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徒(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903

  这是专门留给空中部队看的,双方自己都注意不到,大白天的,无论廓尔喀还是小黑们都没有兴趣打开热成像仪或者红外线识别器来看。
  于是战斗一旦打响,双方一旦胶着起来,空中指挥就有点抓瞎了!
  无论是热成像还是高清度的摄像,都有点分不清啊!
  刚开始还有情报分析员按照双方攻击的方向判断敌我方向,很快这种态势在战斗升级,越来越多的作战人员卷入以后,空中看下去就一团糟了!
  美国人突然发现,这场突袭有点失控了!
  就在他们通过通讯系统跟混迹在国民军中间超过五十名美军人员通知情况的时候,特别行动队的通讯系统里面也闹成了一片!
  花费重金打造的双通讯系统在这个时候就彻底完胜对方了!
  和国民军最多两三百人才有一部通讯器,一个团队需要由携带通讯器的美军先联络基层指挥官,然后才能口头传达战术要求不同,特别行动队是人手一台,所有小队长以上的指挥员还是两台,每名小队长用一套通讯器跟自己的几名队员沟通,然后在指挥频道里面就跟开社员大会一样,七嘴八舌,三四十名队长就协助马嘉跟亚亚,搞定了作战计划,整个行动队如臂指使,作战命令被细化到了每一个小队,每一个人!
  齐天林从一开始就为两个部分设定了不同的作战分工,天性自由,猎人出身的小黑们负责进攻,原本就是正规军出身,沉默寡言不动如山的廓尔喀们负责防守!
  自从一名高点负责观察的小队长报告了对方已经形成范围相当广的松散包围圈以后,马嘉就断然否定了集中所有人抵抗敌军的常规做法,要求各个廓尔喀小队就近建立高点防御阵地,尽可能的就地杀伤对方的武装分子,这样才能最大数量的造成伤亡,获得最大的收入!
  是的,这个钱串子第一个反应就是多杀多得,只有把整个队伍在这一片使劲的撒开,才能妄想一张渔网一样,各个节点都在杀敌,造成对方没有办法集中火力强攻,到处都一盘散沙的局面……
  对于塔利班,马嘉的惯性思维根本不觉得对方有组织有效战术攻击的能力,这可是捞钱的大好时机!
第五百二十九章
天旋地转
  如果说特别行动队只是拉开架势,有几十个小型阵地星罗棋布,也不难被人数占优的国民军集中一个个吞掉,敢这么做,就是因为还有小黑的存在。
  小黑们的十多支小队是不参与这种防守的,他们就好像各个小阵地之间的利刃一般,在各个阵地小队长的调度要求下,到处出没偷袭,只求捣乱,打了就走,作为齐天林的嫡系,他们信奉的是做到最好,并不在乎抢多少人头,齐天林最近一段时间反复灌输,不吝批评小黑们要注意生命安全的教育,终于在这次战斗中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图安带着一个五人战斗小队,耳机里不停传来亚亚的声音:“继续再向前,再向前,右手三百米外,一群敌人正在向D队三小队发起攻击,请求支援,对,你们再往前,右手边就开始攻击了,切记,攻击造成效果就可以撤离了!”
  因为语言的原因,所有的调度,都只能亚亚跟马嘉用英语对话之后,才能传达给各自的人,但正是这种语言的遏制,反而造成了所有的战术调度只有两个人在进行总领的情况,避免了各自为战,到处混乱的情况,所有的分队长,小队长都把注意力放在接受亚亚跟马嘉的指挥上!
  图安听到亚亚传达D队三小队的求援之后,准确到达位置,他的行动被周围起伏山头上的廓尔喀们看得清清楚楚,蒙住了脸,但是刻意卷起袖子的黑色皮肤,让廓尔喀一眼就能分别哪些是自己人,哪些是阿富汗人,因为所有的廓尔喀都躲在防御阵地里,只有小黑们才在外面游动,这种肤色上的天然区别,就被这样利用起来了,国民军那边却一无所知,连那些参战的美国人大多数都不知道,因为黑皮肤傻子都知道不是塔利班好不好?
  听到耳中突然传来:“七小队开始攻击!”图安才如同豹子一样,带着自己的人跃出隐蔽的沙石沟,朝早就观瞄好的敌人,正在散开队形往山头高点攀爬的国民军,已经堪堪要达到高点的国民军开始分散火力点射!
  那种后侧方的突然攻击,让完全展现在光秃秃沙石山坡上的国民军大惊失色,除了屁滚尿流地往下逃,根本就没有地方躲避跟还击!
  山头的廓尔喀三小队这个时候也适时的跳出来开火,几支步枪快速的朝几名已经接近的敌人开火,堪堪几米的距离,将敌人打倒在地,然后这几名廓尔喀中居然有两名跳出掩体,飞快的捡起敌人的M16和AK步枪还有挂在身上的弹匣,跳回掩体又躲起来!
  刚刚退下山的国民军打算重整人马围剿那个山脚莫名其妙的袭击小队时候,图安早就带着人跑了,这些瞪羚羊一样的小黑,在这样的山地灵活得让土生土长的阿富汗人都有些一筹莫展,可他们决定再次往山头进攻的时候,另一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出来一个小队突然袭击!
  总之只要对某个高地发起围攻就会导致这样的偷袭,和周围山头的支援射击,如果拉开了阵线推移一并攻击,几个联动的山头带来的反击,伤亡率更大。
  迫于无奈,美军终于调动了两架对地攻击机和四架武装直升机开始明目张胆的攻击了!
  小黑们就算明白是美军在操纵对自己袭击也没什么两样,在他们看来敌人就是敌人,是不是美国人没区别,廓尔喀就有些震惊了,联想到齐天林通报过自己被美国问询,以及之前自己的人马误杀了美军小队,那种同仇敌忾和对齐天林的愧疚感上升到了一个高峰!
  马嘉开始有些惊慌,反复的通过北约公用频道发出敌我识别信号,却都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丝毫的回应,两架对地攻击机还好,大概的扫射了一下,发现无法识别下面的敌我双方,在美军特战队员的紧急呼救下,撤离了,四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就有点悬停在几百米高空,准备等待一个准确指令的意思,偶尔在指挥下用机载机关炮对下方进行压制射击!
  蓄势待发的是挂在两侧的那些集束火箭弹,一旦确认敌情就可以集中发射!
  美国人这是彻底要杀死这支队伍啊,那些队伍中也许对英美还有些憧憬,期望最终能够留在英国的廓尔喀终于醒悟了,自己在那些欧美人眼里永远都是低等人,看看那些自强的小黑吧,嘻嘻哈哈地笑着就迎接美国人的战斗去了,亚亚只在通讯系统里面给马嘉留下一句:“保罗早就给我们说过,永远都只能靠自己,用战斗把自己的生命把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成为别人的武器!走了!”
  然后就带着自己直属的小队一起投入到战斗中去!
  越来越多的小黑跟廓尔喀开始组队进行穿插,利用不停的穿刺移动作战,利用双方服装接近的漏洞,利用对方没有通讯设备的弊端,又开始那种把整个战场划分为无数个格子区,相互呼叫着明白己方战友在什么地方,各自为战的混战局面,这样的状况,让天空中盘旋的直升机,真的不知道该打哪里!
  马嘉在一座指挥山头,愣了足有三十秒钟,才如梦初醒一般跳起来,指挥自己的后备支援小队:“把……那些火箭筒跟防空导弹拉上来!”
  AT4反坦克火箭筒是特别行动队的标配,几乎每个小队都有那么一两支,主要用来轰击工事跟山洞,但是单兵携带的防空导弹就不是常见的了,是齐天林通过瑞典军方,要求这次的三十名瑞典PMC携带入境,然后通过马克转交给亚亚的八枚英国产标枪单兵防空导弹,一直没有讲解这些东西用在什么时候,也没有进行过任何使用培训,只要求马嘉的后备直属小队一直携带进行野外作战,这个时候,马嘉只有一个念头,这就是齐天林给他们留下的救命稻草,他们自己造成的过失,还要指挥官来给他们做准备弥补!
  那种情绪,纵然说不上为齐天林肝脑涂地,估计也差不多了!
  因为标枪这种典型的北约部队,特别是欧洲部队很多都装备的防空导弹,专门就是用来打低空飞行攻击机或者武装直升机的,瑞典自己的部队也有装备本国生产的导弹,但是这种欧洲最常见的防空导弹管制极严,不通过北约国家军方,很难弄到PMC市场来,也许在亚亚他们手中比火箭弹说不定还不如,但是在受过全面军事训练的廓尔喀手中,那就不是一般的利器了!
  要知道第二代的毒刺在阿富汗人手里都打下了五百多架飞机,现在专业人员手中的第三代防空导弹呢?
  原本就有些犹犹豫豫,想脱离一片混战战场的直升机驾驶员突然就接到了剧烈的报警声“谢特!被咬住了!”仅仅是发现被咬住,这是武装直升机在被导弹靠近以后做出的雷达反应,而不是所谓的红外线捕捉,已经来不及了,那枚被地面的上廓尔喀专业军士制导的标枪,准确的击中了这架连飞机带弹药还不计算直升机飞行员就价值两千五百万美元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第三代跟第二代防空导弹有很多质的飞跃,也就是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电子技术飞跃,最大特点就是标枪不像毒刺是依靠对飞行器的热红外感应进行被动捕捉制导,而是在地面的发射员通过自己发射器上的电视摄像机制导!
  就是说这个该死的廓尔喀只要一直在发射器上的取景框内盯着,导弹就能不停调整寻的,而不像热红外的导弹可以采用撒锡箔诱饵之类的办法规避!
  最重要的是,这种主动式导弹,往往要冲到很近才能被机载雷达发现,反应时间非常短!
  所以通过无人侦察记进行空中指挥的作战指挥部,只来得及听见那一句“谢特!”另外的武装直升机就发来:“屠夫被袭击!屠夫被击落了!”
  那一瞬间,负责指挥本次战斗行动的指挥官,一位海军陆战队的上校跟自己的武装直升机一样,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下子就掉到地上!
  接下来的指令就立刻要求其余三架武装直升机撤离战斗现场!
  马嘉毕竟不是亚亚,还是有点分寸感,没有继续攻击其他三架直升机,只是通知三名廓尔喀发射员锁定对方,随时准备发射,在看见那三架直升机拉动操纵杆,侧转机身全部撤离以后,才通知自己的通讯员把所有经过发送给英国军方营地指挥部。
  整个先受到不明袭击,反击,判明对方身份,发起敌我识别没有回应,持续对己方进行攻击,不得已自卫的整个技术流程,全部发过去!
  至于眼前的战斗,还没有停止,在好几部高清摄像机的拍摄之下,数十个战术小队正在娴熟的穿插包抄,在没有了空中压制的情况下,只要对方不投降,就展开队形,对战斗力低自己好多个层次的国民军进行分割绞杀!
  来而不往非礼也!
第五百三十章
黑手
  海底建筑必须要考虑水压的问题,特别是这样大面积的建筑,所以顶部的厚度是比较大的,齐天林在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就寻找一个侧面来进行破拆,可就是在下降到侧面的时候,他就陡然发现在这个海底建筑的侧面,居然有一个小型的船坞!
  一个小型潜艇船坞,两艘带着机械臂的小型科研潜艇就这么静静的停靠在船坞边!
  日本人的潜艇和水下机器人技术据说是已经远远把中国甩在了身后,目前中国服役的潜艇水平只相当于日本人七十年代的水平,所以目前中国只能在某些局部项目,譬如深潜等不关乎作战能力的方面挽回一点颜面。
  而更强调计算机技术跟无声化的潜艇,才是日本人的强项,眼前这两艘长度不超过十米,前方带有机械手臂的科研潜艇显然就是为海底核爆提供技术支持的设备!毕竟核弹总是要用什么东西携带到深海去引爆吧?
  齐天林终于有点兴奋,游过去细细的打量船坞周围的设备,为了掩人耳目,这个基地的潜艇就不能如同正常状态那样在外面拥有上下基地,何况如果要运载核弹到试爆地点,更不可能在外面进行,只能在水下,所以必然有水下进出口,这就是齐天林现在最想寻找的东西。
  把侧面进出口连接在船坞上的潜艇是用柔性连接带固定在船坞的包围中,周围都装满了防止冲撞的减缓橡胶,日本人的精细在这个环节又一次体现出来,不是那种简单的轮胎圈组合,而是专门制造的橡胶围墙,把潜艇保护在其中,也许这也是在地震中,这两艘潜艇没有受到伤害的原因,齐天林趴在观察窗上不能看见任何东西,里面黑乎乎的。
  最终他还是把注意力放到船坞这边,不算很困难,他就找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潜水员转换间,之前跟洛克他们利用潜艇进入叙利亚绑架国防部长的时候就用过了,只有通过这样的减压转换间,才能让潜水员从水中转换到正常空间中,当然另一头现在肯定也不是什么正常空间,但是,也许是一个没有被水淹的干燥空间,这样起码可以看到点什么?
  首先在外面打开这间减压室门,游进去从里面关紧,找到闸门,肯定是没有电的,但是一般都有配备手动设备,防止在意外发生的时候潜水员可以赶紧利用手动泵把减压室的水都排出去,最后把身体露出水面的齐天林才打开墙面的一扇水密封门,抓过减压室墙上挂着的压缩氧气瓶,正式的进入了这个尘封经年的水下基地!
  没有被水淹住的基地!
  安静!
  出奇的安静!
  如果说之前齐天林是一直浸泡在水中,觉得自己的听觉系统受到了阻碍,现在他可是在完全的空气中,虽然不知道这些空气中的含氧量有多高,但是他的耳朵里面就是那种死一般的寂静,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
  虽然齐天林明知道这里没有任何活着的生命,也还是忍不住张嘴喊了几声:“喂?!”当然是没有任何的回应,只有那些回音在静静的答复他!
  从转换间到基地的一段通道中,齐天林就已经踢到了好几具尸体,趁着叫声的时候试着离开压缩氧气嘴,离开了水中氧气对自己的补充,感受着干燥的空中带有异味的空气,呼吸起来很不舒服,齐天林真的想把自己扔在海边公园的猪拱嘴防毒面具拿来过滤一下,但是很显然,其中氧气的成分还是有一点,也许这个基地里面的人在氧气还没有耗尽的时候,被辐射致死了?还是漫长而寂静的时间中,这里被异变出了氧气?
  就算逃过了水淹,总归还是逃不过空气窒息或者核辐射吧……
  最终他还是咬着那个压缩氧气嘴,一般这种背负式的可以提供三十分钟左右的氧气,试着交替呼吸,也许可以延长一点,在踢到了一个地上的LED电筒之后,齐天林终于在这个到处都充满了死亡气息的基地里面转悠起来。
  没有声音也没有灰尘,到处都是干干净净,震动导致了一些混乱,但更多的还是横七竖八的尸体……
  这个空间里面一共留下了超过二十具尸体,也是从军装到工作服,白大褂都有,很明显这里由于处于距离隧道较远的一边,反应时间略微富余一点,就让这些军人出身的内部人员锁上了水密隔断门,保存了这一片空间,不过也就多活了那么一点点时间,一些呼吸器散落在尸体的旁边,检查一下有些都还有压缩氧气在里面,应该不是被窒息而死,因为日本政府为了掩盖这个基地的核泄漏,在那样一片举世瞩目的状况下,根本就没有对这里做出任何援救,放任自己也许最精英的核工业人员丧命于此!
  齐天林在一间库房又找到了整齐排列的一排排氧气呼吸器,在又拣了几只电筒跟照明器具以后,找到墙面上方的应急灯具打开,才开始认真的寻找能否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拍照留念是肯定的,值得拍的东西太多了,大型的屏幕控制室,应该是之前搞核爆观测的房间,也有可能是对这个基地核反应堆进行观测的控制室,基地人员休息的寝室倒是不多,也许这里在隧道的帮助下,距离海岸并不远,下班到岸上去更方便一些,毕竟这个下面每一个平方造价都是惊人的。
  控制室跟办公室桌面上的文件到处都散乱的扔着,现在他都能看懂一些,轻轻的伸手动一下,没有破碎的感觉,才小心的翻看,果然记载这日本在这个唯一的核弹基地进行各种核爆试验的数据资料,齐天林找了个文件夹一股脑的全部装起来。
  如果说之前他不知道日本人处于什么样的原因,要在这样一个基地中安放一个极为危险的核反应堆,现在随意地翻看一些资料文件就明白,那不过是日本人在海底的一个核武器级浓缩铀提炼车间,已经被提高浓度达到了武器级的浓缩铀跟钚强度是那些用于发电的放射体数十倍!这才是日本关东地区爆发核污染的真正原因!
  齐天林到后来简直是看见任何纸片都搜集起来,用找到的一个潜水包把东西全部往里面塞,这种能够自充气的潜水包进入水里能够对外产生压力,导致所有东西不被水浸泡。
  最后干脆找了把工具螺丝刀,开始拆卸自己能找到的电脑硬盘!
  天晓得日本人在几十年以后确认核辐射减弱以后,再进来收拾残局的时候,要是发现有人潜入过,会是什么表情?
  不过天晓得那个时候是什么样子了?说不定这个国家都已经跟着沉入海底呢?
  在监控室,一排座位中,很有几位军衔比较高的军人跟领导模样的人手,正襟危坐的坐在那里,没有其他人那种惊慌的表情,虽然死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扭曲变形自己的面部,但是看得出竭力在做出一副民族英雄的模样,齐天林觉得这些做领导的的确是有不同的档次,于是挨个拍照留念,回头看能不能找到这些人到底是谁。
  这种收集资料情报的行为在换了一次氧气瓶的时候,才勉强结束,只有剩下的几间密室不能随手打开了……
  齐天林有点嘀咕,这几间标记着弹药室跟武器室的房间里面……会不会有核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