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石布衣(校对)第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53

  “对哦,对哦!”
  有个女生还从兜里摸出一包纸巾分发,看起来好像是要做准备!
  对比日妈老子仙人板板挂在嘴边的耿妹子,这些姑娘又太娇滴滴的林妹妹了吧。
  看个诗词都能流眼泪,女人真是难以理喻。
  所以写的人翻了个白眼,但那班长敏捷地又换上一张撒了金粉的宣纸,石涧仁还没用过这么好的纸呢,也来了点精神,接下来就快了,文廷式的《蝶恋花》,况周颐的《浣溪沙》,晏几道的《临江仙》,柳七的《雨霖铃》,鱼玄机的《江陵愁望有寄》,那真是源源不绝。俩姑娘配合也挺默契,一个铺一个抽,写一出换一张,引来惊叹声连连,老教授更是摇头晃脑,颇有聊发轻狂的风范。
  有一个多月没有舒坦写字的年轻布衣完全沉浸在畅快淋漓的书法挥洒中,笔好,纸好,有红袖添香的感觉更好,开始还为了照顾“半文盲”大学生们的识别能力,尽量用楷体,到得后来,正如那位老教授所说,投入感情的书法是随着自己情绪在选择字体的,手下越来越快地变成了行草。
  虽然完全没有情爱经验,但是书写着那些无比熟悉的诗词,仿佛又看见那个孤寂的老者在昏黄的夜灯下,有些神叨叨地诉说着对遥远身影的思恋,慢慢却又转化为自己对那个陪伴了十多年,把自己悉心抚养成人的老头子的缅怀……
  故作镇定的年轻人,终于明白自己唯一的亲人离开了,就算早有心理准备自己终究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那个老人描绘得无比绚烂,却又步步充满陷阱的世界。自己的生命和一切,都是老头子给的,这种思念何尝比爱情又少得几分?
  所以一句“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之后,突然鼻子一酸,老头子入土为安时都没有洒下的泪水突然就汹涌而出,那排山倒海一般的情绪完全释放出来,他把手里的毛笔一扔,蹲在讲台边,抱住了头号啕大哭!
  有个女生本来就红了眼圈,却没想到这位写字的真情流露得这么剧烈,一下就给带动着也哭了起来!
  其他几个女生虽然还没到这份儿上,有点诧异,却能理解。
  老教授更激动了:“看见没!这就是情绪,艺术永远是情绪的体现,只有真情实意的表现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艺术……这幅字……是最好的!”
  这就是区别,如果石涧仁在码头上来这么一出写字大哭,多半会被当成神经病,没准儿耿妹子还会去给他请神婆呢。可在这里,这片艺术天地里面,这却是习以为常的文人雅士风范,恣肆无忌的豪放潇洒!
  艺术从来就不是修身养性的,而是表达自我,这也许跟石涧仁师门一脉讲究的谦谦君子、修德养气有点区别,但不得不说在这个时候,石涧仁真正得到了释放。
  他在码头的一段日子里面有点闷,除了在那片没有文化因子的苦力生涯中没有能交流的人,更在于这个年轻人从下山伊始,一直把自己紧紧地包裹着,无论是失去唯一亲人的内心感受,还是对这个未知世界的忐忑,他都只能独自承担。
  如果能够跟随明主兼济天下,根本就不用考虑那些吃穿用度的闲杂事情,谁能想到踌躇满志的石涧仁需要一切从头开始呢?
  外表的镇定自若下面,终究还是一个十九岁少年的涉世未深啊。
  难得这样一个契机,算是让他彻底放松下来痛痛快快地哭了几声。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抬起头,迎接他的却是一方叠得整整齐齐的香喷喷的手帕:“没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对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第040章
穷人就不能有值钱的东西
  谁给的手帕并不重要,石涧仁不是为了爱情悲伤,更不需要这种怜悯,他其实是快乐的。
  当石涧仁挑着那个乌木棍走出教学楼的时候,兜里已经有了六百二十块钱,以他这样低消费的生活方式,就算不再去干活,也能轻松支撑一两个月。
  正在乐陶陶地思忖着到哪里去花钱,却听见旁边有人叫住了他:“站住!棒棒……站住了!别动……”
  口气非常不善。
  原以为是那个王凯不死心要找自己放学后聊聊,转头看来却是门卫室的保安,气势汹汹提着警棍:“挑的什么东西!放下来!”
  石涧仁莫名其妙地摘下肩头担子:“我自己的东西啊。”
  那保安一把抓住担子上的绳索,翻到那一叠发黄的杂志就声色俱厉:“哈!这上面有图书馆的印章,看来举报人说得不错,真有人在偷图书馆的东西!”转头大声对着门卫室呼叫,“老张!给刘科长打电话,给派出所报警,这里抓到个盗窃犯!”
  这会儿正是学生进出校门吃饭的高峰期,往来人员极多,好多人都在看热闹。
  换作往日,石涧仁可能会淡淡地懒得理会,这会儿他只好啼笑皆非地解释:“这是我给图书馆搬运书籍到仓库,然后他们让我把废弃的书本杂志搬去废品收购站卖的!有位三十左右,中长发,微胖的女老师给我亲自办理的这件事。再说你觉得哪个棒棒到图书馆里面去偷东西,放着别的东西不拿,来拿这些发黄破损的书本?”
  保安的目光顿时有些游移,但还是坚持:“我们不能放过一个坏人,还是要检查!老张,来帮忙……”
  石涧仁哭笑不得:“我既没跑,又没跟你对抗,帮什么忙?慢慢查,我不着急。”
  两个保安不客气地打开了石涧仁那个小小的布包袱,里面除了几个信封几张纸,两件破衣裳,就是一方砚台跟一支毛笔,两个保安正要随手把东西扔下去翻看书籍,围观的学生中间却有人开口:“咦,那砚台看着可不一般。”
  就好像码头上的商人能看出乌木棍的品相独特,在这遍地都是艺术家的美术学院,对文玩藏品能欣赏的也大有人在。
  两个保安如获至宝地把砚台捧起来问周围:“是么,是值钱的东西么?”
  其实,这方砚台看上去更像是石头,圆乎乎的一块黑色鹅卵石,一边磨平了能放在桌面上,另一边好像用球体碾磨了一下方便下墨,朴素得要命,真要说看着不一般,就是黑如墨色一般的质地上有些宛若星辰的金色细斑和纹路。
  石涧仁无奈:“是值钱的东西,就能证明我是盗贼?”
  保安理直气壮:“你一个棒棒凭什么有这样的东西?这就不符合情理!”
  对这样的强词夺理,石涧仁只能摇头:“不就是一方普普通通的歙砚,有必要这样先入为主把我当成一个盗贼,然后来反推找证据吗?”
  歙砚?
  人群里有几个人听清了这词,有点激动:“真的是歙砚?看看,看看嘿!”
  中国四大名砚中,除了最有名其实也是最常见的端砚,皇家气派的洮砚以外,就数歙砚是最有文人范儿了,这种黑色中带点纹路的砚主要是气质好,它们是历代谋士军师必备的面子货。虽然石涧仁长时间住在山上,可老头子行走江湖多年,又从师门传承了点宝物,自己看了是觉得稀松平常,却也基本都是好几百年前的文物了,这就跟有些老户人家把宣德炉拿来装烟灰,把明朝的瓷盆用作装汤一样,天天见着,就不觉得有多珍贵了。他在码头出去揽活儿的时候,都扔在大通铺的破席子边懒得拿呢。
  保安终归是觉得发现了不寻常的东西,他一边激动地用步话机呼叫队长,还用门卫室的电话找保安科长,一边更加细致地翻找“证据”,连那几张纸也翻开,自然也就找到那张折起来带着脚印的画像了。
  相比砚台,素描画像在美术学院是最稀松平常的,有些人伸头一看:“哦,不就是这棒棒么,做模特的吧……”
  然后就有一个怯怯的女声说:“对……是我们班做模特的,保安同志,他不是坏人……”
  这几乎是今天石涧仁第一次听见逆流而上为自己说话的声音,在自己玩了“愚不可及”那个把戏以后改变态度说顺风话的那些学生不算。
  面对大量站在同一角度的同学,能在这种时候帮他说话实在难得。
  他转头一看,正是那个画画的时候坐在边上有些安静的长辫子女生。
  保安坚持己见:“我们这是对工作负责,请不要打搅我们的工作。”煞有其事得好像他们真的有多负责一样。
  那女生勉力开口:“真……真的,杨泽林老师和国画系的王教授都认识他的……”
  两个保安相互看了看,这个时候传看砚台的学生中间终于传来一个声音:“王教授,王教授,您看看这是不是好砚台?那个棒棒说是普通的歙砚,歙砚还有普通的么?”
  随着外面围着的学生中让开一条道,那个满头白发的老教授端着个饭盒走出来,他腋下夹着一卷毛毡,颇有些不修边幅的模样。他一眼就看见了无奈站在两个气势汹汹保安中间的石涧仁,再看看他周围散落一地的毛笔、衣裳、包袱和书本杂志,还有奉到眼前的砚台,老教授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痛心地摇着头:“斯文扫地!斯文扫地!你们简直就是……”一边说,一边接过那方砚台叠在自己饭盒上,弯腰捡起地上的毛笔,颇有些吃力地拿起几本书,一起送到石涧仁面前,“年轻人,虽然你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我还是代表这些人,给你道歉!”
  学院里出了名水课,一贯嘻嘻哈哈从来不认真点名的国画系老教授王汝南居然当着几十上百号学生和保安的面,给一个棒棒认真道歉!
  这个消息和绘画教育系一个当模特的棒棒用书法论语教育整整一班学生的消息,荣登本周美术学院最佳八卦。
第041章
体验生活的不仅是艺术家
  通情达理,听起来稀松平常,其实很难做到。
  这意味着生活是有游戏准则的,要懂得并且愿意遵守,有所坚持,也有所畏惧。
  石涧仁淡淡地笑着接过王汝南递过的东西:“看来想要独善其身地做个棒棒,在这个社会并不容易。我会努力改变自己,不至于总是被这样看不起,也挺无趣的不是?”
  王汝南的满头银发仿佛都笑起来,他点点头,拍石涧仁的肩膀:“你师父教出来个好徒弟!走吧,一起去吃饭。”
  石涧仁弯腰把东西收拾到包袱里,两个保安和气喘吁吁跑过来的保安队长有些发愣地站在旁边,不管怎么说,这位老教授算是给棒棒做了担保,有什么事这么多人可以作证,他们也就乐得就坡下驴躲到一边,不然下不来台的很可能是他们。
  石涧仁没有乘胜追击去羞辱对方。那么做,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一个习惯于全盘考虑的谋士来说,忽略对方,才是最大的藐视。
  他在经过人群的时候,对那个已经躲到后面的纤细身影认真地说了一句:“谢谢你。”
  那女生好不容易才褪去的红晕又在周围注视的目光下涌上来,连忙低头使劲摇摆:“不用不用……”
  等她再抬起头的时候,石涧仁已经挑着小担跟着王汝南顺大门出去了。
  做棒棒的年轻人对老教授没有拘束,有些奇怪地指指饭盒:“您这,怎么还跟学生一样吃食堂?”
  王汝南点点头:“一个人,这是最简单的办法,要不是去食堂端饭菜,也不会遇见这么个事。今天这事你肯定不会放在心上,但顺应这个社会做出一些改变是必要的,对不对?”
  石涧仁笑着反攻:“您不是甘于平淡,一直专注在书法上么?上午听见您讲的课,可是对魏晋之风相当推崇呢。”
  王汝南说起这个就来精神:“对,你那来自于东汉的笔法,的确快要失传了,快到我书房去好好揣摩揣摩……”
  美术学院的教工宿舍没有在校园内,而是在街对面另外一个院子里,作为教授级别的老人,王汝南有一套带小院子的平房,面积不大,就是客厅里面一进卧室,却把院子整个用玻璃做成通透的书房,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靠墙基本都是书柜,一张大大的台子上铺着毛毡,摆满各种文笔书法,还有水墨画。
  石涧仁能欣赏点画,却不擅长:“师父不会,我就不会,也没人教,但他好歹也有几张画给讲解看过……”他的注意力完全都在那些书籍上了,老实说,这么多书,压得三合板书架都变形了,也铺满灰尘,他细心地伸手去拂开灰尘,颇有些惊讶地顺着书脊慢慢看过去,几乎都是枯涩难懂的诸子词赋研究文献。
  王汝南把饭盒放在旁边,先摊开腋下的毛毡,石涧仁上午写的几张字被保护其中:“我老伴是研究古文学的,偶尔我也看看,她去世以后我就基本不看这些书了,你喜欢就拿去……”目光一直锁定在字上的他,伸手去揭饭盒盖时才想起,“对啊,你现在是做棒棒,住在哪里?要不你干脆搬来我这里住好了,不嫌弃的话在我家当个客厅厅长。”
  昨天晚上还在艰难寻觅落脚点的石涧仁想了想,说:“我有去处。如果在您这里,我只能看见文人的生活,我就还只能是个文人。我想体会更多的东西。”
  王汝南的手拿着盖子停顿了一下,哈哈大笑:“对对对,也许这就是我跟你的区别。我老了,没有那么强烈的去探索整个世界的欲望了,但你还年轻,应该到处去看看。但我这里的大门是一直为你打开的,备用钥匙就压在门前的花盆下,你随时都能来。下午我给宿舍区的保安说一声,不,下午上班我给保卫科的小刘知会一下,不会再有这样的误会了。”
  石涧仁没有推辞:“嗯,您能让我经常来看看书就好……”说着卷起袖子开始给这间颇有些脏乱的房间做清洁。
  他习惯于无功不受禄。王汝南也很欣赏地坐在藤椅上边吃边跟他闲聊。
  这就是大家思维水平能在一条线上的好处,有些东西不用过多解释也能明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