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幸福生活(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281

  “片刻之词,岂能如此轻信,和尚,你可有什么人证物证,证明自己所言无虚啊。”楚潜微笑道,如果谁说的话,没有经过核实,都随意相信,那哪还有什么秉公断案的说法。
  “出家之人,别无他物,能有什么物事,况且施主信与不信,与小僧又有何干。”道全轻声说道,脸上浮现一缕脱离尘世的洒逸,如果不是手脚都被绑缚着,双手合十分,恐怕更加有说服力吧。
  “和尚还真是看得开啊。”楚质微笑道。
  “这位施主颇有慧根,一语道破小僧出家之理,如果看不开,恐怕小僧还沉迷在红尘俗世的苦海之中,不知何日才得以解脱。”道全和尚微笑说道。
  “却不知你是在暗示,让我出家为僧,还是讽刺我等身处苦海啊。”楚质笑着说道,径直走到桌案旁,仔细翻动从道全和尚身上搜下来的物品。
  “施主多心了,小僧并无此意。”道全和尚轻声说道,目不斜视,只用余光打量楚质的一举一动。
  高士林好奇上前观看,发现道全和尚的银钱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两三贯钱,不由喃喃说道:“还是个穷和尚。”
  “若是和尚有钱,岂会选择行险。”楚质笑道,将钱银取出放置旁边,仔细打量余下的几件杂物,一条薄纱汗巾,两本书籍,一只香囊,都是寻常之物,还真没有什么特别的。
  “伤寒杂病论。”随手拿起本书,楚质轻笑道:“和尚不看佛经,居然学起医来,似乎有些舍本逐末了吧。”
  “云游四方,难免会染上病患,况且懂得些岐黄之术,既然渡已,又可渡人,何乐而不为。”道全和尚说道。
  “出家人果然慈悲为怀。”楚质微笑说道:“若是我求和尚一件事情,却不知和尚是否答应帮忙?”
  “只要不让小僧触犯清规戒律,于人方便就是与与方便,小僧岂能拒之。”道全和尚说道,心中悄悄松了口气。
  “这本金刚经有批注,应该是和尚的笔迹吧。”楚质拿起另外那本书说道。
  “这是小僧的一些感悟,怕是入不了法家之眼。”道全和尚谦虚说道。
  “如此甚好,马壮士,劳你松开和尚右手的绳子。”楚质轻笑道。
  难道他也相信和尚是清白的,房中众人心中暗暗寻思,那为什么不直接放人,而是松开一只手呢,想不明白楚质有什么打算,几人沉默不语,静静观看,看见楚潜轻轻点头,马汉也没有犹豫,按照楚质的意思,将道全和尚的一只右手从五花大绑中松救出来。
  “却不知施主想要小僧做何事情?既然已经知晓是场误会,为何不将小僧释放。”道全和尚说道,就算没有被绑住,也打不过马汉,他自然不敢有所异动。
  “很简单,只要和尚你帮我写一句话,我立即礼送和尚出去。”楚质笑着说道。
第二百二十九章
如此简单?
  说话的时候,楚质已经准备好笔墨纸砚,亲自捧到道全和尚旁边,现在不仅是道全和尚迷惑不解,连其他几人心里也十分惊讶,纷纷猜测楚质要和尚写什么话。
  “请施主明示。”执起沾墨的笔,道全和尚问道。
  “我已经招了,你也招吧。”楚质淡淡微笑,停顿了下,继续说道:“冷青。”
  听着前面半句,道全和尚还强行保持镇定,只是执笔的手微紧了下,但是听到冷青二字,他再也克制不住,手臂猛然颤抖,在雪白的纸上划过一道墨痕,脸色也随之苍白一片。
  “和尚,你怎么了?”楚质轻笑道:“只是让你写几个字罢了,应该不算是让你触犯清规戒律吧。”
  道全和尚沉默不语,额头上忽然冒出了汗珠,手臂也越来越抖动得厉害,房中几人,哪个不是机智灵敏之辈,见到道全和尚的情况,心中怎么能没有疑虑。
  “景纯,你葫芦里倒底卖的是什么药,和尚怎么听到冷青,就变成这样了。”迷糊了下,脑中灵光一闪,高士林轻呼道:“难道说那赵青其实就是……”
  “应该是这样,赵青、冷青,其实就是同一个人。”楚质笑道。
  “你是如何知道的?”高士林连忙问道。
  “猜的。”楚质微笑道,见到满屋子半信半疑的目光,也没有分辨,总不能告诉他们,自己是从未来的某部电视剧之中知道的吧。
  “和尚,你写还是不写?”趁几人还没有追问时,楚质立即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道全和尚身上。
  “施主,你让小僧写这话有何用处?”沉默了下,道全和尚勉强笑道:“这似乎是刑判之词。”
  “和尚,你管那么多做什么,让你写,你就写,别罗嗦。”高士林训斥说道:“莫不是做贼心虚,不敢动笔啊。”
  道全和尚又沉默了起来,只觉手中之笔有千斤重,似乎再也提拿不稳,叮当一下掉落在地上,眼睛里又浮现慌乱之意。
  “和尚,要知道坦然自若,抗拒从严的道理。”楚质认真说道:“意图欺君,那可是贬诛之罪,但是贬诛也分有许多种刑罚,例如斩腰、割鼻、挖眼、凌迟……”
  似乎有些说上引了,楚质口若悬河,将自己从后世影视上见过或者听过的一些酷刑详细的描述出来,配以阴森的腔调,让房中几人都有些心寒,更加不用说道全和尚,听了片刻,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光秃秃的脑袋直冒冷汗。
  听闻老虎凳、辣椒水的威力,马汉忍不住悄声询问道:“楚推官,我们牢里真的这些刑具?”
  “你在府衙当差多年,难道不比本官清楚。”楚潜微声回答,心中颇有感叹,如果当年自己知道这些不伤性命,只动筋骨的花样,破案率恐怕会更加高上几成。
  楚质似乎有小瞧道全和尚了,听了许久,身体虽然微微轻颤,但是依然没有说话的意思,毕竟没有亲身经历,只凭几句虚言是不足以让人屈服的。
  “看来和尚你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主。”楚质觉得喉咙有些干,没有再废话下去,直接轻轻喝道:“马壮士。”
  “公子有事尽管吩咐。”马汉笑道,又活动上手腕关节了,还真想试试看,用力打人而不出现伤痕的方法是否管用,见到马汉狞笑向自己走来,道全和尚抖嗦得更加厉害了,脸色由白变青,惊骇之意显露无疑。
  “从开封到洛阳,最快需要几日?”楚质开口说道,本来以为楚质要对道全和尚动刑,在犹豫要不要阻止的赵宗实顿时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为之一楞,而其他几人也是如此,纷纷莫明其妙的看向楚质,却没有发现道全和尚身体忽然僵硬起来。
  “八百里加急,如果途中在有快马换送,三日可到。”马汉回答,满面的迷惑不解。
  “那来回要六日,再有三日时间,应该能够找出一个人来了吧,说不定人家还是个名医,随意打听就找到了,用不着三天。”楚质自言自语说道:“和尚啊,只有九日的性命,难道不懂将功赎罪的道理吗。”
  道全和尚呆若木鸡的看着楚质,双腿忽然一软,瘫在了箱子之内。
  “景纯,不要打哑谜了,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瞄了眼道全和尚,高士林恶狠狠的威胁说道。
  “答案在这本书里。”楚质微笑道,将那本伤寒杂病论递给众人观看。
  急切的抢过来仔细翻阅,片刻之后,高士林迷惑说道:“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啊,在汴梁城的书铺随处可见,才五百文一本。”
  “看末尾批注落款。”楚质也没有兴趣卖关子,直接提醒说道,还好古代人看书都有在书上作心得笔记的习惯,不然没有办法圆谎。
  “洛阳冷绪。”高士林连忙翻开页末,轻声念诵起来。
  “冷绪、赵……冷青,莫非景纯就是这样推测的?”赵宗实惊疑说道,如果换成是自己,肯定不会这么快留意到这细节,更加不用说与赵青联想在一起。
  “既然是随身携带之物,或许有几分联系,偶然得之,姑且一试,没有想到居然对了,真是侥幸啊。”楚质轻声说道,已经知道事情真相,推算过程还不简单,众人却不这么认为,都觉得这是楚质在谦虚,就连道全和尚也在心中暗骂楚质虚伪。
  “和尚,别想装死然后悄悄解开绳索逃跑。”楚质突然说道,又成功转移众人的注意力,况且有无数的失败案例为戒,楚质当然不会犯下这种错误。
  “幸亏公子提醒,不然就让这贼子得逞了。”马汉连忙上前检查,发现道全和尚身上的绳子果然松动了许多,当下立即把他重新绑上,而且比刚才还要紧上几分。
  “和尚,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可说的。”楚质淡然说道:“还是那句老话,自然招供还能减免皮肉之苦,如果劳衙差大哥们辛苦搜寻证据,最终倒霉的还是你自己。”
  “没有想到,我居然会栽得这么快。”沉默片刻,道全和尚惨然笑道,本来以为可以蒙混过关的,要不就是和以前一样,冷青被发现破绽,自己也能寻机而逃,毕竟自己是在幕后指挥,大不了以后隐名埋姓罢了,可惜出乎意料之外,露出马脚的居然是自己,来之前就应该想到汴梁乃是天子脚下,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得偿所愿,却不知为何被迷了心窍似的,没有了往日的精明,稀里糊涂的就来了,莫非真的是自寻死路不成。
  “这可是你自己承认的。”楚质微笑道,轻轻退到赵宗实后面,这时候应该没有自己什么事情了。
  “你是何人,与那赵……冷青是什么关系?那冷青又是何人?是否官家之子?”赵宗实轻声说道,目光微凝,说话之间,有股上位者颐指气使的风范。
  “既然你们都猜测出来了,又何必再多此一举。”道全和尚说道,垂头丧气的模样,没有了刚才的淡然从容。
  “问你就答,哪来这么多废话,小心大刑伺候。”马汉警告说道。
  “小僧是庐山人士,算是冷青的师父吧。”身体下意识的缩了下,道全和尚缓声说道。
  “那冷青又是何许人也?”高士林追问起来:“居然敢如此胆大妄为,冒充官家之子。”
  经过道全和尚慢慢叙述,众人才了解到,原来冷青的母亲确实是宫里放出的宫女,也确实被天子赐予过龙凤抱肚,不过出宫后嫁给了当地的大夫冷绪为妻,先生过了一个女儿,然后才生了冷青,因此完全可以排除冷青与皇室的任何血缘关系。
  冷青长大后不务正业,听说天子长期未能得子,就倚着那个龙凤抱肚,开始在街巷里自称皇子,被被人揭穿,在家乡混不下去,就跑到其他地方行骗,后来在庐山遇到了道全和尚,而道全和尚明知道冷青不是皇子的情况下,却觉得奇货可居,便资助冷青置办行装,继续招摇撞骗。
  成功得手几次之后,心里自然而然涌起一个念想,如果能蒙过天子,那岂不是一步登天,鬼迷心窍之下,两人毫不犹豫的奔赴京城,开始的时候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虽然有人怀疑,但是因为捏拿不准冷青的身份,个个都客客气气的,就算是进了开封府衙也是如此,眼看离美梦就差一步之遥,却没有想到……
  “贼子好胆。”高士林愤然叫道:“欺君罔上,难道不怕贬诛之祸吗?”
  当然害怕,但是当利润超过百分之几百时,有人就能践踏世间一切法令,哪怕是冒着被杀头的风险也敢一试,楚质暗暗寻思,突然说道:“和尚,事情不会如此简单吧?”
  “景纯,此言何意?”赵宗实迷惑问道,以为楚质发现了什么端倪。
  “景纯,是不是又发现什么破绽?”高士林连忙问道,轻微冷笑:“事到如今,居然还敢有所隐瞒,看来是想体验下府衙内的刑具了。”
  “几位公子,小的所言句句属实,绝对没有丝毫隐瞒之处。”道全和尚指天立誓道,听楚质的描述就已经心有余悸,怎么可能想试。
  “和尚,你是从辽国来的还是从夏国来的?”
第二百三十章
事了
  房中顿时陷入死寂似的气氛之中,无论是辽还是夏,都是宋国的死敌,特别是辽国,自宋国建立之日起,两国的边境从来就没有和平过,宋人时时刻刻都在想收回被辽国霸占的燕云十六州,至于夏国,宋人更是将其视为判臣贼子,如果不是有辽国在旁牵制,害怕被渔人得利,恐怕早就举全国之力征讨了,反正有点见识的宋人,提到辽夏两国时,可以用恨之入骨来形容。
  “景纯,你这话是何意?莫非是看出什么端倪来。”反应过来,高士林连忙问道,说着惊魂未定似的看向道全和尚,难道这人真是辽夏奸细,难怪敢如此的胆大妄为,原来是想借次机会乱我朝纲,如果让他得逞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啊,房中几人庆幸起来。
  “公子莫要胡言,小僧乃是庐山人士,有度谍为证,可不是从辽夏来的细作。”清楚承认自己从辽夏来有什么后果,道全和尚急忙哭叫起来。
  “连人都是假的,度谍岂能有真,或者度谍为真,人却不是此人了。”楚潜轻声说道,为官多年,没少审问断案,对某些伎俩自然了然于心。
  “又没说你是细作,你这分明是欲盖弥彰,做贼心虚。”高士林冷笑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2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