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石布衣(校对)第3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9/653

  石涧仁听得懂弦外之音,其实这个电话说得很清楚,肯定还是会有人对自己这种做法不高兴,因为对于平庸者来说,他们巴不得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跟他们一样懒惰,这样就不会照射出他们灵魂里的愚昧,就可以让他们心安理得的自欺欺人。
  可这世界上成功的永远都是那些努力的聪明人啊。
  所以修整好花台以后,石涧仁的下一步就是清理整个电视台办公楼的后坡!
  区县事业单位不会跟大城市里面的办公楼那样周围寸土寸金的,现在从楼上往后看出去,围墙外面还是农田呢,不过这起码有上千平米的电视台后坡用杂草丛生来形容都太简单了,一人多高的野草荆棘加上密布的各种自然生长树木,估计蛇啊兔子之类的都不罕见,而且靠近办公楼这边窗外丢满了各种随手扔出窗外的办公垃圾,虽然不至于堆积成山,但看着就让人觉得恶心!
  不过从石涧仁慢悠悠的沿办公楼侧面开始动手,这回整栋楼的人都不会怀疑他一定会在半年时间内把整个后山坡都收拾出来的决心了。
  所以有七个员工开始跟着他动手,但最早那五个里面有俩放弃的。
  接着在所有员工的关注下,杨台长叫了副台长到办公室去谈话。
  可能换了绝大部分的一把手看到这样的状况都会有点不舒服,严重的甚至会觉得非常恼怒,这分明是在挑战自己单位一把手的权威嘛。
  但比较讨厌的就是这厮却又是个挂职的,且不说给他穿小鞋有什么效果,人家以后根本不会在乎从这里得到什么,所以杨玉国的开场白也不得不先表扬,表扬副台长艰苦奋斗的精神,还开玩笑说既然听说石涧仁都是大老板了,干脆请个清洁公司来一股脑的做了嘛,也算是扶贫互助支持工作,有线电视台可是清水衙门呢。
  石涧仁真讨厌,居然引经据典的打官腔,说是按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提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不跟杨台长讲那些大道理,兜了会儿圈子就拿出电脑打印的稿件来,关于拍摄本区旅游景点形象片的专题方案,几番修改以后才整理成稿。
  杨玉国一听简直喜出望外的皱眉:“这是旅游局的事情,你怎么擅作主张呢,财政经费呢?谁给?你给?小伙子,年轻有冲劲是好的,但是要考虑工作方式方法,要首先考虑这么做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会犯什么样的错误……”
  本来就是想敲打一番毛头小伙子的老前辈如获至宝,根本就不细翻这十多页密密麻麻的方案,由此延展开去,那些最近不务正业去打草松土的员工在工作中频频失误,而且分明有搞小团体拉小圈子的苗头,这是极为错误滴,不能让这种错误的自由散漫再发展下去了云云……
  恐怕这位的思维模式都用来娴熟应用这种所谓的管理艺术了吧,让石涧仁真正见识了一场什么叫理论联系实际的批判主义,不像其他挂职干部那样只是偶尔来挂个号叫做无组织无纪律,要求熟悉了解各部门工作状况叫做外行指挥内行瞎胡闹,最大的危害当然就是煽动不明真相的年轻员工脱离正确领导。
  说到后来,杨玉国台长从苦口婆心变成了有点生气的拍桌子,警告这样的挂职干部是他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如果再这样瞎胡闹,影响了电视台正常工作秩序,他就要打报告给上级领导部门要求把这样的挂职干部调回去,甚至说出豁出去这个台长不做了,也要用几十年的党龄来保证电视台工作的正常运转!
  说得好像石涧仁是洪水猛兽的大怪物一样。
  可能让这位五十多岁的老干部越说越激动的原因,就是石涧仁的表情吧。
  按说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在遭遇这样的领导批评时候,多少也应该涨红了脸,就算不羞愧也应该有点愤怒或者其他情绪吧,石涧仁就那么端端正正的坐着,平静的看着对方发挥,表情既不讥讽嘲笑,也不冷漠抗拒,甚至还有点专注,期间还时不时的点头。
  这让人很烦躁的!
  让人非常清楚自己在无理取闹的上纲上线……
  所以杨台长居然发现自己有点情绪失控了:“我说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意见没?我们是讲民主的,都可以摆出来谈谈嘛!”
  石涧仁还是安静:“您说得非常对,我确实太年轻太天真,有很多工作都没有做好,漏洞百出,那么我现在非常真诚的希望得到您的指导,特别是就刚才您指出的这些工作上的失误跟问题,我一定会虚心接受,那么现在我把刚才您说总结一下,回头一定会逐条整理出来检讨自己的工作,第一条是没有遵守挂职人员的工作时间……”
  杨玉国惊恐的发现,这个年轻人居然把刚才自己唾沫横飞的一大堆话,清晰无比的全部列成一条条摆出来!
  原以为自己只是用领导的气势,体制内的惯例就可以让对方不知所措的局面,竟然全都真的听进去了,还准确的转换成文件格式表述出来,他丝毫不怀疑,回过头依旧能把这完全有些荒诞无比的批评全都整理成文件。
  因为明明他的内心是清楚这个年轻人做的没有半点错,只是在挑战他这个平庸之辈的权威而已!
  但更让他吃惊的是石涧仁好像在说别人的事情一样,不带半点感情色彩的讲述完这十多条“罪状”以后,居然还是回到那份专题方案上面去:“我提出这份方案的初衷,在最后三页说得很清楚,只是因为今年国家电视台有一个区县广播电视合作项目评比大赛,这就是我们跟旅游局合作的最好时机,无论能不能在这次大赛上获得奖项,起码今年的年终总结,不会跟去年几乎一模一样,也不会跟前年一模一样,同时对于青年员工的带动,我也是基于全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技能评比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其实上级部门对于基层广播电视部门做了非常多的指导跟期待,这些都在办公室文件中体现出来,我们只要按照这些文件精神去做,在今年年底的时候,区有线电视台就有可能获得江州市电视台通联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我已经查阅过去年获得这些称号的区县电视台工作样本,也就是在类似这几个部分上面做出成绩就行,而所有这一切出成绩的时候,早就在半年以外,跟我无关了。”
  刚才还吹胡子瞪眼睛的老台长,这会儿眼睛定定的看着年轻的副台长。
  石涧仁的眼神依旧平静无辜,五六十岁经历了多年岁月的人一定能看出来其中的无欲无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大多数人都会动心。
  只要能换取一点改变,送你一场富贵又如何?
第864章
何乐而不为
  习惯于谨小慎微的人,很难会主动去探寻广阔世界。
  相面不一定指的全都是看面相,听其言观其行也是重要项目,这也是为什么老话说言多必失的道理,话说得多了,自然就被人观察了个透彻,从而失去了主动在手。
  杨玉国是个胆小的人,这点从他一贯以来的口头禅“不犯错”就可见一斑,但胆小绝对不是罪过,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谨小慎微也不是什么错,由此看轻别人才是心思狭隘,重点就在于区别出愚鲁贪婪,出言轻浮而不实际的胆小怕事,和有些胆小义大之辈。
  有种人往往长得头圆额正,眼睛圆小,身材短粗,看东西的时候习惯眼睛朝上,做事缩手缩脚但是却细心细致,一丝不苟,能在有线电视台这样的技术行业做了二三十年的杨玉国,显然就是这种典型的技术官僚。
  每天把上级交代下来的工作不犯错的完成,那就是万事大吉,虽然不会有什么闪光点,但几十年不出错也是块金字招牌了,多半最后还能多福而长寿呢。
  但是人就会有点功利心。
  细致翻阅区有线电视台各种文件资料就能发现,在整个江州四十个区县里,本区有线电视台从未获得过任何荣誉!
  如果真有一项什么二十年零事故的奖项,可能这里没问题,但就是没有啊,有线电视布网才十二三年呢,各种专业技能评比和创新项目比赛,杨玉国麾下的有线电视台从来都是报名但不积极参与,因为他的主旨就是不犯错,不得罪区里面各种相关职能部门,所以作为媒体很重要的舆论监督职能几乎等于无,从未有过维权争论,从来没有会引起争议的节目,连区里面本地商业广告都是谨慎又谨慎,石涧仁不止一次看见杨玉国在广告审批文件上批复“恐怕不合适,慎重播出……”“太过露骨,不予播出……”等把广告拒之门外的做法。
  反正有线电视台是靠上级行政拨款吃饭的,广告收入有没有也不会改变什么。
  所以在有些地区电视台简直都是富得流油的纯商业化部门了,这家区有线电视台还是清水衙门。
  由此可见,杨玉国不过是胆小,品行甚至说得上是端正而有点迂腐。
  然后石涧仁在这几天里面有个有趣的发现,他在查阅各种文件的时候,发现杨台长曾经把去年全市行业评比汇总文件借过去看了好多天,这在办公室的文件管理上面都有清晰记录的。
  最好笑的是,这份文件上杨玉国居然逐条批阅了那些个电视台的奖项,诸如:“哗众取宠”“假大空”“面子工程”这样的评语比比皆是,有些后面还有很情绪化的感叹号!
  这样一份也许连办公室主任都只是公事公办的收发管理,从未去翻阅过的文件就那么混杂在整整一铁皮柜的红头文件里,偏偏石涧仁一目十行的挨着就翻阅到了。
  这分明是很有些心有不甘嘛。
  对这样的台长,石涧仁好气又好笑,无限风光在险峰,什么好处都得去争取才有啊。
  所以他才会对症下药一般行事,你不是很希冀点奖项么,那就给你个台阶。
  温润无方的副台长,确实很难让人对着他生气,杨玉国可能都有点惊讶自己刚才难得的失态,最后说把文件留下自己回头再仔细审查。
  石涧仁第二天早上就在其他员工或明或暗的注视下,继续他的半小时义务劳动。
  上班以后继续到各个部门做考察调研。
  这让一片观望心态的电视台员工们很吃惊,从来都对新生事物说不的杨台长竟然妥协了?
  所以偷偷摸摸的在早上又有七八名员工加入到劳动队伍来。
  但接着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杨玉国居然通知新闻中心去拍一下这个义务劳动场面,说是留点素材,但没说干什么用。
  员工们中间就有人猜测这要么是台长在给副台长将军,拍下这誓言旦旦的开始场面,如果副台长敢半途而废,那就真是响亮的回敬了一记耳光。
  还有人猜测难道老大是要留下案底,等到副台长挂职走人以后,把这些敢跟着翻天的家伙秋后算账?
  事业单位里成天无所事事的员工最喜欢讨论这些一举一动了,而且那口吻就好像朝中文武百官在讨论皇帝跟后宫佳丽、首辅大臣之间那些破事儿一样,颇有些挥斥方遒的味道。
  所以接下来立刻又有三五个人悄悄的退出了劳动队伍。
  投机者总是在不停的算计这其中得失。
  石涧仁才不会在乎呢,挂职两周时间以后,他终于在周末回了一趟市里面,没别的事,除了看看丢丢,跟几位高管开会简单沟通一下相互工作状况,就找张明孝借了他那辆改装过的小越野车开过来上班。
  这车除了不太适合长途驾驶,对于在田间地头转悠,上山下河是最方便的,而且整个车因为长期被张明孝拿来玩各种场地越野赛,外表到处都坑坑洼洼的不怎么讲究,不会让电视台员工说三道四产生不好的影响。
  因为接下来石涧仁就开始跑工作站了。
  作为一个下辖八个街道,二十一个镇的县级区,有线电视台其实也在其中四个较大的镇分别设有工作站,而且在每个镇跟街道都有业务点,哪怕这些业务点往往只有一两个人,工作站也只有四五名维修技术工,实际上的确是一个工作面深入到了每个角落的网络。
  所以石涧仁又花了一周的时间,早出晚归的把所有工作站跟业务点走了一遍。
  回来首先提交给杨玉国一份详尽的有线电视台外围工作站点状况调查报告,在这份调查报告里,石涧仁其实没有涉及自己最擅长的人员状况,哪怕他这么走一遭最大的目的也是这个,他只非常细致的用表格罗列了所有工作站以及业务点的工作环境、周边状况,哪些处在集镇中心区,哪些纯粹就是荒郊野岭的无人问津,那么在这些客观状况参差不齐的各种站点中,哪些是维护得比较好的,哪些在运行了十来年以后亟待修缮的,一一标注。
  而且根据这两年上级颁布的村村通工程指示精神,要让电视节目走进每个村庄,实际上有线电视的线缆覆盖只能保证到镇一级,不少地处偏远的自然村根本就不太现实,所以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区电视台就可以参考其他类似情况电视台的做法,跟这些偏远村落协调用卫星接收器的方式,也就是俗称的小锅盖来达到目标,现在这玩意儿已经出现在某些乡镇集市上,但各业务点并没有把这一块给管理约束起来,因为从理论上来说,私自安装卫星接收器,收看不受管理的境外节目是违规违法的,作为电视台的业务点应该体现出广播电视行政管理的职责。
  所以表格里,石涧仁也把这种卫星接收器安装多寡的大概状况标注出来了。
  总而言之,石涧仁避开了各部分人员配备合不合理,明明一线做事的临时工又苦又累,办公室的却闲极无聊等事业单位常见弊端不谈,只是很脚踏实地的罗列现如今二十九个站点的调查状况,仅仅是详细标注的一份资料,甚至还带上了每个站点的照片,让好几年都没有到一线全面查看的杨玉国又吃惊又看得津津有味。
  身为领导又怎么不喜欢这样言之有物的报告呢。
  最主要是石涧仁这挂职的还不会影响到他的职务。
第865章
生活中的彩蛋
  总体来说,石涧仁一直把自己的工作过程做了详细的汇总报告,每天都会把自己的工作安排跟结果以书面形式送一份到台长办公室,虽然杨玉国从未批复过,但显然默许了石涧仁的这一系列举动。
  而石涧仁没有汇报的恐怕就只有自己对所有电视台在职员工的考察了。
  不需要谈话交流,只需要看看这些各站点员工对“异人”副台长的态度,石涧仁就能从某些人的眼里看见那种称之为希望的东西。
  他的所作所为,不过都是在告诉这些已经在僵化体制下一板一眼的员工,也许还有另外一种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
  改变不一定都是翻天覆地你死我活的革命,潜移默化的从早上义务劳动,到看见那公开张贴在电视台宣传栏的《风景区旅游形象宣传片》方案人员征集,都是一种变化。
  比较离奇的就是在这个对全台员工公开征集的拍摄计划中,特别注明,所有人员都是免费并且在业余时间来完成形象片工作的,除了拍摄制作过程中的补贴费用是副台长自己掏腰包外,没有任何酬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9/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