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石布衣(校对)第4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0/653

第955章
不当家不知油盐贵
  其实齐雪娇的态度好得很:“燕子!过来坐,他们这个豆花调料有特色!”
  伸手不打笑脸人啊,耿妹子也最吃不住这个,加倍热情的坐过去:“瘦了!这些天肯定累了吧,看着脸都瘦了些!”
  齐雪娇惊喜的捂脸:“真的?”
  石涧仁远远的开始悄悄翻白眼,到店堂里点了菜,自己动手端调料油碟,里面的老板娘连忙冲出来抢着布置:“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怎么能让石主任您动手呢,今天粉蒸肉好!”
  齐雪娇再接再厉:“不要了不要了,就是豆花,给我们炒个青菜不要放油,再弄个黄瓜皮蛋汤也不要放油!”还征询耿海燕的意见:“你要不要吃个辣子鸡?”
  耿海燕站在同一条战壕:“我也不是在减肥嘛,就这么吃,我跟你说那区委街上有家做烧烤的,鲜香油辣味道真的是……我每天都得绕着走!”
  石涧仁给老板娘小声:“那就一份烧白……”
  隔着圆桌俩姑娘的耳朵都张着呢,齐雪娇一提气,看看耿海燕就来个急停,耿海燕技巧明显没那么花哨,冲口而出:“烧什么白!不许点,放在桌上闻着都要长胖!”
  老板娘少见多怪的做个惊骇表情,但很明智的不争论,把油腻腻的小本往围裙兜里一揣就回厨房去了。
  石涧仁悻悻:“你们这寒暄客套,殃及池鱼啊,我可是就指着晚上补充点油荤呢。”
  齐雪娇配合耿海燕:“你一天到晚都背着手到处轻描淡写的游荡,又没什么重体力劳动,吃那么多油荤干嘛?”
  耿海燕听出来对石涧仁工作的熟悉,忍不住:“他还要保持锻炼嘛,每天跑步是雷打不动的。”
  齐雪娇点头:“我还不是要跑,不知道怎么就是减不下来,去年年底跟着倪星澜的形体教练练了一段还有点效果,结果教练一走就开始反弹!气得我……”
  耿海燕再忍不住回头看看周围环境:“就在街面上跑?”
  齐雪娇摇头反手:“镇子外面,喏,那条斜着的公路,往上跑,来回五公里,早上空气很新鲜呢,要是你也在这边就好了,开个奶茶店我们一起锻炼嘛。”
  说起这个耿海燕就有点委屈了,飞快的看石涧仁一眼:“还不是他不许,在温泉景区那边那个都嫌我是沾他的光,把我给批评了。”
  齐雪娇凝视耿海燕的表情,也跟着看看石涧仁,这家伙骑在条凳上伸长脖子看老板娘端东西出来,连忙跳起身过去接,哪里像个副镇长了,老板娘都有点躲避他的手:“我来我来,怎么能让你动手……”
  石涧仁还是成功的端了两碗豆花过来放在桌面:“耿妹子你尝尝这个味道,和你家原来做的那个不一样。”
  齐雪娇就低声给耿海燕做工作:“喏,你看,他是管委会副主任,就等于是副镇长,这镇上几乎每个人都会对他客客气气的希望套近乎,你如果来开奶茶店,肯定每个人都会对你另眼相看,为的是什么呢?还不是从他的职权那里得到好处。”
  耿海燕撇撇嘴:“那你还说希望我来这边开店。”
  齐雪娇滞了下笑:“希望是一回事,实际情况又是一回事嘛,我和傅总来这边经营旅游公司都是以外聘人员的身份,在旅游公司象征性的拿点工资,连投资都算不上,盈利以后再说收回借款的事情,这就是要当官就别想赚钱,他呢……是个有点理想化的家伙,如果基层领导都能有他这样的觉悟和自制力,这社会早就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可现实就是不可能人人像他这样,我们期望未来能有无数个他这样的出现,那就是家国社会的大幸了。”
  耿海燕才不管什么国家大事呢:“我知道,我宁愿他是个天天上班喝杯茶看报纸的清闲人,我天天服侍他照顾他就好了,哪像现在这样嘛!”从码头起她就是这个理想,真是传统中国女性的杰出代表,按照江州这边常见的情况,那就是天天拿着笤帚打骂丈夫,却又把个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的那种。
  石涧仁已经拿起筷子开始吃豆花了,其实一直都能听见对话:“好了好了,早就给你说过我是不可能闲得住的,吃饭吃饭。”
  齐雪娇这会儿还是笑着站在耿海燕这边:“你还敢说你闲不住,我们工地上天天忙成什么样了,就你这种办公室大老爷们,成天逍遥自在东游西荡!”
  石涧仁不乐意了:“基层工作有多繁琐有多累只有来深入了才知道,就说我们那镇政府三十来号人,负责十几个科室、办公室和委员会,好些人还得交叉任职,比如管民政的就两个人,一万八千位居民的社保手续就两个人办,现在还有好多农户连身份证号码都不会写,你说有多累?然后你说我东游西荡,我也是在体验他们的生活啊,全镇低保户三千二百多,那些政策上的限制条件,只有工作人员到一线核实,往往低保户都在最偏远的村庄山上,一个个都得走访、深入核实信息,容易么?”
  齐雪娇还没接触到这么深:“不是还有村干部么?”
  耿海燕都比她清楚:“村干部都是本村人,要么不得罪人,要么平时各管各,谁知道谁那些具体信息,更不用说申请低保的里面有多少隐瞒信息了,这么一说我倒是知道办事的确实辛苦了。”
  石涧仁端着饭碗点头:“老百姓面对的都是政府,一看那栋楼就是政府,认为都是官老爷,其实具体办事的工作人员就是个给国家公司打工的上班族,往往都是一个对成千上万人服务,你说态度不好,搁你一天介绍几十上百个人填表格,还能保持笑眯眯的,估计都是涵养极高了,工资还只有这么一丁点,况且这还只是对外工作,对老百姓的工作,真正麻烦的是对内组织协调工作,这才是最烦的,我这算半个挂职的副主任,每天的会议、总结、报告、检查、考评、考核都在那放着的,上级是想用这些制度来保证基层不要无所事事不要偷懒,但对于我这种主观积极性比较高的,那就是耽误我的时间,对不对?”
  耿海燕深有体会:“我们原来只有几个店的时候,财务配货调度一共才三个人,等到一百多家店,光是大区管理就有四十多人,现在铺开了接近三百个店,如果不是转为加盟制度,管理后勤人员估计也得这个数了,管理成本太高了!”
  齐雪娇就爱讨论这个,过去几天和石涧仁确实碰头少,现在觉得有调整的必要了:“那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石涧仁摊手:“顺其自然,这都是千百年来各种聪明人修修补补的体制办法了,怎么提高效率?随着社会发展推进,会逐步改善的,只要社会稳定前进,国民文化素养都在提高,政府也逐渐根据市场情况调整细节,这才是最好的改善解决方案,搞什么下猛药的大举措,在中国这样的巨型国家,看看隔壁前苏联吧,是会出大乱子的。”
  齐雪娇若有所思的点头,耿海燕不愿看这俩讨论自己不关心的:“我要去改造街道参观!”
  大白天的不去看,现在都黄昏了,不是没事找事儿么。
第956章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确实现在齐雪娇才是最熟悉古街道的导游了,她也正在撰写这方面的导游词,马上就要印刷成旅游卡片和门票、明信片之类的给游客看。
  所以走过现在绑满了脚手架的小石桥,在桥口临时岗亭接过三顶安全帽分发以后就在前面带路了,就算天色已经黑下来,但几乎每个改造面都亮着灯,工匠们正在夜以继日的赶工,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每条工序都很紧张。
  但青石板路上是基本保持了能通行手推车的,保证建筑材料和街道居民随时能进出,于是齐雪娇一马当先的在前面带路介绍,结果和石涧仁第一次来看到的不一样,她简单说几句历史和现在正在改造的店堂,就把两人带着到了整个街道中部,这里有个接近九十度的转弯,外面的小河跟内侧山体在这里都有蜿蜒,所以转弯的地方往往比较宽阔一点,现在外侧就是两栋建筑之间的空地,一眼就能看见那枝繁叶茂的大树交错在石板岸边,这个转弯处的节点看起来更像是村民们的公共休闲娱乐场所,而对着这片空地的是一栋依山而建的木楼,四五层的那种,门口挂着邮政所的牌子。
  当时石涧仁以为是古时候的驿站,就没有进去多看,那时候也看不到什么,到处都脏兮兮黑摸摸的,现在这里却是最亮堂的,每层楼都亮着在忙碌,叮叮当当的工匠声中夹杂电钻电锯的声音,让齐雪娇的声音都得加大:“这里就是当初镇上最有钱的员外宅子,创造性的把普通大富人家里外两三进的宅子变成了立体的,这也是建筑学院专家和文物局来鉴定的时候给予评价最高的地方,可以说整条街之所以得以保留不允许随便拆除,就因为这个,邮政所两年前就搬到河对岸新的镇街道上了,现在正在本地老人家的回忆协助下尽量恢复原貌。”
  原来是这样,连石涧仁都多了几分观赏的兴趣,赶紧走进这底层开敞的大堂,面积确实展得开,怪不得会被当做邮政所,接着后面有个天井一样的中堂,顺着中堂边的回廊楼阁,左右都有扶梯能通达上一层,楼阁花窗跟栏杆每一处都有木雕装饰,图案精巧别致,局部地方还有华丽富贵的描金,一看就跟石涧仁那读书会的普通宅子不一样。
  更不一样的是齐雪娇笑嘻嘻的跟在旁边介绍:“这位员外娶了五房姨太太,喏,这是三姨太的卧房……”
  本来漫不经心的耿海燕飞快的看眼石涧仁,立刻推门进去看。
  说起来古人真是会动脑筋,一楼空间小,但硬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有前厅大堂也有天井中堂,可上面的楼层就在大堂上面往前后延展,这样每层楼就显得宽敞很多,还让每层楼四面都有亮光,所以推开齐雪娇说的这间三姨太卧房,耿海燕有点失望又吃惊:“就这样?”
  齐雪娇不进来,伸脖子看看:“对啊,街上老人家说就这样,床还是从别家找来的呢,一床、一柜、一梳妆台、一个洗脸架就完了,古时候这样的姨太太都是没有明媒正娶场面的,有些还是买过来的,完全没有自己的尊严跟自由,就这样像个附属品一样住在这里一辈子。”
  是简陋得有些过分,一张雕花大床应该是才拼凑起来组装在角落,其他东西都寥寥无几,可以想象一个女人住在这里,除了那个男人来之外,都是多么孤寂的生活,推开旁边的雕花窗户,看着下面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道,更印证得这里像个鸟笼子,哪怕那镀了点金。
  耿海燕不知道被触动了什么,站在那有点呆呆的看。
  石涧仁也探头看了看,居然说:“还没装饰了吧,还是要挂点帘子、衣物之类的东西,显得生活化一些,古装啊,梳妆台上也摆点金银首饰嘛,这个事情可以联系洪教授,他们美术学院最擅长做些假的这种装饰品了。”
  然后他就莫名其妙的挨了耿海燕转身过来一脚踹!
  齐雪娇在边上偷偷捂嘴笑。
  有三姨太就有正房大太太,如果说三姨太那层是和几房的孩子共住一层楼,大太太就是独立一整层,里面的家具什么都丰富得多,齐雪娇还说里面那张气势宏伟的两进大床就是因为太大了,当时邮政所都觉得拆了弄出去太麻烦,就没弄走,所以现在保留很完善。
  这给耿海燕的触动很深,原来古时候当大老婆和姨太太的区别这么大啊?
  没忍住把这句话问了出来,石涧仁又背着手转悠进大床看看,很有考古风范的评价:“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八步床了吧,八步长呢就跟个小房子似的,《荆钗记》里面就说过这种冬暖夏凉描金漆拔步大凉床,这床沿外面还有回廊,丫鬟坐在这里,嗯,有时候是小老婆坐在这儿服侍大太太……”
  听了后面这句耿海燕又没忍住抬腿又给他一踹!
  石涧仁莫名其妙的跳出来躲闪了,结果齐雪娇站在大床外也给他一脚:“我这是代表古往今来受压迫受欺辱的女性同胞给你们男人点惩罚的!”
  石涧仁对这两个喜欢动手的女人简直都要敬而远之了:“不跟你们一起看了,动不动就踹!”
  耿海燕仰下巴:“哼哼!一般人我们还不踹呢!”
  齐雪娇振振有词:“我就是喜欢动手,哪有那么多闲工夫跟你废话……”说着还把白皙有力的拳头扬一扬。
  耿海燕还是心疼,转移注意力:“咦?楼上还有一层?是什么?”
  齐雪娇拖长了声音:“哎哟,还能有什么,男人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
  耿海燕还捧哏的问了一声:“是啥?”
  齐雪娇用眼角瞥人:“金屋藏娇啊!那当然是把最疼爱的小老婆给放在楼阁顶上啊!”
  耿海燕又有点牙痒痒了,一转身,石涧仁又不傻,光是看这两位一问一答就连忙顺着楼梯下去了,声音都是从下面飘上来的:“我去读书会看看!”
  俩姑娘站在有点阴暗的封建糟泊楼层上,忽然觉得有点瘆人,哪怕是齐雪娇这样的无产阶级无神论者,都觉得周围好像有姨太太们的冤魂,赶紧下楼吧。
  再站到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面上,相对看看,连齐雪娇都主动邀请了:“今晚就到我住那小旅馆,不打搅你跟他吧?”
  耿海燕也礼尚往来:“你说能打搅什么呢,之前在电视台,我们都住一块四五个月了,他还不是那样,四季豆不进油盐!”
  齐雪娇还安慰她:“这样有原则的男人也不多见了,这年头,有杀错没放过的男人比比皆是,他还是真心实意的对待每个朋友,一点都不庸俗化。”
  耿海燕不掩饰自己的觊觎之心:“我倒希望他庸俗点!”
  齐雪娇吃吃的笑:“这点你跟那赵倩倒是一样不隐瞒了……”
  耿海燕立刻警觉:“她不隐瞒什么?”
  齐雪娇是真的惊讶:“你不知道?”
  耿海燕咬牙切齿:“我就知道这小丫头片子贼心不死!”
  齐雪娇更得咬紧牙关啥都不说了,真有点后悔自己说漏了嘴。
第957章
矛盾的存在不是一天两天
  耿海燕第二天上午陪晨练后的石涧仁吃过早餐就走了,根据她的观察,石涧仁和齐雪娇真的没什么瓜葛,工作范畴完全是两边,不就早上一起跑跑步嘛。
  齐雪娇也说得没错,自从来到风土镇,她也每天早起跑步,整个镇子就她和石涧仁俩有这个安排,所以格外清静。
  但跑步的范围是从山上一直到养老院,石涧仁到了山脚下原来镇政府门卫那就掉头,再小跑着舒缓肌肉收收汗回去了,齐雪娇给自己额外增加了一组上山和下来三百多级台阶的腿部运动,所以等她香汗淋漓的回到小旅馆洗澡以后出来,石涧仁早就慢悠悠的去办公室上班了,反正齐雪娇管理的是整个老街道改造工程,没那么严格的上下班时间,她也不会在上班时间去镇政府办公室晃悠,那可都是全开放式的办公环境,好多双眼睛都看着呢,两人根本没交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0/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