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石布衣(校对)第4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7/653

  一直站着有点紧张的年轻人被牛鸣雷摁到旁边才坐下,说话有点结结巴巴,柳子越提醒他不用紧张,譬如这段不好,后面完全可以剪掉,说错了也可以重来,所以上台最重要是别大脑一片空白,想想之前编导帮你提炼出来的那几句关键词……
  行家就是行家,其实绝大部分人在这种公开讲话的场面都会结巴,主要就是不适应紧张而已,多锻炼几回就好了,最简单的窍门就是别整篇的背台词讲话稿,记住几个要点就行。
  虽然今天有点给四位主持人惊喜的意思,这位刘亚东肯定还是有编导反复给他排演交流过,确认能上台才站在这里的,所以又情不自禁的站起来使劲鞠个躬,然后才开始说话:“我……我的确是西三环顺利大街……”
  牛鸣雷偏偏要打岔:“够了够了,你就不用把麻花支路47号这门牌说出来了,直接说你的事儿,早点说完早点下班,看看现在几点了,包房还缺人呢!你请假没?”
  硬生生的把这小年轻又给吓得话都吞回去了,但现场倒是又笑成一片,好一阵,连摄像师都蹲下来喝了几口水,编导又上去给刘亚东做思想工作,这年轻人才重新鼓起勇气说话:“我叫刘亚东,今年二十三岁,我来自蜀川……”
  做自我介绍就能三言两语回到轨道上来,原来这个年轻人是留守儿童长大的,也就是父母都在沿海打工的那种,一直到初中都还是名列前茅的尖子生,以优异成绩考入重点高中住读,然后就在这个时候青春期的骚动、叛逆伴随着完全无人过问的成长:“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在各种空虚无聊跟迷茫里像个无头苍蝇似的过了三年,稀里糊涂考了个垃圾大学……”
  牛鸣雷还是不放过自己的小员工,一脸的仰慕:“可以啊,稀里糊涂的混三年都还可以考上大学!想当年我们考试的时候,我千辛万苦把隔壁座儿的答案抄了个仔仔细细,出来才知道试卷是AB卷不同的……”他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把两个彩色方墩垛起来当靠背,现在就单手撑头斜倚在靠背上,看着格外有乡镇企业家在炕上的味道,如果再把石涧仁那串金链子给他戴上就形象完美了。
  观众们起哄的笑声中,刘亚东好得多了,转头对老板讪笑着弯腰,还是继续说:“稀里糊涂的填了个专业,稀里糊涂的混了两年退学了,现在在外面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打工两年了,很想改变,但感觉自己像一只贱命的蝼蚁,苍白渺小而无力,这就是我现在几乎每天都在苦恼的事情,昨天上班时候,听见这里几位老师在打电话问招募有苦恼的人来上节目,我就问了问,我能不能来请教下,所以今天就请假来了,牛总,我请了假的,如果搞砸了我一定辞职。”
  牛鸣雷还是那姿势:“哎哟,不错嘛,能用蝼蚁这样文化人儿的词,原来你还是念过大学的,怪不得,怪不得……”
  出奇的,牛鸣雷这几句调侃俏皮话却没效果,零星的几处笑声立刻都止住了,因为整个演播厅都有点安静。
  更因为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刘亚东脸上的表情,那是一种有点灰暗,又有点不甘或者近乎于绝望的神情,虽然他已经尽可能把衬衫袖口扣到手腕上,但还是能看见手背上有那种浑浊的粗劣刺青,就像他的眼神一样迷茫。
  柳子越转头先调动气氛:“星澜呢?你现在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你有这种感觉,或者周围有这种觉得自己稀里糊涂的同学么?”
  倪星澜确实是卖萌的:“不好意思的说,去年整个学年,虽然没有挂科的,但我在学校课堂坐着认真上课的时间不到三分之一,各种影视剧拍摄下剧组,上通告,所有人都认为娱乐圈要出名趁早,我从五岁开始就下剧组上舞台了,所以我真的是个非比寻常的女子!请各位希望走上演艺事业的千万别拿我当榜样,因为你们谁都比不过我的!哼!”
  笑声还是寥寥,石涧仁终于有种蠢蠢欲动的感觉:“是问你周围有稀里糊涂读大学的同学没有啊,你答偏题了。”
  倪星澜做个夸张的一只手指撑脸蛋思考:“既然有我这种请假大王,当然也有旷课大王、挂科大王和上课睡觉大王、网吧游戏大王咯!”
  柳子越引导:“石老师的年纪和刘亚东差不多吧,有什么同龄人的感想?”
  石涧仁还是那个身体前倾,手肘放在膝盖上的动作:“其实刘亚东这种情况,注意刚才我和柳主播说的时候有个区别,他觉得自己稀里糊涂,自己觉得自己稀里糊涂!这已经是个巨大的不同,起码东子有自我认识到自己问题的勇气,在反省自己曾经的荒唐时光,这比起浑浑噩噩也许一辈子都稀里糊涂的状况已经好了很多,你在痛苦,在苦恼,证明你对自己的现状希望改变,这种动力才会促成你去改变,现在重要的就是知道该怎么做,和能不能坚持做下去这两个环节了。”
  演播厅里确实鸦雀无声,只有某些高压电器的镇流器声音在形成若有若无的背景,有点振聋发聩的味道。
第1081章
你是什么,那就在乎什么
  刘亚东的眼睛里多少有些闪亮的东西,聚精会神的看着那个离自己最远的年轻人,虽然不知道他到底有多么牛,但起码从昨天在包房,今天在演播厅都能看见主管们都是围着他在转,所有人对他都是恭恭敬敬的。
  他到底能说些什么具体可行的办法,或者又给自己提供什么帮助呢?
  想想还是有点激动的吧。
  石涧仁没把自己那些奋斗史拿出来显摆,也没砸钱,而是有些出人意料的先问柳子越:“我没念过大学,牛老师也没,星澜还没读完,台上只有柳主播您是读完了大学的,您有什么感想呢?”
  柳子越张口就来,还带点文艺:“虽然我考了一所特别棒的大学,虽然现在工作多年顶着硕士头衔走上了领导岗位,但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有想过在大学时期应该谈一场浪漫而不带功利色彩的恋爱,可就算是我现在取得的成绩,我也想过假如当年更努力一点,成绩更好一些,可能会考取另一所顶尖大学,认识一群不一样的同学,过上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可能会多点选择,更多些勇气,所以归根结底,我想很多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几年以后的大学毕业生们都有这种感受,当年该再努力多读点书。”
  观众席上立刻就深有同感的响起一片掌声,虽然不全部都是,但有些人特别用力。
  石涧仁伸长脖子看牛鸣雷:“牛老师,我发现个现象,您看有共识不,那些个新闻上抓住的逃犯,十年二十年后被抓住的时候,好多都成了企业家老板,起码也比他以前混得好,有这种感觉不?”
  牛鸣雷那是张口就来,还演一脸的惊慌失措:“糟了!隔壁窗台上的砒霜被我抓了随手扔后院,二舅妈她三姐夫小姨子干闺女家的猫被毒死了!我还是赶紧跑路吧!咦,我会点厨师手艺,去那西三环顺利大街……”这下全场都能齐崭崭的乐不可支回应:“雷名堂特色饭馆!”
  牛鸣雷脸不红心不跳的拱手:“不是暗示我那厨子会下砒霜啊,但我觉着吧,他一定会小心翼翼的再也不碰砒霜了!”
  哄堂大笑中,石涧仁刚才带起来的一点严肃味道被这位驱散得一丝都不剩。
  石涧仁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我以前总结是因为这些人肯定比谁都遵纪守法,拼了命的努力出人头地掩藏自己的身份,因为他们怕自己犯事儿被逮住了,所以他们比普通人守法努力多了,但刚才我突然想通了这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心里多半有种多在外面过一天就赚一天的心态!撇开那些把脑袋拴在裤腰上的亡命之徒,大多数普通逃犯隐姓埋名的都担惊受怕,他们恰好就印证了那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那种紧迫感会促使你爆发出你从未想象过的能量。”
  有人若有所思,有人不以为然,石涧仁不看观众:“回到我们眼前东子的苦恼,看得出来你读过书,其实有比较好的知识底子,只是因为你所习惯的那种知识体系崩塌了,好比你这栋楼可能地基还不错,但后来几层楼就盖得歪歪扭扭乱七八糟,现在你觉得随时整栋楼都会倒塌,你根本无力重建这栋楼,是不是?”
  刘亚东使劲点头,用力之大好像要把他的脖子都折断了似的。
  石涧仁双手碰碰:“其实我要说的是,大楼样式千千万万,不一定固定成什么样,你随时都能把现在这栋楼加固而不是推翻重建。”
  刘亚东都几乎忘记自己在录节目的舞台上了,急切的看着石涧仁:“您说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没想到看起来一本正经的石涧仁这时候居然说:“你应该去那西三环顺利大街……”全场都愣了一下,主要是跟他的形象定位太不符了,然后乱糟糟的前后不一:“雷名堂特色饭馆!”
  石涧仁还不满了:“你们能不能重来一遍?”
  这回就是在导演助理的手势指挥下,气势震天的喊了一遍“雷名堂特色饭馆!”然后所有人都立刻收声,显然很想听听石涧仁的回答。
  石涧仁就像个蹩脚的相声演员,很生硬的说笑话:“你们说错了,我是说西三环顺利大街有个星星灯读书会……我是这读书会的创始人,既然牛老师都能打广告,我也可以打……刘亚东,从你的遣词造句到感叹,你应该是个对书籍不抗拒的人,那么我给你最好的建议就是阅读,大量的有效阅读,这是个需要成本极低,但又需要极大坚持才能完成的加固工作。”
  看着刘亚东有些吃惊但好像又有点失望的表情,石涧仁摊开手面向观众:“看一些感官刺激、消遣打发时间的书籍,那不叫阅读,那叫做逃避,逃避现实的冰冷和残酷,逃避自身的问题,真正的阅读比真实的世界更丰富,如果不阅读,我们只能活一次,而热爱阅读,我们却能活一百次甚至更多,通过阅读那些真正蕴含了知识和哲理的书籍,了解前人是如何面对世界,解决问题,让一本本书好像水泥或者粘合剂一样无孔不入的进入到你的大楼里面,带着你对自己的思考和对未来的目标,成果自然而然的就会出现在你眼前,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指的就是这种真正有价值,有的放矢阅读的学习方式,我想在座都是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人,明白什么叫看书,什么叫读书。”
  刘亚东似乎听懂了一些:“谢谢您……那您能推荐些什么书么?”
  石涧仁再次出人意料的摇头:“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感受也不同,有人读圣经,有人读佛经,有人看三字经甚至一本武侠小说都能悟出道理来,重点在于什么是适合你的,重点在于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去看书,是为了努力改变整栋大楼的结构,还是因为无聊寻求刺激,这截然不同的目的必然导致最后从书里带走的东西不同,也许有人会说我这样的回应有点鸡贼,但归根结底一句话,初为闻道,次为知道,再为见道,终为得道,你有寻求改变的心思,现在才摸到闻道的门,阅读量足够了才达到知道的境界,所以这里我送你一部能随时随地读书的手机,只要不被牛老板抓住炒你鱿鱼,希望这能成为一件纪念品,督促你阅读提高自己的信物,当然转手拿到二手市场卖了几千块,这手机也就只值几千块了。”
  石涧仁就像个散财童子一样,在台下热烈的掌声中,拿到手里还没热乎到二十四小时的崭新手机就在台上双手赠与这位幸运来宾了。
  不过这玩意儿到底能值多少钱,确实得看个人造化。
第1082章
拔起萝卜带起泥
  休息调整的时候,柳子越笑着问石涧仁是不是每个有问题有苦恼的都应该是用阅读来解决问题。
  真不是。
  今天一整天录了四场,有个看起来特清高的小伙子说自己的梦想就是追寻诗和远方,周围的人都俗得要命,根本不懂自己在想什么,自己也不屑于解释什么,那气质比石涧仁牛多了,这种人要跟他解释他这书读偏了,估计石涧仁得拿几个钟头来说,都不一定能引经据典说过对方,只观众们看枯燥乏味的辩论,一点意义都没有。
  当然,有苦恼的肯定不是这位,是他妈来报名的,节目组谁的亲戚大妈,为这个儿子操碎了心,现在儿子连班都不上,更别提结婚恋爱,成天都抱着书看,谁说他都能有一大堆理由,只要跟他提钱就一脸视钱财为粪土的极为鄙视。
  石涧仁的回应也极为简单:“老话说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万万不能,这位朋友您对待钱的态度我们不深究是不是真的不在乎钱,但MONEY,金钱还有不那么市侩的说法,我们可以叫做上进心,有担当,追求生活品质,您做到了么?生而为人,您可以选择闲云野鹤的淡泊明志,但还没练成不食烟火的辟谷大法之前,您能自己解决温饱,不让周围人操心么?让关心你的人放心,让爱护你的人舒心,这就叫有担当,任何一个成年人,都应该有担当,至于生活品质,我负责任的告诉你,哪怕是安于清贫,生活极为简单质朴,纯棉或者老粗布的衣服穿着也比便宜的化纤衣料更舒服,更容易让人觉得身心合一,因为化纤的穿脱时候要产生静电,要噼里啪啦的,这是物理现象……”
  牛鸣雷适时接口说他那个段子:“啊?是物理现象?我还以为电闪雷鸣是我要飞升了呢!要不是我在西三街……”
  现在这个笑话梗已经成了节目的保留项目,观众们齐声嘘他:“吁……”
  牛鸣雷脸皮厚:“你们这是赶羊还是赶牛呢?”
  这时候他的插科打诨真的就只能是插科打诨了。
  因为到了这一天晚上收工的时候,明显坐在另一头那个看起来不动声色的年轻人已经俨然成为了主导,青春靓丽的女明星,端庄大方的女主播和随时都能带来笑点满满的相声演员都掩盖不住他的光芒。
  那种积极向上,温和淳厚的润泽之光。
  坐在台阶上的观众席发自内心的在鼓掌,又不是多深奥的道理,还有不少人在问明天是不是还要录一天,能不能带点亲戚朋友或者孩子来看现场。
  电视台录节目的观众一般都是内部拉人头,因为大多数现场节目录制过程枯燥乏味还尽是明星们不太愿意为外人所看的内部情节,但现在大家都觉得有点意思,迫不及待的想推荐给周围的人。
  这是个巨大的变化。
  更大的变化在于整个节目组有底气了。
  因为手里有个完整的东西了,现在拍出来的就跟电视电影一样,只是个粗胚素材,但已经有东西可以修剪打磨了,片头片花音响色调各种后期编辑剪裁以后,能形成一个沉甸甸的玩意儿,拿得出手的东西才是任何一家栏目组影视公司能存在的基础,说那么多空话都是吹牛皮,手艺人得看见手艺。
  所以整个栏目组编辑部门连夜开始做成品,不少编辑之前就坐在看台上,可能整个过程都在思考哪些地方能怎么增减调整,所以效率非常高,第二天一早已经有好几盘带子放在了主创人员的面前。
  磨刀不误砍柴工,原本上午的录制时间被推到下午,所有主创人员坐在演播厅旁边的小放映厅看带子。
  话说回来,好多栏目组租这种演播厅都挺心疼在乎时间的,分秒必争,这财大气粗的好处的就是所有人都能不太在意这个事儿,真是把追求品质放到了第一位。
  这第三天齐雪娇就没来了,说是昨天看完以后突然有种紧迫感,要是自己也明天就要死翘翘了,还能这么悠闲的东游西荡?所以今天直接到白秩那边和负责外贸方面的人员开会,再次总结提炼整个照明灯具行业和大唐网之间跨境贸易的重点难点,立刻组织攻关!
  如果说有很多人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少部分知道了方向的聪明人却又有大部分很难行动起来,知易行难这句话千百年来可不是白说的,然后就算能行动,又有多少能坚持或者立刻雷厉风行的实施,这就决定为什么成功者只是极少数的那几个。
  石涧仁的说法像把鞭子一样能把有些人抽醒。
  这也是主创人员在集中观看了昨天的节目内容以后最大的感受,所有人都有种很现实的紧迫感似的,少了几分海阔天空的瞎侃神聊,迅速的分工调整,导演会带人在今天的录制中精益求精,把昨天发现的一些技术上问题弥补调整,可能几位主持人还得补拍一些镜头,至于那些来宾,可能就只有用文替的方式了,也就是多用背影和远镜头,找替身来糊弄过去,倪星澜提的建议,她在片场最熟悉这种事情。
  胡蓉梅整体把关成品,还得跟各种审查部门打交道,走自己的关系去寻求关注度,争取能在广电系统获得什么样的角色定位,未来年度能得个奖什么的。
  影视公司总经理王驊不但要继续负责栏目前期烘托炒作,延续话题的热度,现在还要开始开发客户,因为产品出来了,除了江州卫视是签约必须播放的,接下来寻找广告投放就成了重点,哪怕任佳琳不在乎钱,也要王驊能展现自己的能力证明投资值得啊,何况整个栏目任姐也只占了51的股份,其他是江州电视台大部分,倪星澜小部分的股份,之前签约倪星澜免费上节目最后营收的态度,看起来很有可能成为四位主持人里面收获最大的!
  每播放一期就拿一份钱的牛鸣雷都笑着说自己有点后悔了,能不能重新签合同,自己宁愿不要这每一期的现金,而是和倪星澜一样拿最后的分红。
  但包括他自己在内都知道这不过是个玩笑,行规就是先说好后不乱,买定离手,现在再下注已经晚了,还好他也稳赚不赔。
  小赢家没喜笑颜开,只是若有所思的看着石涧仁发愣,她在想什么,石涧仁很清楚。
  但其他所有人估计都以为是恋情在发酵,所有人都装着没看见的立刻各忙各。
  因为这第三天网上和报刊媒体之间的绯闻才是真的发酵。
  当初一股脑的安排炒作有点意想不到的失控了。
  因为连王驊这边的宣传人员都没能更准确的把握到日新月异的网络年代,这样高曝光率的炒作意味着什么样的后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7/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