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还年轻(精校)第3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0/577

  伍文定不知道是被揪得张牙咧齿还是欢喜得眉开眼笑,总之脸上都皱一团:“那是那是,我老婆得多贤惠。”
  陶雅玲笑嘻嘻的强调:“主要是我贤惠!”
  伍文定复述:“主要是我贤惠!”
  陶雅玲满足他加大手劲,顺势拖出茶楼。
  柜台老板听见孙琴给老太婆喊妈,现在这儿子又和走在最后的这个姑娘这么亲昵,百思不得其解。
  没几步路,车就不用动了,直接回家上楼。
  黄丹边走边打量孙琴,得仰头,孙琴比她高不少,这姑娘难得脸红:“妈……您看路。”
  黄丹还是扭头:“走了多少年,闭着眼都不出错……你喜欢伍文定哪点?”
  孙琴脸更红:“他挺……挺有责任感的!”这叫什么优点。
  黄丹略微回头看看:“他……能养活这么一大家么?”有点发愁呢。
  孙琴乐:“我们都自己在做事呢,一起努力,还是可以的。”
  黄丹记得:“你不是比伍文定低一个年级么?学生还是要以学习为重。”
  孙琴谦虚:“我和他认识好些年了,当时学什么都不重要,只要和他一块。”
  这句话好像比较容易打动人,黄丹不由得停了步子,又上下打量了一下孙琴,才伸手在自己手肘上挽着的小手上拍了拍。
  走后面的米玛给徐妃青咬耳朵:“看见没,孙孙大多数时候没脑筋,关键时刻是一定脑子好用的。”
  徐妃青笑,不说话,把手里的鼓摇一摇,有点节奏感。
  黄丹走到门前正要掏钥匙,防盗门嘎吱一声打开,伍文定听见就掉头回车上准备随便弄点机油过来给合页点一下。
  孙琴倒是看了看防盗门的牌子,还好不是孙明耀的产品,不然有够脸红。
  开门的是外公,正准备扔点垃圾到楼道,看见门口的人,还吓一跳:“嗯?这?哪家的孩子?”
  黄丹没解释:“您先进去,后面还有人,别都挤门口了。”
  这时米玛和徐妃青才走上楼梯口。
  外公好客,高兴:“来的都是客……进来坐进来坐!”
  黄丹忍不住给孙琴嘀咕:“这可不是客!”孙琴乐,婆婆很好相处嘛。
  进屋就赶紧坐下,个子高挑的女孩,老站着房间不开阔的话,显得很挤,徐妃青主动找地方倒水沏茶,先端给外公:“外公您先喝茶。”
  外公倒不奇怪这样的称呼,乐呵呵。
  外婆背略微有点佝偻,视线比较低,一眼就看出来米玛的腰身,多惊讶:“女娃,你才多大岁数,就要当妈了?”
  米玛很得意自己的脸嫩:“您觉得我多少岁?”
  外婆眯眯眼:“看你的个头吧,十八九应该有了,可是看脸吧,十五六……”
  米玛炫耀的朝孙琴睁大眼摇脑袋。
  外婆还没说完:“但是看你这……你奶过一个孩子了吧?”
  米玛瓜了,表情纠结得不行。
  孙琴解气的哈哈笑。
  伍文定和陶雅玲最后进来,伍文定就蹲门口先给合页点两滴机油,试试没什么声音,才起身打招呼:“外公外婆好。”
  陶雅玲一直站他身边,略微有点局促,毕竟那种独一份当面给分成四份的尴尬,又要经历一次。
  外公眼力好,看见陶雅玲就喊:“小玲回来了?好好好,要上班了吧,过来听老革命给你上上课……”很急切的样子。
  黄丹看看父亲,张张嘴还是转头:“伍文定!你来说这个事情!”她还是难开口。
  伍文定脸皮实在厚,先扶着陶雅玲找地方坐,又请母亲坐,外婆坐,才对外公说话:“我给您老二位介绍一下,陶雅玲就不介绍了,这是孙琴,孙悟空的孙,钢琴的琴,这是徐妃青,贵州的,皇妃的妃,青春的青,最后这是米玛,藏族,今天我们全家过来就是拜见外公外婆的,她们都是你们的外孙媳妇。”
  外婆耳朵略微有点背:“都是外孙媳妇?”转头看外公。
  外公花白的眉毛一阵抖:“真的?”
  伍文定看外公手里面也没拿拐杖什么的,壮胆:“真的,米玛怀的这就是您的外曾孙了,陶雅玲也怀孕了,晚点,还看不太出来。”
  可能过了黄丹那关,孙琴胆子就要大一点,破天荒的站起来给外公的茶杯倒倒水,其实是不动声色的把茶杯端远一点。
  外公居然往椅子后面靠了一下,看看窗外,似乎在辨别时代,转头嘴角居然抽动两下:“解放前,我外公也是有四房姨太太的……”
  伍文定赶紧解释:“我们不是那种关系,没大小……嗯,我最小……”
  外婆就是长辈指定给外公的,乡下人,确定消息以后就是控制不住的欢喜:“真的都是我们家的媳妇?”
  黄丹没好气:“都是,您这样不念叨了!”转头给四位姑娘说:“外婆就说以前家里有几房的时候,家大业大,都是这只有一房了让人丁凋落!”
  还有这样的老古董?
第331章
笔直
  中午做饭就是徐妃青和黄丹一起,陶雅玲打下手都给送出来,外婆不愿意去厨房了,牵着两位孕妇的手,热切而反复的念叨。
  孙琴小不满,伍文定正陪外公说话,她就悄无声息的坐过来,粘乎乎靠伍文定身上,下巴放伍文定肩膀上,一点不在意在外公面前的样子。
  外公还是中指食指挟一支烟,翘个二郎腿,觉得在孙媳妇面前好像不太好,才又收下腿坐正点,咳咳:“这事总归不太对吧。”孙琴诚心诚意的点头,下巴就磨来磨去。
  伍文定对着外公好像没那么多掩饰:“这事阴差阳错的,已经这样了,我要做个有责任的家庭成员。”这个责任谁不想担?
  外公点点头:“一个老鸹一个滩,把自己的家好好的经营好,不要再三心二意的。”老人家看得还是明白,孙琴有大赞同的忽闪大眼睛,一个劲点头。
  伍文定却笑:“外公,您给我说道理,为啥每次都是一个老鸹一个滩这个比喻?”
  外公楞了一下哈哈大笑,还伸手抹了抹头发:“习惯了,习惯了,以前开会也喜欢说这句。”
  伍文定打探:“为什么您喜欢用这一句?”
  外公眼神发亮,又拿手抹抹头发才说:“有故事有故事……”还喝口茶。
  伍文定和孙琴多有观众道德,热切的眼神和八卦的表情都满足了外公才开口:“我象你这么大的时候,一腔热血,响应号召,背着行囊步行到山区去教书,时间长了,还是有怨言,有反思,我这样值得么,我在做什么。”
  伍文定点头:“热情总会回归理性,理性总会带来思考,思考就会变成哲学?”
  外公笑起来:“我那时空闲时间多得很,就到山湾里面去钓鱼,钓得多了也无聊,就看打渔翁放老鸹抓鱼,一个滩一只,就老老实实的抓,抓到就吐出来,抓到就吐出来,我就一直在那坐着看,看得多了终于有一天就明白了,生活不就是这样?也许有很多重复,也许不如意,那就先踏踏实实的做好面前这一点,想太多,也许我就真成了山里的哲学家,一辈子都在里面思考了。”
  孙琴撇嘴唱反调:“伍文定说一定要让生活充满新鲜变化,不重复!”
  外公乐呵:“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我这句话也只是套用在要他对待家庭的责任心上。”
  孙琴终于恍然大悟:“那倒是,不能有什么变化,要牢牢守住!”
  伍文定笑:“一定谨遵圣命!”
  吃饭的时候,满满的坐了一桌,外婆平时话很少,今天格外兴奋:“小时候家里就是这样,一家人都可以坐一大桌子,你看看现在一家人就两三只,好恼火!”
  徐妃青尝试给外婆挟菜,得到猛烈反攻;
  陶雅玲把黄丹做的菜挟给伍文定:“尝尝妈做的菜,真好吃!”
  伍文定翻白眼:“我自己妈做的菜我还没吃够?”
  米玛的饭量很得外公喜欢:“好好好,女孩子就应该这样爽快,干净利落。”
  米玛抢着说话,赶紧咽下一团饭:“要不是有娃,我还可以陪您喝两杯。”
  外公惊奇:“也对,你是藏族啊,应该能喝,有机会有机会……”
  孙琴终于端起伍文定面前的一杯葡萄酒:“外公我敬您一杯。”外公每顿饭都要小喝几杯。
  伍文定不阻拦,外婆自己酿的,度数不算高。
  孙琴兹的一声喝完:“嗯?好喝……再给我倒点……”伍文定满上。
  孙琴又端着找外婆:“外婆我敬您,小青帮忙给外婆倒点嘛。”又兹的一声喝完了。
  最后才找黄丹:“妈,希望您身体健康……”她骨子里还是有七哥的江湖气。
  黄丹总算是能笑眯眯的接受了。
  也没多耽搁,吃过饭,抢着收拾了碗筷桌子,伍文定和外公一起抽了支烟就全家告辞了。伍文定没什么概念,陶雅玲倒是很慎重:“外公外婆,妈,希望你们有时间一起到家里来吃饭。”
  黄丹可能还没做好思想准备:“好的好的,你结婚前,我们一定要过去一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0/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