓的地方豪强,一个能打的都无。
  妖妃张丽华这时连声安慰,又抛出了到流求建国之事,这下反对的声浪小多了。
  雷虎急忙提醒张丽华,让她迅速行动起来,摸清楚有多少文武愿意跟随离开,不能等到南方局势彻底稳定后再走,指不定隋军那边会出现反复。
  他可是知晓,隋军中有不少桀骜之辈,对于自己和部下军马的战力心生不服,很想要件水见识。
  雷虎自然不会害怕,却也不想因此阻绕了陈太子在流求建国封藩的好事。
第四百一十八章
吴侯
  开皇九年的南方局势,可以说得上风起云涌波澜诡异。
  先是隋军主力分多批次,直接在大年夜强渡长江防线成功,数支隋军精锐人马在二五仔的帮助下一举攻入南陈都城建康,开启了灭陈序幕。
  可惜后面的情节发展,与隋将心中的想法完全不同。
  驻守建康城外的南陈大将雷虎反应迅速,率军于危难之际杀入都城,连败数支隋军精锐,强行于皇宫之中救出陈太子在内的一干王子和宫妃,给被打懵了的南陈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至于隋军主力于陈军雷虎部于太湖区域连番大战,一向精锐的隋军竟是止步于此,甚至数员大将和数万大军都身陨杀场。
  南陈原本岌岌可危的局势,竟然在这时有了起死复生的可能。
  可就在这时,声威大振的陈将雷虎,竟跟隋军统帅达成自立协议,同时妥善处理好了陈太子和后宫一干宫妃和王子的去处,使得本来有复起之相的南陈局势彻底崩坏。
  腾出手的隋军分散杀奔南陈各处,一路所过纵横无敌,几乎横扫之势将不愿投降南陈地方势力全部击破消灭。
  与此同时,陈太子率领数万军民,在陈将雷虎的保护下,乘船出海占得海外流求大岛,建国后陈并向隋帝杨坚称藩纳供。
  等隋军彻底掌控南方后,陈将雷虎也正式向大隋称臣得封吴侯,管辖太湖和钱塘郡大片区域,从此南方安定战乱休止。
  ……
  钱塘郡,也就是后世的江浙精华地区,以钱塘县(后世的‘西湖天堂’)为核心之地,新近出现的吴侯府坐落于此。
  侯府初建十分简陋,只有前庭中堂后院三处,全都以巨型条石堆垒,外观粗糙可防御力却是极为惊人,不比寻常小县城的城防差。
  此时吴侯府中堂,雷虎正在接待突然到访的岭南宋阀阀主宋缺。
  没错,此时的宋缺已经继任岭南宋阀阀主之位,并且还取了岭南山蛮一族的族女为妻,听闻其长相颇为丑陋不堪。
  难得这位心智坚定,将如花似玉的慈航静斋当代传人梵清慧抛到一边。
  当然,这也是两人理念不和之故,根本就没法走到一起。
  梵清慧主张民族融合,以中原传统为根基,将外来胡人以及拥有胡人血脉的后代融入中原,却是要以武力强横的关陇军事集团为主。
  宋缺却是坚定的汉统主义者,对于胡人以及拥有胡人血统的北地之民相当不爽,最是仇视关陇军事集团以汉化胡人和主动胡化汉人为主的存在,根本就不会同意让关陇军事集团得了天下。
  理念相差如此之大,两人又是心高气傲之辈,加上各自身后都有一方强悍势力支撑,能走到一起才怪了。
  此时宋缺上门,主要说的隋军之事。
  “宋阀主,隋军势大阀主还是以保存宋阀为要!”
  雷虎端坐正椅,脊背笔挺气度不凡,颇有一番诸侯之相,说话轻声细语却是叫人不敢生起丝毫轻慢,直言不讳直指本质。
  “我知晓!”
  宋缺苦笑,凝声道:“但宋阀不可辱,终究要打过一场方可得安宁!”
  说着,扫了雷虎一眼悠然道:“吴侯不是如此,方能得自立之机么?”
  随着隋军横扫南方,大隋彻底同意中原,这时候一直游离于外不肯投降的岭南宋阀,就成了隋帝杨坚眼中想要除去的异类。
  正值大隋统一天下之际,隋帝杨坚意气风发竟是亲自南下,欲率三十万隋军踏平岭南,将岭南宋阀这个天下四大门阀之一的势力连根拔起。
  其中自然少不了威慑天下门阀世家势力的用意,只是宋阀代表正统汉人势力,宋缺就算明知杨坚打算也不能有丝毫退让。
  “宋阀主心有计较就好!”
  雷虎淡然轻笑,此时他身为吴侯,管辖地盘不小,尽管人口不丰只有五十来万,却也不是岭南宋阀敢于轻视的。
  话说,岭南人口更加稀少,宋阀手中掌握的人口估计不足三十万,比起雷虎还大有不如,只是这些人口都对宋阀十分认同,向心力极枪罢了。
  以三十万人口抽丁为兵,能够聚集五万大军已经十分不错,再多的话就得伤害岭南宋阀根基,想要依靠区区五万大军抵挡三十万隋军精锐相当困难。
  更别说,此次乃是隋帝杨坚亲自率军,一干隋将自然要好好表现,争取在隋帝跟前拔得头筹,定会奋力拼杀不肯留力,岭南宋阀这次的压力可是不小。
  或许,这也是宋缺娶山蛮族女的原因之一,欲和山蛮结好借兵抗隋。
  “这次,吴侯可会出手?”
  宋缺双目炯炯,直视雷虎沉声开口:“要是吴侯也参与进来,怕是这次岭南宋阀真的要糟!”
  这话不假,就算宋缺对自身极有自信,无论武功兵法韬略都是人中之龙,可对上雷虎却是没有丝毫把握。
  论武艺,雷虎明显高出了一流高手境界,宋缺甚至怀疑他已是宗师高手,不然雷虎的实力强得太过叫人难以理解。
  论军略,雷虎虽然没展现出超人一等的军事才华,可架不住他的练兵之能厉害,所练精兵强悍绝伦,每每都能以少打多将堪称精锐的隋军打得大败甚至彻底崩溃。
  这就是能力,有此强军在手,完全可以不在乎什么军略谋划,只以堂堂正正之势横扫而过,万夫莫挡千军降伏,在宋缺看来这就是这厉害的兵法。
  雷虎真要是率军参战,岭南宋阀这次可就有难了。
  就算不被隋军一举歼灭,起码也要损耗大半家族元气,直接从天下四大门阀的位置上掉落,成为雄霸一方的世家之一。
  他显然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不说在他当阀主之时让宋家实力更上一层楼,却也不能损耗太多元气导致后续无力。
  所以,他此行过来也有劝阻雷虎的用意,只是碍于颜面不好直说。
  “宋阀主放心!”
  雷虎如何不知宋缺心思,他笑道:“天下四大门阀乃是牵制隋帝最好的选择,本侯不会那么傻替隋帝扫除障碍!”
  此言一出,宋缺长长松了口气,倒也没有掩饰心中想法,笑道:“只是应付隋帝和三十万隋军的话,宋某还是很有信心的!”
  “有信心就好!”
  雷虎笑吟吟道;“怕是北方那三大门阀,也不会轻易让隋帝得逞,宋阀主得好好把握机会,狠狠削一削杨坚的颜面!”
  就跟后来杨广三打高句丽一般,本是中原王朝的正常扩张,结果却被门阀世家暗地里连连破坏,最后杨广的声望一落千丈,大隋也因此由盛转衰到了崩溃边缘,倒是便宜了高句丽小国。
  此番隋帝杨坚亲自率军出征,又正值大隋国力蒸蒸日上,杨坚统一中原声望如日中天之时,北方的门阀世家显然不会让杨坚的声势更加浩大,不然他们可能会步了岭南宋阀的后尘。
  再说了,南方之地虽然地广人稀未经完全开发,却也拥有不少北方稀少的资源,北方的门阀世家也不想南方资源全部落入大隋皇室手里,这时岭南宋阀的存在就很有必要了。
  这些情况,想来宋缺全都心知肚明,看不看得透就得看自身的领悟了。
  显然,宋缺绝对不是傻子,从大唐双龙传的剧情中也可知,这一战岭南宋阀不仅胜了,而且还占了不少便宜。
  得到了满意答复,宋缺也没在钱塘久留,直接告辞离开回到岭南准备与隋帝杨坚,以及其麾下三十万大军的战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1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