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诸天的武者(校对)第8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7/1106

  也就是诸侯的探子无法靠近学堂,也没多少办法进入军中高层,不然他们肯定会惊骇欲死的。
  可以说,黄巾领的举动,完全就是在挖世家大族,以及地方豪强的根啊。
  此时出名不出名的武将,基本都是出自这些圈子,一手练气之法修炼出来的武艺,可是能够在乱世吃饭的根本。
  黄巾领竟然将这样的手段半公开化了,消息要是传扬出去铁定会引发漫天攻击,当然黄巾领的实力也会被诸侯们一再提高。
  雷虎虽然不在乎外界的纷纷扰扰,却也没有主动寻麻烦的心思,所以不管是学堂还是军队都不是外来探子可以轻易涉及的地方。
  就算有些传言已经传扬出去,可没有见到实例,天下诸侯虽然心中担忧,却也不敢贸然与黄巾领敌对。
  当然,黄巾领的举动已经惹恼了天下世家,暗地里的敌对行动不少,诶黄巾领的对外贸易制造了不少麻烦,可也就是如此罢了。
  眼下的情况是,黄巾领虽然只有区区四郡之地,却是整个汉末天下最繁华富饶的地方,不是黄巾领要依赖旁的诸侯发展经济,而是附近诸侯需要黄巾力的技术支持,才能更好的发展领地。
  这样的局面下,雷虎自然不会把外头的世家干扰当回事,真要惹急了黄巾领高层,直接断了明面上的大宗交易,最后承受不起的还是当地诸侯。
  眼下的北地群雄,可以说都是通过黄巾领的技术支持,才能出现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大爆发的,一旦中断与黄巾领的技术交流以及物资交易,很有可能直接就要落后了,这可是北地群雄绝对难以接受的事情。
  一旦落后,很可能就会被一直在发展的附近诸侯直接吞并。
  北地群雄此时就是这么个状态,不说依附于青州黄巾领吧,起码也是需要黄巾领的扶持,才有可能继续存在下去,就连最风光最强势的袁绍集团都不例外。
  在这样的局面下,不管是哪家世家大族想要和黄巾领过不去,首先要对上的就是当地诸侯的怒火和疯狂打压。
  这就是黄巾领所处局面,附近诸侯不是不恨,也不是不想将黄巾领搞掉,可偏偏实力不足,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底气和勇气。
  一个不好,黄巾领都不需要自己出手,只要断了技术支持,周围的诸侯便会如狼似虎一般扑上来,将其彻底灭杀并分刮得干干净净,然后提着他的脑袋向黄巾领示好捞取更多好处。
  若是之前都没有得到黄巾领的技术支持,没有感受过辖内农业和工商业迅猛发展的火热势头,北地群雄都处于同一水准,看的是坠家底蕴更加深厚,手中军队更加厉害,同时还有谋臣武将的水平对比。
  可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告诉的工农以及商业发展,已经完全取代了之前的对抗模式。
  谁要是发展的势头减缓,就等着被周围林军吞并瓜分吧,就是自诩天下第一诸侯的袁绍都不能例外!
第九百二十五章
关平的黄巾领生活
  “关平关平,放学了咱们去看擂台赛吧!”
  这里是青州黄巾领北海郡某处小学堂,正值下课期间几个小子凑在一起,其中一个大声嚷嚷道:“听闻附近驻军的几位好手都会出手,咱们过去好好见识见识!”
  被叫关平的小孩,年纪不过十岁左右,身量在同龄人中显得特别高大,起码都高了半头,脸上皮肤呈枣红色,一双丹风眼神采飞扬,除了没有那长长的胡须,活脱脱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关羽。
  没错,关平就是关羽的亲子。
  因着黄巾领的普及教育政策,虽说叫外头诸侯势力相当不爽,却也不得不敬佩黄巾领高层的勇气和胆魄。
  同时,他们也见识到了黄巾力对教育的重视。
  徐州和黄巾领做了邻居,对于黄巾领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关注,自然也不会放过普及教育这一手。
  要说刘备还是很佩服黄巾领政策的,心中未尝没有彻底模仿的想法,可惜牵制太多也只能放弃,就象能够帮助徐州积累雄厚底蕴的普及教育就做不了。
  关羽受了影响,或者说本就对黄巾领普及教育的政策十分赞赏,等彻底在徐州稳定下来,他便将待在河东老家的妻儿接到徐州,顺手就将年龄合适的关平送到黄巾领读书。
  不是关羽真的对黄巾领的普及教育多么看重,主要还是觉得相比黄巾领的学堂,徐州根本就没有更好的培养场所和环境。
  刘备坐镇徐州已经很长时间,徐州的改变也不可谓不大,但徐州依旧牢牢掌控在那帮子世家大族手里,刘备三兄弟能够控制的区域也有几郡之地,这还是在强悍军力的威压下才有的结果,不然情况只怕更糟。
  可以说,在徐州发展繁荣的背后,则是刘备集团和徐州世家大族争夺主导权的汹涌暗流。
  关羽作为刘备的头号马仔,傻了才会把自家儿子送到世家大族控制的大儒那培养,不是给自己和结拜大哥添堵么?
  他本人军务繁忙,不仅要处理军中事务,徐州的政务也要有所考量,整日里忙得不可开交,根本就没时间和精力亲自教导自家儿子。
  再说了,作为关羽关云长的亲子,关平一到徐州便受到了徐州世家的特别关注,这也是一桩麻烦事儿,关羽虽然傲气却也不敢真的不将儿子的教育不当回事。
  于是,经过再三考虑,还有刘备等人的交流,最后决定把儿子送到黄巾领的学堂里读书学武。
  关羽不是儒家的坚定信徒,黄巾领学堂实行的百家并举的教学思想,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起码,单纯的儒家学说,根本就无法培养合格的统兵将领。
  关平在黄巾领并没有享受到什么特殊优待,只是他上学的学堂所在,乃是黄巾领核心中的核心北海郡城。
  这里的学堂,师资力量与教学水平,可以说是整个黄巾领最高的,不仅黄巾领高层文武会时不时来讲课,就是道师院也有常驻教师,连雷虎有空闲功夫的时候,都会在附近几座学堂溜达巡视。
  关平在这里已经上学两年有余,早已经熟悉了学堂的环境,对于学堂繁重的课业,还有新奇的教学方式从刚开始的不适,到现在早已经跟上了进度。
  话说,关平作为将二代,自然是以学习武艺以及统兵能力为主。
  这方面,学堂都有完整而系统的课业传授,不仅有兵家学说,阴阳家学说,凡是与行军打仗有关的内容都有涉猎。
  可以说,只要能够从学堂合格毕业,再经历一段时间的实战熟练,基本上就可以算得上一名合格将领。
  从前线指挥,再到中军掌控,以及后军支援,甚至后勤补充以及营地建立的知识,在课堂上都能学到。
  不仅如此,学堂在武艺方面的培养一点都不含糊。
  早先因着缺乏练气之法的缘故,学堂能够传授的武将修炼之法比较杂乱,而且级别不高还不成体系,基本都是青州黄巾历次战斗中的缴获。
  雷虎虽然身为大首领,也不好叫手下将领,主动献出家传或者自身底牌的修炼之法,只能从缴获的杂乱低级修炼之法中,选出能够普及的作为学堂课程传授。
  就是如此,当时也在黄巾领内部引起一阵波动。
  特别是军中将士的反应十分激烈,他们在前线拼死拼活,都没能得到这些修炼之法的传授,学堂里凭什么如此大方?
  雷虎闻讯,心知这些不满都是高层武将收益所为,却也不好发作,只得同时将学堂里普及的武将修炼之法全部公开传授。
  只要达到一定标准的将士,都有资格修炼,至于最后能够修炼到什么程度,雷虎不管这都是将士们自身的事情。
  等到擒获袁术和其家眷,从他们口中获取了一套顶级武将修炼之法,数套一流武将修炼之法后,加上雷虎身上的伤势已经彻底好利索,境界一举突破地仙层次,这才有了学堂成系统的武将修炼之法。
  而关平,也就是在黄巾领学堂开启系统武将修炼之法的时候,来到黄巾领上学。
  作为关羽的儿子,他自然不缺修炼功法,《春秋刀法》可是名副其实的顶尖修炼之法,只要修炼到高深层次一个绝世猛将的名头跑不了。
  只是关平没想到,他到了北海郡城某学堂上学后,还能学到系统性的修炼功法,这是黄巾领内部开始普及的功法。
  就算他只是小孩子,却也知晓修炼功法的珍贵,初次听闻时惊得目瞪口呆,一边接受学堂的初级功法锻炼,一边忙不迭写信告之自家老子,他在学堂的学习情况以及遇到的这桩奇怪事件。
  有太平道师辅助,象是纸张和印刷术,黄巾领早就已经普及,附近的诸侯势力无不大肆采购,已经迅速取代了传统的竹简作为文字记载的最实用载体。
  不知道关羽接到儿子来信后是什么想法,总之关平在黄巾领学堂的学习生活,并没有受到打扰,到现在持续了两年之久。
  关平的武学天赋相当出色,学堂传授的修炼之法,他提前众多同学一步,已经修炼到了顶峰,只需要更高层的修炼知识到手,便能轻松达到入流级别的武将层次。
  在其它课业之上,这小子也都是佼佼者,两年时间已经成了学堂小小的风云人物,以及同学羡慕的对象。
  练气之法的修炼很是奇特,这是一种凝聚天地灵气强大身体的手段,至于武将能够发挥的战力,则和所修炼的武艺威力有莫大关系。
  从上古时期传承下来的练气之法,自然不会这么简单。
  可关平确实在修炼了家传的《春秋刀法》后,又顺利修炼了学堂传授的武艺,并没有发生功法冲突之类的狗血事件,相反对于他本身的战力还有不小辅助提升作用,至于其中有何关联就不是小小年纪的关平想得清楚的了。
  话说,等放学后关平和约好的同学汇合,一起赶去城区军营观看擂台赛。
  到地方时,这里已是人山人海一片喧嚣热闹的场景。
  “好多人啊,咱们快挤到前排,不然什么都别想看到!”
  “听说进体参与擂台战的武者中,有来自徐州的好手,就是不知他们和咱们黄巾领的擂台战高手哪个更加厉害?”
  “这还用说么,自然是咱们黄巾领的擂台战高手更加厉害了,守擂的吴凡可是足有三流武将实力,徐州那边可没听说有什么厉害存在!”
  “怎么没有厉害的存在,那关羽和张飞可都是绝世猛将,就算刘备都有二流武将水准,武艺还是很厉害的!”
  “切,说得好听,刘关张三兄弟确实是英雄豪杰,可他们不会来咱们这参加擂台战啊,说这些有什么意思?”
  “……”
  关平作为一行同学中实力最强的那个,自然担负着开路的工作,双手在身前不断拨动,不动声色就在密集的人群中分开一条通道,几个学生小子唧唧喳喳跑到最里头位置,准备欣赏这次的擂台战。
  所谓擂台战,是有黄巾领官府和军队联合举办的比武赛事。
  有连环擂和单挑擂两种模式,连环擂主要是给武者组织所设,以组织的名义参与联赛一般的擂台战,考验的是整个集体的战力。
  单挑擂顾名思义,自然就是任由单个武者挑擂守擂,最是考验武者的实力。
  不管何种擂台战,都由官府和驻军组织协调,但凡胜利者都有奖励,胜利的场次越多奖励越加丰厚。
  黄巾领本就武风鼎盛,不仅高层刻意营造,也是周遭环境逼迫导致,几乎人人爱武,对于实力高强的武者相当推崇和崇拜,但凡能在公开擂台战中成名的武者都能名利双收。
  这样的擂台战,自从黄巾领成了坐地虎以后,便开始推广实行,到了现在不说深入人心,也算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潮流,同时也是一些武者成名的捷径,不管是黄巾领高层还是黄巾军都算认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7/11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