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石布衣(校对)第5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0/653

  国资委提供了一位办事员现在提交各种文件资料供自己查阅,明天开始自己就是到中德供水公司去上班了,今天唯一到国资委来跟自己见面的就是那位马克先生,石涧仁有史以来还第一次要跟外国人打交道共事了,这倒是个更让他略感新鲜的地方。
  带走几份对外宣传中德供水和水务集团的印刷资料,石涧仁谢过那位一直帮自己整理找寻资料的办事员,颇为挠头的出来。
  然后一眼就看见外面宽大得跟个广场似的大楼前停车场上,柳清正从一辆商务车里面出来,双方眼对眼的走过去都好几分钟感觉,实在是秘书看见他裤腿紧绷,还露出点脚脖子的模样又忍不住笑:“已经给那位司机师傅另外买了条挺不错的裤子,上车换了吧……嗯,手机给你另外拿了一部,电话卡也补办了。”
  所以说石涧仁怎么离得开柳清的照顾嘛,闷声说了谢谢就钻进车里换衣服。
  柳清也不让他尴尬,自己坐到副驾驶不回头看:“身份证、驾驶证我刚才已经托曹处长给你出证明补办,这样就不用回原籍去办理,不然下个月你去平京录节目都可能没法登机,银行卡我已经挂失了,里面除了我平时给你放的现金,还有什么别的东西没?”
  石涧仁记得很清楚还剩五百多块钱,其他没别的东西,快速蹬上裤子趿了鞋就到前面驾驶座开车,柳清又摸出来一个钱包给他:“这次换了个长夹,还是一千块现金和两张卡,另外给你准备了个零钱夹,这样就算再遇见被扒窃,也不至于连打电话的钱都没有了。”
  轻言细语的就像温柔的妻子在叮嘱,绝对没有半点数落批评的意思,可石涧仁分明听得出她的笑意:“想笑就笑出来,又不是多丢脸的事情。”
  柳清才嘻嘻两声:“主要是没想到你第一次坐公交上班就遇见这种事儿,大家都觉得挺可乐的,他们还有人商量说明天多叫几个人跟你一块儿坐公交,没准儿能把那扒手给逮住了,也算是符合你为国为民的气质啊。”
  发动商务车出了开阔的停车场就直接到大马路边了,回望没有围墙,就隔着个大广场的宏伟办公楼,再看看附近的公交车站,石涧仁终于还是承认自己现在已经确实不能强行扮演草根了,起码在这些生活细节上,已经容不得这样浪费时间还很有可能耽误事儿:“接下来不会再来这边了,这次安排我去一家合资企业做管理层,我还是开车去上班吧。”
  柳清这才关注事实:“啊?合资企业?干什么工作,有多少工资,能养活我不?”到现在为止,柳清还是把自己的工资账目从石涧仁的私人户头开列出来,以之前每个月一千来块的挂职补贴来说,秘书的那点高薪石涧仁都完全是在倒贴啊。
  不过听起来这关系真够暧昧的,特别是石涧仁老老实实的就把自己的聘书和工资卡信息等表格都交过去了,这次每个月能拿几大千呢,据说平时还有不少福利。
第1112章
从零开始
  第二天石涧仁果然是开着车去上班了,按照宣传资料上提供的地址,和国资委所在的区域完全两个方向,就在北部区这边一片还有待开发的地区,比产业园和假日大酒店偏远多了,但靠着江边,石涧仁估摸着可能是便于取水。
  昨天下午和晚上还是没有荒废,恶补了不少关于自来水公司的信息,网络公司那边更是用专业方式给他收集了些相关资料。
  不算周边的县市,就在脚下这片主城区里就有超过千万人口的江州,是全国少有的超大型城市,所以整座市区包括风土镇这种范围内一共拥有二十多座大型水厂,而现在修个水厂动不动就是好多亿,所以在前些年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引入了外资修建新技术新标准的水厂,现在中德供水已经有四家水厂,基本都在北部区一带,可以说无论湖畔雅苑还是假日大酒店、产业园用的水,全都是中德供水提供的产品,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一大桌子高层目瞪口呆石涧仁的新工作,最后只有纪若棠艰难的问可不可以给假日酒店打个折……
  除此之外,所有人都对这份工作为什么需要石涧仁感到很迷惑,而且对石涧仁为什么答应要去这种地方挂职感到迷惑。
  老实说,直到走进中德供水之前,石涧仁还是抱着好奇看看的心态。
  顺着浓枝密叶颇为有些偏僻的崭新马路抵达中德供水办公区,出示自己的聘用书,立刻就被放行进去了。
  和想象中水厂不太一样,没有什么露天大水池,到处都是球形和圆柱体的储水罐水塔,然后加上各种机器轰鸣的声音,更像是个普普通通的工厂,然后沿着工厂区转过一道弯儿,藏在一大片枝繁叶茂的绿化地带中,就是整个中德供水的办公楼,比风土镇那个镇政府大楼漂亮多了,哪怕不懂建筑设计,石涧仁也明白这建筑设计费肯定不便宜。
  七八位企业高层已经来到大楼门口迎接新的独立董事了,包括外方马总裁,中方副总裁以及各种职务的什么总监什么O,算是很给这位二十多岁的年轻独立董事面子,然后还就在宽敞透亮的玻璃中庭对整个企业做了介绍。
  接着是生产总监、公关部总监分别陪着石涧仁参观了旁边的这中德供水几年前成立兴建的第一家水厂,还有整栋十余层楼的玻璃外墙大楼里面的公司各部分架构。
  一直到石涧仁坐进自己的办公室里,他最大的感受就是这家供水公司所有人都处在一种紧绷状态下!
  从他们的精神状态、墙上的标语规范、一直挂在嘴边那些专业术语和相互提醒都能看出来。
  水是世界上人类最赖以生存的物质,仅次于空气!
  没了食物,还能拖个七八天,没了水两三天就能毙命!
  水是活生生的物质,就算自来水公司费劲全力,也只能说尽量保证水质干净,但永远不会说百分之百没问题,因为无论何时的自来水里面都带有各种其他微量元素,也随时都在酝酿各种微生物,所以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岔子,送到各处的水源被污染,在这样超级大都市里面带来的都是巨大灾难,不亚于核爆炸的灾难。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几天时间里,石涧仁感受到了另一层更加真实的含义。
  不过独立董事没什么事。
  理论上来说,独立董事是上市公司才会设置的职务,由不在上市公司内部担任职务的人来做独立监督工作,算是为那些散户、小股东们当看门人,毕竟对于动不动几十亿的上市公司,不可能开个会把持有几万块的小股东都叫来吧,所以这个职务从欧美金融体系里面就油然而生,已经很专业了。
  但是在中国,应该是个心照不宣的事情,哪有什么散户的看门人,设置这个职务更像是给关系户的闲职,拿高薪的闲职。
  水务集团是上市了的,总价值三百多亿!下辖多个大大小小的企事业单位,所以为了管理这家价值几十亿的合资供水公司,国资委要派人监督,而且是不带有利益色彩,不是行业人士的监督,于是从来没被国家证监机构认可过的独立董事这个职务就挂在了石涧仁头上,他等于是代表政府来监督整个供水公司的,但明面上又没有说得那么清楚,所以得另外挂个什么生产政策处处长的职务。
  这就是中国体制内的玄妙,让一切都习惯于照章办事的外国人很头疼,估计他们是真以为来的就要有用。
  可以调阅任何企业文件资料甚至财务数据的独立董事第一天下班的时候算是基本搞清楚了,自己就是个太监,譬如说古代苏杭出了名的织造太监,景德镇的督陶太监!
  这都是皇上信得过的人,派到生产企业中保证生产,监督过程的专有职务,只不过现在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而已。
  然后石涧仁下班的时候还发现,又如同自己第一次挂职到有线电视台的时候,这个看似可有可无,实际上又必须要有的职务,也没人管自己上下班迟到早退,压根儿就没有自己的考勤卡,给自己的办公室豪华大气,但连秘书助理都没有一个,更不用说工作下属了,反正需要什么都是直接打电话给总经办或者相关部门领导,自然有人给送到办公室来,所有人都客客气气的,但眼里对自己的距离感,相面的小布衣看得再清楚不过了。
  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挂职工作,该怎么做?
  只按照上级设计的工作范围,每天坐在这里看那些似懂非懂的复杂文件?
  还是又从做清洁开始?
  这回是十几层楼,每层楼超过近千平米的办公区域,这样的中德合资企业,独立董事每天卷起袖子去做清洁,那才是真正的作秀。
  石涧仁坐在松软的真皮气压老板椅上转了一圈,身后就是淡蓝色落地玻璃,能看见巨大的厂区和严谨细密的绿化带,作为严格控制厂区内任何土质、水分跟植物的现代化水厂,石涧仁也不觉得有让自己去松松土修整绿化搞个花园的空间。
  总而言之一句话,在有线电视台那几十个人的小事业单位里面做的事情,拿到这里来,就是小气吧啦的不合时宜。
  重点是作为对整个行业都一窍不通的外行,石涧仁到底能在这里干出什么来?
  市领导到底期待看见什么?
  感觉拿到的就是一份没什么确切题目的试卷,换做其他人可能都要打退堂鼓了,又或者干脆得过且过的混过去?
  独董坐在自己的办公室下午有不少时间都在玩儿手机。
  然后一到下班时间就滋溜坐电梯下去,开着那辆在高管中也显得比较高档的别克商务车走人,起码整栋办公楼数百双眼睛都看着的,这么年轻的独董,让人羡慕啊。
  结果石涧仁去到江州大学附近那些专业程度比较高的书店街,接了柳清,秘书已经吃力的雇了俩棒棒帮她挑着新购买的书,比较雀跃的招停以后让棒棒把书搬上来,但充满疑惑:“中学化学物理课本?你确定也要买?”
  没错,自来水厂就是个充满了化学物理功课的地方,从来没学过数理化的石涧仁不得不从头捡起这方面的知识来看。
  不然他连那些标准的水质报告都看不懂。
第1113章
论学霸的成长
  其实跟刚刚去到有线电视台的时候一样,有相当部分挂职的体制外人士都只是把这当成镀金,多点政治资本或者头衔的事情,社会各界之间当成个吹嘘的噱头。
  石涧仁还是只抱着见识一下什么叫体制内的态度,他没想过自己要做什么。
  这不是没目标,他的目标始终在那座灯塔上,但让所有人都得仰望的灯塔那么高,自然需要无数小目标来累积,至于具体是哪些小目标,石涧仁自己都不清楚,人生哪有那么清晰的绝对轨迹?而且如果太按部就班的前进,人生难免也太过枯燥乏味了,其实往往是专注于某件事情到一定程度,目标和成果就会自然而然的显现了。
  他更喜欢带着点朝未知进发的探索,在别人看起来习以为常的领域,保持旺盛的好奇心,这也许就是吴晓影评价过他的那种少年感。
  第二天上班到公司,石涧仁从车上拿了个小滚轮推车下来,超市大妈们买菜喜欢用的那种,拖了大概四五十本,起码好几十斤的各种书籍到自己办公室去,接待服务的前台姑娘还摸不清他的调性,不敢过来随便帮忙,但有提前按好电梯门,所有人以为他只是像很多老板那样拿去给书架上摆满了装样子的书,没想到做清洁的阿姨很快就流传出消息,石董是真的天天都坐在办公室看书做笔记,所有的书都摆在桌边附近开始夹上五颜六色的小纸条。
  石涧仁曾经说过,接受教育的目的其实真不是学什么知识,只是为了掌握学习知识的这种能力,从认识每个字,到明白怎么利用基础的学习能力去学习各个专业分支上的知识,重点就在于这种学习的能力,从有老师教到自学的能力。
  他很擅长这种实用性学习,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学习。
  以前石涧仁从未系统的学习过物理化学,主要是觉得用不上,真到了需要的时候,一本化学基础课本也就翻个把小时,用阅读的方式了解什么叫化学反应,什么叫元素周期表,至于其中纷繁复杂的各种反应式跟参数不用背,反正随时都可以查阅资料,自己知道什么地方能查到就行,重点是明白化学的原理。
  了解水质构成报告上,那一个个常见的元素代号表明什么意思,知道为什么会产生各种变化就够了,让自己成为一个行家,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起码两三天,石涧仁已经开始频繁出没于楼下的化验检测中心,穿着无菌服跟在技术人员后面观察他们如何做检验了,还时不时的提些异想天开的问题,但慢慢的技术人员也发现他提的问题开始靠谱起来,譬如为什么检测水质透明程度的时候,非要把检测仪波长调到620nm,技术人员当然能一句话就给他解释。
  这种学习效率来得更高。
  骚扰过检测中心,然后就是管网中心,了解这些在厂区处理过后的水是怎么加压送到各个片区的,顺着这个思路,当然再把魔爪伸向厂区,泵房、沉淀、滤池、杀菌、消毒等各个环节都兴致勃勃的去参观蹲守,甚至能在絮凝沉淀处理车间傻乎乎的一看就是一整天。
  在各种知识开放的年代,要搞懂如何把江水抽起来变成一杯可以直接饮用的干净自来水,确实不是个困难的事情。
  仗着独立董事可以随便出入任何生产环节的权利,石涧仁已经能叫出厂里面各个班组组长的名字了,更不用说供水公司那常驻的十多名外籍员工。
  学习数理化的同时,石涧仁的德语明显在突飞猛进,仗着英语底子跟低地德语之间的亲戚关系,反正见了外籍员工就开始跟人不要脸的唠德语,这个纪若棠一开始就传授给他的外语学习窍门,就得不要脸的使劲说,说得多了,形成语言环境和交流本能,自然就流利起来。
  但更让整个中德供水公司全体管理层到员工重新认识这位独立董事的,当然就是电视娱乐栏目《见仁见智》的播出!
  应该说,石涧仁肯定也没想到这个栏目播出时间恰好就在自己到这边上班的几天后,正是公司上下都能知道他,但还不怎么了解的时候,节目播出了。
  这一集选取的就是饭馆打工仔刘亚东和那个遮着脸上节目的女公务员这两段为主的内容,而这第一集只放了两段,主要就是之前花了半个小时故意复盘解释了整个倪星澜跟石涧仁、牛鸣雷“争执”的八卦,还请了另外一位著名的娱乐主持人来客串采访倪星澜。
  在连续炒作了个把月的超强热度下,还最后消费一把八卦,已经被反复预告都磨得耳朵要起茧子的观众们,先沙漠解渴一般看了这个八卦的来龙去脉,听倪星澜当面差点流泪的动容解释现在要做个节目有多么不容易,然后才看这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娱乐栏目……
  怎么形容呢?
  吴晓影之前说她看到的依旧还只是素材,这句话真是说得专业。
  最后石涧仁是在假日大酒店的大型投影幕布上看的,周围坐了几十号人物,除了相关产业的各位合作伙伴们,还有柳子越带来的江州电视台一群人,因为明天就是平安夜了,现在假日大酒店已经开始预热,所以就当是纪若棠邀请过来聚会,也算是未来电视台这边柳子越的团队和石涧仁的团队开始全面接触,柳副台长觉得有这个必要。
  仅仅两段试探性的内容,安排制作得无比精细,在原有素材上增加了很多细节,除了某些搞笑语句利用局部放大前后倒带反复播放,还有不少额外添加的卡通符号什么,再次增加了节目趣味性,特别是有种弹簧一样抖啊抖的箭头,当谁在说什么的时候,提醒观众注意也许某个角落,某位主持人或者某位观众的奇葩表情,譬如石涧仁在正儿八经的时候,牛鸣雷在那边翻白眼,牛胖子抖包袱的时候,石正经又一脸不屑的鄙夷,石涧仁都忘了自己那时候是不是这表情了,吴晓影笑说这点小表情可以剪辑伪造的,反正既证实了这俩大老爷们儿勾心斗角的不对盘,还彻底带红了牛胖子和石正经这俩绰号跟定位。
  有点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意思。
  柳子越全程紧张的握着纪若棠手看完节目,和周围大部分人笑得前俯后仰都不一样,她不停打电话催问收视率数据,其实石涧仁的手机上,王驊和倪星澜已经前后脚发来成功的消息,王驊那边拿到的是全国五十座主要城市收视率统计数据,在普遍把调查样本收视率百分之一当成分水岭的统计结果中,这个周三晚黄金档的新娱乐栏目居然达到有些逆天的百分之8.7!
  所以倪星澜说她得到消息,《见仁见智》是当晚全国所有综艺节目收视率和份额第一,那肯定是理所当然的了!
  百分之八点七是个什么概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0/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