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诸天的武者(校对)第4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7/1106

  两位大佬做出了决定,很快国公府便秘密派遣一只上百人规模的军政联席代表前往岭南,而岭南山城方面也有上百宋阀精英子弟秘密前来国公府效力。
  中间没有遇到丝毫阻碍,国公府雷虎一家独大,岭南山城也没有哪位宋阀族老反对两家合并。
  南方形势已经彻底明朗,这时候不趁吴国公雷虎还在消化新得领地的时候加入,等以后雷虎的实力彻底成型,岭南宋阀再想加盟就迟了。
  为了表示重视,宋缺让地剑宋智还有银须宋鲁两位宋阀核心轮流前来江东六郡坐镇,负责与吴国公府的沟通交流事宜。
  这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隐秘,短时间内不用担心会被外人察觉。
  而外界局势,确实风云变化叫人看不清楚。
  首先就是第三次远征高句丽之战,以一种儿戏般的方式终结,再次以杨广失败为结尾。
  隋军优势极大,又不用担心身受重伤的奕剑大师傅采林捣乱,水军大都督来护儿甚至一度杀到高句丽国都城下。
  可惜,杨广再次犯了骄傲自大的毛病。
  在高句丽国王表示了臣服之意后,不顾前线将领的强烈反对,生生将杀入高句丽国都城外的军队收回。
  结果等威胁一除,高句丽国王立即翻脸不认人,根本就不承认之前答应的投降条件,国主更是拒绝杨广征召再次对立。
  这一下,可把杨广的脸打肿了,同时也将他所剩不多的威望都消磨的干净。
  当然,作为天下第一大诸侯的雷虎,却是知晓此事的一桩隐秘。
  杨广之所以匆匆结束高句丽战事,如此轻易就中了招,还是感受到了来自关陇军事集团的威胁。
  好象关陇军事集团有意在关中闹腾,杨广可不敢冒风险了。
  可惜,高句丽国主的出尔反尔,却是把他坑惨了。
  接下来,杨广在雁门郡经历了一次,绝对算不得愉快的事件,让他彻底看清了关陇军事集团的打算,同时也基本确定了他和关陇军事集团彻底决裂。
  大业十一年,想要挽回颜面的杨广巡视雁门郡,结果却是被突厥数十万大军包围,然后发生了十分可笑的一幕。
  还是个白身的李世民粉墨登场,以更加可笑的方式替杨广解围,将其最后一丝颜面都打击得丝毫不剩,同时也借机登上历史舞台。
  “李阀和佛门,坐不住了啊!”
  雷虎得到消息,立即反应过来,心中冷笑连连,对于李阀和佛门的手段相当不屑。
  至于他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么?
  只要脑子还不糊涂,就该知晓李世民这样的行为,根本就经不起推敲。
  很有种踩杨广的脸出名的迹象,而以杨广那种唯我独尊的性格,竟然还能忍得下去,要不是感受到生命威胁,又怎么可能轻易放过李世民这样的存在?
  有些事情是经不得推敲的,一旦把其中的问题看清了,就能知道某些人的心思和手段。
  不过就是政治手段罢了,杨广这次栽得狠了,成全了李世民的风光。
第五百零七章
国将乱必出妖邪
  大隋完了!
  这是宋缺再次出现在雷虎跟前时,说的第一句话。
  雷虎默然点头,任谁眼见一个原本强盛无比的帝国,在短短十来年内从强盛走向衰败,然后又从衰败走向灭亡,都会忍不住心生感慨。
  尤其是参与其中的人和势力,对这种风云激荡的局势变幻,会有更加深刻又清晰的感悟。
  有趣的事,借着这样的机会雷虎时常都能进入神秘的顿悟状态,通过王朝的气运变化感悟到天地至理,神魂力量竟然有明显提升。
  每次进入这样的神秘状态,好象都感觉与此方天地更加契合一般,实在妙不可言叫他难以自拔。
  同时能够窥视一方世界核心隐秘的机会,也叫他沉迷不愿醒来。
  可惜,手下一摊子事情,在这等风云变化局势即将崩溃的时候,根本就容不得他有放松的机会。
  “李阀迫不及待冒头了,也不知独孤阀和宇文阀是个什么想法?”
  收起心中那丝丝不满,雷虎一脸看好戏的表情,悠然道:“怕是那两家,会气得吐血吧!”
  气得吐血倒不至于,可气急败坏却是可以肯定的。
  李阀来了这么一手,很明显捞到了足够的好处,同时也叫人看到了李阀的雄厚实力以及底蕴。
  要知道杨广突然北上出关,可突厥却好像早就知道一般,数十万骑兵直接将杨广困在了雁门关。
  这里头的门道多得很,只是稍稍深想就叫人不寒而栗。
  要知突厥乃是游牧民族,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想要召集数十万兵马,对于突厥来说几乎是倾巢而出,在纵横万里的草原上,非得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动员不可。
  若不是早就知道杨广出关时候的信息有所准备,又怎么会这么轻易的就将杨广给围在了雁门关。
  李阀的门路之广,潜藏实力之深可想而知。
  以隋朝时候的情状,窥视帝踪倒不是什么大事,可能提前数月就能探知杨广心意,这本事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前文说过,杨广当了皇帝后根本就坐不住,跟个游牧部落联盟的酋长一样四处乱窜,可以说身上的胡风习气相当浓郁。
  从关中到雁门郡又有土版高速公路连接,就算速度再慢一月便可抵达,可见杨广还没动身之前,李阀已经得到消息做好了布置。
  突厥数十万大军突然袭击杨广北巡帝驾,连破雁门关三十九城,攻势如火如荼一副要将杨广干掉的架势。
  要说其中没有猫腻,傻子都不会相信!
  大隋边军的战斗力还是相当强悍的,而且还有城池防御,突厥数十万大军虽然人多势众,可想要短时间内连破数十城,除非武尊毕玄和魔帅赵德言等绝顶高手亲自出手才有可能。
  可毕玄跟赵德言傲气得很,没听说他们最近有这样的举措。
  如此,就叫人心中生疑了。
  杨广远征高句丽早已结束,抽调的边军也已各自驻地,可不是数百年王朝末期的窝囊摸样,放眼整个东方也是战斗力相当强劲的武装力量了。
  然后,就是叫人无语的一幕发生。
  旁的隋军还来不及救援,或者说被某些势力拦下了,结果却是小小一个白身李世民率领一些家将,还有中途收编的云定兴部隋军前来救驾。
  史书有载:大业十一年九月,通往雁北白漫漫的官道上,屯卫将军云定兴勤王救驾,而就在这时,李世民竟然闯入军营,高喊:“云将军,我李世民有妙计禀告。”
  云定兴不疑有它,也知道李世民是唐国公李渊的儿子,忙叫人放他过来,问:“世侄有何妙计,快说!”
  李世民自信满满胸有成竹道:“始毕敢举兵围天子,必谓我仓猝不能赴援故也,宜昼则旌旗数十里不绝,夜则钲鼓相应,虏必谓救兵大至,望风遁去。不然,彼众我寡,若悉军来战,必不能支。”
  云定兴一听,一拍巴掌叫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多建旗鼓为疑兵,此计甚妙,马上照办!”
  真是天大的笑话,不说李世民当时不过是白丁一个,官至正三品的云定兴凭什么听他的话,唯李世民马首是瞻,甘心听从李世民一个根本没有表现出任何才能的十六岁少年调遣,只凭嘴炮吗?
  不仅如此,李世民是如何靠近云定兴部中军的?
  要知道,此时的隋军边军相当精锐,就算李渊亲至,没有朝廷旨意都不能轻易靠近,不然被当探子射杀都算白死,更何况一个白身的李世民?
  那个时候突厥雄兵二十来万,猛攻雁门关达一月之久,军威之盛有目共睹,又怎么会轻易地退走。
  而且突厥骑兵面对大隋的兵马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突厥兵马全都是骑兵,而大隋以步兵为主,骑兵的数量远远不及,所以突厥想要退兵,大隋的那一点骑兵根本不可能去追击,去追击了也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在这种情况下,突厥不可能不弄清楚情况,仅仅是因为一点疑兵之计就退兵,那纯粹就是开玩笑。
  话说杨广虽然开了科举的先河,给了寒门士子一个晋升之阶。
  可从唐朝科举取士的人数之少便可知,此时世家门阀的势力依然占据了最重要的资源,甚至杨广许多时候都要向世家门阀妥协,不然杨玄感叛乱也不会只针对杨玄感一人了。
  当时李渊负责在河东和陕西剿匪,麾下的几万军队也都是精锐,其中不少还算是李阀的私兵,战斗力相当可观。
  此时东都洛阳,西都大兴都是位于精华之地,也是帝国的中心地区,要说这里的匪患虽然也有,却绝对算不上严重。
  不象当初军役和劳役最为厉害的鲁地,那里的百姓被祸害得不行,此时可以说反旗遍地烽烟滚滚。
  大隋的核心领地,因着底子雄厚还没有彻底乱套。
  杨广手下掌握的数十万大军,也大都分散在这一带,情况还算可以。
  只是雁门郡之围,这位好大喜功的隋帝却被狠狠坑了一把。
  杨广被围这么久,李世民这个白丁儿子都到了,李渊的军队怎么可能一直都没有动静?
  不用说,这里头的猫腻傻子都看得出来,做得太明显了。
  按照突厥人以往入寇的状况,在知道了大隋的兵马来援之后,起码也要仔细确认一下,军国大事又岂是儿戏?
  可最后的结果却是,始毕作为统领草原的霸主,就这么轻易的被诈住了,而且还真的退了兵!
  这一动作,怎么想来满满都是阴谋的意味,只要脑子不傻子对北地门阀的实力有些了解的,都知晓始毕绝对是故意放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7/1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