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诸天的武者(校对)第6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2/1106

  若是再进一步,以人主之姿赦封山神水伯和土地,建立完善的阴司城隍系统,仿照封神旧事,指不定还能留存部分气运在身,转化成天生气运。
  显然,三千里边疆凝聚的人道气运远远不够。
  相比大齐腹地,那些人口稠密的大州,动辄上亿的人口基数,显然边疆地域此时近千万的百姓根本就不够看!
  尽管在他的治理下,三千里边疆政通人和,不管是经济还是农业又或者生产技术方面都有极大发展,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凝聚的人道气运,怕是比大齐腹地的大州也不差多少。
  可惜,人口实在是个致命伤,这同样也是雷虎崛起太速,根基浅薄的体现。
  话说,雷虎手下官僚体系的监察系统,有碧空巨鹰一族的全力参与,不管是哪个城守或者官员想玩小动作,都逃不过鹰目的监视。
  这些小妖,甚至还没达到小妖程度的飞禽,可没谁会跟官府同流合污,堪称铁面无私监察犀利,导致三千里边疆官场的风气,那是好得不能再好。
  不守规矩的存在,基本上都被清理干净了,前车之鉴不远,后来者哪敢轻举妄动,真愿意为财舍命的存在,可没几个。
  以他的实力,做幕后大佬最为合适,根本就不好亲自出手,不说临近州郡的实力派早有警惕,就是可能会招惹上强大术法修士,也不是他愿意见到的。
  寻常存在,他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就是打听到的,附近州郡的所谓术法宗门,以他的实力也可以不在意。
  可有句话说得好,拔出萝卜带出泥,打了小的来了老的,这些传承悠久的术法宗门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们的深厚底蕴。
  谁知道招惹了他们,到最后会不会引来潜修千年的老怪物,又或者从神庭来几个老祖宗,就是雷虎也自觉受不了这样的连番挑战啊。
  这时,就看出白手套的好处来了。
  起码他们都是人族,就算将临近州郡闹的天翻地覆,都很少有术法宗门往死里得罪他们,毕竟城头变换大王旗的事情可不少见。
  以当地术法宗门的实力和影响力,不管谁上位都得供着他们敬着他们,就算有了误会最多也就是以宗门眼下实力解决,一般都不会将真正的底牌全部都亮出来,这就给了雷虎足够的腾挪空间。
  当然,这些还都只是雷虎的心中想法,谁也没告诉过。
  他就想看看,突然杀入临近州郡的那十几股强大势力首脑,有没有人看出来了,又愿意跟着他合作的。
  没错,就是合作!
  相比所谓的人间王朝,他对提升自身修为,探索更高的生命层次更感兴趣。
  之所以参与眼下的地盘争霸,也不过是想要积攒足够的人道气运,以与自身实力相匹配,免得遭了无端横祸。
  所以,能够和平解决的事情,他也没有动武的心思,就是以后让合作者当了皇帝也无所谓,有个享受供奉的国师尊位已经很不错了。
  就是不知,有没有这等眼光犀利,能从他在三千里边疆的行事风格中,看他端倪的存在?
  雷虎拭目以待!
  ……
  什么叫做席卷如风,眼下的边疆地域临近州郡,正发生着这样的事情,而且还不止一起。
  十几股突然冒出的势力,以风卷残云之势,将跟三千里边疆交界的郡县全部席卷,短短一个月时间便出现了十几面新的旗帜。
  这样的情况,一时间竟是将原本混战不休的各方势力给震住了。
  有木有这么夸张?
  十几位假丹高手作为首领的势力同时出手,声势极为惊人不说,还给原本混战不休的势力,一个很不美妙的印象。
  这帮家伙,妥妥的有联系啊!
  不然,他们的发动时间也不会如此凑巧,好似有了默契般同时出手,一下子便抢占了差不多小半个大州地界。
  尽管这十几股势力极为分散,散部在好几个大州的边缘郡县,可哪方势力都不能忽视他们的咄咄逼人之势。
  更叫原本混战不休的各方势力吃惊的是,突然冒出的十几股神秘势力骨干都十分了得,手下的兵马能征惯战都不是乌合之众一般的流民军能比得上的。
  不管是拿下一郡之地,还是一县之地的势力,对于兵马的扩张都表现得十分理智,并没有和流民军一般不管不顾裹挟看到的所有人口,而是仔细挑选身强体健的精壮,经过短暂时间的操练以老带新,战力虽然下降不少却也没直接被迅速扩张的兵力拖垮。
  更叫临近边疆地域的大齐州郡地头蛇吃惊的是,这十几股突然崛起的势力,每到一地并没有大肆烧杀掠夺,而是略施手段很快就稳定住了新占领地盘的局势,速度快得不可思议。
  就是有旁的势力想要浑水摸鱼,都来不及做出反应,而且他们指定的一系列安民,以及稳定社会秩序的制度,怎么看都那么熟悉,只要对三千里边疆地域有所了解的势力,都知晓这就是在模仿边疆地域的治理模式啊。
  真是日了狗啦,从没见过这么多势力同时模仿边疆官府的治理和制度,尽管全都因地制宜的做了少许改动,可大体还是照搬了边疆官府的治理模式么。
  要不要这么无耻!
  十几股突然崛起的势力,其所作所为把这些州郡本土势力气得够戗。
  学什么不好,偏偏要学边疆官府的管理制度,要说这十几股突然崛起的势力,跟边疆之主没关系,傻子都不会相信。
  这就是‘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道理,突然崛起的十几股势力首脑也是无奈,他们基本都潜伏在三千里边疆一年到数年不等,受到的影响极大,还真就觉得三千里边疆实行的管理制度虽然严苛了点,却不失为治理地方的良法,关键是他们要狠得了心。
  如果他们是本土势力,与地方豪强关系复杂,剪不断理还乱自然不敢如此。
  可他们都是外来势力,所占地盘都是抢来的,根本就不用顾及地方豪强和江湖势力的感受,肆无忌惮模仿学习边疆官府的管理制度,然后他们迅速稳定了新占地盘,又引来本土势力的联手围剿。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要论此时临近边疆地域的大齐州郡本土势力,最担心畏惧的是哪家,大齐朝廷都得靠边站,他们真正担心的是三千里边疆之主的干预。
  跟大齐朝廷对着干还有大把回旋余地,若是被边疆之主控制了他们的老巢,那日子可就不成了……
第七百五十一章
十年耕耘的优势
  那十几家突然崛起的势力,怎么看都象是边疆之主推出来的棋子,自然很受临近边疆的大齐州郡地方势力关注甚至仇视。
  然后,他们就打起来了!
  这一打,便持续了足足三年时间!
  三年时间过去,临近边疆的大齐州郡被打得破烂不堪,而之前强势崛起的十几股势力,剩下的也只有区区六股罢了。
  这就是战乱,这就是参合战乱需要付出的代价。
  直到这时,临近边疆的大齐州郡本土势力,觉得剩下的六股外来势力已不成威胁,这才稍稍放松了对他们的围剿攻势。
  说实在的,虽说突然冒出的十几股势力,被绞杀得只剩六股,可围剿他们本身也需要付出极大代价。
  临近边疆的大齐州郡地方势力,本身的损失也是极为惨重。
  近十位假丹高手的临死反扑,还有他们手下模仿边军的强悍战力,想要彻底绞杀可不容易。
  一个不备,围剿不成还可能被反杀!
  临近边疆的几州本土势力,在这三年中也是损失极大,到现在已经没多少精力,继续针对剩下的六股顽强外来势力了。
  这时候,临近边疆的几州本土势力,也发觉他们误会了。
  突然崛起的十几股外来势力,并非边疆之主派来的前锋,不过是一帮子潜伏在边疆许久的野心家弄出的势力罢了。
  当然,就算知晓误会了也没什么,外来势力都得经历这么一遭。
  熬过去了,以后便有了争雄几州之地的资格,熬不过去那就只能算他们倒霉了,战乱期间的规则就是这么赤落落。
  事实也是如此,包括前义军大首领在内的六家势力,经历本土势力的疯狂围剿后,不管是自身实力,还是所辖地盘都有极大提升。
  六家人马,占据了比邻边疆之地的一郡或者数郡之地。
  联合起来的地盘,不比大齐辖下的一个大州要小!
  而且他们背靠三千里边疆,被本土势力的疯狂围剿,逼到只能跟边疆之主合作的境地,倒是让所谓的边疆之主雷虎,占了个不小便宜。
  借着这六股暗地里或直接投靠,或默契联盟的势力,三千里边疆官府很轻易便将手,伸入了临近的几州之地。
  钱粮军械源源不断输送,还有各种各样的人才一股脑支援过去,使得那六股存留下来的势力不仅军容强大,而且治下清一色的边疆模式。
  不知道的,还以为六股势力的地盘,就是边疆势力的延伸呢。
  而六股势力所需付出的,不过就是数以百万计的流民,全部都由边疆官府出钱出粮出力,秩序井然运送至三千里边疆妥善安置。
  放在太平年景,这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自然会引发朝野震荡全国关注的局面,一个不好就可能引来朝廷的雷霆之怒,以及各地地方豪强的强力反弹。
  可现在乃是不折不扣的战乱年景!
  本就流民四起,凡是战乱州郡都可以用民不聊生来形容。
  有野心有胆量参合地方争霸的势力,只对流民中的青壮男丁感兴趣,至于其余老弱妇孺根本就不在意。
  所以,边疆官府占了不小的天时便利,一年以超过百万人数的大迁移,轻松让三千里边疆的人口,超过千万正向一千五百万靠拢。
  旁人看不上的老弱妇孺,边疆官府却是重若珍宝。
  边疆之主雷虎是什么人?
  历经数世,对于治理和发展地方驾轻就熟的元神大能,轻轻松松便将三千里边疆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不说,所需的劳动力还用不着全是青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2/1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