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石布衣(校对)第6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5/653

  赵倩的伙伴们嘻嘻哈哈说那就把所有工作都交给赵倩去完成好了,他们还是宁愿在这街头懒散的坐坐茶馆拍拍风土人情,可不要步行几小时去看赵倩的亲戚。
  但这时候石涧仁分明觉得其中有两个肯定已经认出自己来了,毕竟无论是自己在电视节目上的抛头露面,还是赵倩在图文博客上闹的那一出,能瞒过绝大部分网友,这姑娘周围的伙伴肯定能辨认出她来,或者说赵倩根本就没有在那份博客里面隐藏她自己,虽然没有贴出几张跟她自己有关的外表照片,但只要认识她的人,一定能看出来月亮湖、她经手的山寨改造、她打造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她的那些留学经历、社科院工作内容,全都真真实实的展现在网络上,除了没说她自己的真实姓名,但只要认识她的,哪怕从早期石涧仁发博客里面那张奶茶店的照片里,也能辨认出这位流星般红极几天,然后又消失无踪的“紫霞”就是赵倩吧。
  因为那两个伙伴不停的把目光在石涧仁和齐雪娇身上转悠,不过面相还算忠厚,也没有什么坏心眼,所以石涧仁干脆主动出击:“非常高兴认识各位,我就是以前做节目《见仁见智》那个石涧仁,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我没,几个月前在博客上被骂得很厉害的那个,今天能够在这么偏远的地反跟大家偶遇,也算是缘分,所以中午我请大家吃个饭,这里很有特色的酸肉不知道你们吃过没。”
  几个年轻人立刻有些惊叹,有种看见影视明星的激动,还想一起合影!
  反而是其中那俩女同伴证实了石涧仁的身份,立刻挤眉弄眼的给赵倩做表情,没曾想这姑娘冷静得很:“对吧,看见了吧,真人真的不帅,这是嫂子,来,我给你们也介绍下,这是我们拍摄纪录片联盟的合作伙伴,大家都是通过兴趣小组从网络上逐渐熟悉联络起来的……”
  齐雪娇又觉得自己跟年轻人有代沟了,但对石涧仁说的酸肉更感兴趣,都流口水了:“坐下说,坐下再说,你看看我现在都多瘦了,对!先去找面镜子来看看,你知道哪里有镜子不,其实我这才是第二次来镇上,不熟……”
  赵倩立刻笑着挽了齐雪娇去找服装店了,反而留下石涧仁只好接待她的伙伴,就在旁边的食店吧,招呼端几个特色菜肴来,结果几个伙伴说他们已经在这小镇上啰里啰嗦的呆了一周半,啥土特产都吃过了,还是喝茶采访吧,现在都明白原来赵倩就是在等着跟他们夫妇俩碰头了,他们看起来也是做惯了这种人物或者风土人情记录拍摄的,三下五除二就在餐馆边搭起云台和照明灯,还有个姑娘拿反光板之前给石涧仁戴上小麦克风,幸好石涧仁这几年做节目,也习惯这种场合了,不过没化妆。
  其实年轻人们对石涧仁非常尊重,毕竟之前在网上展现出来的那种被污蔑又澄清的形象太让人印象深刻了,男性好奇石涧仁在这个山区做什么,俩女孩儿遮遮掩掩的打听八卦,嫂子好漂亮,好有气质,到底是何方神圣,能比倪星澜还抢了先手。
  石涧仁态度很好的笑着解释下自己其实就是从这片山里出去的,结婚以后就辞去所有的社会职务,选择回来住段时间,结果这些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竟然有自己的理解:“啊!你是要在这里修炼么?”
  石涧仁只能笑说自己算是磨砺心志。
  年轻人们还是能理解,他们也经常在艰苦的环境下拍片啊,也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爱好啊,虽然很多人都不太理解纪录片是个什么东西,但是他们自己还是很有使命感的,还问石老师悟出来什么东西没。
  石涧仁听得忽然有种明悟,从下山伊始,他一直对现如今社会的人文意识有些悲观或者说危机感,所以才不停的在各种层面推进影响,甚至还充满了些失望或者恨铁不成钢的味道,但其实社会变革不就如同江州旁边那条浩浩荡荡的大江么,虽然会有弯道激流甚至泛滥成灾,但总是在坚定的朝着入海口前进,只要社会安定富强,人文意识的沉淀也总会朝着向往的那些美好前进,就像眼前这些新生代一样,甚至有种自发的优胜劣汰,不需要那么着急。
  新的思想在萌芽,人类心灵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会促生这种自然进化,这种变革是生生不息的,现如今的这个当口上,与其说是危机,不如说是转型,一切都如万事万物那样在变化,有心人要做的就是尽力推动这种转型的方向,而不是变革那样来得蛮横无礼。
  也许之前真的是有些太过忙碌跟紧迫了,没有现在这样静下心来反思,甚至没有发现自己很多着眼点都放在了高处,习惯于高瞻远瞩的看事儿,就没那么平凡接地气了。
  那不就是忘记自己还是个草根的初衷了?
  所以石涧仁颇为高兴的招呼店家还是端点山里面的酸酒来,结果这时又听见柜子上电视机里的新闻简短描述一列四十节车厢的货车,从江州启动发运到北疆省那边境口岸去,新闻里说的这是江州决定向中亚各国出口贸易当地产装修原材料的出口贸易举措,这列货车主要是测试整个线路的可行性,几十秒的新闻,说得轻描淡写,不过就是个普通的商业行为,应该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可能都意识不到这背后带来的是什么。
  而意识到的人恐怕都已经站在这个社会的高处了。
  石涧仁反而没有抬头看,西进的车轮已经开始徐徐滚动,他相信这不过是个开始,既然自己已经推动了,那就应该功成身退,起码这个阶段不应该再搀和了,因为无论是从专业性还是未来涉及到的层面、博弈那都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赵倩回来的时候也是副不搀和的模样,笑容一直挂在脸上,现在以茶代酒的恭喜齐雪娇瘦身成功。
  齐雪娇是真高兴,拉着赵倩说待会儿跟自己回山上,展示自己的自然修身大法。
  结果这会儿的赵倩居然说自己也就能陪着吃顿午饭,下午尽快一起返回县里,差不多该返回黔东南,她还要到平京去交付些工作呢。
  她的伙伴们现在都知道她跟石涧仁的情路历史,还起哄。
  搞得当地人不少头好奇的侧目这些城里人。
  齐雪娇那叫一个眉飞色舞,给石涧仁炫耀刚才赵倩给自己单独拍了两张照片,回头发邮件给她,简直神清气爽的身材自信,得意这些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了一些,但饮食健康,锻炼得当,值得!
  所以她也要了点酸酒来陪着年轻人们一起喝,那种挥洒自如的大姐姐风范让赵倩的小伙伴们很入迷,以至于把采访也扩展到她身上。
  这一忙碌,基本上就是一上午了。
  不过看他们一起吃过饭还流连忘返的,赵倩干脆直接撵人了:“你们不回去收拾东西?不去镇公所门口联系面包车?还杵在这里干嘛?”
  几个小伙伴才嬉闹着吐吐舌头跟他们眼中的石正经大明星告别,跟有着独特魅力的漂亮大姐姐告别,齐雪娇还起身送到门口了。
  这一回赵倩没有抓住齐雪娇离开的机会就马上开展地下工作,而是双手撑在木头长凳上等齐雪娇回来,那边故意耽搁一阵,她就默默的一直看着石涧仁,眼里和嘴角都带着点笑意。
  石涧仁回看,能读懂那眼里的平静,但更能看出其中深切的眷恋,对这姑娘动不动变身化妖有点怵,所以保持表情有点防备,赵倩就继续看,还轻轻的摇晃那有点耸起来的肩头,轻松自在。
  齐雪娇都磨磨蹭蹭的还顺便去上了个厕所,回来看见的就是这副模样:“咦,以前你不是很能,还特别把我支开么,现在怎么不抓紧机会了。”石涧仁还在电视台当副台长的时候,她可是亲眼见证过这位不顾一切都要小三上位的模样。
  赵倩仰头对她展开个更清新的笑容:“这会儿你们结婚了嘛,我很明白这时候应该把感情放在心里,而不是成为我们之间的困扰。”
  齐雪娇还做个鬼脸,把自己面前杯子里剩下的酸酒一口闷了:“哦,你这认识绝对比江州那几位要来得好很多,我跟你说我们到这里来,除了不想让人觉得是他捞什么好处,就是想要躲避下那几位了。”
  赵倩还是轻笑,连脸上的黑框眼镜都没有摘下来:“我来,其实也就是听爸爸说你们已经回了这里,就想来看看你们,只要你们结婚以后的生活过得幸福美满,我就快乐了。”
  齐雪娇大度:“我还是那意思,邀请你到我们那破庙去住几天,大不了回头让他或者我们一起送你到县城嘛,我还没去过县城里面呢。”
  赵倩笑着摇头:“不了,我想把机会留到下一次,还欢迎吧?”
  齐雪娇点头大包大揽:“随时来!随时欢迎,到了镇上……怎么问路来着?山神庙对吧,就在那边山上,隔着三个山头呢。”
  石涧仁除了点点头,全程都不需要他插话,虽然对赵倩这种态度很认可,但分明是跟着妻子去转了一圈之后就改变的吧。
  到底是为什么呢?
第1387章
如果,如果你愿意
  两个月,恐怕也只有赵倩这样本来就闲云野鹤的人,才有时间机会去那个缥缈的地方找那个人。
  其他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也好,这种忙碌似乎能冲淡一切情绪,仿佛可以验证时间能改变一切的谚语。
  吴晓影第一时间陪同曾凯仪去了趟美国,因为唐建文回到江州重新梳理大局的时候,当然跟这位他其实没有接触过的投资总监有了场深入交流,石涧仁分别跟两位的坦诚沟通这时候仿佛能无缝对接,曾凯仪迅速抓住当下工作重心,唐建文得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铁路西进的工作中去,因为接下来涉及到的跨境边贸都是不是曾凯仪擅长的专业内容,更重要的是她确实在试着不动用自己的特殊关系,不从政府层面协助唐建文来干这件事,就是要唐建文的整个团队自己切实艰难的去运转。
  和石涧仁总结的差不多,不光是曾凯仪这样的阶层有特权意识,就算是唐建文的团队成员恐怕也比较习惯于规则之外的好处,这甚至已经是国内很多人的共性,中国人习惯于走关系,习惯于弯道超车的走捷径,依靠投机钻营而不是在产品项目本身上下功夫,所以石涧仁这么突然的一走,唐建文顺势也就把所有可以串联关系的途径放弃了,既然石涧仁已经发动了那列火车,剩下的他真要拼了老命一般绝不再选择去依附于谁,如果这个时候再把大唐网捆绑到什么特殊阶层身上,唐建文恐怕觉得自己都无法面对石涧仁了。
  所以只有斩断了所有可以投机取巧的思路,整个团队内才开始把一切自己能做的努力挖掘到极致!
  嗯,简单的形容就是一群除了高考没有任何途径能改变命运的农家学生,认清现实以后比谁都更努力,大唐网的营销团队和业务衔接部门在唐建文一场又一场内部会议跟鼓动之后,疯狂的开始冲击。
  所以能在两个月左右就督促各方把这测试货列发运出来,据说连铁路部门的人都觉得有些诧异,感觉对接的这帮孙子一个个都像牛皮糖一样,盯着每个环节往前进。
  只要在前进,那就一定会抵达终点,哪怕不停的在期间划分出一个个阶段性的终点,等到这列货车正式开通的时候,庄成栋作陪江州市领导剪彩,唐建文像个无名间谍一样默默的带着一帮人已经到了北疆跨境地区,钟梅梅的海外团队早就驻扎在中亚几个国家等着会师了,那边还有一系列的国家之间谈判。
  所以这两个月,曾凯仪接过了收购短博客网的工作,相比万乾和唐建文,在美股市场来做这样的工作,那才是她的本行,所以带了吴晓影和法务部的人组成小团队去了美国,公共事务总监主要是担任形象交际工作,她应付点日常英语还是没问题的,但这一次全程和各种外国人打交道,终于刺激了吴晓影,回国以后在整个公司内部上下推动了一场学英语的狂潮,连耿海燕都被拉着参与了。
  当然,曾凯仪出动的结果就是动用她身为四大审计事务集团区域合伙人的身份完美收购了短博客网,这家刚运行不到两年的小网站母公司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这个公司内小板块还没发展到可以分拆独立上市的地步,所以由安排的美方公司来收购显得很习以为常,但是比当初唐建文预计的低不少,甚至有点掉曾凯仪的份儿,两百万美元也就是一千多万人民币的收购价格在美国互联网市场上就是个小小的浪花,标准被市场淘汰的败军之将收购垃圾价位。
  当然收购方是挂着美国毫不起眼的头衔,收购以后迅速转移分割资产,平京成立的新互联网公司最后归属到了傅涵君的名下,之前很少有人能知道这是倪星澜的妈妈,但哪怕明年那部她主演的电影打响了名声,那时候事态稳定已经无所谓了。
  一切都跟当初约定的那样,这笔收购资金倪星澜掏了大半获得百分之三十九的大股东,高开明和唐建文获得百分之四十一的技术入股,其他百分之二十曾凯仪分了一半,柳清吴晓影等人的零碎股份能保证随时技术大股东随时能控股,反正倪星澜又是看都不看就在文件上签字,倒是把傅涵君搞得有些紧张,请了好几位律师悄悄的审核,也看不出来所以然,因为律师很难清楚这家在美国买卖的中国互联网站到底能值多少钱。
  最清楚最明白这份价值的高开明也去了美国,但是他做的事情是去参加苹果公司的一次程序员大会,因为那款手机发布了,正如绝大部分程序员和硅谷设计师们意料的那样,他们心目中的那位大师带来了一款革命性的产品,瞬间在美国市场引爆了触屏手机销售狂潮。
  其实平心而论,石涧仁在四五年前就接触到了类似的手机,不过他对这种新事物唯一的喜好就是可以在上面看书,虽然有种直觉般的期待,但他跟唐建文都从未对这个陌生的产业投入过参与的想法,唯有高开明现在愈发坚定的要把大唐网的未来押在这上面,所以他作为已经获得苹果商店认证的软件供应商之一,要去再深入了解这个方向。
  这两队人前往美国都没有带上万乾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就在一个月不到的时候,政府果然发出了允许影视传媒行业进入股市的文件,曾凯仪参与仁行天下这边开了一次扩大讨论会,笑言自己不会插手这件算是事先内幕消息的上市举措,不然要被石涧仁那贱人给嘲讽,所以只从技术上提出些指导以后就真的一点都不参与。
  所以同样笑称自己打赌输了,未来会加入整个团队给曾凯仪当副手的万乾得把所有精力投入到这起上市运作中来。
  耿海燕和纪若棠都是引领着上千员工的企业管理者,每天都要把时间划分成长短不一的安排来工作,更不可能耗费十天半月的去找人。
  柳清则负担起了所有人大后方的支援工作,把所有人进出国的各项事务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甚至连丢丢都有安排人协助吴爸吴妈照顾。
  这时候,好像大家才慢慢的察觉出一个事实。
  石涧仁仿佛从来没有做过关于企业该如何做的方向性决定,他只是恰到好处的“刚刚”把那个人放到了那个岗位上。
  当年决定做奶茶店的是耿海燕,虽然早期送货、做盒饭的生意是石涧仁捣鼓的,但显然相比之下那只是为了生存的权宜之计,或者说是为了培养引导耿海燕敢于自己做决定的练习题,所以后来成立奶茶店到食品公司的转换方向,几乎所有的大决定都是耿海燕自己做的,甚至连其中那个院线连锁店都是任佳琳决定掏钱给林岳娜建立起来的,石涧仁只是旁观。
  洪巧云所有的决定不用说了,她的主观控制力本来就强,而纪若棠从小也被刻意的在培养这种决策力,所以这两位更没让石涧仁做过大决定,最多辅助给她们提了点什么意见,连庄成栋和赵子夫所做的一切,都是他们自己捣鼓的。
  唐建文自己决定捣鼓大唐网;
  高开明自己决定把技术创新方向放在了手机上;
  钟梅梅自己决定投入海外事务;
  杜文婷自己决定网上营销;
  连柳清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习惯了独当一面,整个物业公司与其说是搞地产的,不如说是个巨大的后勤保障团队,在给各家发展企业做后补支撑,这种放大版的大堂经理或者说秘书长工作,现在她无意中做得娴熟应手。
  真正被石涧仁安排了工作方向的可能只有杨德光,可显然杨德光选老婆这件事总归是他自己选的。
  也就是说曾经大家以为离了石涧仁就不行的局面,实际上在他走了以后,各个环节都能自主运转,没有任何影响。
  所有的企业之间就像一架巨大的机器,相当稳定的自主运转起来了。
  这让时不时会抽空在食堂一起吃饭的高层们有点吃惊,笑谈中就把这个事情总结出来了。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句老话是很有道理的。
  喜欢抱怨谩骂发泄沮丧情绪的人周围附和的都是差不多货色,积极豁达奋进拼争的那些人慢慢的也会走到一起,阴鹜狠毒的枭雄身边也尽是居心叵测的家伙,热情阳光的人周围大多乐呵呵的比较多,石涧仁好像沧海遗珠似的一粒粒捡到一起来的人,自然不会有“灵机一动”觉得原来自己才是最棒的,那个贱人啥都不会的思路,卞锦林笑称石涧仁应该就是搭建机器的那个人,满手油污的把整台机器组装好以后,自然要找个地方歇歇脚洗个手抽根烟休息下的说法,还能换取大家一片揶揄的笑声。
  柳清也笑:“那你的意思就是他迟早还是会回来的?”
  卞锦林有信心:“我相信仁总会回来,毕竟这里是他一手组装出来的。”
  耿海燕愈发沉稳的回忆:“以前他好像说过,他这种人是分能谋和善断,他是偏向后者的,但其实很多判断的时候他也没有过分影响我们的决定,只是大概的提出些建议,重点还是自己怎么做?”
  纪若棠要冷傲些:“不能只看到自己怎么做,得想到他其实已经从行为思想上尽量影响了决策者,那么决定判断的时候,已经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了,说到底这还是种培养,他养成了一个个管理者,现在当然可以拍拍手跑了,我倒是不看好他会回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5/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