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幸福生活(校对)第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281

  “刘主簿言之有理,是我有些想当然了。”楚质轻拍了额头,这两天真是忙晕了,脑子有些迟钝,是沈家的船没错,但人家沈辽未必会在船上啊。
  “朝这方向行去,应该是准备出城,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居然能让大娘子亲自出动。”刘仁之轻喃说道。
  “刘主簿,你刚才在说什么?”楚质依稀听了两句,随意询问起来。
  没等刘仁之说话,旁边有个书吏说道:“船上挂有彩旗,在船上的是沈家大娘子。”
  彩旗,楚质目光微凝,可惜大船已经远去,只剩下一个影子,什么也看不见了,带着一丝好奇,楚质问道:“沈家大娘子,莫非是睿达兄的姐姐?”
  上任至今,因为沈遘的关系,楚质从来没有刻意打听沈家的事情,只是偶尔听旁人提到,沈家有这么一个人物,似乎……很受人尊敬。
  瞪了两个书吏一眼,刘仁之轻声说道:“船上悬挂有彩旗,应该是她没错。”
  “哦。”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但是却想不起来了,楚质轻微摇头,随之说道:“问下他们,如果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的话,那就回去吧,到盛会前天再巡视。”
  听到书吏的么喝,附近几条小船也传来回应,一切正常,那就直接返航吧,楚质轻轻挥手示意,船工轻微调整姿势,换了个方向摇橹,扁舟轻快的向岸边行去。
  看着秀丽如仙境一般的湖光山色,楚质心中有几分不舍,才来片刻时间,连传说中香嫩可口的西湖鱼还没得品尝下就要回去了,也没有办法,城里还有许多事情等着自己处理,这回出来巡视,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自己是忙中偷闭,出来游湖的呢。
  幸好来日方长,再过几个月,待灾情缓解,自己应该能轻闲下来了吧,隐隐约约之中,楚质对这个念头却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小舟返回岸边,楚质吩咐几个船工这几日继续留意湖中的情况,水流天气要是有什么变动立即向自己汇报,随之与刘仁之上了早已备妥的轿舆,悠悠向城内而去。
  如今的杭州城,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不时听到敲敲打打的声音,每隔一段路,就见或三五个,或十余个民夫在修葺房屋,整平路面,更多的是拉着砖瓦木料在街道往来,却不知运向何方。
  这就是希望啊,楚质心中暗暗轻叹,放下轿帘,闭目养神起来,过了良久,轿舆慢慢停了下来,揉搓了下额头,振奋了下精神,直接轿夫掀开轿帘,楚质才走下轿舆,与刘仁之打了下招呼,仔细的打量附近的环境。
  这是一处较为幽深的巷子,四周皆是青砖瓦屋,听不到寻常百姓家纷扰声音,有几分静肃的气息,围墙院落似乎有些高,人在外面无从窥视里面的情况。
  不用楚质示意,自有书吏上前敲门,院落还是静悄悄地,仿佛是过了很久,只听咯吱一声,朱红色的大门蓦然开户,一个身穿花绢彩衣,年约十四五岁的清秀少女探头而视,略带稚气的小脸充满了迷惑。
  “你们是谁?这里可不许人随意来的。”清秀少女悄声细气说道。
  “钱塘楚知县在此,快叫梅大娘出来迎接。”某个书吏上前一步,咳嗽了下,就在大声喝道,但是见到清秀少女俏丽文静的模样,声音不知不觉轻了许多。
  清秀少女似乎惊了下,随之有些明了起来,微微柔身万福,也没有关门,直接回身踏着盈盈莲步向里面走去,步履生姿,有股说不出的优雅。
  过了片刻,在清秀少女的陪同下,一个年约四五十岁,身穿锦衣华服,似乎是某家贵夫人的妇人盈盈走了出来,见到楚质一行人,连忙轻柔施礼,轻声道:“民妇见过楚知县、刘主簿。”声音如同年轻少女一样甜美清脆,充满着活力。
  “不必多礼。”还真是有些出乎意料啊,楚质心中悄悄寻思,脸上绽放出和煦的笑容:“本官此次前来的目的,想必梅大娘心里也清楚,此事容不得有丝毫的马虎,却不知你准备得如何了?”
  “自从接到官衙的命令,民妇已经着手准备,大人能亲自前来审定,那是乐司的荣幸,待会还请大人多多评点才是。”梅大娘柔声微笑,表情从容自若,似乎信心十足。
  乐司,其实就是教坊司,教坊司隶属于礼部,原本是古代宫廷音乐之类的机构,专门管理宫廷俗乐的教习和演出事宜,有点像现代的歌舞团之类的,初衷是专门在庆典或迎接贵宾时演奏乐曲的,可惜到了后来,却成为眷养官妓的地方,坊内男女,都是些罪臣家眷或后人,多是被株连的可怜儿,当然,也有被贩卖进来的。
  宋代的官妓,待遇似乎好些,只供官场接待,于宴席上应酬歌舞之用,官员不准与之有实质性的接触,违反者要被贬官处理,而要举办西湖盛会,自然离不开乐司的帮忙,今日楚质前来,就是审核乐司准备的歌舞音乐表演是否合格。
  其实楚质也不用亲自前来的,只是对教坊司闻名已久,心里难免有几分好奇,况且筹办盛会的事情都是他负责的,难得有机会名正言顺的前来观看,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不过说到底还是有些担心流言蜚语,干脆让刘仁之与书吏陪同而来。
  在梅大娘的引请下,楚质轻步走入院落,发现这里里外如一,都是那么的静雅淡素,从侧面回廊走了片刻,来到后院之中,只见一群面容俏丽的少女,随意的坐在花园的桌椅中聊天,见到梅大娘,连忙上来问安,而一双双清溜溜了眸子,却悄悄打量着楚质等人,目光里充满了好奇。
  “过来,见过钱塘楚知县及刘主簿。”梅大娘柔和微笑道,目光里泛出一丝慈祥的神色。
  二三十个亮丽少女围了上来见礼,各种香气缭绕,清脆柔美的声音入耳,楚质的心情不禁有几分舒畅,忍不住点头微笑,微笑回礼。
  “诸位官人请上坐。”梅大娘微笑说道,轻轻拍手,将少女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今日几位官人前来,是想看下你们的歌舞,你们回房准备下吧。”
  谁都知道再过几日,会在杭州西湖举行一个盛会,到时候出场的不仅是城中官人,还有文人学子,名士豪绅,像这种半官方性质的场合,自然少不了她们的参与助兴,而且前两日官衙也传来命令,所以少女们也没有觉得奇怪,闻言纷纷返回房中梳妆打扮起来。
  女孩子梳妆时间肯定不会短的,这个规律古今亦然,楚质也有心理准备,而梅大娘自然不会让他们几人白等,早已吩咐清秀少女捧来茶具,素手煮茶,招呼客人。
  少女身上散发出来的淡淡脂香,杂夹着沸水冲茶末时的清香,再看着清秀少女一双嫩白带着光泽的小手优雅的分茶,一切显得那么的赏心悦目。
  “大人。”比珠玉还要美白三分的纤手,轻盈的捧着一碗淡白色的茶汤递了过来,楚质自然不会拒绝,接茶时不慎碰触到少女娇嫩的玉指,楚质倒是没有什么,而少女却轻轻咬红唇,小脸掠过轻嗔责怪之意,玉颊雪白的肌肤染起了微微粉霞。
  朝廷规矩是不准官员与官妓发生实质性行为,但是规定毕竟只是规定,若是个个都能遵守,那天下早就已经成为太平盛世,见到这个情形,刘仁之几人嘴角随之泛出怪异笑意,楚质心中大叫冤枉,也知道这种事情不好解释,不然反而有些欲盖弥彰,只能任人误会,喝自己的茶汤好了。
  官场逢迎,接接碰碰再所难免,梅大娘对此事仿佛视若无睹,见到楚质不自然的模样,唇角的笑容越发浓郁起来。
  “大娘,我们准备好了。”几个甜美柔腻的声音传来,一群盛装彩衣少女盈步而来,轻施胭粉,确实比刚才艳丽几分。
  在梅大娘的示意下,丝竹之声悄然响起,如行云流水一般悦耳,过了片刻,少女们挥手拂动身躯依次入场,水袖流云,纷然舞动,形成满天云朵,随之缓缓柔动,如同波浪,伴随着音乐,场中少女时而轻跃,时而扭动曼妙香身子,举手投足中充满了美感。
  梅大娘见到这个情形,颇为满意的暗暗点头,随之向楚质望去,心中突兀一惊,却见楚质目光微聚,额眉轻皱,不时微微摇头,显然对此并不满意。
  “啪、啪、啪”
  几声之后,丝竹之声停了下来,少女们愕然止舞,满面的迷惑不解之色。
  “大娘,怎么了?”几个领舞少女轻声询问起来。
  “你们先行下去吧。”梅大娘柔声说道,虽然心中不解,但是迟疑了下,少女们还是听从吩咐,慢慢的退下。
  “好好的,为何要停下来。”刘仁之询问道,显然也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刚才的舞蹈让了深深的陶醉其中,有些忘我了。
  “这还须大人解惑。”梅大娘轻声说道:“瞧大人刚才的模样,似乎有些不满意啊,难道她们的舞姿有不足之处?还请大人赐教。”
  “不足之处,很多。”楚质轻微皱眉道:“一时之间,却不知从何说起。”
  也不怪楚质觉得不满意,在汴梁城的时候,经常欣赏到宫廷舞蹈,就算心里对这个不怎么喜欢,但是耳濡目染之下,眼界自然有所提高,却忘记地方的乐司是没法和京都的乐司相提并论的,要求过高的直接后果就是,少女们刚才的表演,落入楚质眼中,自然是处处充满了破绽。
  “还请大人指教。”梅大娘心中不服,但表面上却恭敬说道。
  皱眉寻思片刻,楚质缓缓开口道:“我认为最大的问题是……”
  杭州城外,官塘河口,波浪微急,然而沈家的大船上却纹丝不动,船舱上层一间装饰清雅的房中,沈瑶凤目微闭,似乎在寻思着什么,身后却是娇俏秀丽的瓶儿,一双纤细的小手执着一柄精密梳子,细心的梳理着沈瑶乌黑柔顺的丝发。
  “瓶儿,刚才行船的时候,可曾冲撞了什么舟船?”似乎得出什么结论,沈瑶丰润透亮的樱唇勾出一道漂亮的弧线,为妩媚的容颜增添一层在艳光。
  楚质所在的小舟认出是沈家船只,自然不会叫骂,但是其他小船上的船工未必有这份眼力,被大船急促前行带出来的波浪晃荡得差点翻船,船和人虽然没事,但是气愤不过,怎么也要骂上几声出口气,声音随风,自然飘入沈瑶耳中。
  “九哥看过了,只是晃了他们几下,没有撞上。”瓶儿小声说道。
  “没事就好,这次确实有些急了,回城的时候,让阿九去向人家赔罪。”沈瑶淡声说道,固然只是一件小事,但绝对不能漠然置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沈家的声誉就是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也能因些微小事而毁去。
  “小婢记下了。”瓶儿乖巧点头,双手也没有耽误,将沈瑶如云般的秀发上轻轻的盘了起来,用几根精美的金步摇固定,再细心理顺些微微翘起的青丝,一个典雅却代表少妇身份的云髻就此完成,小退半步,瓶儿小嘴嘟了起来,微声怨道:“大娘子,好端端的,您干嘛要盘这个发髻啊,一点儿也好看。”
  “傻丫头,要你多嘴,你看看客人来了没有。”知道瓶儿的心意,沈瑶含笑斥责了句,眉目之间却隐约闪过一丝哀愁,随之消失得毫无踪影。
第二百五十八章
许汉卿
  离杭州还有一段距离的官塘河中,微波起伏,清风徐徐,一条装饰华丽的大船之上,一个年约二十三四岁,俊俏不凡的青年站立在船头,仔细欣赏着附近美好风光,过了片刻,从船舱内走出来一个壮实汉子,却是沈十七。
  “还有多久才到杭州?”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青年没有回头,直接询问起来。
  “快了,过了前方的岔道,转个弯就到官塘河码头了。”沈十七说道,声音恭敬,只不过表情有几分不自然。
  “这一路上麻烦沈兄了,进入杭州城时,定然要与沈兄举杯共醉才行。”青年轻微回身,俊逸的脸庞绽放出诚挚的笑容。
  “不敢,许公子是沈家的客人,这是在下应该做的。”沈十七拱手说道,对于这个温文尔雅的许公子,他心里确实有几分好感,只是……,想到某件事情,沈十七心中又忍不住恼怒起来。
  如果自己不是沈家的客人,恐怕早被扔到河里喂鱼了吧,察觉出沈十七的异样情绪,青年心中轻叹,固然不是自己的错,但是谁叫自己姓许呢,要是易地而处,自己肯定毫不犹豫的这样做。
  与沈十七聊了几句杭州的风土人情,似乎想起什么事情来,青年歉意微笑,轻轻向沈十七告了个罪,转身向船舱走去,走了几步,来到一间房屋产,轻轻敲了几下,随之收手退了半步微笑而待,数息之后,房屋里传来一个软绵中带着几分媚惑似的声音:“谁在外面?”
  “是我,汉卿。”青年清声说道,语气十分的温和。
  话音刚落,房门悄然打开,映入眼帘的却是一个容姿艳美的女子,眉似远山含黛,眼如幽潭映日,乌黑亮丽的秀发毫不掩饰轻泻满肩头,奔放又写意,嘴角还微微扬起,成一道好看的弧线,似颦似嗔,似语还休,明艳而动人。
  “原来是许公子,却不知道有什么吩咐?”艳美女子吐语如珠,清脆而绵软的声音中似乎有一丝不喜。
  自己哪里敢有什么吩咐,青年心中再次悲叹起来,明明不是自己的错,为何罪过总要自己来背,心中感叹万千,表面上笑容越加灿烂,和声说道:“苏……姑娘,杭州城就要到了,特来知会您和瑜儿妹妹……”
  “有劳许公子,以后这种小事吩咐下人做好了。”冷冷的说了句,房门砰的声合上了,只留下一脸苦笑的青年,无奈似的摇头,心中大叹不是我的错,缓步离去。
  房屋之中窗口处,静伏着一个绰约多姿的身影,听闻动静缓缓回身,双眉如画,双眸如秋水般纯净,髻如云雾,松松挽个简单的蝴蝶髻,髻边插着两支玉攥,管住这如云的乌美秀发,上边还镶嵌两粒珍珠,明莹生光,更衬得她肌肤赛雪,不经意中总流露出无尽的淡雅和娴静。
  “小姨,汉卿大哥也是好心,你不要总是这样对他。”声音婉转而动听,却是当日楚质寻之不见,回乡探亲的白瑾瑜,只见她一双无比美丽的眼睛,波光流转之间,似有一丝忧郁之意,美人带愁,总是分外忧郁,饶是苏月香终日与白瑾瑜相处,也被她这双忧郁的美眸一望也不由得一阵恍惚,心中暗叹。
  幽幽叹了口气,苏月香的心思随之转到许汉卿身上,其实也心中自己清楚,姐夫这个儿子对瑜儿和自己都很不错,可谓是礼遇有加,可是她却有意无意的忽略过去,谁让他是那个女人的儿子。
  苏月香心中所想的那个女子是许宣的妻子,汝南郡王赵允让的妹妹,许汉卿的母亲,有着郡主的身份,而许宣身为郡主的丈夫,地位相当于驸马,按照规定只能聚一妻,不允许纳妾,最终导致了白瑾瑜的母亲白素卿郁郁而终。
  苏月香也明白,许宣是先娶妻而后遇到白素卿,不管怎么说,白素卿似乎都是理亏的一方,而那位郡主想来也知道白素卿和白瑾瑜的存在,但是多年来却不闻不问,而她的儿子许汉卿又这么礼待她们,也足以说明问题,明白归明白,然而感情上却接受不了,苏月香自然不会给许汉卿什么好脸色。
  “瑜儿,杭州西湖的景色可不逊色于汴梁城的金明池,当年姐姐经常乘着画舫在湖中游玩……”说着苏月香语气忽然变轻了:“当年姐姐与姐夫就是在那里相识。”
  “好啊。”白瑾瑜轻微点头,展颜微笑,清丽雅致小脸上的郁色似乎散去了些,见此情形,苏月香心中略略宽慰,随之与白瑾瑜说起了当年在杭州时发生的事情。
  风速下降,大船缓缓前进,站在船头眺望的沈十七眼睛忽然一瞪,轻眨了几下,发现自己没有看错,连忙大声呼叫道:“减速,准备停靠交接。”
  “彩旗,是大娘子。”听到沈十七的叫声,在甲板的几个船工纷纷凝视,发现前方不远处的一艘大船,船上悬挂着沈家的旗号,仔细打量,立即见到几百彩旗迎风招展,心情激动之下,也忍不住高声呼叫起来。
  冷静了下来,沈十七也清楚沈瑶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心情有几分复杂,但还是转而走入船舱,找到了许汉卿,也没有废话,直接恭声说道:“知道许公子要来,大娘子已经在前方等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2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