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石布衣(校对)第5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1/653

  贾崇圣后来给石涧仁说过,他当书商这么些年还是出过点岔子,牵涉到经济案到局子里去走过一遭,俗称被打击过,就落下这毛病,一紧张就出汗,生理上的反应,没法控制。
  所以他面对政府官员的时候也有点紧张,但不影响脑子运转,不到一分钟就确认愿意试一试。
  在纪念碑这么黄金的地段,哪怕不是最靠近路边的,他在十年前就买下了这块门面,又做了十多年的书店,虽然一直亏损,但号称江州市乃至西南地区第一的人文情怀书店,没同行敢跟他争,所以这两年找他谈这块门面楼拆了重建搞点别的什么,或者干脆注入资金把书店做大做强的资本运营方真的不算少,可贾崇圣基本上都一口回绝了,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很容易在资本面前被扭曲,轻而易举的就会被吞噬得骨头渣子都不剩点,那自己坚持了几十年的梦想就不见了。
  但偏偏石涧仁真的是随口这么一说,却打动了贾崇圣。
  哪怕这一分钟里,是石涧仁先开口:“我也爱读书,但阅读本身不是商业行为,如果既要让在座的爱书人畅快阅读,又要保证这里的运营成本甚至获得商业利润,那这事儿就有点别扭,这是南辕北辙的两件事,非要糅合在一起,那就要增加其他的环节来中间衔接,嗯,越想越觉得这个思路可行,今天的时间差不多了吧,我想立刻赶回去开个会,把这件事给具体论证实施开来。”
  看看这执行力,好些人都有点愣着了,原来成功的人就应该这样?
  然后这时候贾崇圣就跟着点头:“好,我把坐标书店交给您了。”
  从面相上来说,贾崇圣绝对是个谨小慎微,但是在自己的事业上有点认死理的倔强家伙,不是这样的性格,也不会守住这份情怀十多年,而他认识石涧仁也不过是从新知协其他人带他去水厂,打算从这位准名人身上发掘点商业价值开始,却未曾想一转头,居然就把自己的命根子交给了石涧仁。
  就仿佛当年唐建文在平京沪海虽然遍寻机会而不得,但好歹也能当个轻松每年几十上百万收入的海归技术派,却莫名其妙的过来江州这么个腹地干了四五年的叫花子伸手党,也仿佛卞锦林那样已经开始创业,却抛下一切就义无反顾的跟过来,至于其他的例子就更不用说了。
  这些人在答应跟着石涧仁一起走的时候,说不定还没在座这些听众更了解他的过往历史呢,不知道为何他就这么能取信于人,这么能把握到他人情绪跟理想的契合点。
  好像从来没人能拒绝他的游说。
  整个书店见面会的现场简直轰动了,因为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这不是排练过的演戏,从一开始石涧仁真的就只是来说点什么阅读心得,这场讲座是不是收费有什么利益都两说,但最后这么三言两语,居然让贾崇圣把这间大家心目中地位超然的书店拱手奉上了?!
  石涧仁这会儿可装逼了,云淡风轻的站起来好像接过了个微不足道的东西,只点点头:“好,走吧……”
  随着贾崇圣跟着他一起往外走,人群如潮水般的像两边分开,这会儿就没人敢跟迷明星那样随便伸手乱摸了,显然真的清楚这个面色黑黑的年轻人真的是不一般,反倒是贾崇圣还在双手合十给周围打招呼:“对不起啊,本来说待会儿再陪各位聊聊的,现在我先陪石先生去谈谈,看怎么能把坐标给做好,未来也第一时间请各位多多支持坐标,让更多人看到更多好书!”
  结果石涧仁却从散开的人中间,看见齐雪娇笑眯眯的站在外围的书架子边,他就想起来刚才哈哈哈笑成一片的时候,隐约听见这姑娘多半也豪爽的跟着一块儿乐,所以点头示意:“你也来啦,一块儿走么?”
  齐雪娇面对上百双眼睛,还有很多是女性狐疑的目光,都落落大方起身走近:“嗯,前几天过来看书,看见这宣传海报,所以早早就来占座啦,这会儿晚高峰,肯定是搭你的车回去啊,不是还要开会么。”
  哪怕是石涧仁选了远离那位古典姑娘的墙边走,还是有江州姑娘敢爱敢恨的开口问:“这位漂亮的小姐姐是谁啊?”
  石涧仁就当是给贾崇圣介绍了:“大唐网的主要合伙人兼董事会主席,互联网大厦的项目就主要是她在运作的,路上我们正好可以谈谈。”
  又引来一大片惊叹,主要是齐雪娇看着也不多大的年纪啊,虽然米灰色的短大衣在腰间扎了腰带很老派,黑色高领毛衣凸显出来让人忍不住偷偷瞟的成熟身材,但乌黑的长发和五官面容始终透露出来的还是娇艳青春呢。
  可配合那口标准的普通话,又显得绝对不是个寻常的姑娘,气质正若刚才石涧仁说过的那样,有种让人过目难忘的不一般。
  就连贾崇圣连忙伸手,齐雪娇的握手方式都不是漂亮姑娘常见的指尖随意一拈,而是比贾崇圣更热情大力的双手握住摇两下,更像是失散许久的红军会师时那样热忱。
  后来贾崇圣还专门为这次握手,写了篇洋洋洒洒的文章,说是就凭这双手传递的感受,就让他本来还有些忐忑的悲壮情绪变得平静稳定,知道自己肯定会跟这帮人做出事业来。
  他也算是比较矫情的了。
  好在孙临才机灵的趁着所有人注意力还在书店里面,就去把商务车开了出来,石涧仁一点没有明星或者老总的架子,拉开后面的车门请贾崇圣跟齐雪娇上去之后,自己才给周围的听众们挥挥手:“希望我们能在一个更加宽敞明亮,也更受人瞩目的新书店跟大家畅谈未来的一切,当坐标书店在蜕变的时候,也希望各位都能一起改变自己。”
  不得不说,这种榜样的力量,恐怕比之前那个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更能形成反响。
  从孙临才的热烈眼神就看得出这秘书也全程听了石涧仁的讲话,其实类似的论调,石涧仁在节目里面也说过,今天只是比较完整的阐述了一下,孙临才肯定就是这种阅读学习方式的实践受益者,那表情就恨不得跳出去使劲拍着胸口帮石涧仁卖大力丸宣传。
  石涧仁却靠在座位上开始静静的思索,间或拿着手机把消息传递给柳清,因为齐雪娇已经替代了他给贾崇圣在做介绍,介绍整个体系架构,以及互联网大厦的来龙去脉,几乎没什么隐瞒:“产业园是石先生和江州市电视台当初以文化产业园的形式接手一片地块,现在主要就是仿石库门建筑的民国风情美食街、画家村以及大唐网互联网产业几个板块,但未来的大唐网发展,光是现在配套的十多家公司,就已经不是唐楼能够容纳的,所以江州市委相当支持我们的项目,提供了非常优厚的条件,协助获得互联网大厦这个地产项目,那么整个企业的规模容纳量就会倍增,可石先生也比较考虑这整个企业链的整体形象或者说氛围,我们开会讨论过好几次了,到底是定位成大唐网大厦还是别的什么,现在看来,以书城的名义更加合适,也更符合那一带的商业价值。”
  贾崇圣听得不由自主就小心翼翼了,实在是齐雪娇已经尽量平易近人了,可她那眉目之间说话的口吻和手势,反正就是个作战指挥员的态度,特别是那口偶尔带点平京音的普通话,让见多识广的书商不得不判断她的来历背景啊。
  有些东西,真的是怎么都掩盖不了的。
  到了产业园果然时间也差不多到了晚餐,那就在员工餐厅边吃边谈吧,贾崇圣再次体会了这帮听起来仿佛都是身家几千万又或者过亿的企业领导高层,却简单随意的坐在食堂大圆桌边就着餐盘吃饭开会的模式。
  纪若棠和耿海燕照例是不在的,但派了自己的代表过来,庄成栋和卞锦林忙得晚来了一会儿,柳清和吴晓影装着没看见齐雪娇一块儿回来,但却另外通知了洪巧云,这位是最后到的,因为去接了小艾:“小姑娘说想爸爸,从国庆旅游回来说了好久,正好我要出差去考察城市灯光工程,所以干脆请假接回来你带到水厂照顾几天,不碍事吧?”
  孙临才显然立刻就在思考自己要做什么了,然后埋头飞快的刨饭。
  石涧仁接过女儿抱在旁边座位上帮她分了餐具,才顺口继续之前的话题:“贾先生的书店很讲究品位和情怀,这方面洪教授可以安排提供不少建议,如果能够达成共识,这裙楼里面就包含了书店、江州乐餐馆、奶茶店、读书会,以及配套的咖啡馆、茶餐厅、水吧等等各种购物中心应该具备的特征,只是我们把书店作为其中最重要的核心,串联起这所有的一切来,论证评估这样一种生态模式能不能存活,这才是最关键的,而不是我们拍拍脑袋觉得大概可以,就投入巨资去打造,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贾崇圣听得简直心潮澎湃,他知道这些人真的是实干派,就像他对石涧仁的认同感一样。
  有时候一个人走得太久,仿佛远离家乡在外漂泊,内心苦闷得无人理解,所做的一切不是被人当成笑话来看,就是居心叵测的想把这点理想都带走,现在忽然遇见一群人,有同样的情怀和梦想,那又会如何?
  原来自己并不那么孤单。
  可能他就是被这种感觉给鬼迷心窍了。
第1278章
与时俱进的美貌
  石涧仁只是那个引子,他把贾崇圣带进了这个伙伴圈子里,却自己回水厂去继续捣鼓自己的事情了,临走叮嘱书店老板:“如果说之前你是做书商来养活书店,只是百万级别的资金压力,如果要做这么大一个项目,可能面临的就是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规模,怎么承担这种压力,如何对待由此产生的股份跟未来的利益,这些都是你自己来考量的,因为整栋大楼的办公楼层已经开始在陆续进入施工,要做出这样的决定不光是简简单单把坐标书店这个品牌交出来那么简单,还有自己愿不愿意冒险改变模式,分析未来的收益风险,具体该怎么做,能否得到伙伴们跟合作者的认同,这都是要尽快拿出方案的,所有需要了解的情况都可以跟我们这齐小姐还有地产公司柳总联系,所有人都能配合你,但怎么做还得看你自己。”
  贾崇圣年龄已经四十出头了,肯定不会随随便便跟打了鸡血一样,但现在明显是在使劲压抑控制情绪:“确实有点太突然,但我也知道这可能就是我苦苦等待寻觅的机会,不瞒您说,这些年看见的各种骗局、忽悠已经够多了,但今天我很清晰的知道……那我再问最后一个关键问题,到底能为我提供多少资金?”
  石涧仁笑:“说了你去问齐小姐,她是整体俯瞰着所有规模的,也许某个具体环节不是她了解的,但整体掌控的眼光和气度是她的强项,你可以跟她谈,我只负责帮整个团队捏合人手,还有寻觅那些值得走到一起来的人。”
  贾崇圣若有所思的点头送石涧仁走了,看他那样子,估计是真的会呆在产业园了解个透彻,不过没忘了给小艾和气的说再见。
  小姑娘也甜甜的回应了。
  小艾有超越年龄的乖巧,其实洪巧云估计在想破坏这种感觉,她并不认为孩子过于成熟、成人化思考是什么好事儿,从艺术家的角度可能认为这时候就应该保持童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不是要急着揠苗助长的变成成年人想要的样子,所以丢给石涧仁带带看能不能有更多调整。
  这对石涧仁来说不算很突然,在他的构想里面丢丢到了四五岁能够正常沟通以后,的确是要给他经常带着生活的,小艾不过是让这种生活提前了点而已。
  既然命运确定了这种关系,他都会当成自己的亲骨肉或者徒弟来教育,这也是对当年老头儿培育自己的报答。
  小姑娘甚至还有个非常规矩的大布包,到了水厂的时候抢着自己提下车:“妈妈说自己的东西自己拿,一定不要让爸爸讨厌。”比常见的红白蓝编织口袋也只小一点,五岁的小女孩双手提着都是吃力的在地上擦挂,但还是竭尽全力。
  伸手拿过包的石涧仁看穿女儿:“你妈不会这么说,好吧,其实多点不同的生活场景适应,对你确实是有好处的,也让你看看爸爸是怎么工作生活的。”
  他没觉得五岁的孩子就什么都不懂,是打算按照自己当年在山上的生活轨迹来培育的,只是男女有别这个问题得注意些,回到办公室就教小艾把长沙发当成床,学会铺排自己的被褥,白天起床以后得收拾干净看不到痕迹,然后自己看书或者做清洁。
  没错,石涧仁带个女儿回到办公室,居然是安排未成年幼女打扫他那豪华的大型办公室,不然就看书,洪巧云给孩子在包里带了俩本绘本,石涧仁决定明天再去买新的,今天先这么试着来:“要么学习,要么劳动,爸爸在工作就不会有太多时间陪你玩耍,但每隔俩小时,我们会一起到厂区里面散步走走,你看能习惯不。”
  其实有点下马威的意思,看孩子能不能听话和吃苦,他这师父带出来的思维里面可没什么未成年人合不合适的概念,结果小姑娘兴奋的使劲点头答应,放弃石涧仁已经拿出来的绘本,先娴熟的给自己铺好小床,接着拿过石涧仁从楼层卫生间找来的笤帚簸箕,欢天喜地的开始在办公室做清洁了,认真到柜子下面都跪到地毯上一点点刷。
  这让本来准备心平气和坐在大班台后面处理工作的石涧仁时不时都会把目光看向女儿,等小艾打扫到他这边要求当爹的抬脚时候,他都不好意思了,五岁的小姑娘才多大?比他桌子都高不了多少!
  他只能暗暗给自己鼓劲,要是儿子估计就觉得皮实了不会有这种怜爱的情绪。
  所以过了一阵还是忍不住摆当爹的架子,命令孩子暂时休息劳动,看看书吧,小姑娘有点依依不舍的放了劳动工具坐到沙发上开始看绘本,可显然这就不如劳动对她的吸引力大,始终忍不住东张西望,看父亲的时候比较多,最后更小心的询问能不能坐到父亲旁边来,石涧仁哭笑不得的搬了一把班前椅放在自己身边,小姑娘喜滋滋的坐在上面,连腿都没法吊着,老气横秋的靠在椅背上开始翻书,还慢慢的靠在石涧仁的手臂上来。
  结果这一看,居然一个多小时都能聚精会神的沉浸进去,这让石涧仁都不得不有些修正自己那关于读书感兴趣的论断了,看来还跟和什么人一起,什么环境读书有关系。
  差不多到了九点多,该到孩子睡觉的时间了,才一起下楼借着巡查厂房的机会,转了一大圈当做锻炼,石涧仁还问女儿要不要去食堂吃点夜宵,小艾居然义正言辞的给他说:“妈妈说的,女人到了晚上就要能控制肚子!”估计是控制食欲的意思。
  让石涧仁有点哑然失笑,回到楼上指挥孩子自己洗漱以后,自己继续坐在桌前看书,小艾躺在沙发上估计也是兴奋得累了,一会儿就入睡了。
  石涧仁给女儿盖好了被子,留下一盏调暗的落地灯才回休息室去睡觉,没关门,随时能听见这边的动静,他睡着前还多得意的,这带孩子上班也不难嘛。
  但现实马上就踢了他的屁股,毕竟当年老头儿带着小徒弟在山上艰难生活,那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的,跟现在已经大不同了,起码那会儿没人关心师徒二人的死活吧。
  这边第二天一早,不等石涧仁下楼,就有来上早班的车间大妈拎了孩子的早餐还有牛奶上楼来,说是昨天晚上听孙秘书安排的,称赞一番懵里懵懂抱着被单坐起来的小姑娘就跑了。
  等石涧仁也有点懵的叫女儿换上运动衣跟自己到厂区跑步,吃过早餐回来再补充点牛奶也差不多到了上班时间,然后就开始川流不息的各种女性员工过来探望厂长女儿!
  自来水厂其实还保留着国营厂的气氛,虽然不允许随便带家属孩子来上班,但那主要是针对生产车间生产安全,办公楼这边有些双职工带了孩子或者哺乳期的来,也没人说违反规则,小艾这样的简直就是轮番接受各年龄层女性轰炸,先有来帮她梳辫子打理头发的,后面来的看见觉得梳得不好拆了又来过,一上午就梳了四五回,不到中午就有提出带小艾到家属区那边去做客吃饭的,还有谁谁谁家的小姑娘也是差不多大的年纪,准保能跟小艾玩到一块去,一点不耽误厂长工作。
  琢磨过味儿来的石涧仁问秘书,孙临才还理所当然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帮厂长分忧,搞得石涧仁啼笑皆非,把选择权试着交给小艾,问她愿不愿去别的叔叔阿姨家吃饭,小姑娘带着强烈抗拒心理拒绝了,于是好不容易石涧仁才让孙临才把员工们的热情给挡回去,下午就自己坐在那办公,小艾看书做清洁,然后接受来自各个部门主管和办公楼里面各上班员工超乎寻常的热情汇报工作兼参观,直到晚上下班以后石涧仁才有机会带着小艾去吃晚餐兼买点新书之类。
  这时候坐在商务车里,石涧仁就能察觉到自己面对的是女儿,而不是个当年那种山沟沟里捡来的徒弟了:“今天这样喜欢么?”
  小艾在副驾驶乖巧的系上安全带,坐得也规规矩矩:“很喜欢跟爸爸在一起,但那些叔叔阿姨就不喜欢了,他们是来看稀奇的。”
  石涧仁只能惊叹这城市里的孩子见识多或者小艾比较敏感:“其实还好了,你去美术学院那边看过妈妈的工作没?”
  果然,小艾还叹了口气:“更多人来看我!”
  开车的石涧仁都忍不住抽空观察了一下女儿的表情,他没让孩子按照安全规则坐在后面也是这个原因,太不方便他观察教育了:“那你觉得是因为什么才会有这么多人来看你呢?”这也是他今天考虑到的,如果小艾依旧因为被收养的孤儿身份感到敏感,他就要说破这个问题,以自己也是孤儿来开解人生有更多可能性。
  没想到五岁的小姑娘认真的想了想,又叹了一口气才回答:“可能是因为我的美貌吧……”
  那口吻,让石涧仁差点被正准备冲口而出的安慰噎住,然后就是忍不住的哈哈哈大笑。
  时代真的不同了,不可能一切都还因循守旧的照着老办法来。
第1279章
时代坐标
  这种有点自恋的心态肯定是洪巧云给女儿灌输的,让一个曾经在儿童福利院都心思敏感小心谨慎的小女孩儿变得更自我和自信一些,这位艺术家养母没少想办法。
  石涧仁同样也花心思,没有带小艾去高级餐厅显摆,先逛书店选了几本孩子喜欢看的图画书,再到快餐店买了汉堡之类,却出来坐在购物中心外的台阶上分享晚餐,冬季天黑得早,这会儿广场周围尽是五彩斑斓的霓虹灯,匆忙来去的路人比较少,大多是来看电影或者逛街的恋人,还有些带着孩子出来散步的家长老人,和白天看到的繁华都市不太一样。
  果然孩子虽然意识不到什么安于清贫的理论,却显得自然了许多,欢快的捧着吃食东张西望,还给石涧仁喂薯条,少了之前小心翼翼的察言观色,更多把注意力放到周围那些带着孩子的父母身上,还跟石涧仁探讨为什么妈妈不能一起来,言语间有点眼馋。
  石涧仁咽下了本来想分享同为孤儿的成长经历,介绍美术学院教授和水厂厂长都是多么重要的社会职责,那就很难像普通家庭一样一家三口每天都在一起,小艾的眼神表示她听懂了,还乖巧的不再多问,主动回避了可能会牵扯到福利院或者自己收养身份的话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1/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