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石布衣(校对)第3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9/653

  齐雪娇的军人做派就是雷厉风行,第二天带着月亮湖县城的那个开发公司总经理头衔任命,带着几名助理和两部车就过去了。
  石涧仁参加完装修公司和食品公司的会议之后,接连忙了两天的铺排整理,才到市委统战部去开会。
  装修公司现目前就是个金娃娃,庄成栋抱定了只做家庭装修的态度让他的资金流非常好,前期做大做强的推广战役以后,在江州装修市场已经很难有跟云仁装饰匹敌的同类型企业,如果非要说现阶段有什么问题,那就是跟风的装饰公司比较多,现目前装修市场方兴未艾,利润率也比较高,所以舍得投入资金来宣传,模仿云仁装饰这条路的企业不在少数,特别是有部分做公装的大公司,相互欠款的模式下资金量并不缺乏,还出现了挖项目经理的现象,颇有争锋相对的意思。
  庄成栋现在斗志昂扬,是打算硬碰硬的,无论是在几个主要的装修业主小区搞垄断还是产业链梳理,他都很有信心,然后加大推广力度,争取把另外几家市场份额打下去的第二战役准备得很充分。
  石涧仁却给他泼冷水,道理很简单,装修公司这个行当门槛很低,纠集一帮施工队加个设计师就能组成草台班子上路,现在又有相当诱人的利润,那就永远不可能独霸市场,打掉姓赵的,姓钱的又会加入,然后姓孙的姓李的源源不断还排在后面,打得干净么?
  与其说花费精力在争斗上面,不如梳理自身内部,项目经理为什么会被挖走,薪资待遇是不是合理,中层项目经理的凝聚力怎么加强,整个云仁装饰的口碑如何,加强调整树立整个企业的市场定位,这方面请卞锦林来给他做全盘运营,反正网络公司最近没那么忙,就当练兵,把定位理论那一套拿过来科学应用。
  庄成栋的优势在于脑子灵光又不择手段,但对石涧仁有种发自内心的信任,仿佛把他当成自己的良心所在似的,如梦方醒的立刻刹车那一系列对抗行为。
  所以装修公司真没多少可担心的。
  麻烦的是食品公司,春节期间,庄成栋那边的人真是帮忙在周边各地的县市乡镇带了不少店长走,虽然大部分还说不上是解救之类的行为,但这些刚刚在城里面看到希望的年轻姑娘回到老家遭遇的歧视是显而易见的,不光是家里觉得花几万块自己搞不靠谱,还有很多说法都是这些钱来得不干净,街坊邻居很多都窃窃私语的认为她们是在灯红酒绿的地方赚到这第一桶金的,对她们在外的打工经历难听得让人想哭。
  所以发生口角乃至厮打的不在少数,结果装修公司这边的人起到了生力军的作用,江州相邻的这两三个省份历来就是全国沿海地区的农民工主要来源地,所以几乎每个县都有在两边工作的员工,相互支持协助,春节后奶茶店和化妆品店还是陆续有大概六七十家在准备开张,所以耿海燕和林岳娜的工作要忙疯。
  这方面就得靠吴晓影来帮她们梳理品牌推广的部分,网站、广告、代言等等一系列工作都得展开,甚至连财务工作都得由吴迪和张季岚两部分协同帮助食品公司本部,赵子夫的团队肯定要为装修公司和食品公司做更多培训。
  有点纷乱,但显然这种各部分分头发展,但在搞攻坚战时候又能相互支持的模式很有特点,目前规模还不够大,当未来再更进一步就非常考验总体掌控者的能力了,石涧仁知道自己不适合,他得重新物色这个团队的掌舵者,将熊熊一窝呢。
  带着这样的思忖,白色越野车转进了略显老旧的办公楼,就凭这点,石涧仁也能大概揣摩,统战部门并不是现如今政府里面最炙手可热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等部门才是最引人瞩目的吧。
  这种观感,从石涧仁最早接触陶玉峰,神女摩托的高管们再到接下来座谈会上的那些企业家身上,都能感受到一点。
  当然,也许是这些企业家都是各自行当的佼佼者,眼界甚高,再看这么个政府部门的眼光角度自然有些不同,又不是能给自己直接创收的要害部门,态度上有点不了然也是理所当然,况且这统战部门的人把自己姿态放得也太低了。
  曹天孝还来停车场迎接呢,这做派简直和石涧仁迄今接触过的其他政府人员太不合拍了。
  想想当初把他带走的警察,再想想那几乎不低头看的法律工作者,曹天孝好像真有点公仆的味道。
  所以石涧仁也客气得很,两人寒暄着上楼,果然不止他一个,另外还有五个人,都是三四十岁事业有成的年纪,其中有两位女性,她们的态度又比仨老爷们儿更恭谦一些,看气质面相,年轻的时候准保漂亮。
  当然石涧仁是最年轻的,所有与会者中,恐怕连服务员都没他年轻。
  会议的形式是长条围成圈的桌子,但是统战部的官员和六位社会人士对着坐,石涧仁第一眼就看到坐在正当中的赫然是春节前年会上见过的那位“高级工程师”,对方也对他有个眼神交流,略带笑意的严肃,石涧仁也就不主动打招呼了。
  桌上每个座位都有名牌,曹天孝是会议主持,坐在角上主要是看来自各部门的官员到齐了就开始,先介绍的过程中第一位就是那名叫朱宏涛的,才不是什么高级工程师呢,原来就是江州市市委统战部的副部长,按照级别应该是厅局级了,这会儿就有很官方的笑容对大家致意,其他的都是来自于统战部门的处长、调研员之类,还有两位政府办公厅的官员列席。
  接着曹天孝先侃侃而谈,从江州市的统战工作说起,原来这个看似所有人都听过,但几乎99%都不了解的词儿,在江州还有特殊意义,当年国共合作的时候,第一代领导人正是在江州这个抗日战争大后方的陪都,展开一系列团结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才能协助那偏居一隅的延安红军逐渐走上壮大的道路,所以这里在全国的统战工作都是有独特地位的,是全国统战工作的模范地区……
  内容非常浅显易懂,就跟站在博物馆听导游讲差不多,所以巨聪明的石涧仁职业病发作,手上铅笔用他才明了含义的词句按照对面的座位,挨个儿观察面相,勤勉、谄媚、殷勤、漫不经心、心神飞到其他地方去了的各种情态,轻而易举的就能分辨出来,不过一直挺直了肩膀面带微笑的朱宏涛很快就注意到石涧仁游弋的目光,用眼神制止了他的跳脱。
  石涧仁有点讪讪的收回来,可不多会儿又悄悄借着后仰坐靠在椅背上,开始观察同排的其他五位。
  相对年轻点那位女性手上悄悄拿着手机在发短信,声音肯定是关了的,但光从桌面上看态度还是没啥漏洞,而年长点那个很专注的在信笺上做记录;
  其他三位男性,头发较少但梳得很整齐的那位非常专心,光是看侧脸跟眼角就能注意到他是真的在听,但另外俩就有点不以为然了,有个用手遮住嘴掩饰接连不断的呵欠,这种不感兴趣带来的生理反应简直是身体都很难控制的,另一个就在纸上随便画,坐他旁边的石涧仁欣赏了这种介乎于儿童画和街头艺人之间的简笔风格,小猪小狗跃然纸上。
  有些人苦苦追求的,在另外人的眼里也不过就是可有可无的玩意儿。
第843章
一叶一世界
  曹天孝的开场白其实很快,他也说得有点熟练,不需要稿子就那么由远及近的论述了下关于江州统战工作的历史跟结构,接下来就是请朱宏涛副部长对关于这次统战部挂职干部体验工作的讲话。
  朱宏涛应该在五十岁上下,国字脸,发型跟脸型如出一辙,略带花白,身上的西装和大多数电视里面能看见的官员穿着不完全接近,以石涧仁的接触面,反而有点像唐建文、高开明他们这种海归派,是灯芯绒的浅灰色西装款式,用吴晓影和纪若棠给他灌输的那些时尚理念,这都属于休闲西装范畴,没有正装那么严肃。
  对于曹天孝表述“统战统战,请客吃饭”的这个部门来说,这样的穿着显然是有意为之,这是个很注意细节的人。
  戴着眼镜的脸上却有点风霜的痕迹,这跟也有点微白胖,随时都笑眯眯的曹天孝区别较大,看得出来是有比较复杂的工作经历,没准儿还真有什么工程师的头衔,石涧仁这段时间看过的各种涉及国内官员的书籍里面,有类似资历的高级官员还不少。
  全程双手互握肘部放在桌面上,略前倾的姿态也跟部分官员后仰靠坐在椅子上带点轻视感不同,现在开口就带有斟字酌句的理性风格,这更是个不容易出错的人。
  这就是石涧仁目前对这位高级官员的感受,在中国这个金字塔形的官场里,科级跟处级干部超过150万,而能够站在这个厅局级别之上的,仅为四万人,要做到这个层面,二三十年的工作历练是少不了的。
  上一位石涧仁这么观察过的类似官员就是宋青云的父亲,那位应该就是处在实权利益部门里,脸上写着的威势跟钱权纠葛,明显到一眼就能看到。
  朱宏涛说得比曹天孝慢多了,用石涧仁的理解就是一种改良版的官腔,不仔细听还感觉不出来,感谢各位企业家、无党派人士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与挂职工作,也感谢各部门的支持,这样的挂职工作主要是为了让党外人士更了解政府运作,更清楚别人眼里的官僚制度是怎么运转的。
  官僚这个词,从诞生的那一刻起,还真不是个贬义词。
  高屋建瓴的精神传达以后,朱宏涛话锋一转就开始对在场六位党外人士做介绍,希望在场的同僚都能更好的服务于这次挂职工作云云。
  石涧仁才了解到在场的其他五位未来同事的身份,年轻一点那位女性姓周现在是一家广告传媒公司老总,姓冯的另一位女士是文化传播公司老总,听得很专注那位蒋先生才是海归派,经营一家投资公司和医疗器械公司,还有自己的民营医院,另两位打呵欠的是搞股票的,什么证券公司老总,画画的那位则是房地产公司老板。
  最后说到石涧仁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刚才面对面观察的缘故,特别加强了语气介绍:“二十三岁的石涧仁石先生,是多家企业公司的管理者,而且是在短短数年时间内,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白手起家,达成了这样IT、酒店、地产、装修齐头并进的局面,这让我们的确看到了社会发展的未来在年轻人,希望在年轻人,动力也在年轻人……”
  石涧仁尽量坐好,眼角瞟了下曹天孝,那边没给他任何指导意见的眼神和表情,所以石涧仁也摆出微笑的态度应对周围二十来双集中的目光。
  还撑得住。
  接下来还有与会者发言,石涧仁都跟在最后,看别人前面怎么说,自己就学着像模像样的说,没创新没逾越,也没错。
  最主要是学到那位冯老总说话的时候,开口必用宏涛部长这种提法,亲切中带着亲近,还接近得毫无痕迹,聪明人真是到处都有。
  最后是办公厅的人事官员宣布六位挂职的单位和职务,让石涧仁有点完全想不到的是,给他安排的居然是到江州市下辖一个区有线电视台当副台长!
  呃,石涧仁真心以为会把自己分到什么政府机关部门去坐办公室,当初不是说好了让自己去见识一下政府机关的工作状况么,怎么突然就变成了这么个副台长?
  另外五位当中两位女性都跟他一个区,年长点那位还几乎平级,去的区广播电台当副台长,年轻的那个竟然是去的区慈善总会当副会长,这也是政府部门?
  然后另外三位男性,倒是副镇长和俩副局长,这听着才像是挂职嘛。
  当然,以石涧仁的品性,他不会有什么异议,任何体验都是体验,接过了正儿八经安排的聘书,回头还有政府办公厅的相关工作人员和统战部的陪同前往履职。
  但出来的时候终于忍不住问了问曹天孝这中间产生的偏差,曹天孝倒是理所当然:“这种挂职安排其实是非常谨慎认真的,要考察你的相关过往履历,去广播电台的冯总原来是文工团的,后来一直也在经营演出公司、展览公司等文化高端产业,这也跟她的专业对口,周总原本就是电视台主持人,现在做广告公司,慈善工作能得到她的很大协助改变,她也需要这样的头衔名片,不是么?至于那三位,蒋先生是特别提出了要对比中外政体特色的,所以才安排他去当副镇长,其实很少有这种安排,另两位在大学时期多少也都有学生干部之类的相关经历,你能沾上边的就只有影视娱乐圈,我们还期望你能给区电视台带去改善性资源呢!”
  这下石涧仁算是明白了,天下哪有什么白吃的午餐,没错,这样的挂职的确是有让自己感受一下政府角色的用途,但更大的用途,可能也是通过这些社会成功人士来带动一些政府单位的状况吧,起码那位蒋先生去的就是市内著名的贫困区!
  相比之下自己那个有线电视台好歹还单纯点,石涧仁想想自己的能力肯定做不到协助管理一个镇,这方面他从王雪琴的经历就已经见识过了,数千上万人地区的政务官,真的要做好,真不是那些成天吃得油光水滑的官员能胜任的。
  曹天孝还给他解释了一下,政府部门也就是体制内,并不一定就是指政府机关单位,通常政府职能部门、国企和各大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都统称体制内,譬如电视台就是市宣传部领导,广电局管理的事业单位,这听起来就有点昏头的说法,给石涧仁感觉好像自己是走进大观园的刘姥姥,搞清楚各家各户的关系估计都得费掉不少脑细胞。
  石涧仁决定回头先去买本书搞清楚这个结构。
  曹天孝却难得的伸手:“春节前说好的献策建言呢?”
  还好石涧仁不艰难,从深蓝色夹克内兜里拿出叠好的几页打印纸和一张光盘:“电子文档也在里面,可以随时编辑。”
  曹天孝稍微翻看看了下标题,眼睛亮了亮,小心的放进自己拿着的文件夹里。
  又送到停车场了,曹天孝指着那辆白色宝马车就提醒:“接下来再到电视台上班,你开这辆车就不太合适了,对吧,虽然内部人员知道你是企业家来挂职的,但在群众眼里你就是官员,代表的就是政府,就会质疑你身为公务员哪来那么多钱买豪车,没必要引起这样的舆论影响,是不是?”
  对啊,只是稍微转换下角度,就能体会到完全不同的感受了。
  石台长点头称是,坐公交或者出租车吧。
  他有点纳闷,自己去电视台到底能干嘛呢?
第844章
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鲜明,出众
  把宝马车开出政府机关大院的时候,四辆档次不同的轿车正一顺儿排在街对面的路边,那个身材苗条的周总靠在一辆红色马自达副驾驶对他挥手,表情动作都是很欣喜的那种,另外的两部奥迪跟一辆奔驰都放下车窗,石涧仁也摁下车窗靠过去,果然是刚刚认识的几位同僚,画小猪小狗的地产老板有司机,搞高档文艺事业的冯总这辆红色马自达也很衬她的气质,笑得有慈祥的味道:“我们最年轻的石总,大家先一起吃个饭,相互熟悉下,接下来的工作才好相互支持良性发展?”
  哦,也对,新的阶层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大家都是有家有业的成功人士,还都有共同追求向上的心态,借着眼前搭建起来的这种平台,交流起来完全可以互通有无,这就是普通工薪阶层完全不可能接触到的资源了,当普通市民为了一点点生活改善到处找关系找路子的时候,这个阶层之间早已是把各种资源都摆在那各取所需的交换了。
  人类阶层的区分,就是这样拉开的。
  这和石涧仁熟知的那些努力跟选择带来结果,似乎有一定的必然关系,又有些偶然性。
  的确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他也不假做清高,笑着点头:“好啊,只是我不太熟悉这个片区,有什么好推荐介绍,请哪位老总带路哦。”
  结果比较出人意料的居然是那位海归派一马当先,找了家乡土气息的菜肴:“我在国内各地到处走,其实现在国内各地景点、建筑建设和人文环境都差不多了,也就是区别个吃的,所以每到一地就寻觅美食,这家不错,很符合江州这个地方特色的江湖菜,强烈推荐。”
  地产老板看来跟他见过面,开玩笑:“不会是你自己开的吧?免单免单!”
  两位女性就起哄:“股票证券才是最有钱的,张总请客。”
  年纪最大的估计就是这位,拨拨有点长的瓦片发型:“开什么玩笑,在座都是大老板,能买单肯定我是天经地义的荣幸,但排个序,下一顿是谁,有缘聚在一起,我们也要搞个小圈子嘛。”
  真的,石涧仁对新阶层凝聚起来的速度有点叹为观止,特别是国人这种用吃吃喝喝在饭桌上推进的速度,堪比火箭。
  刚开始倒茶,冯老总就在问地产老板有没有搞点冠名音乐会的思路,对对方的高档楼盘如数家珍,既然要卖那么贵,来点钢琴家或者明星音乐家是最快捷的提升方式,地产老板并不反感这种业务员式的推销,仔细询问大概费用跟实际操作模式,抱怨自己那个推广总监没少做假账,下回直接叫人联系冯老板看他们还玩什么花样,算是敲打一下下属;
  年轻的周总其实也应该过三十岁了,但面相偏年轻,能做电视台主持人的,容貌气质都不会差,却一直带着客气的态度帮几位端茶倒水,然后坐在旁边亲热的挽着同性的冯老板笑,石涧仁都有点怀疑她俩到底是第一次见面,还是认识已经十多年以上;
  等服务员开始上菜,海归派已经和证券老总讨论关于新加坡的某个证券市场基金路演,地产老板对这个也有耳闻的咨询,冯总自然是笑问到底什么股票才是最赚钱的,介绍几支潜力股给大家都赚点家用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9/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