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校对)第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79


这一些前世的徐子先并不知道,赵王也向来看不起他……第一代南安侯就是没出息的皇子,与上一代赵王是亲兄弟,上代赵王留京任枢密副使,虽是虚衔也是位高权重。
而第一代南安侯则是远贬福州为侯爵,官府少,实食封也少,无有实职,穷困不堪,把从京师带出来的赏钱用光后,南安侯府成了宗室里的破落户。
赵王府虽然来福州不满十年,却是人丁兴旺,扶助帮手的人也多,不到十年时间,赵王俨然就成了福州诸多宗室之首,也是福建路有名的亲王。
其在福建路当然也争到了很多权益。不少士绅大家,豪绅世家都把利益让了一些出来,其中不乏一些明争暗斗,但与朝廷从一品的亲王,当今天子的生父争利,一般人却是实在争不过。几年时间,赵王府积累了大量财富,被人称为富可敌国,钱是英雄胆,也是招徕豪杰效力的资本,投效赵王府的人才自然更多,赵王做事就更加霸道和肆无忌惮。
而身为福州宗室大宗正,大都督府都督的齐王,不管是实权,家资,还是声望都被赵王压了下去,只是齐王品性操守极佳,在民间风评极好,这才勉强维持了现有的格局。
最少,大都督府的大都督一职,还未叫赵王得手。
这其中有相当复杂和隐秘之事,福州的情形也无比复杂,上一世的徐子先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最顶层的权力博奕,一个空头侯爵,最后只落了个临头一刀。
“既然是人才,还是要尽力争取……”徐子先对李仪道:“赵王是我堂叔,我是我,这一层可以分的开,老实说,我更尊敬齐王。”
“下官也敬重齐王。”李仪道:“惜乎齐王老迈了,他老人家一去,福州可能会出乱事。”
“惟有祝愿齐王长命百岁了。”
灯花爆了几下,两个男子相对一笑。
李仪起身告辞,说道:“太晚了,今晚原本就是来与世子闲聊,此时反生了很多信心出来,似乎隐隐间有一种感慨,此前浪费太多时间了。”
徐子先哈哈一笑,说道:“此前也是我不太争气,这几个月潜心沉思,自己看书也多了,总是要有进益才是。”
李仪点了点头,很沉稳的向外走,到得门口才向徐子先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世子要振作,怕还是要先着手在钱财之事上。”
徐子先苦笑点头,这是一个死节,要弄钱他现在就有好几个主意,但需要人才帮手。要人才就得拿钱出来,自己无职无权,此前名声就是一个普通的宗室子弟,这不是加分而是减分。大魏对宗室并没有实土封建,宗室没有财力,还受到限制,一般有追求的人才或文或武,都有自己的人生路可走,愿意给宗室效力的顶尖人才,少之又少。
……
到了清早时分,徐子先照例从后门出去,沿着菜田跑了五六里路到河边,汗水将衣袍微微浸湿,然后他开始拉开大弓练气力气,这种大弓是军中的制式弓,十二个力,相当沉重长大的硬弓,一般不能拿来实战使用,只是用来拉弓练力。
当然也是要持续拉开,不停的瞄准,放下,再持弓,拉开,瞄准,再放下。
如此循环往复,徐子先已经坚持了三个多月,他看目标已经可以看的很清楚,目力似有所增加。
徐子先知道这不是错觉,长时间看远处的目标对人的眼力确有提升,并且相当明显。
在连续拉了十几轮后,他的衣袍已经被汗水湿透,臂膀都开始颤抖。
但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他又换了硬弓,也是军中的制式弓,把力改为十个力,军中的标准是八个力,但对徐子先来说十个力已经相当轻松。
一壶箭三十支,徐子先带了三壶,慢慢拉开,瞄准,驰射,他用的是蒙古射法,在后世他假模假式的去过几次弓箭馆,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练箭,而是为了看妹子,结果妹子根本不看他,弓术也就是学会了几种射法和基本的要决。
穿越过后,徐子先发觉这个时代有强力的武者存在,武术不是舞术,而是军中密传的杀人术,他在父亲的军中看到很多好手,动作,反应,技巧,都处于巅峰状态,徐子先感觉当时一百个自己也不是一个好手的对手,而他也知道短时间内自己武道想入门太难了,宗室袭爵要考的就是弓马驰射,他决定把这一关过了再说。
最少也要将身体底子打好,现在的徐子先最少算是个健壮有力的青年人,和以前的惨绿少年是两个世界的人了。
可能是解决了与李仪关系的原故,徐子先心情大好,三壶箭多半射在河岸树林里放好的靶子上,他走近时发觉,百步之内,都中在靶子边缘,有一些在靶外。
八十步距离则全部中靶,并且有不少箭矢在靶心附近。
六十步距离则多半箭矢落在靶心附近了。
徐子先将箭拔下来,却是并无自得之意。
他在歧州军中见过神射手,百步之内箭无虚发,且多半就是在靶心。
这般神射手在军中又属平常,据说河东路有一神射手专对付犯边北虏,喜欢用箭矢给北虏来个“眉间插花”,当面对敌,每箭必在百步内使敌人眉心中箭,一壶箭不待射完,敌人便已经全逃走了。
有人曾经一个时辰射出数百支箭矢,杀敌过百,听着太不真实,但徐子先知道这事是真的,军中有射手曾经在河东路军中亲眼见过,当是事实。
从靶上将箭矢一一拔下,重新装在箭壶里,徐子先才脚步轻快的往侯府别院折返。
这一次路上遇着了一些出来做农活的村民,众人都向他叉手行礼,徐子先都是微微点一下头,算是还礼。
这已经是很客气了,这些庄户人都是一脸受宠若惊的样子,要知道徐子先已经这样来回奔走了三个多月,他们也经历了三个多月,到现在还是一脸不能适应的模样。
徐子先背着箭壶和长弓回到北楼,也就是有水井的那幢楼房,将箭矢和长弓放在一间屋子里,然后脱掉被汗水湿透的衣袍,换了一身新的,接着秀娘进来很有默契的将脏衣袍拿去井边洗。
秀娘今天照例接了衣袍,却没有拿去洗,她对徐子先道:“世子,提管李诚和李福两父子在南楼等着要见你。”
“哦……”徐子先看看秀娘,见其秀丽的脸庞上有一些紧张之色,他知道端底,笑着道:“放心罢,我可不会将你许给李福,我自是舍不得。”
秀娘脸上一红,说道:“世子又说顽笑话了。”
徐子先微微一笑,道:“正经事我从不说顽笑话。”
青春少女,相貌妍丽,身形窈窕,男子自是喜爱的。不过徐子先有大事当前,对这等事只能放一放……
南楼也是与北楼一般相当的院子,是别院的储书和放古董器物的地方,也是库房所在,上下只两层,占地却很宽广,第一代南安侯毕竟是皇子,从京中带来的东西不少,特别是鼓乐器具就摆了一屋子,现在却多是用不着了。
四面环抱的南楼多半是库房,徐子先的大弓就是从一间武库中取出,内里还有百十张良弓,百多柄障刀,盾牌,几百支长矟,铁矛等。
第一代南安侯南下时,这些武器,鼓乐,还有仪仗等,应该是皇帝赐下来的器物。
侯府中很多东西都变卖了,这些东西,包括金印银册,却是绝对不能拿出去变卖,也没有商家敢收。
一句话,皆是御赐或犯禁物,谁敢收?
李诚父子皆在南楼北房里呆着,阔大的房间有些破旧了,内中有两排对列的桌椅,墙壁上挂着一些字画,看起来还是颇为雅致。
看到李诚父子一脸笃定的样子,秀娘没来由的心中一阵慌乱。
昨天她被李福气急了,说了些颇为犯忌的话,她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隔着老远,李福向秀娘微微一笑……
“小姐——”秀娘心突地一跳,忍不住抓住小妹的手。
小妹知道秀娘在担心什么,安慰道:“放心吧,你不愿意,没有人能将你嫁出去。你若愿意,侯府这边给你工钱,立个契,在这里做一年活计再说。”
第八章
遇事惹事
徐子先看了这边一眼,径自到北屋堂房中坐下来。
李福父子都站起身来,见徐子先在正中的官帽上坐定了,父子二人也不待徐子先发话,便也跟着坐了下来。
这是相当无礼的行为,小妹在远处看见了,气得脸色发红。
李诚五十多岁,面色黑黄,和其子李福一样都是五短身材,只是李福健壮,李诚身形干瘦,坐在椅子上后,一双黄豆眼不停的打量着徐子先……他是在察颜观色。
别院这里有二十来号人,十几个是官庄上挑过来服役,有五六人是从福州跟过来,签了契约的仆役。
李诚这提管在官庄上向来说一不二,在别院也是颐指气使惯了,徐子先父子原本在府城里住,对这里鞭长莫及,李诚对徐子先在别院长住十分不喜,但他把这种情绪隐藏在心里,等闲人面前也不敢显露出来。
却听徐子先说道:“李提管一向辛苦,今日来别院不知何事?”
李诚心道,你若不在这里,这别院却是我住着,毛都没有长齐就在这里充大……心里有一股无名火,嘴上却是说道:“今日为小儿李福的婚事而来。”
“李福?”徐子先笑道:“我记得他已经有一妻两妾了。”
李福平时替其父管着一个庄子,开了一家杂货铺子,由其妻子看着,货劣价高,生意相当寻常。
“是啊。”李诚肃容道:“小儿成亲快三年了,尚无子嗣,我这当爹的委实心急。看别院里秀娘生的齐楚,我想替李福纳秀娘为妾,因役期尚未满,所以来回禀世子一声。待小老儿从别的庄子,再补一个齐楚婢女过来帮手。”
徐子先心道,这老东西将我当成色中饿鬼,怕我舍不得秀娘漂亮不放人……看来是昨天秀娘的话触动了他,李家父子是害怕秀娘在我跟前说些不合适的话,要早除后患啊……
“秀娘在这里很勤快,小妹喜欢她。”徐子先起身道:“不是我不肯放,是小妹舍不得。再者这等事也不是我能作主的,总要秀娘家人允了方可。”
“这倒也是,是小老儿孟浪了。”李诚拉着一脸不情愿的李福站起身,说道:“夏收在即,庄子上处处都忙,小老儿告辞了。”
……
李诚李福父子俩走出南楼,沿着夹道到北楼东侧,那里有一片瓦房就是这一家人在别院的居所。
李福一脸不高兴的样子,李诚也不理他,回瓦房正中屋子里坐着,浑家端了碗茶上来,李诚坐着慢慢喝茶——
他在这府里别院已经三十来年,还是在上一代南安侯徐应宾年青时就在别院效力了。那时候别院还没有破败,日常都有四五十人伺候着,李诚眼疾手快,心思伶俐,很快在一群庄户子弟中显现出不同之处,后来他如愿当了庄头,再下来就当了提管,六个官庄俱都在他的管制之下。
徐应宾死后,李诚喜不自胜,徐应宾似乎已经感觉到有不妥之处……每年李诚都会借口天时和各种原因,说是各庄收成不好,请侯爷酌情减免一些免役钱和进奉钱,然后到年底时李诚只上交少量的收入,大半被他自己中饱私囊。
当然他开始胆子还没有那么大,后来感觉南安侯良善可欺,于是就越做越过份,后来简直跟上了瘾一样,明知道不妥也收不了手了。
到徐应宾歧州惨败丢官弃职,然后郁郁而终之后,李诚终于感觉自己没甚风险了,以后简直可以为所欲为,直到徐子先到别院居住后,李诚很快就感觉到了威胁。
世子和以往完全不同,自律,刻苦,对人和气,很快别院的人都喜欢亲近世子,李诚心里清楚,只要别院的人愿和世子亲近,出事就是迟早的事情。
他此前有些隐隐的后悔,不该把事情做的太过份,自己拿小头,给主家拿大头较为合适。何况李诚还有额外来钱的地方,官庄上的收入理应交给主家大半。
但他又心道,自己辛辛苦苦多年为的什么?当奴仆的不想着赚钱,难道还要什么骨气不成?主家没察觉是主家没用……
而且这庄上的收入不少,钱有一半多是李诚给了背后的靠山,他想缩手,身后的靠山也不会愿意。
五十多岁的老头子呆着脸坐在椅中喝茶,面色越发阴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