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石布衣(校对)第5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7/653

  街上的人才好像松了口气,对石涧仁也有些笑脸挥手,石涧仁只能继续挠头,差点把头都埋到车窗下去了。
  三公里的路上,司机频频瞟副驾驶的石涧仁,却不敢说话,往日嘻嘻哈哈随便跟他开玩笑的年轻人小心翼翼,一路轻轻的就把车滑到开发区,石涧仁摸零钱下车了才压低头对这边窗户外小声:“主任,我等你哈……”
  那生怕石涧仁不声不响跑了的表情,让石涧仁居然想哭。
第1104章
性格决定命运
  蒋道才是给石涧仁贺喜:“可以啊,你这地下工作做得很细致嘛,我一点风声都没听见,区里也没什么消息,我都是听开发区的员工反映才知道的,国资委……好地方啊。”
  石涧仁在他面前收起伤春悲秋的情绪:“具体干什么我还不知道,你还有了解?”
  蒋道才如数家珍:“新加坡最大的公司是什么?淡马锡集团,就是各种大财团、国家资本集中在一起以私人名义成立的公司,由总理的夫人当董事长,几百亿美元资产,牛吧?但说到底新加坡也就那么大,二十几家公司而已,中国国有企业多少?排名全国前五百强的八成以上都是国企,理论上来说都属于各级国资委管理或者持有股份,吓人吧,等于说中国的经济命脉就在国资委。”
  石涧仁做出被吓到的表情来:“啊……我能干嘛呢,又不是学经济的……”
  蒋道才侧眼看他:“石老弟,你就是这些地方不实诚,这不是你自己想去的?如果你真的不想去,会放任自己贸贸然的去个根本不清楚的部门?你这么精明的人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石涧仁很难跟这位一心只有自己的商人解释:“我真不知道,但朱部长说这样安排是有目的的,我就答应去看看,如果真的不合适,再提出来调整或者退出挂职嘛。”
  蒋道才心情好:“好好好,你就是大智若愚,不管怎么说,我们两兄弟也算是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来吧,先喝两杯庆祝你高升,未来你在国资委,我在开发区,我们肯定还有重逢合作的机会,真希望能跟你再度联手……”伸手揽着石涧仁的肩膀,推开办公室旁边的软包门,里面装潢不说华丽,起码也挺高档,周围沙发宽大舒适,容纳十多个人喝茶聊天都没问题,一张可以坐七八个人的餐桌,两位服务员正在上菜,一看菜肴品质又是来自于空运,石涧仁没注意到那让人垂涎的海鲜,想到的只有工作和商机:“你这跟新加坡往来的海鲜和花卉进出口谁在做?江州海关和新加坡海关你很熟么?”
  蒋道才有点奇怪:“嗯,我有个大学同学学的海关商检,就在江州海关现在做副职领导,新加坡那边自然有人专门搞这个,没有这些门道关系,我也不会选择花木种植基地项目了,我这主要是植物出口,检疫什么的都比较轻松,至于海鲜进口数量不大,也比较简单,怎么?有兴趣跟我一起搞点什么?我还真有点想搞个海鲜餐厅,我们自己从新加坡进口原料,做高端!你在江州人面儿比较宽吧,随便投个两三百万一起做,有没有兴趣?”
  这就是到了一定的层面,资源和底蕴确实比普通人要拥有更多选择,石涧仁想了想:“我那边有个大唐网你是知道的,主要就是做跨境贸易的,只不过我们的贸易产生很少在江州,所以也没有建立关于江州本地的海关商检渠道,不知道这方面你有没有兴趣合作,譬如说一起搞个进出口外贸公司之类,我那边现在在跨境结算等方面比较有优势,如果说一年下来进出口金额比较大,那结算费用就很有一笔账算了。”
  蒋道才哈哈大笑:“我就说嘛,石老弟你能做到今时今日,怎么可能跟他们看起来那么简单,你这眼光胃口都不是一般般,哪里瞧得上什么小餐馆,也对,我这如果规模起来,一年出口金额境外结算的费用的确都可以再办家餐厅了,而且新加坡的税收严苛得很,我当然愿意把税收放在开发区这边减免,好,这件事情你派人整理好方案过来跟我详谈!肯定不会挂在你我名下嘛,今天我们就不谈公事了,好好庆祝下!”
  石涧仁却挂念那等着自己的司机:“酒我就不喝了,下午还要办公,关于风土镇旅游产业和镇上的发展规划,我这里做了个比较详尽的计划书,未来蒋总你全面管理整个风土镇经开区也用得上,不管来接任我工作的人是谁,也不管对方有什么样的想法,能不能做到你我二人之间这么坦诚,你这运作起来也轻松得多……”
  蒋道才嘟哝:“你这样搞,不是衬得我真像个喜欢吃吃喝喝的乡镇干部了?我可是听说你的消息立刻安排厨师人手,你这太不解风情了!”说是这么说,虽然身材体型已经有点发福朝着吃喝干部的风格去,还是有海归派的务实,接过石涧仁上午整理出来的详细文档翻看,一目十行的那种:“你放心,你那家旅游投资公司我会帮你照看好的,我们两兄弟不说外人话,你是个有潜力有野心的家伙,我也明白你胸有大志,做事很自律,手脚更是做得干净,我已经辛苦了二十多年,想让自己现在过得快活些,你这些心血不会白费的,你搭建好这么好的平台留给我来捡落地桃子,我又不是傻瓜,肯定会经营好的,未来说不定还要仰仗你关照呢。”
  从利益上产生瓜葛,再得到这样明确的表态,石涧仁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但他始终是个小心的好孩子,决定最后再加道保险绳:“蒋总,小弟我结识你也快一年的时间了,虽然在挂职工作中我们实际往来不多,但你确实是位工作能力很强的能人,而且能看准重心专注而专业的投身进来,这点非常值得我以后学习……”
  谁都喜欢听好话,何况石涧仁这一脸老实又说得这么诚恳,蒋道才也发自内心的笑起来:“老弟你客气了。”
  石涧仁话头一转:“但小弟我还是不得不说,蒋总你眉多浓粗,鼻孔外露,语速较快,这大半年来的工作接触中,你虽然看起来斯文,其实内心是比较刚硬严格的,这在工作中当然是非常有用的品性,不过稍微能克制点急躁情绪的话,未来蒋总你真的前途无量。”
  笑容还没褪去的蒋道才瞪大眼愣住,忍不住扶了扶自己的金丝边眼镜,好像要再看清楚点石涧仁的模样,确认他不是戴着瞎子眼镜举着铁口神算的布幡:“你……你……你还会算命?”
  石涧仁隐瞒职业属性:“不是算命,一直在学习各方面乱七八糟的东西,如有冒犯也请蒋总海涵,我真心只是为了你好,相识一场没有你的铺垫我也不可能在风土镇做出成绩,我们是相互成就的,所以临走之际真是肺腑之言可能有点逆耳,还望蒋总以后能够戒急用忍。”
  蒋道才站起来,表情也愈发正式:“石老弟真人不露相啊,没错,从小我就比较急躁,从小戒骄戒躁就是老师的评价常用语,大学还特别去钻研佛学瑜伽之类,满以为现在工作中不会被人注意到这点,石老弟确实是慧眼如炬,看来我的确还要修炼!”
  石涧仁真是比较掏心窝子了:“你我既然在体制内挂职,也算是修行,体制是什么?这就是一口震荡打磨机,这么多聪明人在里面慢慢磨掉棱角,成为整座机器需要的样子,个人特点或者冲劲性格可以保留,但锋芒却不应该在体制内展现,体制内讲究的是内敛光华,厚积薄发,这才是中国千百年来仕途要求的模板,而你稍显另类了点,要么彻底把自己定位成商业化的开发区领导,立足在这里做大做强做出规模来,要么就退出体制内专心做生意,因为以你的性格再往体制内上面走,是比较危险的事情。”
  这下说得如此明晰,蒋道才艰难的咽了口唾沫:“是……统战部的人这么告诉你的?”
  心眼还有点小。
第1105章
常作静幽通万物,偶起腾空卷壑沟
  自己费尽周章才能把一个贫穷的山镇变成旅游景点,更重点的是改变了当地人看不到什么希望的生活面貌,这样的工作刚刚看见成效就把局面拱手送人,心胸狭隘的人没准儿还会心有不忿。
  当然心胸不开阔的人也做不出这种局面来。
  更何况像石涧仁这样儿的,首先想到的还是如何能把这种局面延续下去,不至于半途而废的让风土镇重新蒙尘,这不是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而是在基层范围见得多,自然对有些事情就不那么乐观。
  所以相比之下看得见摸得着的蒋道才是个更靠谱的选择,起码是个更看重实际利益的人,起码不会乱整胡来,还是个励精图治要把整个开发区搞好的脾性,只是得谨防他把好处全都揽到自己兜里去,更得预防他因为比较急躁的性子过早夭折。
  相比那些麻木不仁的不作为,石涧仁不惜在这个时候稍微放宽点自己的原则。
  蒋道才看着桌面上已经堆起来的盘碟佳肴,没再说话,有点呆呆的坐在那,石涧仁拍拍他的肩膀自己走。
  能留下这个思索的头子就够了。
  再回到镇上,那种几乎所有人目光无时无刻都在跟着石涧仁的感觉更加强烈。
  他在镇上又没有一个家,一直都是睡在服务大厅办公室的,好像以前没人注意到这个事情,下午有几个镇上的人就过来看看,小声问了什么,有办事员给他们指外面接待区的几张人造革长沙发,居民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看那个坐在最里面埋头写东西的身影,然后就走了。
  下午简直络绎不绝的有人来参观石涧仁那张“床”。
  石涧仁尽量低头做事,不让自己的情绪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确实也没人找他说话,工作人员们都有点坐不住,时不时的有人找理由出去。
  真没情绪办公。
  他们看见的现实比石涧仁更清晰,老街就在河对岸几百年,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走马换灯的镇领导没发现这个旅游资源有什么价值还可以说是专业能力不够,那么旁边这条小河上垃圾遍地堵塞河道,乱七八糟的模样呢?
  这么偏远一个山镇这种局面,中央不知道,市里面不知道,甚至区政府也可以不知道,以前的镇领导天天住在这里也看不到?
  他们自己的居住环境变成这样糟糕,都没有一点心思放在上面改变,甚至索性把办公大楼搬到镇外面的半山腰去,眼不见心不烦!
  在这种基层工作人员熟悉的领导眼中,只有他们可以粉饰太平的数据、报告跟自私贪婪的心,哪里有脚下的土地和老百姓?
  早就忘了作为一个领导,最大的本职工作是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哪怕是一个镇政府,影响的也是这一万多人对国家和政府的态度。
  正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以前一任又一任不作为似乎看不到什么区别,那就慢慢的失去了希望,所以现在这边变化反差才显得格外强烈。
  下午下班以后看着空荡荡的服务大厅,这个自己亲手打理出来的百货公司仓库,石涧仁终于有些脑子空白的随便坐在桌子角上,不知道是在想自己还有哪些细节应该做得更好,还是在想待会儿要不要下楼去吃饭,内心强大不意味着面对这么多复杂眼神都能泰然自若。
  结果这时候已经关上的玻璃门推开了,石涧仁开始还以为是纪若棠呢,结果经常吃饭那家豆花铺子老板娘小心翼翼的拎着个几个一次性饭盒进来,探头探脑的看看这边石涧仁,也不跟他说话,放在长长的服务台就走了,关门的时候还生怕发出了声音。
  这好像是个试探的讯号,后面就接连不断有人推门进来了,竹篓装的水果,谷草篮子用糠壳保护的鸡蛋,镇上人编来卖给游客的草鞋,熏得乌漆抹黑的野味,用报纸包起来的山核桃,也说不出来什么话,都不做声的放在那台子上就走。
  最后是经常在读书会看完书收拾东西的那几个小姑娘,抱着个学生中间最常见的纪念册进来,细声细气的站在服务台边问:“石老师,听说您要走了?”
  看着那干净纯真的眼神,石涧仁终于有点彻底领悟。
  领悟到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
  民众没所谓好或者不好,素质也没所谓高或者不高,就好像那小河跟滔滔江水一样,有清澈透亮的,也有滚滚黄沙的,但永远都在由高往低处流淌,流淌的就是人性,引导和有节制的善待才是最根本的。
  自己也许是个启发点,但没了自己,这里依然会长流不息,只是可能会多绕几个弯,多翻腾点波浪,对于已经开启了这种思考能力的民众来说,他们已经有做出自己选择的能力了。
  这不正是自己离开老头子给自己设计的轨迹,走上草根之路的感悟么,想到这里,石涧仁有些释怀,笑着过来服务台边点头:“对,我在风土镇的作用已经完成,要换个地方工作了,但读书会能一直坚持下去的,你们也应该多到市里区里面的读书会去看看书,开阔眼界,并且把这种风气传递给比你们小的学生。”
  孩子们没有那么清晰的利益诉求跟得失心,只是有点伤感的把那纪念册给打开推在桌面上:“刚才我们读书会的同学们写了这个,希望您能给留言,然后我们平时放在读书会里,大家都有激励。”
  所以说石涧仁喜欢跟年轻人孩子打交道呢,点头顺手拿过台子上的一次性饭盒开始吃晚饭,烧白有点偏冷了就凝结化油,机灵的孩子还去给他倒了杯热水过来在盒子里托一下,石涧仁一边吃一边翻看上面一个孩子一页写满那些有点稚气的告别语言,大多是祝他万事如意,身体健康的,但写得都很认真,所以石涧仁指挥一个孩子去自己桌上把那毛笔砚台给拿过来,差不多吃完以后抹抹手,开始挨着页面题字,还是蝇头小楷,很工整的那种,几乎每个名字都能对上号,分别嘱咐不同的话语:“晓东,应该加强对历史类书籍阅读,历史上不光是武侠打仗,还有无穷尽的人文诗歌……”
  “江涛,读书跟考体育生没有冲突,你的身体肯定在镇上同龄人里面是出类拔萃的,但你要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放到全区、全市那就不算什么了,所以在这老天赋予的身体之上,还能多看书,多些知识,多些谈吐,才能让你运动得更好……”
  “小斌,钱财很重要,但如果到解决了温饱以后,控制自己对钱财的渴望更重要,帮爸妈做买卖之余一定带上一本书,有空就看……”
  “李丽红,数学物理也许是你的弱项,但切不可因为这些成绩不好,就放弃对学习的渴望,人生不是只有各科成绩,你对文字的敏感,行文流畅,一定要加强自己对这方面的磨练,进入社会以后,优秀的文字工作不会考察你的数学成绩的……”
  他这怂恿学生娃偏科的胆儿还真大,要是在城里,望子成龙的父母没准儿就胖揍他一顿了。
  一改算命先生神叨叨的风格,尽量直白浅显的给出忠告答案。
  所以三四十页专心写下来,石涧仁开始的情绪也好了很多,不过抬起头来才看见门边已经高高低低站了不少街上的居民,只有少数两三个人靠近了在看他干嘛,其他人全都挤在玻璃门外,看坐在长长服务台边被几个孩子围着的小石副主任。
第1106章
喝汤么,我煮点
  理论上来说,石涧仁这样的新干部,特别是还带点地方管理职责的二三把手干部,走上岗位是要接受一系列各种培训的,石涧仁也是太忙,接近一年的时间里虽然一直还是挂职起步的副处级干部,但却转战了好几处地方,所以这方面的培训都有赖于曹天孝给他提供的几本书,关于干部纪律、体制流程、保密守则之类的工作要求,作为普通政府公务员,和政府干部之间的区别还是蛮大的,有些话是明摆着的道理也不能随便说。
  起码石涧仁在这个时候不能表示自己对未来的担忧,收起毛笔起身,孩子们有些惊喜的捧着留言簿凑在一起看,有几个半大小子还偷偷从玻璃门缝里挤进来会合。
  石涧仁过去拉开玻璃门,对外面挤着的镇上居民笑言:“都进来坐坐,聊两句,一直也没机会跟大家这样公开聊聊,以为还有时间和机会,既然大家伙儿都来了,那就随便坐下来聊几句。”还顺手打开了门边的日光灯,让整个服务大厅都亮堂起来。
  有几个白天就在办公室上班的公务员带头进来,比较娴熟的打开服务台翻板门从里面推出二三十张办公滚轮椅,加上接待区的沙发和等候区的金属长椅,百把个人陆陆续续都能坐下来,但显然不少人在低头发短信或者小声打电话,玻璃门那边还在陆续不断的悄悄进来人,整个服务大厅就有些拥挤起来,有些门口部分站得已经有城里公交车高峰期的感觉,公务员想打开服务台,开放里面的空间,石涧仁摇手阻止了,然后自己很没个正形的坐在服务台边上,一条腿那么吊着:“里面的再往里面挤挤,人多点也不妨碍说话,现在已经是下班时间,我也就不摆什么架子,拉家常似的跟大家说说心里话。”
  本来有些黑压压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和当初石涧仁爬上灯柱子讲话时候的反应天差地别,后面来的都有屏息凝神吓一跳的味道,纪若棠也是这时候在司机和两个工作人员的包围下到的,她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司机聪明,转手就扶着纪若棠站上旁边的不锈钢垃圾桶,三个男人在下面帮她保持住平衡,只能在门边远远的看着了。
  石涧仁确实说得跟拉家常一样:“本来我也以为我多少还要在这里干个一两年的,为什么调走去哪里干什么,我都不是很清楚,刚才之前我是有点难受的,一切才展开,我很期待看见风土镇变成顺林区首屈一指的富裕之乡,也很希望跟大家一起努力,因为我是个山里出来的孩子,十九岁以前看到过最繁华的就是县城和镇上的这种集市,所以刚到风土镇的时候,我就想跟大家一起改变风土镇的面貌,改变大家的生活,这就是我的初衷。”
  服务大厅里安静极了,偶尔两声咳嗽都是使劲压着的,能感觉到那份尊重和小心,还是有个工作人员积极,看石涧仁断句,连忙带头鼓掌,引起不少人恍然大悟的鼓掌。
  石涧仁笑着摆手阻止了:“大家拉家常的时候很少鼓掌吧……”有人笑,但又安静下来,听见他宏亮但不咄咄逼人的声音:“刚才我说了我有点难受,但是看了晓东、李丽红他们这帮孩子拿过来的留言簿,我一下就释然了,哦,就是想通了,这帮孩子三十七个人,虽然对比整个镇上中学小学一千多人不算什么,但这三十七个孩子是爱看书的,也就是大家口中爱看闲书的,也许他们做农活不行,做生意不行,但我这么说,我就是像他们这样,从看书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我也可以这么说,努力和大家一起改变生活,希望大家能富裕起来,为的就是这三十七个孩子,我在风土镇工作接近半年,最欣慰的成绩就是这三十七个孩子,最感谢的就是他们的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一起读书。”
  这下整个服务大厅应该是惊呆了,谁都没想到这个年纪轻轻的副主任,最在意的居然是这个事情,那十多个孩子本来挤在服务台边上,听见也吓住了,一个个左顾右盼,接受好多叔伯婆姨的目光。
  纪若棠仿佛又看见那个跳上台的棒棒,眼睛有点湿润,那时的自己多快乐,现在呢?低头压压眼尾的时候,却看见蒋道才锁着眉头也走到门边来。
  石涧仁很坦然:“我不是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是品格,从小我就被教育要成为一个品格高贵的人,不苟且,不出卖自己的灵魂,就是面对有钱人,面对大官显贵,我都有自己高贵的内心品格,不会卑躬屈膝的去乞求,这是做人应该有的底线,但前提是得吃饱饭,穿暖衣,这都做不到,很难保持底线,所以我才努力跟大家一起走到今天,解决了温饱以后干什么?有人想住更大的房子,买更好的车,吃更好的东西,但我要说,房子再大,能大过那栋半山腰的养老院么,车再好你也只能坐屁股那么大的地方,吃得再好,每天能吃十斤肉么?瞧不起你的人,永远瞧不起你,不就是赚了点钱暴发户么,你还是个农民,你还是个乡下山里的土鳖!”
  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旅游景区,现在风土镇上能接触到的外地人比以前一辈子还多,而且能到这里来旅游的,起码经济条件不会太差,可中国游客目前的基本素质嘛,大家也清楚,闹闹嚷嚷嫌三嫌四的各种情形比较多,服务大厅没少处理各种矛盾,镇上居民多少都见闻过被游客辱骂或者嘲讽的事情,有点嗡嗡嗡的交头接耳,应该是在讨论小石副主任这番话的意义,点头的人很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7/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