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幸福生活(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281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是其中所隐含的信息却让曹佾心惊肉跳的,特别是回身是曹皇后那别有深意的目光,让他思绪飘飞暗暗回思起来,最近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惹姐姐生气的事情了。
  忽然瞥见曹雅馨的身影,眼眉突然轻跳起来,回想起这几天儿女对自己冷淡的模样,曹佾灵光一闪,暗叫不妙,该不会是那日自己与光道商议的事情让她给知晓,如今来向姐姐告状了吧,微微深想,曹佾觉得非常有可能,想到待会少不了挨上一顿骂,曹佾恨不能拔腿就跑,免得在人前落了面子,可惜却没有这个胆量,早知道不应该带这么多内侍来的,来看今日之后,近短时间不能出门了,免得遭到某些人笑话,曹佾有些垂头丧气,暗暗咬牙切齿起来,该死的骗子,只是砍头真是便宜他了。
  曹佾心中的抱怨可没有人知道,三人轻轻走到花园中的小池边上,曹皇后微笑问道:“媛儿,你可知道是谁家的子弟?”
  “是楚家的。”曹媛轻声笑道。
  平静如镜的池面如实的映照出曹雅馨羞红的娇憨神态,虽然如此,而她却没有阻止曹媛说话之意。
第二百三十二章
女人心
  楚家?汴梁好像没有姓楚的名门世家啊,莫非不是汴梁城的,沉吟了半天,曹皇后迷惑不解的猜测起来。
  见曹皇后沉默不语,曹雅馨的心里也有些情急,之所以任由曹媛点破自己的心思,那是因为她觉得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步,反正当楚质前来提亲时,家人迟早会知道的,自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而如今看曹皇后的模样,好像不怎么满意啊。
  虽说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姻妁之言,曹家表面上是由曹佾做主,但是谁都知道,那是曹皇后没有发下话来,不然哪里有曹佾说话的地方,若是曹皇后反对的话,就算曹佾心中愿意,也不敢开口赞成。
  旁观者清,曹媛似乎看出些什么来,轻声说道:“姑姑,楚公子年仅十六就已经进士及第,可谓是少年英才,与馨儿年纪相仿,又情投意合的,说天造地设也不为过。”
  “楚质……”这么明显的提醒,曹皇后岂能听不出来,见曹媛微微点头,心中再无疑虑,唇间轻轻绽放出满意笑容,在琼林宴的时候,楚质就给她留下难以忘却的印象,再仔细考虑,觉得曹媛所言无虚,在汴梁城的权贵子弟中,似乎很难再找出一个与楚质一样,年纪轻轻却取得如此卓越成绩的少年来。
  “姑姑觉得怎么样?他应该配得上我们家馨儿吧。”曹媛笑盈盈说道。
  “勉强可以,但是……”但是什么?曹雅馨低垂着头,娇嫩的小耳似乎竖的起来似的,仔细留意的聆听起来,曹皇后眼眸掠过一缕笑意,继续说道:“但是馨儿什么时候与他情投意合的,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为何我不知道。”
  曹媛轻笑说道:“不仅姑姑不知道,连我这做姐姐的,也是刚刚才听闻的。”
  “这样说来,他还没有托人来提亲了?”曹皇后轻声道,蛾眉微蹙。
  “这几日楚质有些忙,想必也没有空闲吧。”曹媛连忙说道,把楚质在冷青案件中起到的作用告诉曹皇后,至于为什么曹媛知道得那么详细,那自然是高士林的功劳,毕竟离家半天之久,在外做了什么事情,当然要问清楚,而高士林岂敢有丝毫的隐瞒。
  “嗯,此事我也有耳闻,也算是为朝廷立了些功劳。”曹皇后轻微点头说道,在心中加了句,同时保住了天子的颜面,毕竟对宫女采取“广种薄收”之策,传扬出去也不会有什么好名声,幸好事情才几天就已经解决,还没有大范围的传开。
  “既然有功,为何不见官家的赏赐。”曹雅馨轻声说道。
  后宫不许干预朝政,虽然在某些时候,这条规矩会让朝臣百官直接忽视,但是在天子健在亲政时刻,却往往非常具有约束力,对此问题曹皇后自然不好回答。
  “还未过门就知道关心人家的前程了,馨儿妹妹真是尽责啊。”曹媛见状,连忙嬉笑说道,化解了这丝尴尬气氛,曹雅馨小脸又一阵羞红,跺着莲足娇嗔起来。
  曹皇后微笑,抚了下曹雅馨,轻声道:“馨儿,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对于楚质,只是听闻其名声,还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曹皇后自然要仔细打听清楚,或者说是想知道曹雅馨对楚质是什么样的印象。
  晶莹如雪的脸颊微红,回忆第一次见到楚质的情况,仿佛就在昨日一样历历在目,曹雅馨清丽的明眸泛起迷离之色,幽幽开口叙说起来,当然,在她的心中,楚质的形象自然是完美无缺的,风度翩翩、谈吐优雅,知识渊博,温柔敦厚……
  而曹媛也借机说了几句高士林与自己对楚质的印象,什么至交好友,机智风趣,良师益友……,反正只要是好话,也不管是否与之相符,直接套在楚质的身上。
  听着听着,曹皇后却微蹙起了秀眉,忍不住说道:“馨儿,你们才几次面,话也没有多说几句,你可知道他对你的感觉如何?”
  天子赵祯前任皇后郭氏被废之后,由朝臣商定,迎当时仅十八岁的曹氏进宫,次年被赐封为后,与赵祯自然谈不上有多深的爱情,或者说,后宫之中,从来就没有爱情这个词汇的存在,为了家族利益,曹皇后自然不会将自己真实情感表露出来。
  有时候曹皇后也在想,如果是生在普通平凡的百姓之家,她或者能自由选择自己婚姻生活,正是由于知道其中的无奈,曹皇后才不想让自己最疼爱的侄女和自己一样的命运,所以才会吩咐曹佾,如果要将曹雅馨许人,必须经过她的同意。
  听到曹雅馨的叙述,曹皇后自然清楚她对楚质的情意,可是怎么听都像是曹雅馨在暗恋人家,人家根本没有回应。
  曹雅馨小脸慢慢红了,娇羞说道:“那天,父亲和二叔悄悄商量,要……,我心里自然不愿意,偷偷跑出去,遇见了……他,知道怎么回事之后,他答应……过几日来提亲。”
  如果楚质在这里,肯定大呼冤枉,明明是答应帮忙解决冷青的事情而已,怎么到了曹雅馨的口中,却变成了到曹家提亲,其中自有原由,在曹雅馨的心中,解决这事的最好办法,自然是楚质到家里提亲,那样即可以打消曹佾的念头,又能……,还有什么方法要比这个更加美好的。
  或许有些一厢情愿,但是少女的心思从来都是难以琢磨的,哪怕冷青的事情已经顺利解决,自己面临的危机已经解除,曹雅馨却直接忽略这点,认为楚质既然答应了自己,那一定会来的。
  “哼,公伯、光道,没有经我允许,居然敢在私底下打这个主意,定然要让他们好看。”曹皇后冷哼道,冷冷瞥了眼不远处苦苦等候的曹佾,让一直留意这边情况的曹佾莫名打了个寒颤,心中不妙的感觉越发浓郁起来。
  暗暗为大伯和父亲祈祷,曹媛微笑道:“姑姑,既然楚公子知道消息之后,能做此决定,显然心里也是有馨儿的,而且据我所知,楚质进士及第之时,上门说亲之人云集府上,却一一被拒绝了。”
  女人似乎比较感性,总是喜欢将些没有确定的信息按照自己想法串联起来,曹媛是如此,曹雅馨也不例外,闻言小脸绽出灿烂的甜美笑容,而且曹皇后也是这样,自家侄女都这样说了,岂能有假,看来那小子对馨儿也是真心实意的。
  “他说这两日前来提亲?”曹皇后若有所思,见曹雅馨点头,蛾眉再次蹙了起来,微微摇头说道:“你们这是胡闹,婚姻大事,岂能如此儿戏,还没有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怎么可以直接跳到请期,这如何成礼,何以示天下。”
  前面已经提过,古代以礼治天下,礼,维系着社会的安定发展,古人对于礼的重视程度,不是后人可以想象的。
  当时情急,没有顾及那么多,经曹皇后的提醒,曹雅馨也感到不妥,连忙问道:“姑姑,那现在应该怎么办?”
  “楚质饱读读书,岂能没有想到这点,不然早就到曹家提亲了。”沉吟了下,曹皇后轻声说道:“冷青之事已经过去几日,都没见他有什么动作,显然心里也有顾虑,如此贸然而失礼的事情,岂是他一个儒生敢为之的。”
  “那他干嘛不和我说。”曹雅馨娇嗔埋怨起来,心中却莫名松了口气,接受了曹皇后这个解释。
  “没有父母之命,也没有媒妁之言,连草帖都没有定下,他怎么和你说。”曹皇后轻笑了下,若有所思道:“况且婚姻之事,岂是他能做主的,他或许想来,奈何有人阻拦啊。”
  “姑姑这话是什么意思?”曹雅馨迷惑说道。
  “姑姑的意思是……”毕竟年长一两岁,加之对世事比较了解,曹媛立即领会了曹皇后言下之意,轻声道:“楚公子的长辈……反对?”
  “他们为什么要……反对。”曹雅馨急了起来。
  “未必是反对。”赞许看了曹媛一眼,曹皇后轻声说道:“或许是……另有原因吧。”
  是觉得高攀不上,不敢奢望,还是不想落下趋炎附势的名声,曹皇后暗暗地寻思,劝抚了下神情黯然的曹雅馨,轻轻挥了下手,等待许久的曹佾见状,心中大喜,连忙奔了过来,讨好似的笑了起来,这回不叫皇后了,直接亲密的唤道:“不知怡姐姐有什么吩咐。”
  曹怡也就是曹皇后,秀美容颜露出似笑非笑之意,淡声说道:“曹都殿客气了,想我区区一个小女子,岂敢有什么吩咐。”
  “我哪有这……里敢。”曹佾郁闷说道,若不是有两个小辈在,为了保持形象,曹佾恐怕要哭诉起来。
  “曹都殿有什么不敢的,对了,还有个曹都监。”曹怡嘲讽似的说道:“曹家的两个顶梁柱,朝廷的栋梁之材,本以为是谦谦君子,没有想到居然只会在暗地里算计一个小女子,若是武惠公泉下有知,不知会不会跳出来大骂两个不肖子孙。”
  连韩彬老祖宗都搬出来了,曹佾能有什么办法,只能垂头丧气的听训,心中祈祷曹怡的声音稍微小些,两个小辈也就罢了,千万别让那些内侍宫女听见才好,不然明日又尽是满城的谣言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
议亲
  见到曹佾垂头丧气的听着皇后训斥,隐约听到声音的宫女内侍纷纷抿嘴而笑,却不敢笑出声音,忍得很辛苦,我这也是为了家族利益着想,曹佾在心里嘀咕起来,当然不敢明说出来,幸好在曹雅馨与曹媛的温言软语下,曹怡的怒气才渐渐消去。
  “此事迟些再与你计较。”曹怡冷哼了下,淡然说道:“当然,也有将功赎罪的办法,就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去做了。”
  那还用说,肯定愿意啊,曹佾连忙点头,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说道:“有什么事情,您尽管吩咐就是,臣弟岂敢不遵。”
  “谅你也不敢。”曹怡清亮的明眸掠过笑意,轻声说道:“你立即请个媒人去及第进士楚质家,让他起个帖子给馨儿。”
  “这好办……”曹佾根本没有思虑,直接脱口而出,心中尽是躲过训斥的喜悦之情,回身刚走两步,立即感到事情不对,媒人、帖子,这似乎是议亲之礼啊。
  宋朝时候的婚姻习俗,第一步就是在媒人的主持下,男女双方起个草帖子,或者讨一个利市团圆吉帖,看看双方的年龄、生辰是否吉利、有没有相克的地方,若双方见草帖后彼此满意,再告诉媒人通一个更细的帖,也叫定帖,上面写着男家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名讳、职业,议亲的是第几位男子,何时所生,父母在不在堂,家有多少财资,主婚的是哪位尊长等,女家也以对等的形式,将自己情形一一写明,两家把定帖放在彩色绸缎或布衬着的盘子里,选个日子送给对方,这就表示此事可谈。
  这就是所谓的纳采、问名、纳吉,曹府刚刚举办完曹媛的婚礼,对于这些程序曹佾自然是印象深刻,向前的步伐立时停了下来,回身露出笑脸,轻声说道:“皇后,恕臣糊涂,有些不明您刚才之言是什么意思。”
  “听不清楚?”曹怡淡声说道:“那本宫再复述一遍好了……”
  “这倒不用。”曹佾连忙说道,偷偷瞄了眼粉面含羞,娇似桃花曹雅馨,心中立即猜测出几分来,脑中浮现出对于楚质的印象,观文殿学士楚汲的侄子,父亲是盐铁司茶案主官楚洛,又是及第进士,年纪……名声……师承……
  “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曹怡问道,打断了曹佾的思虑。
  这个女婿不错,况且……都决定下来了,自己若是反对岂不是自讨没趣,瞬息之间,曹佾心中立刻有了决断,笑呵呵说道:“臣的意思是,楚学士与楚知案就在宫外的官署,何不先与他们商议……”
  “反正事情已经交给你了,你觉得怎样合适,那就怎样办吧。”曹怡也没有意见,唇间勾起一抹笑容:“别托得太久就行,免得馨儿等急了。”
  “人家才没有呢。”曹雅馨娇嗔说道,秀美精致的脸蛋飞起一片红润。
  见此情形,曹佾识趣告退离去,悄悄走到御花园外时,忍不住抹了下额头,庆幸曹怡的训斥只是雷声大雨点小。
  “楚质……,以前怎么没想到。”曹佾喃喃自语,轻笑了起来,举目辨别方向,迈步向皇城前方的官署集中地走去,脑中思绪万千,定亲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仔细思量……
  看着曹佾消失的身影,曹怡侧身朝曹雅馨微笑说道:“馨儿,这下子该放心了吧。”
  曹雅馨娇羞垂头,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眨了下眼睛,柔声说道:“姑姑,他……,朝廷赐官授职已经过去好久,那些进士差不多都起程赴任,却不知道他的事情,朝廷是否已经商议妥当了。”
  “他的什么事情?”曹怡迷惑说道,似乎并不清楚曹雅馨在说些什么。
  “姑姑,朝廷赐予新科进士官职之日,却不知因为何故,唯独漏了楚公子,差不多半个月了,依然没有见任何的动静。”曹媛轻声解释道。
  “居然有这事。”曹怡皱眉说道,居于深宫之中,为了避嫌,她从来不刻意打听朝中的事情,自然不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过与这事相比,曹怡似乎更加关心另外的事情。
  “你们不说我还忘了。”曹怡蛾眉微蹙:“如果馨儿和楚家小郎成亲,且不说时间是否来得及,他还要到地方为官赴任,长途跋涉的,若是到个穷乡僻壤的地方,馨儿如何能跟去受苦,要是因水土不服染上什么不适,那该如何是好。”
  “那求官家赐他个京官好了。”曹雅馨下意识的脱口而出。
  “你倒是懂得顺水推舟,问题是朝廷规矩如此,新科进士必先任职于州县,了解民间疾苦,岂能轻易破例,况且宰相起于州部,若不经此一步,以后岂有什么前程可言。”曹怡微笑说道:“而且按你所言,赐官授职之日,既然漏了他,其中肯定有什么原因,朝廷如此行事,自然有其用意。”
  “能有什么用意,听父亲说,那是张家在借口生事。”曹雅馨愤然说道。
  “张家……”曹轻轻怡喃声,想到宫中觊觎皇后宝座的张贵妃,她心里也有几分不悦之意,柳眉微皱,轻声道:“此事具体经过是如何的,且详细道来。”
  “馨儿也不清楚,听父亲说,事情似乎与范仲淹有什么联系。”曹雅馨迷惑道:“真是弄不明白,楚公子与范仲淹素不相识,两人怎么扯上关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2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