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479


当下两大盗不再说话,看着海
天一色,红霞渐渐降低,隐没在海平面下,而小船上的岐山盗已经在平缓的海滩上停船,并且相拥下船,他们混乱不堪,矟尖和横刀晃动在一起,战战兢兢,勉强向前,而四周一片寂静,并没有潜藏在建筑物内或是四周的伏兵疾冲而出,将这些岐山盗杀戮一空。
如此看来,东藩岛上并没有在这海滩上拒敌的打算,刘旦和颜齐一起点头,刘旦道:“且看今晚,若明早魏人岐山盗再入内无事,我等就下令在此下船结阵。”
颜奇没有说话,只是握了握腰间的弯刀,这是蒲行风所送,大马士革出产的精钢弯刀,吹毛断发,已经不知道斩下多少颗头颅,有人说刀锋上隐隐有血线,这刀已经成了一柄凶刀,颜奇听到这话并不恼怒,反而很是得意。
现在这个巨盗无有别的想法,只有满腔杀戮的欲望,他简直等不到明早了。
……
傍晚时分,已经戒严的福州城万籁俱寂,只有更夫还可以敲响更鼓,在大街小巷中行走。
到处是全副武装,枕戈以待的禁军将士,厢军更多,他们多半在城头箭楼下方的街道上露天而宿。
禁军的待遇要好的多,城头,藏兵洞,或是邻近城墙的民家。
城头已经有了相当多的守备设施,悬户,滚木,圆石,还支起了油锅,准备了柴薪。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就是表面功夫,昨日海盗大举前来,福州沿海地方很多小渔船都见到了,纷纷回报。
接着安抚使林斗耀下令福州戒严,紧闭城门,同时下令漳州,泉州,兴化军,一律戒严,各处的城守营厢军,江防营厢军,一律按此前的布置,或是驻守关隘江口,或是驻守城防,协助禁军守备,若有荒疏懈怠,战后追责,定定重责不饶。
禁军则分为两部,一部份驻福州,一部份驻泉州,这两处地方是福建路的精华所在,原本漳州也相当要紧,但漳州被攻破一次,精华尽丧,恢复多年尚不及当年一半,此时兵力不足,也只能令厢军守漳州,听天由命罢了。
好在消息陆续传回,颜奇和刘旦并未有至福州或泉州的迹象,大股的船队一直往澎湖,东藩方向去了。
这和事前的判断相同,令得林斗耀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虽然东藩若被攻破,身为福建路的安抚使仍然有失土之责,但水师孱弱由来非一日,并非林斗耀的责任,此次若漳,泉,福三州无事,基本上朝廷也就不会问责,最多有几个御史饶舌,但两府和官家都会置之不理,林斗耀不会有任何麻烦可言。
戒严依旧,但城中人心并不慌乱,各处昏黑,街市无人,达官贵人和富商之家,丝竹弹唱之声不绝,在城头仍然能看到这些人家里灯火辉煌,伴随着声乐传来,似乎还隐隐有酒菜香气传来。
杨世伟身为殿中侍御史,知福州府事,也是福建路的红袍大员之一,地位仅在林斗耀之下,其余诸官,最多只与他相等,不能凌驾于他之上。
这样的身份,晚上是不必上城头来,但杨世伟为官向来谨慎小心,虽然海盗被判定是往东藩去了,杨世伟还是亲自上城,检视城防情形。
各处禁军都安然入睡,怀中尚着抱着长矟或横刀,军官们手按障刀或仪刀,跟随大府在城头巡逻。
城头传来的酒宴声响,仿佛是在另一个世界一样。
杨世伟神色枯寂,他身体已经不太好,但近年来的光景实在不能说太平,使得他不愿在此时辞官,只能勉力支撑。
原本他看中徐子先,也和齐王密谈过多次,两人都有一种感觉,大乱将至,若福建能保持不乱,并且拥有一支数万人乃至十余万人的强兵,则将来乱事一起,可助朝廷平定闽浙东南荆湖,以保南方之地。
福建有得天独厚之利,工商发达,贸易兴盛,若与两浙广州合力,占了大魏一半以上的赋税额度还多。
当然这是迫不得已的打算,以齐王和杨世伟的年龄,身份,自是盼望中枢能够逐渐振作,不复如今这般乱象。
当日商量的情形仿佛还在昨日,而齐王已经下葬多时了,想到此处,杨世伟也是满心悲怆。
夜风颇急,虽然在夏季,杨世伟的从人还是替他系上披风,众人在城上走到东门时,正好遇着一样上城巡查的提刑使郑里奇。
两官相见,彼此执礼,两人俱是深沉人物,先辟退从人,郑里奇方道:“大府其实不必上城,这样算是自欺欺人!”
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
杨世伟苦笑道:“郑兄何必如此为难老夫?”
郑里奇也是苦笑一声,说道:“真真是没奈何……明知道群盗犯境,我辈衣着朱紫,只能坐视不理,今晚我原不打算上城,在家自己喝酒,越喝越是气闷,我自二十三岁中进士,仕途颇顺,一心想在地方上做好官,凭此再入京为官。现在却是迷茫的很,大魏如此情形,也怪不得原本还算清廉的王越变成现在这般模样,我等忧劳国事,还有什么意义么?”
“且看北伐。”杨世伟道:“若北伐得胜,我要上奏,一则奏请中枢收权,厘清地方政事,肃立威权。二要奏请加派禁军至腹心和东南各处,福建路不必多,再来五个营的禁军也差不多够了。三要重整厢军武备。第四,亦是最要紧的一条,若国家还想要海外贸易的收入,需得花费重金,重建水师,此四奏,虽然还是治表不治里,但若是能表亦不能治,那么,大魏亡国不久矣。”
郑里奇曾经和徐子先密信往还,徐子先的说法亦是和杨世伟相同,他适才口出怨言,却是真没有想到,杨世伟的看法居然和徐子先相当。
而徐子先却是明言不讳,他对北伐的结果看起来相当不乐观,大魏若能不惨败,就算邀天之幸,上天垂顾的气运了。
小败,或停滞不前,便是最有利的结果。
而想获胜,根本就是完全没有可能。
最要紧的关键,不在于禁军不擅战,大魏禁军的体系是太祖一手打造,历经二百多年,禁军虽不及开国时精锐,也不复宣宗时财力充足时那样装备精良,薪饷优厚,而不管怎样,这是大魏以倾国之力打造出来的强军,和西人和北虏也一直在交战,近二三十年和东胡也一直在交战,战场上的经验也相当丰富。
此次北征,更是有一批名将率部北征,军伍,将领,俱没有问题。
可虑的是后勤,财力,以大魏现在的财力储备,后勤能力,根本不可能支撑的起几百上千里的远征,这仗打不到一半,国家的财力就得破产,后勤就会出大问题和大麻烦。
郑里奇在此之前认为徐子先有些危言耸听,现在他才有所感觉,怕是自己和眼前的杨世伟,都是太过于乐观了一些。
夜风吹的两个朱袍大员的衣襟上下翻飞,郑里奇缩了缩脖子,突然道:“大府推荐的那个名医,似乎叫王心源?”
杨世伟皱了皱眉,说道:“确实是此人,建州人,荐他去替明达治病,他不肯,回建州去了,我想这事亦不能勉强,就由得他去了。”
“这事有意思的很。”郑里奇笑道:“南安镇的商团团练,因为护卫地方与建州的总团起了几次摩擦,两边正在对峙的时候,建州的总团遇着从建州逃往福州的王心源一家,抓捕之时,和休假的南安府军起了冲突,两边打了起来,不过由于大队在和商团团练对峙,最终未能大打出手,建州那边死了不少人,府军一个未伤,将王心源带走了。”
杨世伟大感兴趣,说道:“这事当然是提刑使司来管?”
郑里奇冷笑道:“王越不讲规矩的事多了,但那是在建州!他想将手伸出建州,就得问我这个提刑使答应不答应了。这事我派人去现场查察过了,以斗伤杀人结案,那几个府军,移文至南安侯府,令他们查察出人来……明达若复文说查不出来,那我当然也不会真的派人去东藩查案,这事情,王越是吃了亏,这一口恶气,他不想咽也得咽下去!”
发生冲突的地方是建州和福建交界,建州知府王越能查,福州知府杨世伟当然也能查。但两州交界的斗伤杀人案件,结论肯定还是提刑使司来出,王越这个哑巴亏吃定了。
杨世伟心情略好,但还是怒声道:“王攀云越闹越过份了,那些脏的臭的,猫儿狗儿,全罗致麾下,闹到矿山全部停产,我看现在朝廷是腾不出手来,怕地方生事,只要北伐一结束,王攀云这个知府就算当到头了,老资格也不顶用。朝廷在建州一年收铁税过百万贯,全叫他一个人给毁了,简直是不知所谓。”
郑里奇道:“根子还是出在上头,我辈着急也没有用。”
这个“上头”却并不是指两府,两府现在毕竟在操持北伐之事,精力确实管顾不来,而且是务求地方安靖。
但安抚使林斗耀却不能约束麾下官吏,坐视建州被搞乱,自己在府城内和赵王寸土必争,两人只顾争权夺利,每天醉心的是维持自己的权势,对王越这种不顾规矩的地方高官,两人都是着力拉拢,反而不是
想着要限制此人,惟恐投了对方阵营里去。
在承平时节,看不出一个人的手腕高低,只有到了真正需要定计决疑掌控大局时,一个人的水准高低,便可看的出来了。
杨世伟也赞同郑里奇的意思,但以他的身份不便直言,当下只道:“贼往东藩去,东藩危矣。然而,老夫感觉,只要明达的病能痊愈,破贼只是谈笑中事。”
郑里奇深沉点头,并未言语。
海盗中五大盗的地位是多年拼杀出来的,其部下基本上是囊括了某处地方最勇武,强悍,敢战的海盗。
一般的杂盗,想进入五大盗的直属阵营亦非易事,如陈于泰,以岐山盗的赫赫威名,不过是替五大盗看守福州门户的恶犬,连被划为直属的资格也没有。
五盗直属,王直的部将多半是跟随多年,随他在大魏外海和暹罗真腊一带活动的部下,多以明州人和广州人为多。
蒲行风的部下,核心的多半是天方人和满刺加人。
而颜奇,刘旦两人,部下多为吕宋人,暹罗人和安南人为多。
今两盗来袭,部众三万余,而眼前的两大高官,对徐子先的期许就是其还能一阵破敌,徐子先的过往战绩太过耀眼,而且两个大员也不愿在临阵之时说晦气的话,只是两人说完之后,良久未语,徐子先的病情,现在众人都不知情,而就算这位南安侯痊愈,是否能率数千兵马,击败海上纵横多年的巨盗,诚为难料之事,无人可以确保。
夜凉风急,两人都觉心思沉重,中枢只顾北方边防,难及地方,地方官吏渐渐开始胡作非为,离心离德,北虏,东胡,西羌,再有南来之海上大盗,大魏的国势,风雨飘摇,难道真的是三百年治乱一循环,现在又到了大乱之时吗?
……
晨光微启,港口处的平地上有一些杂草,阳光一出现,露珠就被阳光给蒸发掉了。
接下来人们逐渐醒过来,他们或趴或卧,就睡在四周都是砖石建筑的平地上。
四处寂寂无声,这些人醒来的第一感觉象是在做梦,四周除了杂草外,到处都是砖石铺成的道路和砖石所造的建筑,模样形式都有些怪,如果他们见多识广,一定还是认不出来这是什么风格的建筑。
和大魏的木制为主,飞檐拱斗,明堂阔大多开间的梁拱建筑不同,亦和倭人,吕宋人,南洋诸国的各种建筑俱有不同。
天方人的圆顶,泰西人的尖顶,亦不相同。
东藩诸事草创,建筑风格就是以实用为主,拙朴厚重,取其厚重,而群盗环伺其间,乍醒之时,感觉犹在梦中。
罗五等人终于又聚集起来,他们昨晚在港口上岸,夜黑前搜索了港口处,然后继续向内,前行一段距离后终是不敢再继续向前,于是留驻原处。
他们知道自己这几十人力量太单薄,若岛上有意,派出人来定会将他们斩杀干净。岐州一战后,罗五等人均是知道南安府军精锐不下禁军,是以对自己若遇敌之后的下场毫无侥幸,他们索性根本不派哨探,也不轮值警备,全体人员散开睡下,听天由命罢了。
到了清晨,所有人都从睡梦中醒来,发觉自己项上人头居然还在,这真是意外惊喜,当下众人再次齐聚,这一次更加小心翼翼,沿着港口前方的建筑继续向前,两侧俱是高大砖石建筑,有不少地方还有生砖的砖胚,成堆叠码,高高的砖窑炉似乎尚有余温。
此外还有木作工厂和船厂,俱在北边,刨开的木花味道还很浓郁,随风吹来。
再复向前,是空地和一些建筑物,有几条道路一直向东,二三里外,就是横亘南北的玉带般的官道,在清晨的阳光下,可以看到有长垒,拒马,箭楼,似乎有大量的人丁挟着弓矢在长垒一带巡逻戒备。
官道之后,便是大片的平原,似乎是有棉田和民宅,棉花已经开花,从远处看过去,是一片洁白如雪的花海,真是难得罕见的美景。
罗五等人至此已经不敢继续向前,只得按颜奇事前的吩咐,继续向前里许后,将准备好的岐山盗的大旗竖起。
颜奇的大旗是黑底上绣白色腹蛇,阴冷恐怖,刘旦则是本国滩神的图像,似乎是与海洋有关,可能是祈祷在海上时一帆风顺。
而岐山盗旗,则是红底绣黑乌鸦,这是陈于泰的意思,是何用意,现在已经无人知晓了。
乌鸦旗立起来后,罗五松了口气,盘腿坐下,他的身后是方圆好几里的空地,足够令海盗布
阵,他的任务已经完成,底下的事,就是祈祷在会战之中能活下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4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