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石布衣(校对)第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653

  可只是瞬间,那边的女人手忙脚乱的翻开存折,立刻发出一声哀嚎:“三万多块钱?怎么只有三万多块钱!”
  不知为什么,几乎所有人听见她这样的叫声,都有些大快人心,有人还带头鼓掌!
  活该!
  嗯,三万多够不够往返日本机票差旅费呢?
  石涧仁却没什么表情,只是看着院长从那信封里拿出一张折起来的纸展开:“阿仁吾友,谢谢你……”
第162章
知其不可而为之
  美术学院的院长通常是这所学院最有名的艺术带头人,是位全国金奖比洪巧云拿得更多的油画家,五十岁不到充满儒雅的艺术气质。
  最早看见石涧仁的时候是有点不以为然礼节性客套的,当宣布石涧仁是继承人的时候,也有点诧异,但现在展开这张纸以后,比在场所有人都提前快速扫了一遍信笺文字的他,表情忽然就有些变化,甚至是剧变。
  这是石涧仁清晰观察到的。
  念读这封遗嘱的声音几乎是突然变得低沉而减少了那种张扬的力度:“当你看见这封信的时候,相信无论你在何时何地,我想我都能看见你的选择,也唯有你,才是我去见老伴以后,能够代我了却心愿的好朋友,谢谢你……”
  第二次说谢谢了,立下遗嘱的王汝南肯定不知道自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辞别人世,这谢谢当然不会是针对他重病昏迷以后石涧仁的行为。
  在场所有人都有些惊讶,现场一片安静的倾听。
  院长的声音似乎还带上了一些感情:“我很有幸在人生暮年,结识你这样一位心怀坦荡的忘年之交,看到你,我心里最大的石头就可以放下来,可以安心的去见我的老伴,也可以问心无愧的面对她……”
  “作为一个只会写书法,只爱好书法的愚钝之人,在我年轻的时候因为社会动荡,遭遇了不少的不公正待遇,但我非常幸运的能跟秀琴在一起,举案齐眉,相亲相知,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又有幸作为中日友好交流文化工作人员,前往日本进行书法交流培训近十年,其实我一直都是幸运的。”
  原本如丧考妣的王希庭夫妇也闻言转过了头,闪动的眼神好像又想挖掘宝藏!
  没错,立刻就提到了这点:“这十年间,是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十年,从报纸上得知也是泡沫经济的十年,全世界最贵的艺术品拍卖成交价都是这个阶段由日本公司创下的,所以我的书法作品曾经卖出了很可观的价格,日本几家大型株式会社跟保险公司都有收藏我的作品,虽然不能跟其他艺术品相比,但我们夫妇俩一共还是获得了数百万元的外汇收入。”
  中年夫妇已经不约而同的站起来,仿佛只要说出这些收入放在哪里,他们就会不顾一切的去抢夺!
  石涧仁依旧平静的坐在那里,脑海中似乎在回旋着自己那位老朋友轻描淡写的话语,两人写字论道的时候,从来不会提到这些事情。
  “但这笔资金,我跟秀琴商量以后,一日元都没有带回来,我们利用在日本全国各地教学示范的机会,走遍了日本大小城市的各种旧书店、收藏品店还有中古典当行,尽我们所能,买了这些书。”
  “这些在几十年前,国家懦弱贫穷的时候,被日本军队和商人用各种非法手段掠夺带走的文献书籍。”
  “可能是那些士兵各自带回家的,又或者是别的什么渠道弄到日本的,也许没有放到博物馆炫耀,送到文化中心研究的档次,就这样流落在日本民间的这些普通文献书籍,我们尽可能的都买回来,几百几千一本的不多,大多几十块就能买下,然后零零碎碎的寄回国,邮费也花了不少。”
  包括石涧仁在内,也许很多人的脑海里哄的一下,随着一句一顿的话语,好像被一记记重锤砸过心头!
  院长尽量想让自己的声音平静,才对得起文字的平淡,可他的嗓音终于难以抑制的颤抖起来:“我……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也没有家财万贯的商业才能,甚至连儿女的培养都做不好,但我是个中国人,当走在日本彬彬有礼的街道小巷,看见那些放在门槛上出售的中国文献,回想你死我活又自私自利的国内环境,我小心眼的认为正是这些掠夺而去的书籍教得他们这么好,所以我要一点点的把它们都带回家,这就是我和秀琴的一点小愿望,这些书可能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珍品,更不是什么具有经济文化价值的古籍,我能买得起的,都是当年普通人家的书籍,但它们都是我们中国人的,是中国人千百年的文化结晶,就好像无数默默无闻的中国普通人组成了这个巨大的国家,支撑整个中华民族文化脊梁的,不是那些拍卖场上几千几亿的珍品原作,而是浩如烟海的普通文字跟书籍,只有把点点滴滴都洒到每一家每个人了,才能让丢失的那些魂魄回来……”
  读到这里,那位油画家院长忽然有些哽咽,使劲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坐在贵宾席中的一位老人不声不响的站起来,他身边的人连忙跟着站起来,随后几乎所有人都跟着站起来,整个展览厅里面原本参差不齐的观众宾客们,都肃穆的站直了身体,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尊敬的面对那位老人。
  连之前随意拿着书单的那位公证人员,都有些小心翼翼的把书单双手捧住,挺胸抬头,好像自己拿着格外珍贵的东西。
  洪巧云脸上抽了抽,放下水杯站起来,石涧仁看纪若棠满脸激动的和母亲也站起来,双手恭敬的放在小腹边,才挠挠下巴,几乎是最后站起来的。
  应该说这一刻,几乎所有人心里都是震撼的。
  人一生总是会做很多事情的,叫花子无所事事的成天靠在墙根晒太阳抓虱子,和大人物们成天忙碌安邦定国都是在做事,几百万花在吃喝嫖赌毒上面的无计其数,再不也能拿去正常享受或者做善事,可这夫妇俩却耗费在这样一件看起来匪夷所思事情上,那份执着和热忱,能够打动许多人,当然,现在满脸失望的王希庭夫妇除外。
  这样的老人就如同他所珍惜的那些文献书籍一样,平凡而伟大。
  应该所有人脑海里浮现出来的都是这样的形容词。
  感动的主持人打算过去跟院长分担一下,但著名油画家摆手拒绝了,使劲皱了皱眉平定情绪继续,因为转折也来得那么快:“但是当我们完成了交流工作回国以后,联系过不少的文化部门,经过他们鉴定,除了部分书籍捐献带走,这大部分书没有任何收藏跟研究的价值,因为这基本上都是清朝以后的普通家庭书籍,普通读书人的收藏,最终就成了陪伴我跟秀琴的无用之物,无人理会。”
  如果说刚才那种收购的行为,好像一盆热腾腾的火把所有人的心底都烧热起来,现在却像一盆兜头盖下来的冰水!
  让所有被偶然感动激动的人们立刻就回到了现实!
  这就是现实,每个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偶尔都会被感动刺激,但任何伟大的理想触碰到现实的时候,就这么冰冷!
  这世上从来都没有只手遮天,也没有叱咤风云,只有柴米油盐中的热血和冷漠,王希庭夫妇脸上又流露出了冷笑的鄙夷。
  连院长的声音都平静稳定:“阿仁,我们反复讨论过,你熟悉的那些三纲五常是不是还有用,怎么用,阶级斗争是不是还有用,怎么用?这都是曾经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了,可是很多人心里不满,有怨气不开心,茫然空虚,就是没了核心价值观,该怎么办?”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转过来看那个表情安静的年轻人,似乎刚才大家热血沸腾的时候他还是平静的坐在那,现在成为视线中心,也没啥改变,这种听起来更像是书生意气的争论仿佛大家都有过,可好像所有人最后都会说然而并没有卵用!
  还是过好自己面前的生活才是现实的。
  连拿着遗嘱的院长都看了一眼石涧仁,才念出最后一段话:“其实当我在购买这些书籍的时候,我就知道有这样的结果,但我还是坚持尽我所能的做了,可能换作别人来看,我就是个傻子,可你应该能明白我的心情,就好像你在努力做的事情一样,抱歉,我也不知道怎么把接力棒交到了你手中,也许会对你造成一些负担,但我知道你一定会欣然接过并前行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你我共勉。老友留笔。”
  名声犹在洪巧云之上的著名油画家,这一刻慢慢的折起遗嘱,对着石涧仁的方向,双手奉上。
  其实所有人这会儿都有点好奇,这个年轻人到底是想要努力做什么事情。
第163章
刺激感动有个屁用,思考才是永恒
  直到坐回车上,洪巧云都还眼波流转:“对啊,你到底想要努力做到什么样?”
  因为在那个肃穆的现场,石涧仁的反应实在是有些出人意料。
  没有多傲慢,也没多清高,本不想站出去表现继承人身份的石涧仁想了想,还是走上了一阶之高的小讲台,从那位美术学院院长手里接过了遗嘱,但也没那么庄重,刚要点点头转身下台,主持人却拉住了他,希望他说两句,著名油画家更是情绪激动:“王汝南教授从平凡中构建了伟大,是我们省立美术学院的骄傲,我们将在美术学院陈列馆专辟一间陈列室,把他的努力和事迹永久的陈列在那里,让更多的学子都看到他的这种风骨,也请石先生支持我们,一起把这件有教育意义的事情做好。”
  一片掌声中,石涧仁居然是笑笑:“其实我觉得不用麻烦美术学院这么做,真的,那些书我都大概的浏览过,的确没什么学术价值,有些还晦涩难懂,大多数也跟不上时代了,甚至还有某些家族的族谱,商会的账本,完全就是流水账,对王老先生来说,这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对其他人未见得,对现在学生也未见得,他们更关心动漫,关心武侠言情小说,弄这么个陈列室,也不过是蓬灰,还得多两个人每天去做清洁浪费精力,老王这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这么多书,我连自己住的地方都是租的棚屋潮湿得很,哪里有地方堆哦。”
  如果说之前他面临那银行存折和藏书选择,让所有人惊讶的得有些呆滞,但听完王老先生的遗嘱,又似乎能理解这个年轻人原来是这么有底蕴的人,不由得有些景仰,他这番话又一次让所有人差点眼珠子都掉在地上!
  顿时一片低语议论之声!
  只有少数人若有所思的看着那个朴素穿着的年轻人平静神态。
  美术学院的院长有些愣在那,自己的表态是多么的应景,而且多少还真的有点出于真心,可这个年轻人却轻飘飘的揭过去了。
  纪如青满脸的兴致,眼睛亮闪闪的双手抱在胸前根本不再看手表。
  纪若棠就笑眼流动,她似乎隐隐能把握到石涧仁的心态,却因为年龄见识所限,使劲思索也理不出来,但骄傲的情绪没有掩饰。
  洪巧云就是轻笑,轻轻鼓掌。
  石涧仁看了下面的反应,可能也意识到是不是步子跨得太大:“人都有被感动的时候,一首歌,一个故事,也许都能让我们热泪盈眶激动不已,但是情绪过去就过去了,大家依旧还要生活,还要尔虞我诈还要苟且偷生,这就跟酒桌子上喝多了说的话一样,当不得真,我只在乎踏踏实实的做事,就像老王踏踏实实的买这些书弄回来,他应该从没想到会有这么个公开场合提到这件事,他也不是为了这个想青史留名,他只是在做这件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虽然有关部门觉得没意义,我也觉得没多大意义,但是他这一辈子是充实的,自己觉得有意义,那就够了,已经比在场绝大多数人活得高级,值得我们景仰感动,仅此而已,回过头,如果各位能够也寻思着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一辈子,那您也变得高级了,起码心态比刚才感动过后,回家洗个澡睡个觉忘了个干净,是天壤之别。”
  忽然一下,就有几个人开始鼓掌,虽然很少,但这几个人肯定是听懂了这个年轻人表达的什么含义,这是种对人生的思考。
  接着不少人开始跟着鼓掌,他们虽然还有些懵懂,但起码眼神说明在思索,最后所有人都鼓掌,礼节性的鼓掌。
  石涧仁客客气气的走下台来,却最后选择站在王希庭夫妇的面前:“老实说,今天的追思会,老王的遗嘱,都让我对他更刮目相看,也许他跟你的母亲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这份有意义的事情当中去,忽略了对你的抚养教育,让你变成如此市侩贪婪的模样,他应该给你说对不起,但其余的,如果你不能理解你父亲的伟大,那是你的悲哀,你也就值那张存折上的几万块钱,我希望不要再节外生枝的争夺王老先生的作品跟别的遗产了,挺没意思的。”
  王希庭的眼里或许还有几丝羞愧,而他的妻子却充满了怨恨,咬牙切齿的拿着那张存折,恨不得再挤出几个零来,可看着眼前眼神清澈的年轻人,最后气鼓鼓的转身走了。
  美术学院的院长就是最先鼓掌的人之一,他是著名的艺术家,也许有大量的行政事务跟官僚工作分散了注意力,但不缺乏思考的轨迹,有些惊讶又有些自责的站在旁边,等王希庭默默的对石涧仁点点头转身追过去,才伸手:“听君一席话,有些汗流浃背,石先生,有什么我能帮忙的?”
  石涧仁摇头:“暂时先借我个空屋子堆放书籍就行,等我有能力把这些书带走好好安放就行。”
  纪如青却在这时插话:“阿仁,我想你还是应该让更多人看见王老先生的行为,你说的话冷静到有些残酷,现实的确也就是这样残酷,但是既然孙院长和我在这里,都能够贡献一点微薄之力,老实说在我们能力范围内,这也不算是多困难的事情,为什么就不能顺势让事情变得更好呢?”
  石涧仁从善如流:“您觉得怎么才是最好?”
  纪如青娴熟:“我们有一家新的酒店即将开张,是充满了中式园林风格的酒店,完全可以把王老先生这些书,请设计师排列成一堵墙,让更多人可以欣赏到这些书籍,了解到有位老人曾经这么努力的营救保护文化财产,假若也能触动别人思索你那样的话,是不是也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呢?”
  孙院长手一拍激动:“对!一位身在异国他乡依旧深望国土,默默无闻的贡献哪怕一点微薄之力的普通中国人,洪老师,有没有兴趣一起来做这样的作品?”艺术家毕竟还是艺术家,容易被触动这样的灵感。
  洪巧云多上道,笑着点头:“我们不强调人民民主和民族,仅仅是讴歌这样的情怀,也更符合纪总酒店的氛围对不对?青姐你应该邀请我们到新酒店去感受采风,才能酝酿出更出色的作品来!范主任也要一起,好久没有看见您的新国画题材,我给您打下手……”
  一直在站旁边的国画系主任乐呵呵的直点头。
  纪如青热情的挽住了洪巧云:“那我可就厚着脸皮把这件事定下来了!”
  这就是现今社会的花花轿子人抬人,小布衣还不擅长,微笑着站在旁边看,直到上车纪如青问他的态度才无可无不可:“我的能力还很薄弱,能做的当然很少,你们能做到更好当然是乐见其成的。”
  上了面包车的纪如青轻松:“不瞒你,我也有很好的商业考量,整座酒店能带上浓烈的文化气息,起码每年招揽文化产业的会议都能带来不少利润,各取所需吧!”
  司机点点头开车,送了纪老板去酒店开会,再送洪教授回画室,顺便带女高中生去看念念不忘的雪花。
  纪若棠给自己找了个很好的理由,去介入石涧仁的生活。
  不得不说从一开始要求养狗,她就有这个打算吧。
第164章
狗胆包天!
  到了画室,石涧仁给纪若棠先打了个预防针:“我们看走了眼,雪花可能不是什么小哈巴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65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