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石布衣(校对)第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653

  唐建文和石涧仁说话就更吓人,随口都是英语、德语夹杂着表达含义,唐胖子还炫耀自己已经有点规模的越南语,然后已经开始在学习俄语了!
  他那几句带着弹舌音的俄语发音还引来胡蓉梅的回应,原来这位就曾经是平京广播学院的外语专业出身……
  这些人仿佛随时都在给自己学习和补充汲取知识,随时都有饱满积极的态度,这和傅育林曾经记得的先富起来那批人区别有点大,也和史维梓熟悉的公务员体制内气氛迥异。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坐在这样一群人中间,江小东都能梗着脖子说自己珠算现在练得也还不错,甚至连丢丢也挣扎着要去摁那些个彩色国旗按键,听见背后冒出来一句句外语都乐得嘿嘿嘿,谁还好意思说那谁谁夜总会里的姑娘不错,那待会儿是不是去打麻将还是咋金花?
  不由自主的都会觉得还是按照这群人的这种节奏来促使自己提高比较好,一直欠着身体坐了半边屁股的傅育林简直有些惶恐,好像第一天回到这里时候信心满满的状态受到很大的挑战,庄成栋给他敬酒,都不敢使劲喝,睁大了眼睛在竭力想把桌面上的每一句话都听懂。
  史维梓则专注于观察石涧仁,观察他在这个应该是已经总价值过亿的团队中是怎样的一种领导,卞锦林发现他的目光,就给庄成栋一个劲做鬼脸。
  于是在石涧仁回到饭桌上以后,大家不需要怎么调整就默契的把话题又转到了温泉城本身上面来,经过下午的亲身体会,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哪些必须得调整,现有的哪些资源又可以调动过来的,傅育林连忙拿出小本子做记录,史维梓就负责帮他专注的听,时不时提醒他还有什么没记下来的。
  有条不紊的把后面的工作步骤梳理出来,吴迪也给出了资金保障,这让喜出望外的傅育林主动站起来感谢,但撑着桌面起来的时候,又差点把桌子按翻,慌不择言的他干脆把自己本来想给老板一个惊喜的商业计划和盘托出。
  原来当初温泉城是门脸,溶洞才是第一期工程,他在旅游局早就跟随地质勘探还有老山民到深谷里面去探寻过,这深谷中一共有五十多处溶洞,值得开发的还有好几处,最重点是可以把顺着这条河溯溪而上的旅游线路给开发出来,这是纯粹自然景观,不需要过多投入建筑或者道路,重点是完备点船只和安全设施就行了,里面的风光才是真的秀丽咧!
  说得唐建文立刻就决定干脆下周组织员工过来搞个野营活动,傅育林和史维梓正好也抓紧时间做准备,就当是勘查线路做试运营了。
  本来感觉好像要三四个月才能写报告、审批、做预算、做准备的冗长步骤,立刻就被这群实践派的家伙压缩到一周,连石涧仁都说感觉有点压力了。
  但傅育林咬咬牙说好,自己一定不会辜负这次考验,然后就迫不及待的先出去准备了,争分夺秒到了有些极端的地步。
  真正有益的朋友不需要攀比什么东西,也不是在废话连天跟肝胆相照的酒话中浪费时间,志趣相投还相互有所启发,认真交流有所得之余,胡蓉梅迫不及待的就要赶到唐楼去看看,然后就像来的时候一样,几乎没喝几杯酒,呼啦啦的又两部商务车把这帮人全都带走了,只留下张明孝在晚上的高峰期到处带着保安……看泳装美女。
  如果光看温泉城今天这个周六的业绩,那当然是蛮不错的,但一周有七天,平时哪有那么多城里来的客人,确实还要再琢磨一些生财之道。
  但显然已经有了个正确的方向。
第908章
我随便说,你随便听
  同样有正确方向的还有电视台的年轻拍摄团队们,接下来一周,已经正式获得了电视台许可的团队成员们在相互工作时间内就开始调整出来分头做自己岗位内的准备,重新构思剧本,重新解构别人的作品,重新了解自己的设备,还要重新拿起书本来,杨金瑞他们去了四个人到剧组学习,罗明远没轮上,因为工作站技术缺不得人,这临时工可没年假。
  但周三的时候拍摄团队大多成员跟石涧仁一起去参加了区图书馆新馆的青少年儿童阅读活动,那位平时一贯打毛线的童大婶还是按照体制内的常见手法,她本来就是电视台负责培训工作的,虽然一年到头也没看见什么培训,只是负责收发那些上级递过来的培训文件,现在倒是很娴熟的找了两个教育局的朋友,以文件形式下发了区电视台和图书馆合办的这次活动,安排了中学跟小学各一所,来了各一百名学生,把图书馆后面那还没长得整齐的草坪坐了个满。
  按照石涧仁的思路,应该是发广告宣传画到各家大中小学校,招募爱看书的学生自发在周末来参加阅读体验活动,但显然这种有点漫长,并且一开始可能会遭遇冷场的方式不会被体制内采用,他们习惯于一定要一炮打出个金娃娃,给领导反馈的文件里面一定要有成功的字样,所以热闹跟行政命令是联系在一起的。
  也不管学校愿不愿意,还是把这骂成了摊派或者形式主义,但学生们倒是高兴的,起码一个下午不用上课嘛。
  叽叽喳喳闹得跟菜市场差不多的草坪上,全靠几位老师威胁利诱才把场面控制下来,先是书籍捐赠仪式,石涧仁个人掏钱购买的一万余册各类书籍被正式送给区图书馆扩大收藏,其实其中有近两千本都是石涧仁家里、办公室堆满的书籍,留着也没啥用,捐了还有个好去处,其他才是柳清按照石涧仁开的书单,派人到批发市场买来的,后面也就花了不到十五万的费用。
  这样硬性安排来的两百名学生大多是没什么关注的,他们也明白自己就是坐在那当个背景,石涧仁坐在主席台上,看着下面的学生们最多有二三十个眼里充满渴望的伸长脖子,观望那些故意被排列放在两部分学生中间长台上的书籍,略显遗憾。
  看书,是个会受益一生的习惯,在现在这个资讯发达,电视电影网络触手可及的年代,再加上日益繁重的课内学习,很多孩子从小就放弃了这种需要思考才能获得的阅读习惯。
  不得不说是种新时代的遗憾。
  所幸之前已经有这样的猜测,耿海燕也来出席了这次会议,打着为奶茶店跟化妆品店打广告的幌子过来捐赠了五万元的漫画、卡通类儿童书籍,然后宣布凡是持区图书馆借书证到奶茶店去消费,一律获得五折优惠,并且根据借书证上的借书数量还能提升打折比例,并且拿着借书证的学生,可以随时在店内借阅其他更多的时尚潮流书籍,有间奶茶店从一开始就有设计书架之类的摆设,一直都有放各种杂志画报的习惯。
  很明显,这种优惠打折的消息远比石涧仁那十几万的书籍得到了更加热烈的反应,孩子们脸上终于带着真实的笑容开始鼓掌欢呼,连老师都笑着问成年人是不是持借书证也是一样的待遇。
  图书馆馆长也满意学生们迫不及待的现在就要开始办借书证的热情,要知道新馆开馆这么久,全区才办理了几百张借书证,其他都是硬性要求各行政体制单位和学校办理的几千张,真是羞煞人了。
  石涧仁还出主意,让工作人员现在就开始分发申请表格,后面一长串各种讲话的时候,学生们就可以先填写,这样会后不至于拖太长的办理时间,回头集中把借书证办好了拿到学校去分发就行。
  馆长觉得大善,吩咐下去,后面就一个接一个念稿子了,童大婶的稿子最长,耿海燕都听得昏昏欲睡,在下面悄悄伸手掏石涧仁的兜,用这种小刺激来让自己保持笑容坐在那。
  结果两百名学生中间,还是各种情况的都有的,本来是循着惯例问问有没有学生提问的,电视台主播客串的主持人都准备说没有就散会了,一个瘦瘦的男生举手,戴着眼镜的双眼看着就挺机灵和聪慧的模样:“我想问问捐赠书籍的台长叔叔,您这么年轻就当台长,也是因为读书得到的么?”
  埋头填表格的学生们哄笑,倒是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都抬起头来,老师和官员们也有点笑,图书馆馆长还使劲对石涧仁鼓掌,主播笑着把麦克风放在石涧仁面前,他之前是没有讲话的,实在是不喜欢这种模式,但现在点点头笑着站起来,不用麦克风,直接用清朗的声音说话。
  石涧仁本来就是跟老头子说官话的,跟普通话差不多,来了江州慢慢又变成江州话跟普通话随时切换的模式,这会儿的普通话很标准但又没有主播们的那种字正腔圆的味儿,有点随性。
  已经是四月,石涧仁按照体制内现在最标准的穿法,一件白衬衫扎在一条普通的黑色西裤里,一点都不时尚,但就是有种干干净净的书卷气。
  后来给学生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书卷气:“听见你们叫我叔叔,我都有点惶恐,因为我今年才将满24周岁,而你们中间的高中生都有十七八岁了,但痴长几岁,关于读书,我真有几句话想说,也许一辈子都会有好处的话。”
  这几句话让更多学生抬起头来,有些小女生还立刻悄悄遮住脸在那交头接耳,耿海燕一眼就看出来那种小花痴的表情,撇嘴不满。
  石涧仁镇定:“其实我没有上过学,非常羡慕你们能坐在校园里读书,不用在乎吃穿用度的生存压力,只需要读不同的书,做感兴趣的事,坚持锻炼身体增长见识,这就是未来最有用的努力,这几句话可能你们听过很多,觉得没什么稀松平常的,对,但我要告诉你们,重点在于,何时能成功,现在努力读书是否有回报,其他人对你的评价看法,这些都不重要,根本不要放在心上。”
  一边说石涧仁已经顺手把主席台上排列的一长排书籍叠起来:“就好像这一本书根本谈不上成功,只有不停的阅读,不停的学习,专注于自身内在的积累,宁静而坚韧的积累,一个人就像一座城池般充实起来,看似安逸平和,实则内心风生水起,默默的就在攻城略地,引导你去做好手边的每件事情,总有一天你回过头看,你已经站在这一叠书的上方,环顾四周,你已经成功了。”
  主席台上,三四十本书借着台子本身的高度,堪堪超过了石涧仁的高度,他伸手拍着最上面的封面:“人生的高度,永远来自于你的知识高度,其他所有一切都是衍生品。”
  学生们能听懂内涵的肯定不多,但高中生们并不难理解这几句话,脸上不由自主思索表情的就有点多,但最先鼓掌的竟然是有两个老师!
  然后掌声就响成一片了。
  只要有一个人跟自己一样,听懂这几句话并一直在践行,石涧仁就觉得满足了。
  他是真心实意说的,但很多人却当成先进事迹报告来看。
  电视台作为协办方之一,当然还有摄像了。
第909章
真的不关我的事
  所以这次石涧仁觉得平平常常的阅读活动居然成了个重点。
  在统战部挂职干部讨论会上的重点。
  六位被送到市内各处挂职的干部,在接近两个月的时候,终于迎来了回到统战部,面对市委市政府十多名不同部门官员的讨论报告会,据说这是个惯例。
  平时基本不怎么到这边区里来的两位女干部特意提前一天过来单位,晚上找石涧仁吃晚饭,那位在财政局挂职综合处副处长的证券公司老总连这点虚应场面都懒得来,说自己正在陪客户,明天一早到市委办公室那边去见面,中午一起吃饭。
  两位女干部这回看起来是真的很熟稔了,通过统战部搭建起来的关系,她们的广告公司和文化传播公司已经合作了好几单买卖,现在重点就是合起来跟石涧仁起哄,要他请倪星澜来江州做活动,她们现在手里一大把优质资源,绝对能跟倪星澜这样的一线明星碰撞出火花,那可是一大把赚钱的机会!
  没错,在石涧仁挂职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回到平京的倪星澜重新走上了自己身为明星的轨迹。
  由于过去一年她接了不少代言,所以在受伤休息的四个月时间里,屏幕上并没少了她的出现,有些以前录播的通告跟电视电影还在持续,只要不是因为负面消息和刻意打压,这四个月的休养好像反而有点小别胜新婚的感觉,重新回到聚光灯下的倪星澜密集出现的程度让观众和媒体都有点咋舌!
  一个半月上了十七个通告,其中有三个还是每周一次的娱乐节目当固定嘉宾!
  吴晓影笑说肯定是任姐觉得亏空了四个月要找补回去,虽然现在还不适宜让倪星澜拍电视电影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但拍广告片,上通告那几乎每天都是排上了,据说那位新找的女保镖兼女助理私底下都给同行们感叹,没想到当明星这么累,完全不亚于她们霸王花的高强度训练。
  所以这种猛一波攻势下,倪星澜当之无愧的重新频繁登上关注热点,最近一次更凭借出席颁奖典礼的成熟打扮“莫名其妙”的被炒红,已经成了当之无愧的一线明星,通告费用单次价格从之前的三万悄悄升上了十万,接着等她的估计就是一连串高片酬的影视剧拍摄。
  这些信息不光两位女干部在八卦杂志和媒体上能看到,石涧仁每周和平京那边经纪公司刘杰都有通气,他能给倪星澜说的只有尽可能慢点,一方面可以保证身体恢复,另一方面也是自己的心性可以得到淬炼,而不是在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洗礼中迷失方向。
  倪星澜这段时间电话比较少,偶尔打来也是比较累的时候说听听声音就好,至于石涧仁的一切所作所为,据说她都在那互通有无的八卦聊天群里尽在掌握,对石涧仁去了个什么基层当小官员,她和齐雪娇的态度都差不多,那是一切皆有可能的基础,很支持,所以不打扰,对耿海燕过来倒认为是个对石涧仁的考验,她很有信心。
  所以这时候石涧仁更不会胡乱替倪星澜承诺什么,依旧公事公办的说有什么商务诉求找经纪公司,自己这个经纪人是不管具体事务的。
  两位女干部只好失望的让石涧仁买单请客吃饭,却还没意识到她们觉得赚了几万几十万的一个多月,石涧仁扎根在这里干了些什么事情来。
  最后石涧仁把两位女干部送到区里最好的酒店休息,第二天一早接了她们一起前往市政府。
  张明孝已经把石涧仁在这边的车换成一辆黑色商务车了,除了现在作为温泉城老总需要一部这样的车,另外的理由居然是嫌石涧仁把他的小玩具没保养好。
  其实两位女干部已经有点什么感觉了,感觉好像这次挂职上面的领导有些不一样的关注,她们或多或少的有些关系通了点风声过来,所以才提前一天过来做准备,无论工作报告还是和自己单位领导职工的关系都准备得很充分了,还问石涧仁,石涧仁空着手,啥都没有。
  还是那略显老旧的办公楼,还是曹天孝站在楼外客气的迎接,两部奥迪旁边房地产老总又换了一辆宾利,正站在一起闲聊的三位成功男士笑着对同伴招手,证券老总还笑谑石涧仁把两位漂亮的女士都招呼到他那里去了,真是年轻人够吃香啊,周总娇嗔着说不理他了,石涧仁不回应玩笑,挨个跟对方握手,的确还是证券老总的手上动作显得最轻慢,房地产老总最热情,但应该是一种为人处世的习惯,其中真心实意的成分反而是最少的。
  曹天孝其实也只是多打量了几眼石涧仁,没有单独说什么,招呼六人一起上楼,还是走之前的那个会议室的椭圆形大会议桌,还是那么对着十多位官员的座次方式。
  不过上次基本上都是统战部官员为主的对面,现在光是看放在桌面上的名牌,就能意识到有很大的不同,起码上次坐在头排正中央的朱宏涛名牌已经放到了第二排中间,曹天孝甚至连牌子都没有,一直站在旁边,而前排中央的赫然就是当前的江州市市委副书记!
  石涧仁以前是很少关心江州市委市政府的官员姓甚名谁的,但现在阅读了大量的红头文件,对这些名字当然是如雷贯耳,然后还看见盛国祥的名牌也在第二排,就觉得自己在区电视台和景区的事情上,是不是太过锋芒毕露了一些,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而他的五位同伴肯定都是知晓这些名字的,有点惊讶,毕竟通过他们的渠道,以往的统战部挂职干部,最多也就是在统战部内部交流,副部长才是常见的最高级别,部长可能都要在挂职结束的时候才会露面,这在格外讲究层级的体制内是有严格区分的,怎么会现在忽然就出现党政二把手。
  他们几个面色各异的相互看,观察相互几人脸上表情,假若石涧仁算是面相专业的科班出身,这些各自领域都算是挺出色的人物,自然也能掌握几分这种察言观色的能力,而且习惯于跟这个体制打交道的人,都会观察谁脸上最平静,那么谁就应该是知晓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的,那么这种变化也就最有可能是为着谁来的。
  所以石涧仁那看似安逸平和的神情,就被他们看做老神在在,结合他那颇有些非比寻常的背景身份,房地产老总都悄悄偏头给石涧仁耳语:“闫书记可是很难出现在统战部的这样一个会议上哦?”
  石涧仁是觉得没必要跟着去装出惊喜的样子来掩盖自己:“可能吧,以前从没见过。”眼睛瞥见证券公司老总笑嘻嘻的在跟那位去挂职副镇长的蒋先生低语,这时候在朱宏涛的快步侧身带路下,神态不一的一行官员已经走进来,就算没有看过照片或者影像资料,也能顺着几乎所有人的视线和身体的自然面向,判断出走在其中表情最为严肃的那位五十多岁西装男子就是在场最高长官。
  小布衣都忍不住悄悄的眯了眯眼睛。
第910章
你为谁而来
  观人之术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官场应运而生的。
  尧观舜,舜观禹,从远古时期萌芽的禅让制就围绕考验观察来决定首领的更迭,后来到战国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各种关于观相识人的著作论文层出不穷,那时强调的是看一眼说两句得结论,据说孔子就是个中高手,直到初唐以后,综合考量外貌长相、言辩能力、书法水平和工作资历才逐渐成为选拔任用官员的标准,纯粹的观人面相比重越来越小,所以纵观历史,在这个分水岭以后,那种因为一面之缘就荣升高位坐火箭超越万人之上的故事就越来越少了。
  也如同很多事物一样,历史车轮再往后滚动,仕途中人只有完善自身资历,才有可能被提升的层层选拔变得越来越缜密,直到形成中国近现代史上都日趋完善的体制,在扩展到现在社会上任何工作都要先看学历再说能力,都是在这条路上走得有些极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