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石布衣(校对)第5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2/653

  哪怕有标准的工作身份牌,在安保极为严密的大会堂内部,石涧仁能走动的范围还是非常小,但他还是尽量找了个大门边的空位,就站在两位气宇轩昂的冷面执勤人员中间,尽量也比较泰然的观察往来官员和代表。
  以前觉得跟自己非常遥远的国家政治,现在居然有点触手可及的感觉。
  亲眼看看这些基本上都算是这个巨大国家最高层面的各种人物面相,和电视印刷品上那些灯光下的模样还是有区别的。
  少说也是省部级官员或者各地叱咤风云的政商界人物,就在三五米距离上来来去去,或倨傲、或谦逊,或风风火火急急忙忙、或气定神闲慢条斯理,没有刻意去了解探询都是些什么身份,这些基本都建立在极为成功基础之上的面相,让小布衣看得大呼过瘾。
  当然可能是随着午间散会的时间要到了,那些本来都或坐或站的秘书助理们终于反应过来,跟着涌到石涧仁这边等候自己的领导,又或者也过来近距离观瞻领导相貌,所以石涧仁这边很快就变成了执勤人员严格排列防范的环节,又让石涧仁不期然的想到了影迷粉丝们在机场挤作一团见明星的模样。
  然后就在各种各样的代表官员开始退场的时候,一长串穿着军装的高级将领三三两两的出来了,石涧仁一眼就看见齐爸爸身在其中,气度非凡的模样让周围的小秘书助理们顿时惊呼一片,七嘴八舌的小声卖弄各自的军队常识。
  有执勤人员转头批评:“首长来了,严禁喧哗!”
  然后齐庆军顺着这点声音随意的看了看,也一眼就从千篇一律的黑西装里面看见了石涧仁,两三米距离上,也没过来说什么,但非常明显的对这边点点头,抬手示意下。
  石涧仁只敢轻轻的点头摆摆手,因为他周围的人都炸开锅似的相互问是谁认识首长。
  然后到了晚上,石涧仁就接到了杨秋林的电话:“小石你也来参加两代会了?”语调已经有朝柳妈风格靠拢的感觉,但还是比较拿架子的平稳。
  一个人在房间的石涧仁实话实说:“我只是跟随领导来旁听做工作助理,算不上是参加会议。”
  杨秋林春风拂面:“我还是认为你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更好更全面发挥你的才能,而不是在一家自来水厂当厂长。”
  石涧仁小小的抗辩了一下:“我们是亚洲地区生产工艺最好的直饮水生产企业,齐雪娇同志最近的身体恢复情况很不错,有望在两个月以后彻底恢复健康。”
  杨秋林比他更了解女儿的状况:“要不要我帮你联系列席后天的什么分组讨论会?”
  虽然这种会议还是不比得菜市场随便多个少个人,但石涧仁一点都不怀疑齐妈妈的深厚功底:“非常感谢不用了,我主要就是来感受下气氛,为以后的工作有点思想准备。”
  杨秋林无比熟悉结构:“是哪位江州市领导安排你来平京的?”
  石涧仁秒懂这句话的含义:“只是一个例行安排,确实非常感谢您的好意,我只想做好眼前的本职工作,未来跟各位合作者一起完成互联网产业的升级,这也是齐雪娇同志一直在注入心血的,您有什么需要我带给她么?”
  这年头了,哪里还需要什么千里迢迢带东西给女儿的,杨秋林也能秒懂石涧仁想结束谈话的意图,呵呵的笑了:“小石头啊,你要理解杨阿姨这做长辈的心情,你对真正的力量还一无所知,我希望你能尽快的成熟起来,好吧,争取会议结束前,还是到我们家来吃个饭?”
  怎么可能!
第1159章
不同的人,收获不一样
  二十多岁年纪,除了极少数在特殊岗位上做出影响力巨大贡献的人物,譬如运动员或者德艺双馨到了顶尖的演艺界人士,又或者带有军工背景的英雄人物,其他行业都绝难出现年纪轻轻列席全国代表的情况,毕竟成绩要达到能站在这里的程度,怎么都需要几十年的积累,光有财富的继承都不行。
  陶玉峰已经算是第二代商业人士中的佼佼者,那也是四十左右的年纪才意气风发的代替父辈出现在这里,其他年纪更小点的,在这一年多政府接触中,石涧仁观察也只能以外国同学会的形式出现在稍逊一筹的统战组织中,新一代的X二代们大多都有海外留学背景,和陶玉峰这样几乎土生土长跟随父辈拼搏出来的二代子弟又不同,好比王驊如果不是遭遇绑架事件,提前遇见石涧仁改变了轨迹,多半也会出国留学混个好听好看的背景。
  当然能出现在这种级别会议周边的年轻人,应该都算得上是优良品了,看看这些气宇不凡的年轻人,哪怕面相上随时都和和气气也有同龄人相熟的嬉笑怒骂,但石涧仁已经清晰的观察到他们带着的那种和父辈不一样的气息,如果说第一代们大多是从荆棘中拼杀出血路来,这些新一代未来的接班人还是比父辈们显得多些沉淀了,无论是穿着打扮品味,还是谈吐待人接物,明显表现出一个新的阶层正在成型。
  普通人觉得一天混一天没什么不同,一代生一代不过是父生子,子生孙,也没什么不一样。
  其实世界格局、国家阶层、社会资源,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大多数人看不到,也不愿去相信这么残酷的事实,精英阶层已经越来越明显的划分出界限了。
  也就是这么十来二十年的时间,曾经大多数人都有机会站在这条鸿沟面前起步的,虽然使劲一跃掉下去很多人,但起码大家都还能试着跳一下,随着鸿沟越来越宽,未来能走过独木桥的机会也会越来越窄。
  站在这个国家最高政治平台旁观了几天,草根小布衣有了不少深切的感受,几乎没有公开对外说过一句话,就跟着硕果累累的江州代表团一起返回了江州,也没说给杨秋林打个电话说一声。
  在这几天的会期里,闫副书记并没有跟石涧仁有哪怕一言半语的接触交流,也没有人给石涧仁安排什么特殊工作任务,就是每天跟着代表团去会场,在各个会场外围跟随秘书助理等工作人员紧张的准备各种资料、制作日程表、协助代表们赶场一样不停辗转各个会议厅参加不同分组跟不同行业的会议,当然不少代表和领导晚上还要忙碌于餐桌上,就更没人叫这个自来水厂厂长了。
  石涧仁乐得清闲的每天把能允许他看到的文件都认真的阅读了一遍,这些文件大多左上角已经标注了保密等级,因为已经涉及到了国家国民生存大计的方方面面,且不说国外有多少眼睛在关注这些东西,就算在国内,能提前看到这些文件数据和发展纲要、方针路线,立刻对相应产业进行投资或者股票市场投机炒作,都有点内幕操作的感觉了。
  但是他明白,让自己看到这些东西,感受这样的会议,绝对不是让自己去搞内幕交易的。
  大多数人嗤之以鼻的官方文件,读不出这些文字背后的含金量也就罢了,但仅仅是如获至宝的拿去赚钱,充其量也就是个聪明商人的层次。
  客机抵达江州,就在机场展开了一系列的热烈欢迎场面,石涧仁还是知道关于那条高速公路的争取,江州市好像领先于邻省了,这种层面的比拼不光是摆事实讲道理就能决定的,背后的软实力硬实力,究竟哪边对整个国家未来的意义更重要,都是需要全面衡量的,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事情,可能就是指这种。
  所以有留守市领导欢迎致辞的,也有各行业团体来迎接律师、汽摩产业或者金融业的杰出代表,电视台来了不少的记者主持人,到处采访摄像。
  石涧仁远远的看见齐雪娇和柳清站在外围靠墙的地方,心里还是觉得有点亲切,悄悄挥了挥手被高挑的秘书看见,低声细语之后就没了东张西望的找寻,静静的看着这种热闹的场面。
  几乎没行李的石涧仁也不着急走,保持秘书助理应有的场面感,站在后面看头面人物们侃侃而谈,估计是他太低调了,一身黑色西装都是临时在驻京办领取的工作人员服装,居然没人认出他就是最近又在每周三娱乐电视节目上开始红火起来的石正经。
  反而是某些正职的秘书助理忙不迭的开始给家人或者朋友打电话,还有些抓紧时间在跟代表团里的大老板们套近乎,多么难得共处的机会啊,回过头这些亿万富豪谁还记得你个普通办事员?
  如果把整个机场的镜头放快点,可能才会发现这个相貌平常的年轻人站在一片喧哗繁忙的人群中,几乎就没动过,周围尽是各种川流不息。
  还是几位市领导可能急着回去开会,开始快速的送客,挨个儿对代表团的工作人员握手致谢,赶紧出大厅登车离开吧,周围围观的旅客群众都快水泄不通了。
  代表团里的老板司机们也连忙把各种豪华车辆靠到大门边来,排在市政府的车辆后面。
  直到这会儿,石涧仁才终于和闫副书记又面对面的说上句话:“有收获嘛?”
  石涧仁点点头:“非常大。”
  领导就快速的跟他握握手:“那就好,我看你的表现。”然后跟下一位致谢寒暄去了。
  就这么简单?换个人可能甚至会觉得有点失落了,石涧仁却算是下了班,过来跟两位女士见面,齐雪娇伸长脖子有点难以相信:“你就真的什么礼物都没带点?清儿说你以前好歹还要带点手信,我也收到过唇彩啊,怎么现在越搞越落后了!”
  石涧仁摊开手:“我现在每个月工资才多少钱?”
  柳清把他戳穿了:“合资企业的厂长,虽然不能跟外籍管理层比,工资不高但福利多啊,算起来比当影视集团副总裁时候的工资还强吧?”
  三人悄悄顺着边门出去,还得绕开已经排出好大排场的豪华车队到停车场去,开过玩笑以后,齐雪娇的口吻果然跟副书记差不多:“收获大不大?”
  坐上了商务车离开机场,石涧仁才开始解释自己的所得:“学会从宏观的高度,学会从国家的高度,也学会从领导跟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一千亿资金的基建高速公路项目会引起江州市和蜀都省之间的全力竞争,一个年销售额三个亿,实际营收不到五百万,净利润为亏损状态的互联网企业怎么说都不能算是成功,也无法证明这种模式就是正确的,很难推动那么巨大的工程,以这种角度,我是领导,我也不会对这种项目倾斜,因为我看不到重点在哪里,看不到显而易见的具体结论跟成果,站得越高,看见的项目和选择就更多,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更容易见效的项目里面,如何让各方抉择,这就是未来我们要努力的方针。”
  齐雪娇高兴的鼓掌:“这就对了!参加两会看见的那些事儿不是你的目的,而是通过这种体验,找到你最急需解决的方向,对我也很有启发!”
  柳清倒是哀叹:“越来越打官腔了,现在大家都有点怀疑你是不是乘机要抛弃团队,一门心思的去走仕途!”
  齐雪娇嘻嘻笑:“走仕途也没什么不好嘛,阿仁明显就很适合在体制内发展……”她从小接受的概念都和普通人不一样,就算理解石涧仁,还是觉得既然天下为公,那就应该朝着那最高朝堂去发展。
  石涧仁还是摇头,只是看看前面的司机没说得那么透:“这应该还是上级在考核我,看我能不能胜任未来的担子,我现在依旧是挂职,我想就是为着大唐网这场变革发展来挂职吧,尽头不会太远。”因为是从机场过来,他还是心系水厂:“先送我回厂里吧,几天没转悠巡查,心里慌。”
  柳清赶紧兴高采烈的给齐雪娇说坏话:“看吧看吧,他真的不适合当大官,才芝麻大个厂长就离不得,以前管理集团公司也成天都要秘书助理提交一大堆工作协助报告,如果让他管得多点,这种事必躬亲的风格,早就累死了!”
  齐雪娇撇嘴有不同看法:“有才能的领导当然会随着管理对象的不同来调整自己的风格,在电视台阿仁就没插手过专业工作,放手让技术人员努力,风土镇更是还有精力捣鼓读书会,旅游景点交给旅游公司,镇上的事务交给服务大厅,其实就因为自来水厂的管理结构太简单了,再增加中层管理机构显得臃肿复杂没必要,你才尽量自己来做的哦?”
  石涧仁没正面回答:“我已经尽量培养了基层管理人员,看看我走的这几天有什么变化吧?”
第1160章
身正不怕,影子斜太多
  有点让人吃惊,在水厂坐镇的竟然是供水公司中方副总裁,石涧仁刚在办公楼前下车,那位曾经对石涧仁很不以为然的副总裁已经热烈的下楼来,双手握住石涧仁的手使劲摇:“辛苦了!辛苦了!代表我们江州水务人参加两代会,辛苦了!”看那激动得掏心掏肺的模样,都要热烈盈眶了。
  比倪星澜表演的时候情绪还来得快,就是有点浮夸。
  石涧仁没有倨傲的怼回去,春风拂面的衷心感谢:“只是去学习感受,辛苦您来帮我站好岗,非常感谢,感谢了!”
  副总裁不松手,抓着石涧仁继续摇:“应该的应该的,从国资委得到通知,说你跟随市代表团去平京参加两代会了,我们水务集团各级领导都很振奋,我更觉得应该替你把工作上的担子分担一下,所以就主动过来代班,但还是你平时的工作做得踏实,非常好,这些天厂区运转非常好!”
  石涧仁其实得忍耐胃部的不适感觉,所以干脆运动下:“那……我们巡查下?边走边说?”
  副总裁还关心下车上,因为俩姑娘当仁不让的坐在滑开的两张VIP座位上,似笑非笑的看表演,这会儿听石涧仁介绍,都有微微的颔首示意,看石涧仁在眨眼睛求救,本来就想多待会儿,不愿意这么回去的齐雪娇下车来:“那……我就到你办公室去等你讨论工作咯?”
  柳清也给自己找点事儿:“我看看这几天被单有灰没……”要是那位副总裁用过石涧仁的床铺,说不得她肯定要全部扔了换新。
  结果副总裁还是厚着脸皮跟石涧仁絮絮叨叨走了一圈,话题中心就是石涧仁在水厂真是大材小用了,但市领导把小石同志放在供水公司独立董事的岗位上就凸显了对供水公司的重视,也彰显了市里面对供水系统的厚爱,不敢随便改动上级领导的苦心安排,那就只能请小石同志屈就一下,说得好像石涧仁就是个大熊猫送到这里来展览似的。
  石涧仁只能忍住表现微笑,天晓得国资委怎么选水务集团让自己挂职的,水务集团分明就是给自己个闲职呆着,这厂长是自己主动顶锅来当的好不好?跟市领导有半毛钱关系?如果真有魄力,想在领导那里表现点什么,就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使劲提拔委以重任啊。
  真真是瞻前顾后啥都干不成。
  当然这种示好就是彻底明白石涧仁跟他根本就不在一条起跑线上,之前的做法没惹恼人家已经是很有涵养了。
  看着石涧仁极有涵养的带着这个小心翼翼的副总裁出入几个车间,靠在办公室落地窗边偷偷看的齐雪娇忽然改变了主意:“好像……让他再继续面对这种人,真的让他是有点为难哦?”
  柳清已经嫌弃的把床单被套全都拆下来扔成一堆:“他不为难,面对谁他都能和和气气的,但是让他这么虚伪的去浪费时间在这种人身上,我反正是觉得挺心疼的,好了,我准备回去了,争取这周跟他回家吃饭应付我妈,你呢?再待会儿?”
  齐雪娇就厚着脸皮再待会儿,她用讨论工作来说服自己。
  石涧仁回来的时候只带着秘书跟厂务助理了,孙临才有小声报告,这位副总裁其实也就每天过来坐个把小时,但是应该把石涧仁所有的文件和电脑内容都看了一遍,还有石涧仁放在书架上那些书也翻过了,幸好除了书之外,石涧仁在这里没有什么私人物品,连衣服都没有几件,反正他就是不停的换工作服而已。
  当然,作为熟悉水务系统几十年的老官僚,这位副总裁倒是没瞎折腾,还顺便把石涧仁草拟出来的《自来水厂厂长岗位职责规范》逐字逐句的做了修改润色,所以石涧仁决定把他的名字写到这份规范的拟定人第一位。
  而实际运转工作的确是孙临才和陈有根协助各车间主管维护起来的,石涧仁这三个月当厂长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制定规范,各个岗位都在原有规范的基础上做了些调整改进,他每天保持不停巡查的目的就是让规范推行起来,任何细节一切以规范说话,确认每个岗位每个职务都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他不在的时候,各级主管班组长跟员工都能习惯按照规范工作。
  陈有根已经把关于管道受污染监测方案做出来了,就是在出厂以后的几家第一级加压站增加一个取水监测口,固定时间派人取水送到供水公司那个几乎全进口设备的检测中心做化验,重点也在于这个监测岗位的规范,硬件技术上的调整并不大,主要是万一发现有问题该如何排查,絮絮叨叨的写了一大堆,石涧仁找了份类似的方案书丢给陈有根让他自己回去琢磨能怎么汲取格式跟用词,别搞得跟小学生作文似的主谓宾都搞不清楚。
  最让石涧仁高兴的当然是孙临才在这几天抓紧时间把工厂阅览室给做起来了,除了向上级供水公司申请款项,就是从柳清那边获得不少转赠的书籍,所以直接在员工食堂旁边找了个房间清洁整理以后就挂牌了,据说水务集团都来了人剪彩的,下一期供水公司的内部刊物也肯定会宣传这件事。
  石涧仁在意的当然不是这些场面上的事情,兴致勃勃的邀请齐雪娇跟他一块去食堂吃饭,顺便参观阅览室。
  齐雪娇一直笑眯眯的坐在沙发上借着翻看合资公司的内务刊物欣赏石涧仁工作的模样,可能见惯了齐家父子那种雄赳赳的军中特色,对石涧仁这种温言细语的工作作风有点难以控制的偏爱,她以为自己控制得很好,却管不住自己亮亮的眼睛和偷偷笑出声来的呼吸,陈有根明显比孙临才更油滑些,早就看出来了,一个劲在下面踢秘书的脚,孙临才却一根筋的认定厂长肯定是先在乎工作的,所以硬着头皮也要把工作先汇报完再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2/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