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石布衣(校对)第5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1/653

  人,生而平等,真的只是在生下来的瞬间平等,都是从娘胎里出来的皱巴巴小不点,但之后的成长变化就千差万别了,能说码头上的小姑娘和演艺世家的童星,还有酒店集团总裁的女儿未来还平等么?更别提那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上山下海女汉子了。
  所以这句话只能理解为人格上是平等的,精神世界里谁都拥有自己的独立而高贵的人格,可又有多少人能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抵御外界的巨大落差呢?
  连在法律意义上都做不到人人平等,金钱和权势在大多数时候都能影响改变一切。
  于是这句千真万确的大实话就变成了空话,所有人嗤之以鼻的笑话。
  可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懵懂不关心的精神世界,也只能这么宣传,起码像个婊子的遮羞布,还能聊以自慰,好比六年前刚刚下山站在这座城市的小布衣,到现在他的内心世界应该都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相比那时朴实无华的璞玉还被打磨掉了一些外皮,可那时的他一个保安一个货主都能把他呼来唤去的斥责,处在整个城市的最底层,多少人在那样的地位还能保持平静安详的心态?早就完全放弃了人生,就这样胡乱混过去吧,寄希望于下一世投胎到什么大富大贵的家庭,人生而不劳而获才是绝大多数人的追求。
  本来以石涧仁的心态,就那样他也能活得精心自在,人,他这样明白大道理的人,不需要活在物质跟虚浮享受中,如果不是詹浩思给他点出人立于世,先要成功自己才有说服力,没准儿石涧仁还是清心寡欲的在过他那种安于清贫的简单生活,当然,现在他的生活也没富裕到哪里去,真不知道柳清的小荷包都装了多少钱。
  而到了这会儿,石涧仁显然就是全班最名声显赫的一个,有两位从面相上来说就富贵逼人的总裁都没他激起的热烈程度强大。
  石涧仁有考虑过这个,所以来的时候戴上一副黑框眼镜,觉得和平时在电视节目里的水晶无边框眼镜用来扮斯文区别已经很大了,但他提着个电脑包到那个招待所档次的酒店大堂办理了简单的入住手续和领取培训文件袋时,就觉得前台里面三个姑娘频频交头接耳的目光闪烁,显然是在议论他。
  除了觉得这些工作人员不怎么专业,石涧仁还不好说什么,万一是自己自作多情呢。
  礼貌的询问方位,到楼上房间放了东西只带文件袋和自己的记事本出门,找到另一栋教学楼上的教室那就证明不是自作多情了。
  刚刚走进去,已经站在里面略显嘈杂的几十号人立刻就把认出来,而且是以一位穿着柳清款黑色商务套装的校方工作人员带头:“啊呀!真的是石老师!”
  就这么一声惊喜的叫声,所有眼睛转过来,然后二三十号人,其中还大多数都是中年女性为主的人群立刻朝着石涧仁涌过来!
  有那么一瞬间,石涧仁是想掉头跑的,但看看教室前面横幅上的江州市青年无党派人士培训字样,使劲吸了一口气,还是挤出点微笑,面对伸过来的好多手:“对!我就是石涧仁,很高兴认识……”
  不容他话说完,周围已经好多人都笑起来,好像他随便说个什么都很好笑似的,还有人在惊叹:“哇!真的叫石涧仁呢……”
  石涧仁得忍住不翻白眼,自己的这个名字早就在电视屏幕上打了字幕的,难道还有艺名么?
  当然也不需要多想,都在热情的要跟他握手:“一看见学员手册上有您的名字,再看看后面的工作单位是水厂厂长,就猜测您是不是真的要来参加培训,大明星啊!”
  “看起来比电视上还要帅气!”
  “能不能带我们也去看看倪星澜啊,我是你的粉丝,我儿子老公都很迷倪星澜啊!”
  石涧仁都能客气的一一握手,男性少点,显得更稳重成熟一些,而且握手接触的基本上都是穿着比较好的几位,一些明显气质状态都更学术化的男性站得远点,远远的看着,脸上表情各异,有和石涧仁眼神交错点头笑笑的,也有没啥表情更没反应的,目光里带点其他意思,嫉妒或者厌恶的也有,但掩饰得还不错,毕竟能选到这里来的,街头小痞子小毛头似的浅薄之人肯定不会有。
  原本想悄无声息的进来随便找个角落看书学习的石涧仁,不得不重新考评下自己留在这边学习的意义,如果这半个月又要花不少时间在这些寒暄应酬上,那真不如下课就回家,但这样能大面积观察中等偏上的有识之士,又是种很有趣的体验吧。
  循着横幅上的青年两个字,石涧仁飞快的把目光从在场所有人的脸上扫过,其实都应该是超过了三十岁的术业有成,迅速筛选出来两个男人,其中一个明显四五十岁穿着打扮都带着体制内干部风格的模样,表情客气还有笑纳八方的接待态度,而另一个站在他旁边的男人虽然年纪较轻,但戴着细边框眼镜的眼神和表情就跟在场所有学员不同,那是种目光炯炯还带点强势凌厉的感受,石涧仁基本有底儿了,这可是标准的红白脸搭配呢,挺有意思的。
  没有过去打招呼,石涧仁还是尽量要求自己跟个普通学生一样,虽然没法做到那么低调安静,但还是别那么招摇吧,压低了声音跟周围女性同学比较多的人群:“我们还有不少的学习交流时间,相互熟悉不影响课堂秩序?”
  结果这人群还真就这么围着他随意的坐下来了,好像石涧仁身上有种天然磁场。
  如果说这些年周围出现的那些姑娘是因为他的温和友善还有担当吸引过来的,现在估计就全靠名气了,但看着就干净爽朗的石涧仁也确实挺有吸引力吧。
  人不就是这样,会不由自主的被有些优秀的人吸引,特别是自己也比较优秀,很认同对方的为人处世,那就更容易有种向心力。
  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有些天生的东西就已经不平等了。
  譬如说十多分钟以后,当整个教室站得满满当当,那位四五十岁的笑眯眯终于拿起个麦克风开始招呼:“好了好了,根据报名前台那边的统计,已经基本上各位都到了,先坐下,就近找座位坐下,还有十分钟开始正式上课,我作为本次培训班的班主任,给大家简单的说几句。”
  果然,如同石涧仁揣测的那样,这位班主任就是校方派来的人手,主要就是起个串场介绍等作用,交代下学校环境,各位住在这里有什么情况都可以跟他联系,当围着他们的不少人散去以后,那个目光强势的年轻人站在他旁边成了唯一留下来的,等班主任说完,旁边的年轻人再接过麦克风一开口就让石涧仁觉得从毛孔里都张开种舒服的感受!
  看着也就三十多岁的年纪,面相就是偏福相的端正之姿,体型略显富态,之前石涧仁还猜测他的长处可能就是这种看似外表温和下的实际强势,没想到一开口才说明了人家的强势凌厉才是后期外加的,压根儿就是福气包!
  说话表情不自而然的就带点笑,不是牛鸣雷那种搞笑的笑,而是让人如沐春风的微笑,哪怕他竭力在想添加点严厉,可看着就是让人舒坦,而且这位福气包说话还很喜欢下巴上扬,加点手腕翻动的手势配合语气,可能别人做出来就是傲慢,在这位脸上就是亲和,甚至那面部随着昂起头还有点笑罗汉的憨厚感,让人看了就想亲近,伸手拍拍肩膀说几句聊一下的感觉。
  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声音浑厚洪亮略带沙沙的磨损感,还带着一种非常难得的鼻腔共鸣,也就是常说的带磁性的声音。
  听了就是让人觉得舒服!
  浑身都舒服。
  石涧仁自己的声音就不错,但在听音辨人中,他更接近五行之声的金声,这种声音和润悦耳,比较平缓,更多是从小对着大山畅谈诗词练出来的,这位却是木声,高畅响亮,自带回音的那种!
  可以说整个教室里本来还有点说小话的,瞬间就安静下来所有人集中注意力倾听对方讲话。
  喏,这就是天赋,后天培养几乎做不到,之前在电视台挂职抓住的那位吸毒男主播,声音就是在这种天赋上再专业培训变得非常稳定,当时石涧仁了解过一些在专业院校练这种嗓子的特点,这位连普通话都不是很标准,那肯定没接受过训练,可天生一副好嗓子。
  接着再听听他自我介绍身份是统战部培训管理处的副处长,这些天会作为统战部的派驻干部一直跟随,也是不多说培训本身内容,主要强调纪律:“你们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代表,统战部更一贯以朋友的态度和大家交往,但在座也有不少大学教授,你们应该清楚,没有纪律不成方圆,我这里简单强调几点,迟到早退一定会被记录在案,旷课缺席一律要事先看到请假条,没有的最终通知所属主管部门,你可以当成是优哉游哉的放松,也可以当成是追求上进的学习,但放松有很多方式,其实大可不必选择占用这样宝贵的培训名额,有大把的人想参与其中,我不管各位是以什么渠道来参加培训,又或者是什么心态,我要的就是纪律,上课时间手机铃响、破坏课堂秩序、玩儿别的事情,我都会尽量记录在案,所以现在……所有人从教室这个角开始,按照学号挨个儿坐,中午我们的工作人员会把各位的姓名标在桌上,这样我只要拿着点名册一目了然哪位没来,谢谢大家配合,下面开始上课!”
  看得出来这位杨处长也明白自己的优势所在,所以尽量把声音严厉一些,整个教室里回荡的声音铿锵有力,让不打算旷课的石涧仁都觉得自己要注意作息时间配合工作。
  只不过这位叫做杨武军的处长如果仅仅是这样利用自己的天赋,还是可惜了。
  原本下山就是针对知人善任而来的是小布衣有这样的感受。
第1195章
你说的,有人懂,那就是幸福
  老实说,开始授课以后没什么亮眼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大中学校政治类课本上的那些内容,讲讲国家历史,说说现如今的各种体制状况,基本上都是从没人看的那些资料上能随手翻到的定义资料。
  这是江州市统战部组织的青年无党派人士政治培训班,这个青年的定义确实就是三十到四十岁,只有特别优秀的才会放宽到上下五岁,要过了这个阶段才会是政治层面的成熟主力军,所以齐雪娇说石涧仁小了几岁,真是深谙个中规则的。
  但石涧仁确实特别优秀嘛。
  简单介绍以后开始的课堂上唯一让石涧仁觉得值得关注的就是这个无党派人士的定义,原来无党派一方面可能会向党内或者民主党派输送人员,也同时就是个独立类别,主要就是包括知识分子,有个标准的定义就是有贡献跟影响力的知识分子。
  这么一说石涧仁就有点明了齐雪娇都赞成自己来培训下的意图了。
  无论怎么把政治说得再冠冕堂皇,总归就是勾心斗角耍心机,只不过这种心机有高下大小之分,无论是放眼天下谋一国一地,还是鸡肠小肚的非要干掉竞争对手,当稳这个小部门的领导,让自己要推行的政策实施下去,都是耍心机。
  所以政治对外宣传的时候,必须粉饰太平,必须挂上各种能够让所有人接受的包装,这也许就是政治经常被形容成肥皂泡的原因,谎言太多戳穿了很难看,可如果没这层外表,把所有的政治都赤裸裸的展现在所有人面前,恐怕那才是场灾难,想想看一个办公室都能泾渭分明的站队斗争,要是全国也这样,那乱套的局面在几十年前就证明过。
  而知识分子多半都是读过不少书,也多半都具备了思考头脑的人,说简单点就是不那么好糊弄,所以得换个包装,又或者说干脆把明事理的人都拉进管理阶层里面来,这在工商管理里面也是类似的做法吧。
  所以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就这样无形中划分出来了。
  光会发牢骚、破口大骂抱怨不公的家伙可没资格被统战,得有影响力和贡献呢。
  这么大一个国家,懂知识会思考的人虽然比例很小,但基数够大总量就惊人,对于这些能判断会思考的人如果不加约束,放任自流各种似是而非的言论传播,带来的危害可想而知。
  远了不说,前段时间录节目的时候,那个突然开始传播宗教信息的来访嘉宾被石涧仁立刻截住了话头,就是这个原因。
  对于相当比例的普通人来说,宗教或者别的什么形式很容易催眠迷惑他们,一味的抨击现实社会中无处不在的阴暗面就能轻而易举的煽动起巨大的能量来,这样的人难道不危险?
  假如再有什么政治意图,那心比天高的能人些,在中国历史上无数次挑动了政权更迭,能成功的可大多都有知识分子或者和尚宗教背景呢。
  石涧仁当初去传销组织里面营救赵子夫的时候,巧舌如簧的挑动了传销团伙之间火并,这种情况放到社会中……
  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所以石涧仁没记笔记,也没逐字逐句的倾听那些有点絮叨的照本宣科,但注意力留在了讲台上的幻灯片,感受这种培训是在如何调整管理这种情况的,然后还花了不少的时间观察自己能观察到的学员、教师跟辅导员。
  好像跟曹天孝昨天才通知他参加培训有关,石涧仁的编号相当靠后,所以坐在最后一排,能够稍微侧身看到全局。
  不管怎么说,埋头从来不抬头看台上的占了半数以上,那位杨处长的办法还真是简单粗暴而有效,就这么坐着石涧仁都能根据学员手册上面的学号一一对应身份,男女间杂的座次很容易判断对错,于是那些看起来起码在频频抬头看台上的身影就很清晰了。
  学相面学了这么多年,石涧仁发现自己又可以开辟一门新课题,观察背影!
  侧靠趴在臂弯里面偷懒打瞌睡的,埋头一个劲唰唰唰写什么的,一直挺直了背看着台上做记录的,还有时不时都在起身端着茶杯出去接开水的,这种单一的观察途径反而让石涧仁能比较清晰的感知那些不同动态的背影反映出来什么态度。
  等到下课的时候,再对应的看看正面,石涧仁就基本上能把百来位同学划分出个一二三四了。
  比如其中有位穿着很普通传统的男性,三个小时的课程就以上厕所、打电话、端茶接水的名义起身出去了五六次,每次石涧仁都能从对方的动态上感觉到一种清晰的不耐烦,也就是坐不住,再看看转过来的脸上,果然带着相当不以为然的表情,认为讲的内容枯燥乏味或者毫无意义,看看名单上应该是某家体制内国企的科长。
  再看看另一个穿着华贵的老板,表情却异常认真,哪怕石涧仁感觉他的认真有点过头了,不知道站在讲台上能否看见他的眼神是不是真的专注,但起码从身形上来说明他是重视这次培训,也明白哪怕课程本身不重要,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或者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偷眼看看也坐在最后面,拿着个小本也在这样探头观察的那位杨处长,时不时的在手里小本上记点什么,也跟石涧仁一样会顺着名单对比查找身份。
  人生阶层的划分,还真是简单!
  显然这百来人的培训班学员,来源非常之广,认知水平高低差异也非常大。
  石涧仁看得非常津津有味,结果可能主要是防着别跟那位杨处长对上眼就好,却完全忘了台上还有个可以正面纵览全局的教授啊!
  还有几分钟下课的时候,那位年纪颇大的授课教授开始提问:“对这堂课大家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需要提出来么?”
  部分早就等着下课的中青年都开始撑懒腰了,当然没谁还节外生枝的耽搁什么时间,连石涧仁都没打算开口,那位教授直接点名:“好,那位坐在后排的学员,我看你一直都在看前面,是有什么难点要点跟大家探讨么?”
  石涧仁本来又伸长脖子在观察懒腰党的表情,结果看见齐刷刷的好多张脸都带着表情转过来,不约而同的都看着他,石涧仁再顺着目光反向回去看见那位教授正伸手指向自己,目光更是毫无差错的跟他对上了,石涧仁还下意识的左右看了看,确认真的是对上自己,当长颈鹿的自己居然被单独抽出来,看表情那位五六十岁的老教授应该是没有看过电视娱乐节目认识自己的,那位脸上一直带笑坐在最后面墙根的班主任又笑着把麦克风递过来了,还很好心的给石涧仁低声提醒:“是张教授……”
  确认是石涧仁以后,教室里响起一片哄笑,女性学员笑得比较放肆。
  还好石涧仁不怯场,录节目时候锤炼出来的急智也能派上用场:“嗯,非常感谢张教授的授课,我想我的体会就是无党派人士可不是随随便便哪个没入党的人都能叫,反而还是很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或爱国主义人才,才能作为无党派人士的代表。”
  中规中矩的回应被老教授刁难一下:“那你觉得如何区分这些人跟普通知识分子呢?”
  石涧仁是真没下细听这种随时能从课本上找到答案的基础问题,他最近两年看书学习越来越倾向于知道在哪里找到答案就快速跳过,重在整体系统的了解某个分支,至于其中博大精深的细节还是交给书籍储备吧,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必须学会有目的有取舍的学习。
  但显然这会儿立刻翻书不可能,那么石涧仁就按照自己的理解来:“个人看法,社会上阴暗面、不足之处随处可见,稍有眼光或者懂得抬眼看周边的人就能发现这些问题,那么在针对这种问题的时候,一味谩骂、抱怨甚至煽动攻击的,那就是毫无成就的普通人,而且比看不到问题的人更糟糕更具有危害,其中有些甚至会逐渐走到政府对立面,只有能就事论事,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建议的人,才能称为有用的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这种人可以称为人才。”
  老教授听见这么不照本宣科的答案倒是点点头:“你是人才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1/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