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石布衣(校对)第4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2/653

第915章
及时雨
  石涧仁真的不懂金融,也不太懂电子商务,在这个日益专业细分化的社会里,这些事情还是得交给专业人士去办。
  但他捕捉信息的能力,显然又是别人不能替代的。
  唐建文站在投影仪面前侃侃而谈,后面临时制作的PPT画面其实很明晰:“虽然我们的定位是服务全国制造业,并造福全球客商,但公司总部,起码目前的公司注册地是在江州,我们就不得不关注江州需要什么,我们能为这里做什么,我想这能为我们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就像仁总现在天天在后山坡上干义务劳动,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公司能够生存得更舒服,在这里我提议大家再次感谢仁总的辛苦努力!”
  简直就是哄笑,前几天唐建文他们真的带着目前的网络公司团队到溶洞温泉去搞了次野营,大家玩得很开心,也都知道了石涧仁天天在电视台早上义务劳动的典故,耿海燕说的,其实还是很有些感触,现在立刻边笑边鼓掌,还有人惊叹罗伯特胆子大的。
  石涧仁又得无奈的接受仁总这个称呼方式,记得好像是几年前谭思遥他们叫出来的,有点肉麻,但又很能表现内部人士的优越感,好像能这么喊的起码都是比较亲近的老员工了,大概明了石涧仁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他只能拱手示意请大家继续听唐建文分析。
  唐建文其实说得很简明扼要:“这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唯一的国家级中心城市,如果把丝绸之路和新加坡代表的海上干线交叉一下,江州就是这两个经济带的交汇处,对于眼界只能看着身边的人来说,可能觉得这里穷山恶水,但放眼全国乃至全球的话,这里是可以成为枢纽的,就好像沪海因为正好站在全国纵向上下,跟国内外横向的交叉点上,才从近代史上的小渔村成为了全国枢纽一般,江州如果能大发展,是可能成为下一个内陆沪海的,再次感谢仁总选了江州作为我们的战略起步之地!”
  这回就没人哄笑了,全都专注的倾听。
  眼界是经历、学识和天赋混合而成的,起码高开明穿着白大褂坐在那就听得有些云里雾里,直到唐建文说实际的:“阿仁透露说江州市的领导可能有希望把江州发展为内陆金融中心的思路,那么很显然就是基于刚才这种眼界跟立足点来的,不然一个三千万人口还带着大量贫困地区的农业化结构直辖市要什么金融中心?本地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资金量,我们可以把江州看成是一个放大的新加坡,江州有很多短板,身处内地,不如沿海经济发达,自身城镇结构单薄,没有广阔的二级市场支撑,可就像马六甲海峡口上的新加坡,江州也扼守在长江到西部,整个沿海地区到西部的口上,同时还是陆上连接欧亚版块的丝绸之路起点,虽然陆地上这个选择不像海图上那么绝对只能落在新加坡,但如果有人是高瞻远瞩的早就在这种思路下布局,江州周边那些省市,可能到某一天才会发现,怎么金融中心居然落在江州?由此而来的这个起点为什么在江州无法撼动了?”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看见投影幕布上的世界地图里,用新加坡到平京、沪海的连线,再从沿海城市到欧洲的连线,那交叉处,确实覆盖了中国腹地好几个省市,经济总量上比江州好的大有人在,可如果布局较早,胜负真的未可知!
  这就是眼界和格局的威力,如果真的按照这种思路,江州的政策上未来是会向着金融跟欧亚版块倾斜的,这跟大唐网总结出来下一步经济发展方向会朝着欧亚大陆发力也是一致的,如果能顺势而为,这可是大势。
  石涧仁曾经在陶玉峰以及秦良予等商界人士交流时候说过那种大势。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样的雄心壮志,需要借的也只有大势,哪里会在乎认识几个官员得点什么好处?
  吴晓影举手:“这是不是就有点打仗的感觉了?这主要是你的主观猜测,还是阿仁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撑?”
  石涧仁回应:“目前还没有,估计市里面也只是有这个思路,我看闫副书记对这件事是非常在意的,如果能收集到他的一些公开讲话和工作文件,应该能再捕捉到一些信息来。”
  唐建文还是那么不正经的喜欢开玩笑:“研究捕捉一位地方主政官员的信息我估计不怎么合规矩吧,为了避免仁总被关进笼子里还得我们轮流送饭,尽量从正面来判断,如果不是想开辟西部或者欧亚丝绸之路的宏大目标,是没法把江州建立成金融中心的,本地和周边省市都没有这样的需求,非得放到国际级的大视野中才有可能,所以只要确定江州真的有朝着内陆金融中心努力的实际举动,我们的跨境结算中心也就可以加快步伐放在江州了。”
  大唐网现在的体量还非常小,但却隐隐就是契合了这个江州本地的思路,如果这条思路再延展到国家层面,那扶摇直上绝对有可能。
  所以这次比较紧急的会议结论就是石涧仁继续关注江州市未来的远期规划动向,而大唐网这边就需要再夯实一些关于欧亚版块和跨境金融结算的工作,起码之前有些散乱借助其他外贸公司、借壳公司的小规模结算手段,要立刻试着转到本身来,成立自己的外贸公司,而且必须是在江州注册,这肯定会造成短期内各种成本上升,因为目前的境外业务总量还不足以支撑一家自有的外贸公司专营,但从长远来看,这个投资是值得的。
  换句话说就是又要钱,俄罗斯展销馆正在筹备建设中,半年内就必须开业,大唐网的现有业务肯定入不敷出,翻译器那点钱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如果再加上自己搞外贸公司和跨境结算中心,光是招聘这方面的人手价码都不是小数字,搞互联网企业真的就是个无底洞啊。
  吴迪都认真的问温泉城能不能算是商业投资,这样产生的经济效益好歹也能赚点,不然光靠装修公司和食品公司的收入支撑,现在已经有点扛不住了,下一步得动用酒店集团投资了吧?
  石涧仁说自己回头跟纪若棠商量下,毕竟他原本的初衷还是尽量撑到这位学成归国,大家面对面商量了再说,毕竟酒店集团的利润这几年一直都是以资金储备的方式等着纪若棠来施展的,她才有决定权。
  虽然吴迪他们或多或少认为纪若棠都等同于石涧仁,这几年来工作上的各种授权书,纪若棠更是毫不犹豫的都会签给石涧仁,但石涧仁还是有点执拗的认为自己只是代管,分毫都不能随便动。
  散会以后,准备立刻返回区里面的石涧仁和柳清商量着一些工作细节下楼,吴晓影却叫住了他,柳清多有眼力的,看这边款款的走过来,就笑着跳开了。
  因为吴晓影难得认真到一丝不苟:“我在平京的那栋小别墅卖了,运气不错,平京现在房价涨得挺厉害,有人看上了当初还算高档的装修,是连同全部家电家具一起买的,卖了八百万,款子已经到账上,我就先转给财务了?”
  这恐怕就是人们常说的及时雨。
  石涧仁稍微踌躇一下:“那你就没有什么储备了,是不是有点冒险?”
  吴晓影似笑非笑:“谁叫你是孩子他爹呢?”
第916章
努力终究有回报
  虽然从装修公司和食品公司调动的资金算下来,石涧仁的股东分红可以占据很大一部分,但他还是拿了些大唐网的股份给洪巧云、庄成栋和耿海燕、林岳娜做补偿,虽然不多,但未来会一直给,加上春节后还给高开明10%的大唐网股份,真的是奔着把自己那近半股份分光的方向去,最关键是他还反复强调其他人不用跟风自己这种做法,还是一切按照商业规则办事。
  现在吴晓影的钱,算是追加风险投资,又要稀释股份。
  算起来实际上已经给大唐网注资超过一千五百万的石涧仁,什么好处都没捞到,那用棒棒挑都是多大一担的钞票根本没看见影子,石涧仁就和千万富豪擦身而过了。
  就像吴晓影表现得尽量轻描淡写一样,石涧仁也没什么触动的立刻回到区里,继续自己的挂职生活,毕竟接下来大唐网厚积薄发的阶段,除了他的钱,其他事情已经不需要他伸手了。
  哪怕是本来看起来虚应故事的挂职生活,现在也能让他过得相当忙碌,随着春暖花开的时节慢慢变得炎热起来,首先就是区电视台办公楼前的两座花台已经姹紫嫣红的盛开,之前破损的水泥台边早就修补好,不是石涧仁动的手,看门的保安就顺手做了,好像看了这么几年,真要修补也不是想象的那么复杂。
  更漂亮的当然是办公楼后面的山坡,已经有过半的山坡被清理出来,树木基本都保留但枝干被砍掉修剪了很多,起码离地两米是没有遮挡的,地面所有杂草都被清理掉分划成一块块植物区域,用石块铺就的台阶小路蜿蜒其中,因为没花钱采购什么东西,所以看起来全都是因地制宜的用石块碎石完成的,现在成了电视台员工上下班之余都会去走几步的休憩场所,感觉像个自家的后花园,连杨玉国都每天下班了爱不释手的在其中摆弄几株花草。
  石涧仁的初衷当然不是让自己用摆弄花草来打发时间,当每天早上参与义务劳动的人数越来越多,进度加快以后,他就去做了个书架放在办公楼一楼楼梯间旁边,上面摆满了大概两百来册和电视台工作相关的杂志、专业书籍,书单是罗明远给他列的,然后托胡蓉梅在平京买了发过来,全台员工都可以随便借阅或者带走,不需要办手续,一开始就被热烈的拿了一空,石涧仁又补充一批,结果陆续就有些书被拿回来更换了。
  杨金瑞几人到剧组“参观实习”了一周时间,回来有些踌躇满志的又投入到宣传片拍摄中,争取在五一节以后完成,毕竟趁着五一游客最多的时节,也能拍摄一些比较热闹的场景。
  好像就在大家不知不觉中,电视台好像死水微澜一般荡漾开轻轻的改变,走廊上多了些绿化植物,好多员工的办公桌上都有那么一两本专业书籍,更主要是以前就那么屁大点工作之余,“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标准事业单位情形很少看到了,拍摄团队的人抓住一切机会在练习各个环节,顺带还拍了几支广告片,其中耿海燕就来电视台买了两个广告时段,分别给奶茶店和化妆品店做广告。
  真不是石涧仁安排她来的,有不少电视台员工都是她的顾客,所以在店面经常有交流,一来二去的问清楚这种区级电视台广告,就夹在电视剧每集中间,每天十秒放四次,一个月要价三千块,还包含了拍摄制作!
  耿海燕立马就拍板要了,结果一个周末,化妆品店就基本把这点广告费赚回来了。
  如果说以前区电视台员工拍摄这种广告,最多到店面门口走一遭,远近几个镜头拍拍配上字幕就完事,这回居然又是整个拍摄团队慎重其事的写剧本、画构图、琢磨镜头、安排灯光、后期剪辑配乐配音,白天晚上都去拍了超过二十分钟的素材,最后拿出来的东西自己都惊讶!
  真不是为了拍石涧仁的马屁,好像从一开始就压根儿没想过敷衍这免费赠送的广告拍摄,甚至每个人都觉得是个难得的练习机会,又生怕在自己的环节落后于其他人,每个都牟足了劲齐心协力,有一场晚上在化妆品店拍摄的场景,简直让步行街上的市民轰动,看见那些灯光架、反光板和重型三角架,还以为是拍电视的,里三层玩三层的围满了看热闹!
  已经习惯于工作简单化的电视台员工们被明星般的围观以后,刚入职的那种兴奋激动重新回来了。
  所以随着这两条精心制作的广告上了屏幕,立刻就有好几家餐馆、服装店到电视台来谈广告投放跟制作的合同,这次杨金瑞他们就怂恿着台领导要收制作费了。
  杨玉国还专门把这件事拿到区里面问了问,答复是请参照上级类似部门的做法,市电视台早就开始创收了!
  那按照市电视台就应该成立专门的广告制作公司,或者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看起来原本小心翼翼的清水衙门,一下就变得钱途滚滚!
  好像石涧仁之前说的那种默默耕耘和积累,回报终究会水到渠成。
  关键还是在于自己有技术有底气,这些电视台员工开始有更高要求和更多想法,杨金瑞私底下给石涧仁汇报,有好几位员工都在讨论要不要自己出去成立一家公司赚钱,石涧仁的答复是如果觉得那就是自己的目的,也没什么不可的,如果台长有什么不同看法,他还可以帮员工们去跟台长讨论,但这个阶段他建议还是不要操之过急。
  杨金瑞若有所思的去了。
  石涧仁呆在电视台办公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因为温泉城那边的工作量的确要大很多。
  夏季即将到来,虽然温泉的淡季到了,但是作为水上乐园的游泳玩乐又会达到一个高峰,况且唐建文他们溯溪而上的来野营一番后,海归派给傅育林个建议,可以学国外一些水上风景区搞漂流活动嘛,这是个投资小见效快,却很受欢迎的项目。
  于是委托唐建文从网络上找来一整套美国的漂流项目书,石涧仁自己边看边翻译以后交给傅育林去实施,暂时就不要花钱去开发新的溶洞,集中火力搞漂流项目,本来吴迪都准备牙缝里省出来两百万给这边的,史维梓有些不解的提出既然是事业单位,这种资金需求不是应该打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然后申请银行贷款么,姚书记可是说了会全力支持景区建设的。
  所以从未找银行借款贷款的石涧仁,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叫电视台的员工跟随自己到溪谷里面走一遭,拍了些视频照片,再结合那份美国的漂流项目书,做了个PPT文件,跟史维梓一起就到区委区府去做了次项目展示。
  互联网公司颇为常见的PPT项目演讲模式,在这个区委还有点少见,但视频加照片的说服力是足够的,姚建平当时就在会上拍板同意,接下来一系列资金手续的办理速度简直让石涧仁咂舌。
  虽然理论上来说一个区委书记是没资格要求银行贷款给哪家企业的,但这种体制内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模式偏偏又是最常见的,展示会现场都有银行领导,大家都看得出来这肯定是个能赚钱的项目,又有区委书记做背书,还有什么啰嗦的呢?
  这个时候还唱反调的,那不是给区委书记难堪么。
  有了三百万贷款,借助大唐网对国内各种生产企业的了解,华东一家专门给欧美国家出口漂流产品的公司很快组织货源和培训人员过来,风风火火的就把整个项目上路了,其实时间主要耗费在了漂流路径的设置跟安全措施的研究。
  而多出来的一百多万贷款主要就是用于广告,五一节前三天开始在江州市电视台打广告。
  那个曾经闭门歇业的溶洞景区,在短短两个月以后就捣鼓出来一个全市仅有的漂流项目,还自带拍了一条十秒的动感广告。
  一条让市电视台都有些惊艳,以为是什么专业公司制作的漂亮广告!
  好像这一切的改变,都来自于一个挂职干部的努力?
第917章
回报还在延续
  石涧仁亲自把广告片送到市电视台的,不为别的,就为找市电视台副台长柳子越要个熟人价。
  五一节前要一直把广告打到五一小长假之后,而且还准备持续到八月暑期放假,这市电视台的广告时段价码可就不是区电视台那么便宜了,而且频道都有七八个,其中抢手的黄金时段几天就能把那点广告预算全都消耗掉。
  所幸自己都在影视集团管理过这方面广告投放的石涧仁还算熟悉行情,明码实价的刊出表那是给土老财的看的,蒙一个算一个,中间代理的广告公司手里还有一套价格表,基本都是从五折起,如果能再联系上什么台领导,再少点那也是很正常的。
  于是柳子越听清他的来意,再问清楚石涧仁居然在她下属的一个毫不起眼区电视台挂职副台长,先是美目圆睁,还很细致的当面打电话给下属查证了这件事,然后就哈哈哈的笑起来:“你在干嘛啊,好端端的文化产业园都做成这么大了,跑基层电视台当副台长?你还真有走仕途的打算?”
  石涧仁跟柳子越也算是比较熟悉了,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跟统战部的关系:“主要是感受体制内的工作生活,现在还兼任了这个景区的总经理,也是旅游局下属的事业单位,所以就来找柳台长您帮帮忙。”
  柳子越有点难得轻松:“第一次你跟糖糖在一起的时候,我真的以为你就是个司机,没想到青姐看人太准了,你的心态和处世心性让我现在很惊讶,电视台聪明人已经够多了,我都没看见你这样的。”
  石涧仁对这位气质端庄的副台长挺尊重的:“还是跟当初我和糖糖的心愿一样,希望能做个灯塔,照亮和指引一些人改变,这么看,我去做个挂职干部,就是很能理解的事情了。”
  柳子越靠在担任沙发上,看了石涧仁好一会儿轻笑:“我刚毕业进入台里,在这样的编制里面工作时,觉得那些随心所欲的人好酷,好帅,现在年纪大了,才明白寡淡自制的人是真的酷。”
  石涧仁才抬头看了眼对方,哪里有年纪大的感觉,三十多的年纪,保养得绝对比洪巧云好多了,看着跟吴晓影也差不多吧,但女人的年纪那就是国家机密千万别打听:“不管酷不酷,既然在事业单位,就真的是想尽办法也要把事情做好……”
  柳子越一口应承下来:“说起来这就是你不够意思了,既然来了电视台这个系统,明明又在我的工作范畴内,你就应该一早来找我,很多事情我都能帮你也应该帮你,广告片放在这里吧,我会给你安排的,广告费最后再说,毕竟你这也是体制内的事业单位来做广告,还有同系统的关系,什么都好说,回头需要我到你们台去走一遭不?”
  石涧仁连忙摇手:“去挂这个职,如果动用你这样的职权去为我自己换取什么没有丝毫意义,我希望是给电视台的员工,那看起来没有什么改变可能的基层电视台员工带去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您这市台副台长去了,那就完全变样了。”
  柳子越好奇的问石涧仁带了些什么去,石涧仁嘿嘿笑,敦促着签了协议赶紧跑了。
  果然,江州市电视台立刻安排时段播出了,而且在黄金时段都有,往往这种黄金时段都是半年前就卖给各大代理广告公司,起码一周前都定下档期了,柳子越硬是给挤出来安排上。
  当然,来自区旅游局的广告,这么做所有人也觉得理所当然,体制内只要领导发话,一切皆有可能。
  画面就是从山清水秀的溪谷中树枝上的一只悠闲猴子开始的,坐在那颤颤摇晃,忽然画面就掉进水里,杨金瑞他们用各种保鲜膜防水袋测试拍了好多次,才用手里的土办法拍出了水下摄影机的特技效果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2/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