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石布衣(校对)第5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0/653

  石厂长这时候哪里还抽得出来时间去平京?
第1134章
小水沟也会有地头蛇
  石涧仁奋战在水厂总攻阶段的二十来天时间里,《见仁见智》又播出了三期,当初一共才录了十来段,原定的节目长度是每期三到四段,第一期只是为了试水,花了不少时间另外做了部分倪星澜的访谈节目,回应八卦消息,让炒作的功效达到最佳目的才播出节目,所以时间上只需要剪最好的两段放上就行,结果提前播出,石涧仁又突然换岗位到国资委变成了自来水厂的厂长,根本抽不出时间来录新的节目,加上元旦那些天又是牛鸣雷的曲艺行当最忙碌时候,档期也错不开,所以随着春节马上要来临,曲艺相声演员传统上最黄金的赚钱露面时段要到了,更忙得没有时间,要录节目就只有现在这几天,不然就得断档!
  前后已经播出了四期,就因为四位主持人很难凑上档期,储备的节目根本就不够用,哪敢三到四段,胡蓉梅和柳子越也是操碎了心,只能每期两段,牛鸣雷录了期相声曲艺节目拆在两期里面凑时间,倪星澜又当主持人采访了一位在平京的当红小花旦,类似姐妹淘卧谈会的模式倒也新鲜,为了不让收视率下滑,倪星澜都穿着小碎花睡衣上节目了,所以才堪堪把这第一个月撑过去!
  首播7.8的收视率本来像是昙花一现,后面两期全靠牛鸣雷的相声撑住笑点,实际上播出的来宾访谈还不如第一期典型,所以收视率有明显滑到3左右,眼看着又像很多新节目那样要龙头蛇尾了,倪星澜急红了眼一样主动要求自己上阵的,硬是凭着放出来的小道消息说在这一期节目里面要和另一位当红小花旦穿睡衣出场,虽然不是八卦里面吹嘘“猜测”的那种流鼻血款式,但硬是把收视率又拉回到8.3!
  现在要出现一档能过2的节目就很惊艳了,连续四期节目出来以后,《见仁见智》的名气算是已经打响,可内容质量不稳定则是行内人士一致评价,而且后面三期明显在过度消费两位明星的影响力,现在收视率高,不过是因为倪星澜第一次担纲整档节目的奇货可居,加上牛鸣雷初上电视屏幕的新鲜劲,如果再这样继续集中曝光这俩,很快观众就会感到生厌,这已经是无数节目证明过的铁律。
  换做其他人想石涧仁这样搞,胡蓉梅说不定已经撒手不干了,这比耍大牌还讨厌,根本就挤不出时间来,如果真的挤不出时间当初就别搞这个节目啊,也就是石涧仁了,胡蓉梅电话里都只有沟通,她那边尽量想办法。
  现在柳子越的意思也是这样:“既然江州卫视已经把这个节目搞起来,现在台里面看到猛然上升的整体收视率和广告收入,领导同意加大投入保证节目质量,我们都开了好几次会了,要不……这一次先试着在江州录节目,照顾你的日程安排。”
  主持人不是问题,倪星澜不会有半点犹豫,甚至还很欢喜过来,牛鸣雷安排服侍好也不会有怨言,大部分设备也可以尽量用江州电视台的,作为直辖市的省级电视台,设备不会差很多,主要是工作人员和来宾,前后共有近百号人马,不亚于一个电视剧剧组了,这个费用不得了。
  柳子越还帮石涧仁减压:“大家都知道你这边工作调动很忙,我们台里听说你现在是国资委的挂职干部,更二话不说就同意我们全面承担这部分费用,毕竟江州电视台的演播厅使用率虽然高,但能获得这样全国高收视率的独一份,能在我们江州自己录制,不光是名正言顺,也能顺便给我们培养技术人员,从摄影师到灯光师都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石涧仁只能衷心的表示感谢,感谢所有人对自己工作的支持,柳子越轻松:“做什么事不都要磨合嘛,还是因为你,这档节目的主要骨架才能搭建起来,大家也都是看着你来努力的,不要放在心上……对了,明天你水厂开工运转,我们江州电视台跟各家媒体还是有收到采访拍摄要求,我这边一定帮你把场面撑起来。”
  石涧仁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这边连领导都没有:“您也别太在意,就当个普通新闻处理,这中间稍微有点隐情,不然怎么轮得到我这么个啥都不懂的来当厂长?”
  柳子越一听就明白:“哈哈,你也尝到这种苦头了吧,企事业单位里可不是你在私营企业那样可以一心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打造,什么都要考虑上下级的想法,至于那些被你触动了利益的人更是会疯狂反扑,你确实是要小心谨慎点哦。”
  所以这一晚石涧仁睡得不怎么踏实,不知道是因为这些天已经慢慢把自己变成了水务人,随着要正式运转投产达到了顶峰,也有了那种随时紧绷的神经,还是因为要录节目了,这办公室里现在连电视都没有一部,天天睡在这边几乎都忘记自己还做了档当红节目了,脑海里盘旋得有点多。
  但早上七点,石涧仁依旧分秒不差的被腕表闹钟惊醒,先下楼到空气新鲜,充满水分湿度的厂区跑步,和即将下夜班的员工们一起吃过早餐,今天还是有点特殊,这些员工表示不回家不回宿舍,要留下来看开工运转典礼,不过没人敢问今天都有哪些领导来,怕厂长尴尬。
  石涧仁才不尴尬呢,回到办公室洗过澡换上绣着水厂标志的淡蓝色工作服,而不是代表高层的西装,挂上厂长工作牌就开始早间巡视了,包括办公楼里还没有完全招聘满员的职员今天都稍微提前了点来上班,虽然基本上都不是第一天来新水厂上班,大部分也都是从其他水厂跟水务集团抽调过来的,还是很兴奋,毕竟是自己亲手抚养出来的孩子嘛,哪怕现在看起来不那么完美,看见石涧仁身上崭新的工作服,也赶紧都去换上。
  所以从办公楼一路走过去,都有员工在不停的跟厂长打招呼,因为没什么政府领导来,所以石涧仁干脆简单节约,除了搞点红花缎带准备和马克等人剪彩,其他就只是在厂大门拉上横幅,连礼仪公司都没找一个,有点冷清。
  但整个厂区能看见的人明显比平时显得密集很多,哪怕平时还有很多施工、设备单位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但今天上班不上班的都来了,而且都不呆在自己的车间室内,全都在外面转悠,有点像学校下课以后放风的感觉,看见石涧仁弯腰捡起路边一点早餐塑料袋放到垃圾箱里,就几乎所有人都在背着手弯腰拣垃圾,树叶、瓜果皮、包装纸,虽然昨天专门雇了清洁公司来做全面清除了,今天还是忍不住把所有路面、草坪都收拾下,就算找不到垃圾,也要把绿化植物给掰一掰,摘几片叶子理顺整齐点。
  还有不少人下意识的跟着石涧仁转,到了各个车间泵房,就算不能进去,也在外面伸长脖子看,看厂长出来就问他:“压力还正常吧,机组运转还正常吧?听声音就没问题……”
  其实如果要看运转正常不,直接去中央控制室和监控中心就好,高度集成化的设备特色就是在控制室能看见所有监测数据,而监控中心还能看到所有上班员工是不是在岗,有没有偷懒,随时能用对讲机和内部电话联络的,而石涧仁非要这样到处走一遍,其实就是给所有员工一种实打实的接触感,哪怕是个厨房做早点的,也能得到厂长巡视时候的点头一个笑意。
  士气就是这样凝聚起来的。
  也许有人说工厂还需要什么士气,不就是按时上下班做活就行了么,如果能来看看石涧仁带领的这个厂区工人们现在跟着他后面到处转悠的场景,就能明白有多大的区别了。
  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位厂长眼里,做得好就会有机会,哪怕是个操作维修管阀的技工,技术出色一样会得到表彰提拔,在这位厂长手下工作,能充分体会到公平的含义。
  现在这样的厂长前景不明朗,好像没人意外,但总有些不舍,甚至是怜悯的味道。
  最后浩浩荡荡跟着石涧仁转悠巡视的工人都有两三百人来,可能连工人们都没意识到这样局面在办公楼上看起来多么引人注意,结果柳子越带着台里的新闻拍摄团队提前到了,本来直奔厂长办公室打算先给石涧仁单独拍点领导镜头或者简单专访几句作为素材的,却站在办公室外,被趴在窗口的孙临才指方向:“喏!那边就是厂长……真的是个好厂长……”
  这个被石涧仁从劳资科发现的年轻人虽然有点内向,但品性良好,做事专注,而且对数据和繁琐的工作很细致,现在也充满了骄傲,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情绪的骄傲,反正就是想让媒体多关注下自己的厂长,想多帮点什么。
  柳子越多有眼光,看着那石涧仁周围挤了二三十个话比较多的工人说着笑着边走边比划,其他人伸长脖子跟在后面边听边看,还有很多人就干脆是随大流一样在后面东张西望,看这个一直都是个工地一样杂乱的厂区忽然就变得一尘不染了有点不习惯。
  周围都是还没长成型的绿化带和刚铺的草坪,建筑是崭新的,路灯是崭新的,周围一切都是崭新的,还有石涧仁带着工人们一起浩浩荡荡移动的那种气势也是崭新的,所以富有经验的副台长一边指挥一台摄像机就在这高处拍全景,自己立刻带了另外两部设备下楼,也就是她跟石涧仁的交情了,寻常这种新闻,来两三个人一台机器随便拍点拿了红包走人,今天重中之重的还给下属叮嘱:“这可就是《见仁见智》的幕后总策划跟大老板,打起精神,要是他以后看得上你们带上路,还记得北岭区有线电视台那个获得国家电视台大奖的团队么,就是他带出来的!”
  扛着摄像机的队伍恍然大悟,但有人比较机灵:“柳姐,你怎么有点要把我们交代给他的意思啊?”
  柳子越惊讶:“有吗?”来不及多想,一台机器在办公大楼边拍远景,另一台跟着自己过去,面对面的迎上石涧仁,把长长的采访麦克风送上去:“你好,我是江州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柳子越,想采访一下今天石沱水厂有什么样的喜事呢……”
  这种具有强烈政治风味的摆拍新闻,石涧仁还不怎么适应,周围的工人们就闹腾开了,能挤在他周围都是比较积极外向的,对着镜头那叫一个七嘴八舌,结果还没来得及说什么,石涧仁腰上的对讲机就响了:“请各部门注意,领导的车来了……供水公司……咦,怎么这么多车呢?”
  其实好多班组长和主管的腰上都别着对讲机,所有人都有些惊讶的转头看厂区大门那边。
第1135章
一看再看
  现代化厂房都是漂亮的格栅围墙,大门处保安收发室和气派的厂名墙分列不锈钢伸缩门的两侧,黑色石材斜面一人高的矮墙上做着不锈钢立体字,上面立着三根旗杆,中间的国旗两侧是德国国旗跟香港区旗,一看就彰显出合资企业的身份。
  而石涧仁第一次来看见还是空荡荡的进厂大空地,现在已经变成了巨大的草坪,周围宽阔的环绕硬化路面,停百把辆车都没问题,结果这会儿打开厂门,浩浩荡荡进来的车辆规模还是让这宽大的空间立马就显得局促了。
  有那么一瞬间,石涧仁还以为是自己的伙伴们猜测自己的窘境,过来给自己捧场,如果是那样,他就真的有点失望了。
  而那些最擅长看排场人,只看打头的警车,还有后面那些黑色奥迪的江A000XX车牌,就惊呼:“市政府的车!”虽然车辆本身没那些大老板的豪车昂贵,但这排名全市最前列的车牌就说明了地位,可以傲视财富的权力地位,而且再看看那开进来自顾自宽敞停车的派头,基本上一辆车就得占两三个车位的气势,再不懂排场的人也知道来了大领导!
  然后后面才是一长串各种品级明确的政府机关标配车辆,按着不成文的规矩一字排开,非常整齐,从车里出来的人立刻让自来水厂广场变得热闹起来,但所有人的目光都是看着最前面几辆车的,后面面包车上下来的摄影摄像也把镜头锁定这边。
  柳子越当然也只需要挥挥手,她的三台摄像机就从不同角度抓画面了,石涧仁匆匆的跟她说声我去看看,就快步过去了,女主持人小跑跟上。
  这种时候刻意怠慢,是狂狷之人故意自抬身价的伎俩,石涧仁没必要这么干,但也没多激动急切,看见政府用车又以为是朱宏涛来帮自己撑场面了,结果刚进广场,那当先的黑色轿车后座下来的居然是闫副书记,精神饱满的在两位随行秘书的协助下站直了先环顾四周,最后把目光锁定在这边的石涧仁身上,露出个微笑挥挥手。
  石涧仁居然还本能的左右看了看,确认自己周围没有其他人,这个挥手不是会错意,这时候才发现刚才一直跟着自己的那些工人们,不由自主的都在广场边缘停住了脚步,挤在那一脸的热烈跟激动,连柳子越都只是站在他们旁边指挥摄像组,然后对他使劲做眼色,示意石涧仁赶紧过去。
  因为这时候谁都能看得出来这位市委副书记是为着石涧仁来的了,厂区里面的工人们脸上充满惊喜,站在办公楼二层那些观望的主管们有些恍然大悟,更多是错过机会般暗自捶胸顿足,连忙飞奔着从楼上下来。
  石涧仁不飞奔,大跨步不紧不慢的过去,正如当初他观察朱宏涛身上体现出来的分寸感,恭敬而不谄媚,这是个也许只有在体制里面浸淫许久才能掌握好的火候,石涧仁显然从朱宏涛那里学到了,当然这种分寸还得建立在自身内心的平衡上,如果是内心贪婪得恨不能跪舔,脸上身体的动作再控制都会显得不自然。
  只有身心合一,才能在面对权力的时候保持足够的平静,石涧仁最后几步才笑着开口:“欢迎闫副书记到石沱水厂参观视察我们的工作,我们一定不负北部区人民的重托,把清洁用水分毫不差的送到千家万户。”
  从石涧仁第一次见过这位闫副书记,严肃的表情就是当时深刻印象,所以现在的笑容简直难得,面对面直视的双目让石涧仁分明看见点神采,和当初在挂职干部交流会上的匆匆一瞥完全不同,如果换做其他热衷官位之人,可能都会欣喜若狂了,石涧仁还是平稳,甚至有精力关注对方的握手劲。
  从宋青云的父亲开始,石涧仁就很感受官员的握手特点,朱宏涛对自己的握手更多是充满长辈的期许,闫副书记上次当然只是很轻描淡写的走过场碰碰手,今天那微凉的手掌要有力得多,但话语上依旧不咸不淡:“正好在北部区调研,就来看看……”
  这话跟身体讯号有偏差,石涧仁心下猜测可能还是对自己这样一个新手持观察态度,哪怕是支持也是不会表现得是对个人无条件支持,这很符合高级官员的大局观,所以他没觉得有失落,笑着询问:“那……您是参观下这座耗资十二亿元的全新现代化工厂,还是到会议室给您汇报工作?”
  实在是这的确算突然袭击,闫副书记听了这位厂长不太符合官场规矩的询问,回头看看其实都在注目这边的其他官员,好像也要重新认识这个年轻人:“既然来了,当然是要参观一下咯。”
  其实石涧仁这个时候有个很取巧的做法,那就是卖小,装着不谙世事的卖乖巧,这通常是基层干部和层级相差太远的官员相处一个好办法,很容易让领导觉得小鬼机灵有活力,反正看得顺眼稍微不懂规矩都是好的。
  不过石涧仁没这么干,立刻转头,结果没发现自己的秘书,只好就近:“你,王光明,张晓涛,赶紧去库房再领二十顶新的安全帽过来,把那边站着的陈松林那些人都喊过来些,分发一下安全帽,去把孙秘书给叫下来,招呼安排下各位领导的秘书、助理、司机同志,还有李刚,你去食堂通知安排茶水……”
  其实只有几句话,看着他在转头,其他领导都围过来了,之前都是默契的留给两人交流时间,连摄像机都是保持距离的,体制内太看重这些分寸感了。
  石涧仁看见朱宏涛,也看见水务集团的两位老总,其他一些领导干部就是他没见过的了,人多杂乱,甚至也没谁给他挨个儿介绍,朱宏涛都是笑眯眯的站在中后方,所以石涧仁干脆:“大家好,非常欢迎各位在闫副书记的带领下来参观我们石沱水厂,在简单的开工送水仪式前,容我简单的给大家做个导游,快速浏览下石沱水厂的几个核心区域,请大家这边走……”
  人多就容易乱神,在各种需要招呼和热情恭敬的领导中间,是否还能神态自若的保持精确场控,这种场面感可能得是天生的,石涧仁觉得自己不太能做到完美,就直接只是挨个儿点头示意,当然这时候石涧仁能看见的都是和蔼可亲的笑意,二十多人的主要领导队伍,开始在“石导游”的带领下参观。
  当然路线不会是石涧仁平时所有区域都要走一遍那么劳累,得益于他每天都要从不同线路走三遍以上,现在飞快的选定一条简单便捷的道路,穿过办公楼就顺着一排露天平台眺望江面和所有车间,不用劳烦领导上楼就可以俯瞰整个厂区,石涧仁做了个整体分布介绍,也把能看见的那条到江边取水口描述一下,并不谈最近纷纷扰扰的隐患问题,话语一转就带着进入前面的中央控制室和监控中心,孙临才已经带着工人们过来开始气喘吁吁的给领导分发安全头盔,柳子越则指挥摄像师并行拍摄,而且不跟那些随着领导一起来的摄影摄像组交错,对方应该是市委自己分管宣传口的同行,平时没少接触过。
  所以头盔主要就是表现在厂区遵循规范的意思,中央控制室和监控中心的确看起来很高档,很有科技含量,各种液晶显示屏上的模拟传输,只需要石涧仁稍微解说下,各位领导就明白了这家自来水厂的生产流程,先进工艺到底在哪些地方和普通水厂不一样。
  然后再穿过位于厂区中央的控制室,就到了靠近大门另一边的二级泵房,也就是把生产好的清水加压,送到厂外各个地区去,所以这里是自来水厂最主要的噪音来源。
  刚刚经过一大片清澈透亮的成品水库,走进这轰鸣的机房,有不少人是略微皱眉的。
  但石涧仁这么安排固然有他的原因,闫副书记一走进来,就情不自禁的双手撑住栏杆俯身看了……
  因为整个泵房看似普通的圆形建筑,走进来却是一口深深的大井,足有十几层楼深,那底部巨大的水泵借助这水位高度的落差,能事半功倍的产生好多倍压力,特别是整口直径二三十米的大井壁上,按照德国人严谨美学设计建造的检修往返梯,看着格外漂亮!
  用石涧仁在洪巧云那里学来的专业词儿,叫做形式美。
  石涧仁加大音量才能在轰鸣声中解释一下这个泵房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的深挖下去,所有人都好奇的站在栏杆边观看,厂长再集中介绍一下这座井体现出来的欧洲工艺,以及当前国内同等工艺的差距所在,由此延展到水泵等全进口设备的特点,和为什么不采用国产件,这都是整个水厂工程造价比较高的原因。
  本来石涧仁可以不用说这个的,但机器轰鸣下不得不扯着嗓子说话,他忽然很想大声的告诉这些官员,这都是差距,工业上的差距和国家主权上的争夺一样凶险厉害,再三控制自己才能不把这些含义说透,但就算这样,走出泵房的时候嗓子还是有点嘶哑了,招呼所有领导顺着这边短短几步就能回到草坪跟广场上,这会儿孙临才也重新安排厂办和其他人把剪彩典礼做得更大一些,确实没有准备,只能把剪彩的绸带拉长吧。
  对讲机里能听见马克他们也按时到了,而且他们刚到,后面又是一长串车辆供水公司和其他相关单位可能得到消息,赶来一大拨人,貌似停车场都停不下了,因为前面市领导的队伍占地太宽,也不允许后面谁都靠近。
  哪怕石涧仁把腰间对讲机关小声,但还是不停的有穿着浅蓝色工作服的工人川流不息在旁边维护秩序、临时组成人墙栏杆,给厂长递东西,给领导端水,所以保安部的一系列汇报,领导们多少也能听见。
  双手背在身后的闫副书记摘了安全帽,随手递给旁边的秘书,再看了眼石涧仁。
  其他人就非常会意的散开了。
第1136章
深刻理解什么叫中国国情
  准确的说,闫副书记的官威的确比朱宏涛更盛,宽皮大脸在面相学里面属于标准的上停一部,也就是说政界看面相主要看脸的上半部,天庭印堂是否饱满,如果能有红光满面那就更为妥当。
  曾经有那么好几个朝代,官员的长相直接关系到能不能升职,所以这几百上千年流传下来的一些官相,还是有些因果关系在其中。
  起码石涧仁从朱宏涛脸上看到的更多带点技术性的气质,闫副书记就要宽宏得多,不过态度上这位市委副书记兼市政府副市长威严多了,背着手开头第一句居然是:“刚才这些工人,你都能认得?”
  哪怕是孙临才这办公室文员出身的模样动作,都能轻易跟厂区里的工人们区分出来,从开始石涧仁随口叫出来的一个个人,到后来那些带着好奇激动眼神过来汇报的工作服,明显都应该是最基本的工人,最多到班组长,却没有几个是主管的。
  石涧仁稍微意外,平静回应:“感谢闫副书记的细致观察,确实整座工厂六百四十多名员工,我基本上都能把姓名跟模样对上号。”
  闫副书记看远处那些挤着希望远远能观望领导的工人:“你的确是很聪明啊。”
  石涧仁没把这句话当成表扬:“如果每天都能跟他们一起工作,而不是只坐在办公室里,要熟悉员工我想快一个月的事情,这是个很自然的事情,反而要在刚才仓促之间就记得二十来位领导的姓名,那才是比较考功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0/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