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石布衣(校对)第5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7/653

第1267章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
  纪若棠和赵倩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清风廊外面的荷塘小平台上,纪若棠忙不迭的从兜里摸出来个小喷剂,手腕腿上脖子到处喷:“南美出产的特效驱蚊水,试试不,我这血型特别招蚊子。”
  赵倩伸长脖子目光只停留在那男人身上:“哦,谢谢,我还好,已经习惯了。”
  纪若棠直起身来顺着她的目光:“哟,又有谁把他给惹着了,憋着话呢!”
  赵倩终于分一眼给她:“你看得出来?”
  纪若棠笑:“当年我第一天认识他就这样,才当个棒棒让我花了他一千多块也不在乎,可别人说汉语不好,学中文没前途,就惹着了他,漂漂亮亮的给人用古诗词抽回去,嘿,来了来了……”伸手抱着赵倩还朝落地窗那边凑近些。
  确实是,石涧仁说了以后,场面稍微冷了下,他这赫赫威名跟眼前偌大个场面,也不会有人跟他翻脸不认,但之前那几位终归有点脸上挂不住,或者要辩论一下:“嗯,那石先生你觉得这些现象不存在么?这些说的难道不是事实?至于解决,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可实际情况是有关部门那办事效率,我就呵呵了……”
  其实清风廊里面有点小骚动,毕竟针锋相对的碰撞才能看见火花,杨武军早就坐在其中,听得聚精会神,他是搞理论培训的,可能对自身的定位模糊,就是来自于成天接触的理论和现实撕裂太多,所以格外专注。
  石涧仁看了眼对方:“熊先生是统计师协会的,我引用一位经济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论点,社会规范和公共政策,才是解决社会性难题的最终方案,重点在于找到其中的转折点。我想在座应该有人拜读过这位大师的著作,他虽然是学统计出身的经济学家,却能清晰的论述刚才提到的精英阶层和占据社会大多数的草根阶层关系,顺便说一下,到现在为止,我依旧认为我是个草根,这种草根的属性和外在经济社会地位无关,在乎于我的立足点始终是草根,只有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谋得幸福,在座各位才有更多的利益跟幸福……”
  少数有几个人迅速私底下点出了那位经济界泰斗的名字,立刻对石涧仁这种博闻强记的功夫感到佩服,不过跟他辩论的人是讪笑:“石先生这个口吻好像党员……”轻轻的有点哄笑。
  石涧仁也笑:“我不是,我就是个草根的书生,没有政治属性,甚至于参加新知协,协助筹办这个统战部倡导的民间组织,我的初衷就只有一个,希望这个代表中产阶级的协会,能为老百姓发声,为底层发声,只有占据社会大多数的底层感到幸福了,这个社会才有更多的利益流动,才有社会规范可言,所有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的财富基础都是建立在一个国富民强基础上的,一旦冲破这道篱笆没有秩序,在座各位口中谈到的利益就会荡然无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是我表达的第一个态度。”
  清风廊里非常安静,偏黄的装饰灯下,看着那个年轻人侃侃而谈,几乎所有人都能下意识的思考,特别有熟悉这位石正经老师电视节目形象的,可能都恍惚觉得是在看节目现场了。
  不得不说,这一年录节目给了石涧仁在这方面也有太多的谈吐气质锤炼:“第二点回应刚才熊先生说的,老百姓的认知程度有限,视野有限,容易被领导阶级影响的特征不可否认,而且大众都认为对的,未见得就对,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以小脚为美的古代陋习,开始是楚王好细腰,到后来居然还真的成了流行之风的畸形审美,朝廷三令五申都不能禁绝了,皇帝朝代都换了好多个还长盛不衰,但这种情形的改变是怎么完成的呢?是新式女性接受了教育,女性认识到自己也是人,平等自由的人,凭什么就要裹小脚残害自己去取悦男人,要吸引异性展现诱惑魅力的方式多了,何必搞得这么痛苦呢?这种自我意识苏醒以后就自发的解决了问题,套用这年头经常有人说的那句话,好多国人拜洋大人的那根后脑勺辫子一直在心里没剪了去,这种心态意识上的转变,恰恰才是中产阶级最有责任引导民众去改变的,而不是愚弄。”
  从石涧仁说吸引异性展现诱惑魅力的时候,就有人在笑着鼓掌了,而且是以女性为主,大多数人都能顺着轻轻鼓掌,但主要是想听他说出个完整的理论来。
  石涧仁其实从电视节目的时候都是边想边说,这时候却眼睛一亮:“哈,说到这里,真是感谢苏律师倡导的这个讨论方式,我本来是有点一筹莫展的,按照基本思路,应该是加强管理,制定规范,刚才说的社会规范和公共政策这样中规中矩的解决办法虽然不出奇制胜,但是好歹只要运行起来,慢慢就能见到成效,但有了熊先生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刚才提到这位经济学泰斗,他的理论中间有个很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他真的只是习惯了电视节目上用反问来语气加强的套路,一般来说这时候不是倪星澜可爱卖萌的嘟嘴发嗲:“是什么嘛……”就是牛鸣雷来个自暴自弃的搞笑段子,用不同风格的捧哏让气氛活跃起来,但这里当然没捧哏的,但专业人士真的多,几乎立刻就有人试着回应:“Kenneth
Arrow先生的榜样理论?”
  石涧仁简直大爽,响亮的打个响指,都不记得这个帅气的动作从谁那里学来的了:“宾果!社会上大多数人采用的人生策略几乎都是随大流,但大流怎么产生?就需要社会上有一小群人,言行举止能迅速扩散,被大众模仿!回到我们这个事件的根源,这么一个两三千人的几个寨子合并新村,为什么有近一百五十辆廉价面包车跑运输?不就是因为榜样的力量么,先行者开车的潇洒便利,赚钱自由轻松,坐在驾驶室里吹着空调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去劳作,年轻人有学习驾驶的能力,自然而然就会选择做这样的工作,这就是根源,对不对,那么倒推回去,与其说用封禁堵的方式管理约束他们心不甘情不愿遵守,何不树立新的榜样来引导呢?”
  好像被他的情绪带动,清风廊里面立刻就七嘴八舌的热闹起来,齐雪娇是带头热烈鼓掌的,她听懂了,完全听懂了。
  与其说这是在讨论一个村庄的管理问题,不如说这是在寻找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模式跟途径,大禹治水,堵不如疏,这话可能很多人都会说,但具体怎么疏,可不是一味的乱放,而是要有效的引导,这里石涧仁几乎提出来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而且是个可以挪用到很多事情上的纲领性操作手法。
  很多看起来矛盾尖锐的社会问题,似乎都可以套用这个公式来解决,肯定有很多比这个复杂,但一理通百理,石涧仁完全展示了如何分解问题的细节给大家看,剩下的真难不倒聪明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种不同寻常言行举止只要有足够吸引人的地方,扩散越快,感染力越强,就越容易推动局面跃过刚才石涧仁说的那位经济学泰斗提出的转折点,只要看见榜样变成什么让人羡慕的样子,其他人就会跟随过去,这可操作的空间就大得多了,都在说着各种各样的想法。
  连外面赵倩都笑:“这,这建议当地人买面包车跑运输的事儿,当年不也是他自己给别人出主意的么,怎么有种搬了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都有当年,纪若棠无声息的看了自己的大设计师一眼。
  而那几位之前还有点跟石涧仁辩论的精英,还是就事论事的比较服气了,哪怕语气酸溜溜的:“石先生确实是思路敏捷,这个树典型立榜样的办法确实是可行的,当然,也是这个村落的事情比较简单,可能操作起来比较容易。”
  石涧仁这时候就和气了,笑嘻嘻的不在意对方的不认输:“改变人的价值观很难,但是我们可以设法改变民众的预期,这就是个信息经济学的范畴了,我们回头多讨论,我个人很推荐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1937年发表的著作《企业的性质》,深刻阐述了把社会看成一家大企业时候的相互关系,我们回头再长谈……”
  苏以德都慢慢点头了,对石涧仁这种学识能力加风度感到很满意,时不时的回头跟自己旁边几位律师同行讨论:“这个榜样理论是不是可以整理出来作为一个案例分析……”
  然后几乎跟所有行业专家、知识分子们不搭界的洪巧云却放了手里的“速写本”站起来:“我想,关于石先生这个榜样和领军人物的解决模式,我这里可以提供一个比较精准的具体操作办法。”
  基本上都是在交头接耳的声音被这把略带沙哑的女声压住了,然后好些人都在交头接耳这是谁啊,看着气质确实不凡的,齐雪娇坐在旁边仰头看,下巴都要掉了,您这……不是一直在好好的画速写么,什么时候连经济学和诺贝尔奖的话题都能这么言之凿凿的提供解决办法了!
  石涧仁身边这些人,真的个个都是将才,做不好事才怪呢。
第1268章
向前看
  石涧仁都惊讶,但看洪巧云胸有成竹的过来,还是赶紧介绍,苏以德听说这是美术学院的知名油画家系主任,尊重得那样子好像马上要找洪巧云承接大业务一样:“我对艺术家一直都很景仰,非常有兴趣多往来多交流!”
  洪巧云早就娴熟应对了:“以前在市里面开会也听过苏律师的讲话,非常有所得,未来您有什么联络安排,随时通过石先生指挥我,他已经全面代理我的社会事务好几年了。”
  这态度表明得简单清晰,苏以德笑呵呵的请洪巧云讲话,就差帮忙变个麦克风出来整理好。
  打从石涧仁认识洪巧云,这位在事业上就有挺强的掌控力,跟纪如青都能惺惺相惜的,现在更轻松应对这种场面,轻咳一声娓娓道来:“各位好,我现在在省立美术学院负责照明艺术设计系,在这个行业前两年有个很重大的事情,就是桂西省著名风景旅游区的那个山水实景演出,由著名导演全面负责的那个,各位应该都听说过吧?”
  这话一出口,顿时就炸开锅的热闹起来,有不少人还去看过那以壮族歌女为主题的大型山水实景表演,现在这么一说立刻就明白了。
  洪巧云压了压声音:“对,灯光是那场山水实景演出的重要部分,我负责的专业还曾经把这场演出作为一个重点考察案例来进行分析,所以我对这个有很清晰的感受,月亮湖很美,带着少数民族气息的质朴之美,刚才我们那位赵研究员曾经是我的学生,她也敏锐的抓住了这片山水之间的两种美,自然美和人文美,我想刚才石先生说到的榜样,就可以从这里着手,同样也来做这样一场山水实景表演,石先生曾经担任过大型影视集团副总裁,想来完成这个不难,我们也能提供最好的灯光设计,造就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让本地的年轻人不是只有跑运输的司机这一个选项,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歌舞表演需要大量的人手,这恐怕就能立刻树立起全新的榜样来。”
  石涧仁都有点憧憬了:“那谁,吴总监那天来的时候,看见这片荷塘月色,不都忍不住唱起歌来了么,可以的,可以的,我们好好策划下,把这个项目做起来,明天,明天跟阿妈、纪总还有在座各位有兴趣一起来商讨这件事的,就当成我们新知协这次旅游的社会实践活动,怎么才能有效的解决本地青年的就业状况问题。”
  苏以德带头鼓掌,结果从头到尾基本坐在旁边不做声的万乾终于发言了:“这个项目我想来投资,不知道能不能来谈一下。”表现的有些刻意的急切,仿佛谁要跟我抢那就太不仗义了。
  哄笑的人不少,但更多可能是对石涧仁又揽得一个吸金点感到羡慕,结果这家伙耸耸肩:“我说了我在这里最多是个不拿工资的顾问,具体要怎么谈,旅游公司方和度假酒店方可能是重点,你找错人了,你们是赚是赔都跟我无关啊。”
  苏以德是觉得协会的这个势头很好:“在座各位不知道对今晚的茶话闲聊会有没有收获,从统战部倡议领导这个协会的角度来说,就是提供联谊交友,相互沟通增加合作机会的平台,也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接触到的人和事,能够对大家参政议政的心态有所触动,我们既然能够调动一些资源,做出一些努力,那么最终是会看到一些改变的,也许一开始点点滴滴很微不足道甚至还有失败,但这么多人同心协力的话,坚持下去给我们一个不断尝试的机会,那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目标,也许就能在我们的手中改变,起码我刚刚踏上律师行业的时候,从未想过会在全国《物权法》上留下我的编纂痕迹,石先生刚刚来到这片山区的时候,也没想过会变成今天这样,但我们都有一颗不愿妥协的心!希望新知协能够为在座的各位,都提供这样的动力,我们的潜力会非常巨大,在我们熟悉的领域内,在我们整个人生中,迸发出更多更伟大的自我价值实现!”
  这一回是石涧仁心悦诚服的跟大家一起热烈鼓掌了,可能还是有岁数的原因,他这么个小年轻对学生谈理想谈抱负还可以,面对一群年纪比自己还大的各行业菁英讲自我价值实现,就有点传销式的力不从心,但苏以德讲出来就底气十足,感染力强劲。
  在座的应该都是成功者,不同程度的获得了成功,而几乎所有成功者都认同“坚持,是世界上最大的技能”这个基本原则,大部分更是有非常深刻的体会,所以听了苏以德的说法,掌声热烈得荷塘上都惊起不少动物了,直到陆续走出清风廊,都还在交流今天的得失。
  纪若棠赶紧安排人在通道口迎接,安排了夜宵请各位慢慢享用。
  赵倩看石涧仁被苏以德、万乾他们围着一起出去,也不失落,悠悠然的打算溜出去,结果被齐雪娇一把抓住了:“就没来主动跟我说两句?”
  这姑娘冷不丁的给吓一跳,看了人才嘻嘻笑:“你忙嘛,看起来你这腿是真的全好了,气色真好。”
  齐雪娇爽朗的搂着她叙叙旧,对她的纪录片生活感兴趣得很,然后却遇见洪巧云在门口等着呢,要拉赵倩去跟她住,准备请她当小艾的干妈,她还担心自己和女儿之间有代沟,觉得赵倩可能好沟通一些,齐雪娇就干脆跟着一块去。
  所以第二天浩浩荡荡一群姑娘去参观赵倩的工作室,齐雪娇还迫不及待的要跟赵倩去上山下海的拍点纪录片看看。
  石涧仁这边就真的开始跟旅游公司全面商议关于拓展表演项目的工作,具体怎么搞自然是要后来设计构思,但这个能调动一两百名青年群众演员的项目让阿妈拍手叫好,各种项目合作细节大概谈了两三天,主要是犹豫以云端酒店的荷塘月色加外面的茶海来作为表演场地,还是用色彩瑰丽的月亮湖来当场景,这个得后面专业人手来确定,资金由万乾来负责引入,只是他一反常态的不是只提供贷款的资金回报,而是要在表演项目上以股份性质参与进入,但说好除了审计资金以外,不会对项目本身指手画脚,洪巧云这边负责整个项目的灯光设备以及设计采购,起码有十多位专业人士共同参与了一系列洽谈,感觉放了大假,这些行业菁英还是喜欢讨论专业。
  苏以德也来了,也在试着了解融入石涧仁他们这个团队的状况,以代理律所的身份签署好几份旅游公司跟各方的协议,然后苏大律师还顺便跟批改作业似的把山寨新村的村务公约给梳理出来,如何协调管理这么个少数民族村落,由一个全国起草了《物权法》的大律师来免费写,确实是看在石涧仁面子上了,关键是阿妈也意识不到这位蓄着大胡子的和善律师有什么来头。
  石涧仁没参与谈这些,他只是琢磨着跟傅育林商量出一个细节,首先就是争取把景区门票这事儿给取消了,现目前看起来确实是景区一个相当重要的收入,但只要随着表演项目的推动,就应该让利润主要来自于景点内的消费,无论是山寨原址的民宿,还是纪念品的开发,都应该取代那点门票收入,从风土镇老街景区的经验来说,只有推动景区内消费,才是让当地人最好融入的方式,没了门票收入,也就没了整个景区钻空子偷逃票的土壤,然后再在县里面主要街道立几块大广告牌做宣传,推广景点特色,提醒游客别被野导游坑了。
  傅育林本来就擅长旅游景区操作,跟着纪若棠过来完成了酒店后,被借给了旅游公司,可能还要呆段时间才能返回江州,断了腿的老头儿表示自己坚守到表演项目完成,还是想返回公司那边参与度假酒店建立,这些日子又有了不少新想法。
  所以说整个国庆小长假,石涧仁根本就没得到过什么休息时间,几乎一直都是在酒店、茶厂、新村和月亮湖山寨之间考察,万乾还雷厉风行的确认了幼儿园的园址,最后一天安排所有新知协的成员有孩子的跟当地同龄人一起举行了新知幼儿园奠基仪式,据说他这边已经确认有了五十多万的捐款,会马上把这第一家幼儿园给成立起来。
  旅游很圆满,还促进了政治团体的内部认知,更满足了中产阶级做善事回馈社会的心理,所以各位新知协代表一起返回江州去的时候心满意足。
  直到上车,才看见赵子夫两口子更心满意足的回到车上同行,只不过看石涧仁的眼神肯定有点不一样,柳清和纪若棠都看出来了,赵倩连车都不来送,更有问题。
  最后才是那个神兮兮的孟桃夭也不知道这些天跑哪里去玩了,不声不响的回到车上就打瞌睡避免被问话。
  齐雪娇和她妈也跟着一起返回江州,但石涧仁很快就被约到苏以德的保姆车上,加上万乾一起,全程讨论这次联谊交友秋游会的得失,对哪些人在这几天中表现出来与众不同的进取层次都做了整理,回到江州就要开始进一步落实到新知协的成立实务操作了。
  苏以德笑自己为这个奔走了好几年,一直有点呼吁无门,结果从今年去参加全国代表大会就发现这方面政策开始被重视,然后有了石涧仁和万乾这两位年轻干将一起加入,自己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顺风顺水啊,有着丰富挫败经验的大律师还告诫两位年轻人千万不要觉得事情就这样轻而易举了,要随时准备经受更多的心灰意冷,然后又给自己加油鼓劲的不断重复过程。
  石涧仁表示非常感谢前辈的这种悉心教导,万乾开始算自己到底能做多大的投资,关心石涧仁他们那栋新大厦的项目需不需要资金,现在感觉已经搭上线成为合作伙伴了,就可以多深入一些。
  石涧仁还是喜欢听苏以德讲那些司法界的故事。
  对律师来说,简直就是一把把血泪史,见惯了尔虞我诈的万乾都表示对这个社会的黑暗程度震惊了。
  这更加证明了苏以德看过这么多阴暗卑劣的狗屎,却还相信光明就在前头的心境是多么难得。
第1269章
读书不是为了富裕,而是学会沉着
  全国人民都在放假,新知协抓住这个时间段还能出点成绩,苏以德在路上就随手构思了一篇锦绣文章请石涧仁润润色再汇报上去。
  可能在万乾眼里,觉得苏以德在摆架子,树立上下级关系,石涧仁却当成是在言传身教。
  政府部门也是要有业绩的,再照本宣科的公文报告,也要有言之有物的成果,苏以德的公文报告就写得四平八稳很有趣。
  在别人看起来枯燥乏味的八股文,其实就是为了在庞大的体制内形成写作公文模板,不然光是想想上下这么多公务员,人人都按照自己的文化水平,写诗歌散文、抒情叙事加宣泄的手法,各位领导看报告的时候该多么头痛啊,所以约定俗成的那些八股文格式,偏偏才是最适合这些内部人士相互交流的,看似喊口号的排比句,却在传达一个个确切又或者模糊的信号。
  石涧仁觉得苏以德手写文稿的钢笔字还不错,顺口也交流了下,他对于硬笔书法也是这两年才多了点体会,苏以德说自己当知青到后来苦读寒窗的过程,练钢笔书法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这种话题万乾一般坐在旁边有点想参与,但很明智的不开口。
  于是直到车队进了江州市,陆续开始告别各回各家,石涧仁才下车拿着那份文章回了大面包车上,一眼看见杨秋林,就拿给她:“您给看看,这文章有什么可以调整的?”
  齐雪娇明显诧异他跟自己老妈打交道的方式,还递眼色呢,石涧仁没所谓,结果杨秋林还认真的从包里拿出老花眼镜来戴上,然后才开始端详,不多一会儿就在自己包里找东西,石涧仁摸出支笔递上去,老同志也没说声谢谢,就开始在手稿上面涂改了。
  石涧仁也没守着看,回头到后面跟柳清和吴晓影讨论协调工作状况,柳清帮他可能要多承担点水厂那边的工作衔接了,虽然把具体事务交给了孙临才,但汇总的内容要交给柳清整理以后再一并给他,包括月亮湖这边的情况也是,纪若棠嘴皮动了动,没说话。
  然后吴晓影就是得协助他的新知协工作,估计未来这一块儿会呈几何数的增长占用他的精力,特别是会涉及到一些社交场合,公共事务总监估计得代劳了。
  其实声音没遮掩,大家都在听,最后庄成栋代表所有人开口问了:“各方事务都安排给柳秘书和吴总监了,你干嘛去?”
  石涧仁脸皮厚:“我就在不同板块中间跳来跳去都很忙了吧,要不还是在新大厦里面给我安排个办公室,招一批助理?”
  庄成栋煞有其事的点头:“我看行,全都招男的,对吧?”
  大家都很解气的哄笑,石涧仁还一本正经的点头,然后坐在前面的杨阿姨就抬手了:“小石,你来一下……”哄笑声瞬间变安静。
  其实杨秋林也没怎么颐指气使,拿着那张手稿逐字逐句的给石涧仁解释了为什么要如此这般的调整,这个为什么又不能提不能写,最近哪位领导人发表了什么讲话,所以要引用哪句话,毕竟各级领导也都要写报告,如果这句不错,人家也是拿去用的,如此这般的东西才能给人留下比较好的印象,每天在领导桌面上有多少公文走过,不是一句工作负责就能解释现实情况的,谁也没法在成百上千份文件流水中始终保持专注度,那么同样满满的都是八股文,怎么从其中跳出来抓住注意力,也是有学问的。
  石涧仁感觉是上了堂古时候的科举考前培训课,怎么写应试八股文的突击课,他没觉得这东西有多腐朽,既然存在那就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所以听得还挺认真,齐雪娇开始有点难为情,觉得当妈的有些太煞有其事,但慢慢的看了石涧仁的表情,反而沉静下来,靠在椅背上默默的看着,最后甚至有点诧异,好像从来没意识到自己的母亲也是有专业素养的,在某个方面呈现出来的也是术业有专攻的感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7/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