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石布衣(校对)第3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1/653

  他的确可以放心的去挂职。
  说起他这个挂职,吴晓影简直嗤之以鼻:“你说你现在到省一级电视台或者国家电视台去学习经历点什么,我觉得也就罢了,一个区县级别的有线电视台?当初润丰影视集团任何一个公司经理,不,更低一级的部门主管在影视圈里面都比这种电视台有影响力吧,你堂堂一个润丰集团副总裁,居然开历史倒车,去浪费这个时间干嘛,还不如在家好好带孩子!”
  这话说了才觉得自己有语病,连忙给旁边的柳清解释:“我这单亲母亲苦啊,又当娘来又当爹,我觉得男孩子还是需要有男人味来影响的,不然等长大了一口娘娘腔,我哭都哭不出来。”
  柳清在她面前从来不展现侦探才能:“我倒是想跟着一起去当个秘书看看哦,应该很清闲吧,这一两年把我累得够呛,你再问问嘛,自带秘书行不行。”
  石涧仁啼笑皆非:“朝九晚五我是要拿工资的,行政工资才多少钱,哪给得起你的工资,这说不定还要租房住……”
  耿海燕忙得回不来,房子都是托柳清帮她买,所以石涧仁大清早出发去当芝麻官的时候,只有吴晓影和柳清在楼下送他,而且还不是专门送,恰好两位早起晨练,穿着运动服随便唠两句,吴晓影都有点怀疑了:“你是不是觉得我们给了你一些无形的压力,想跑个清净的地方过快乐单身汉的生活?”
  石涧仁想翻白眼:“我现在本来就是单身汉,公司就拜托各位了,有什么事情打电话,反正也只有四十多公里,要不我干脆借辆普通点的车,天天上下班好了,先走着瞧吧。”
  说完挥挥手就在小区门口拦了辆出租车走了,得先去市委办公室会合其他人一起前往履职。
  柳清还很有点伸长了脖子看,可能有点突然不习惯,吴晓影却诡笑着揽她的腰窃窃私语,最后都有点嘻嘻哈哈的笑着摇曳而归,清冷和成熟的两种风情看得保安室里的保安倒是很饱眼福。
  隔了几天时间,石涧仁重新见到了自己的新朋友,两位女士和那位证券老板跟他都在这个区,地产老板在另一个更近的区,只有海归的蒋老板挂职副镇长有四个多小时的车程,昨天下午就出发了。
  所以这边派了一辆政府部门的考斯特送这四位,路上倒是欢歌笑语,曹天孝还拿车里的麦克风邀请各位都唱首歌,两位女性当然驾轻就熟,证券老板也能来首《驼铃》,结果诗词歌赋里面石涧仁唯独对这个没研究,被强烈邀请塞了麦克风最后憋出来一首李白的《上李邕》的诗朗诵,虽然不是专业水准的拿腔拿调,托词句气势的福,倒是换来不少的掌声,算是躲过一劫,曹天孝还揶揄他:“你这去有线电视台,那可到处都是文艺骨干,怎么都应该会两手主打歌嘛!”
  石涧仁笑着不说话,尽量表情憨厚点。
  四十多公里的距离,坐专车其实没多一阵就到了,很明显石涧仁就感觉从大城市回到了区县,而且是那种繁华区域非常紧凑集中,随处可见农民打扮的街道区域,两位女性应该是熟悉这里的,笑着讨论周围的风景点,一点都看不出厌恶之色,石涧仁还觉得自己的伙伴们素质很高呢。
  然后就在这个区的区政府开会。
  这下石涧仁终于有点理解为什么政府部门那么多会了。
  这种政务事务一大把的地方机关,无论上级要求的事情还是下级需要处理的事情,几乎全都得用会议的形式来解决,好比现在四个挂职干部到来,区里面领导班子要来一两位,相关的人事统战部门肯定要来人,具体机关事务交接关系的要来人,不同挂职单位更是要来人,最后居然浩浩荡荡四五十个人坐了一大会议室。
  人多,有资格发言的人就不少,也许能不能发言也是种资历的体现,所以能不能说也尽量说几句,有已经习惯了打官腔的应付了事,也有抓住机会表现自己的,更有颠三倒四自己估计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整个欢迎挂职统战人士的会议就啰里啰嗦的拖了快俩小时!
  证券老板早就又开始呵欠连天,周老板又开始玩手机,连冯老总都开始把手机摆在记事本旁边,写写画画顺便摁两下。
  对于商界人士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文山会海的拖沓实在是有点要命,怪不得普通老百姓对公务人员的印象不咋地。
  石涧仁倒是借着这俩小时的时间,基本上把这个区,四十来位不同职务不同部门的公务员官员都看了一遍,姓名职务都能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对这些人当中,哪些虚有其表,哪些有真才实干,哪些是在混日子,哪些还想往上努力,心里是有个比较清晰结论的。
  其实他有点小兴奋,老头子灌输十多年,一多半的功力,都应该是倾注在面对这些人的,而不是像现在那样成天面对漂亮的姑娘!
  这才是他宿命中本来就该来的地方,只是用途有点不一样了。
第847章
万事开头真不难
  简单的工作餐倒是得了石涧仁的内心好评,下午才抵达区有线电视台,在一片乱糟糟的菜市场后面一栋很不起眼的建筑里,然后又是一连串的会议!
  这边就只有石涧仁一个人了,在区政府那边发了聘书和工作证,统战部门跟市政府的工作人员都已经返回市里,石涧仁坐在这个陈旧的办公楼里,终于清楚自己来挂职的这个有线电视台是什么样的,自己又该做什么。
  江州市作为国内第四个直辖市,下辖十九区二十一县市,这个算是近郊区就有八十万人口,起码有十来个欧洲国家都还没这么多人口呢,所以横向比较一下,这家电视台有一百多号员工也就不奇怪了,而且还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同时也是区电视台。
  只是和别人家的电视台不同,这家面向八十万人的有线电视台能自主发挥的空间可谓是少之又少,基本上就是个负责把卫星电视信号落地然后送到各家的搬运工,自身的节目么……嗯,每天追着区领导拍点新闻和少得可怜的那点广告就是本区频道的主要自主节目了,然后其他时间全都是反复播放各种电视连续剧,总体一句话,以不出错为最高宗旨。
  这是石涧仁在台长召开的欢迎副台长会议上最大感受,这是个担负着八十万人民群众看电视的重担部门,要准确负责无遗漏的把每个上级信号传递到电视屏幕上,要保证各种技术问题不犯错,新闻节目不犯错等等,前后指出会犯错的点多达十几个,石涧仁听得叹为观止。
  因为是副台长,所以几乎在单位的所有员工都参与会议了,台长是正处级,下辖几个部分诸如总编室、新闻中心、节目中心、技术中心等都是副处级领导管理,石涧仁这也是副处级的副台长就分管……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石涧仁当时差点没笑出声来。
  没错,作为一个类似变电站一样的技术单位,每天就是把几十个频道的卫星电视台信号传递出去,一共才一个专放各种连续剧的自有频道,其中只有一个十五分钟的区新闻节目加各种广告的内容,实在是不敢把总编、新闻、节目和技术这样的重要环节给这位副台长,那就只能分担台长交办的其他任务,算是协助台长做好工作,听起来有点类似总经理助理的味道,可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可以啥都没有的虚职。
  台下打毛衣的,看报纸的,悄悄嗑瓜子的比比皆是,听见这句话也没什么特别反应,倒是有几个穿着工作服坐在后面偏角落的职工比较认真的在倾听,坐在台上的石涧仁一眼看过去就把样貌给记住了。
  大会开完是小会,领导们一起开会,这下杨玉国台长就比较随便了,笑呵呵的介绍石副台长是市里面很有实力的企业家,年轻有为前途光明,来这么个区有线电视台挂职是屈尊了,希望以后大家好好配合工作,也请石副台长经常来指导工作,多支持这么个小电视台的工作,几位分管领导都鼓掌,还说这是挂职领导里面最年轻的了,前途无量啊,说得都没什么诚意。
  石涧仁终于听出来了,但还是没说什么,依旧笑眯眯的跟着鼓掌并说两句,直到小会完了以后恭送各位分管领导出门,再一对一和杨台长坐在办公室了,才开口冒昧的问:“我不需要天天来台里朝九晚五打卡上班?”
  杨玉国端着茶杯吹一下漂浮的茶叶没正面回答:“你这样年轻企业家,每天都有很多工作要忙碌,哪里抽得出那么多时间来天天坐办公室?我们对挂职干部实行弹性上班制度。”
  石涧仁态度好好的:“我非常希望能全面投入这次的挂职工作,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有张办公桌,我会保证在一周五天的标准上班时间不迟到不早退,并认真完成台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杨玉国有点吃惊他的积极态度:“你觉得你能完成什么样的工作任务?”
  石涧仁不摆资历:“您有什么需要我完成的工作任务,都可以交办给我。”
  杨玉国侧眼看了看石涧仁:“刚才我在会上已经说过整个有线电视台的组织架构,我们担负着本区电视新闻宣传、电视数据网络传输等重要职能,你觉得你有什么能做的应该问你自己。”
  可能换做其他大老板没准儿就甩牌子了,石涧仁却一点没脾气:“我在电视新闻和电视数据战线的确是新人,所以需要有个学习调研的过程,我能不能在不影响各部门工作的前提下,到各个部门学习观察呢?”
  杨玉国依旧有点玩味的不置可否:“你是市直机关派下来挂职的副台长,当然可以学习调研,但如果引发什么样的工作事故,那必须由你承担责任了。”
  石涧仁是吓大的,再感谢一下杨台长的指导安排,就笑眯眯的出去了,估计那位端着茶杯的五十多岁老技术官僚还有点摸不着头脑,自己到底给这毛头小伙子安排什么?
  其实石涧仁还真不是毛头小伙子,他知道起码的规则,出来先找台长办公室,也就是类似总经办的这个环节办理手续,一切按照流程应该有的手续,无论是索取电视台目标管理,全台行政工作部属、干部人事、劳动管理和绩效考评评估工作等等文件,还是填写自己的入职表格,办公用品申请等等,这都是有手续的,不照着这些流程做,当然也能糊弄下去,但一旦石涧仁把这些东西完备了,一张表格就要看见一个结果。
  这就是最简单解释的所谓体制,每个体制内的人都有相对应的螺丝孔,哪怕是虚职,也能对应上相应的环节,既然有任命有聘用,那就回避不了安排,这就是体制的特点,只要按照制度流程来,一钉一铆都有相应的制度来对号入座。
  也许效率不那么高,合理性也有待商榷,但能最大程度保证运转。
  所以也有点诧异的台长办公室主任还是热情的接待了新任副台长,有点为难目前没有空置的台长办公室了,石涧仁一点都不介意,随便什么办公室办公桌都行,既然他填了入职表,领了考勤卡那随之而来的各种公务配备就应该到位,这都是电视台行政管理文件上写明了的,按道理说副台长甚至还能要求出行配车呢,虽然全台也就五辆车,除了一台桑塔纳2000是采访车,其他都是工程抢险的面包车,石涧仁也不拿自个儿车库那些豪车来吓唬人。
  最后在下班前,终于如愿以偿的分了个最显眼的三楼楼梯口办公室,和分管电视台员工培训的一位大婶面对面工作,对的,石涧仁记得这位大婶的面相,开全台大会时候打毛线的就是她。
  也许对其他挂职的人来说,鬼大爷才热脸贴冷屁股呢,但是成功的那些人,几乎都是在无数次贴冷屁股的过程中把自己磨砺提升出来的。
  任何一个职场新人得到的不都是类似的场面么,很多人心安理得的开始随波逐流,但总有些人会逆流而上的。
  况且相比当年在批发市场当棒棒,这算个毛线。
  在有心人眼里,这种局面下可以做的事情多得要命!
第848章
身未动,心已远
  直辖市下面的区,其实就类似普通行政区域的县,区政府所在地就类似县城,对石涧仁来说,光是这样游荡就感触颇深。
  山里的生活是简单重复的,除了早起晨练下地干活,就是读书习字,而这所有一切都是在修行,貌似农家的生活方式背后却从小就有精神层面的锤炼,老头子有的放矢的引导少年用精神世界看待生活,所以石涧仁从来不会觉得那样的生活枯燥乏味,一草一木,一云一雨都能带来静坐思考,促使少年从小养成了思索生命本源的习惯,这有点类似寺庙道观里修行的出家人,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和现实会脱节,但自我世界一定是丰满的。
  从小时候起,到县城不过就是小心翼翼锤炼心性的场所,如何避免小徒儿在光怪陆离的县城迷失内心,心理失衡,老头子肯定是花了一番心思的,所以石涧仁从小对这样的县城并不陌生。
  没有大城市那样左右逢源的经济发展点,没有那么多外来流动人口,这里也许祖祖辈辈都是本地人,他们生活的选择跟方式都延续了好多年,改变起来也很难。
  但眼界开阔的好处就是,石涧仁这几年不光看到过欧洲的市镇风貌,也在沿海地区见证过那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仅仅就是下山的这么四五年间,他对区县这个居于城市之末,乡镇之首的行政区设置有了颠覆性的认识。
  可能这才是构成泱泱大国的坚实基础,光凭这点,石涧仁就觉得自己该来这样挂职,以一个政务执行者的角度来审视这片土地,而不是混日子。
  人生不过几十年,抓紧时间体验这些与众不同的生活还来不及呢,哪有那么多空闲时间消磨玩耍。
  也许这就是有些人为什么一直在努力成功的原因,他们把人生看做一场探索之旅,而不是无聊空洞的磨难。
  既然来都来了,何不积极点给自己找乐子呢?
  石涧仁不光这么看待人生,也是这样看待当下一刻。
  下午五点过,早就不知不觉消失了多半人的办公楼里,石涧仁才背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包出来,这是他携带的唯一行李,斜挎在灰黑色夹克肩头,咋一看就跟普通业务员差不多,搭配黑色休闲裤和深咖啡色马丁靴,裤脚这么盖住了过踝的靴子,露出来也就跟普通皮鞋差不多,只是多了点休闲味儿。
  这种穿着方式是吴晓影建议的,演员出身的她太讲究这种道具般的细节了,穿西装高档了不合群,低档了掉份,特别是领带、皮带扣等等点睛之处很容易被人掂量出来,所以翻领简洁夹克是最标准的方式,动静皆宜,看看电视新闻上那些领导人的穿着就能领会各种窍门,这样走在县城的街头也轻易的就被融入其中。
  区县的繁华范围虽然一般很狭小,但热闹程度却也不会比大城市差,灯火通明的步行街上门庭若市,石涧仁穿行其间先买了俩肉夹馍,然后颇有些悠然自得的到处走走,最后还买了杯热豆浆,虽然从包装到店铺装潢都有点掉档次,但各方面需求都有,包括最后看到颇有些灯红酒绿的夜总会、娱乐城,名头比大城市里面还吓人,动不动就环球、天宫的,那些坐着各种小汽车,摆出财大气粗模样抵达的当地老板们,脖子上的装饰品让石涧仁想起倪星澜好像给自己也买了根类似的金链子,放哪儿了都?
  装潢华丽的门口一排迎宾姑娘,穿得有点少,在这初春乍寒的时分,还是有点瑟瑟发抖的,但生活让她们得带着欢歌笑语迎上金链子去。
  是当年不好好读书改变命运欠下的债,还是贪图享受不愿脚踏实地的努力,又或者是从来都没有得到过选择的机会?
  吃着肉夹馍的石涧仁喝口豆浆,游荡到下一个路口去了,如果说两三年前他思考这些东西还有点咸吃萝卜淡操心,现在似乎已经逐渐接近他应该思考这种问题了。
  但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样的社会伦理民生细节古今中外都是个复杂的课题,石涧仁的态度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而行。
  其实夜总会的附近还有不少穿着时髦的年轻男女聚集,小伙子居多,少数几个女性都是矮胖中性风格打扮,肯定是不能跟夜总会门口站的那些比,或坐或站的霸占了步行街的路牙子或者长椅,发型穿着都是很新潮的,染发的花样都有点达到怪异的程度了,尽量扮着成熟的风范抽烟大声笑骂,有点小公鸡使劲展开羽毛模仿孔雀开屏的幼稚,从他们看着奢靡堂皇所在的渴求目光,就看得出阅历青涩和囊中羞涩,跃跃欲试的不光是雄性荷尔蒙,还有种不择手段的渴望。
  几乎就是同龄人的石涧仁带着点怜悯从他们附近走过,居然还有几个对他指指点点的,石涧仁稍微和他们有点目光接触,就带着挑衅的气势回应,似乎稍微丢点火星子都能一拥而上的爆发打斗,特别是石涧仁这种看起来穿着打扮都比较正统,经济条件也还不错的同龄人,不用说话就仿佛在嘲笑他们,他们的自尊早就被冷冰冰的社会现实洗刷成有点反应过度的自卑了。
  脑袋和口袋的双重空白让这些的年轻人似乎对社会总有种愤怒而不满,漂亮姑娘、豪车、美酒都被别人掠夺一般,所以他们才是最容易被煽动激化的部分。
  如果能给他们的脑子里增加哪怕一点点正能量的东西,恐怕对这个社会都是有益的。
  石涧仁有点哂笑,这不原本就是自己选择韩剧的时候的想法么,现在终于当上肩负精神文化传播的电视台副台长了,最应该对口的职能部门,却不能为扭转这种几乎空白的精神层面做点什么,是不是很好笑?
  再走一段,脚下就离开了地砖铺就的步行街,县城繁华的程度也就到此为止,光亮程度以直线下滑的态势立刻变得有些灰暗,除了懒洋洋的路灯,街道两旁大多都比较黯淡,才不过晚上七八点,道路两旁的商铺门面就基本处于关闭状态,也对,县城嘛,没有那么多经济消费需求,很难支撑大范围的夜生活,石涧仁步行了快两小时,基本上把这座区政府所在地三横两竖的街道走了个遍,光是看看住宅楼的亮灯程度,也能判断出很多信息来。
  最后挂职的第一天晚上,他找了家电视台附近的小酒店住,这也是他比较清晰的感受,相比三年前和赵倩到县级市搭救赵子夫,两年来因为出通告和沿海考察企业到处出差,再到去年春节后跟吴晓影一家人临时住在某个县城,这种私人开办的小酒店小旅社如同雨后春笋办冒出来,一年比一年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1/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