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为王(校对)第1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9/594

  书上一幅图下面二三十个单词,非得小野看了,换成最简单的身体部位或者日常单词发音转述,其中偶尔还要掺杂点蹦出来的中文,女勤务兵们商量总结了再汇报给老爷,外面打仗可能都死了好几个人,白浩南才知道这幅图的意思是传球的智商,如果接球队员正好是擅长腿接球,那么接下来的动作就会顺畅百分之七十,成功率又会提高多少,所以传球队员的智商,在于熟悉自己队友的细节应该到这种程度,对不同的人,传球要尽量照顾接球人的脚方位。
  跟每个人都是左撇子或者右撇子一样,脚也是有擅长腿区分的,只是寻常人很少有区别使用,足球运动员就很明显。
  哪怕是真正能练到左右开弓的顶级高手也有主次之分,总会本能的用擅长腿做动作,而这种很粗浅道理的细节,老陈从来没跟白浩南说过,他只会要求加强弱腿练习。
  换句话来说,这是个有点鸡贼的思路,好像又偏偏有点适合白浩南,起码半个多小时才搞懂的这么一幅图,他靠在椅背上慢悠悠的闭目思索,女勤务兵连忙都让开免得打扰他,小野则趁机坐下来慢慢翻书,他还是不愿拿枪作战。
  白浩南好像在脑海里面模拟自己假若还在职业球场上,还站在那个拦截后腰的位置,前面还是那帮队友,以他的记忆力,当然对这帮孙子哪条腿最擅长如数家珍,甚至不排除第三条腿的,假如,假如自己有这个思路,在传球给某个人的时候,故意朝着他的擅长腿适合方向去,白浩南的脑海里都有那名队友,连停带过的快速动作,得到最佳结果,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但都是无意中完成的,那时候就觉得是运气好顺风顺水,现在想来,就这么一点点细节上变动,也许球场运转就会流畅很多……
  只要是在思考足球,哪怕周围枪炮声震耳,白浩南都觉得心里美滋滋!
  他是真爱这个,而且可不比那血呼啦次的战场舒服得多?
  不过这时,白浩南后腰上挂着的那部对讲机忽然带着电流干扰声哇啦啦的叫,邱泽东急切:“老板!折冲村的防线被打穿了!有条山道可以迅速靠近增援堵截,他们需要向导!让联络员带队,让李队长带了熟悉折冲村的联络员去给后备队带队!赶紧!”
  一下从座位里面弹跳起来的白浩南篡改命令:“老李!折冲村谁熟悉,带上!跟我一起去给后备连队带路!马上走……”
  回头对坐在那发呆的小野踹脚:“我不管!你必须想办法,把这个给我翻译出来!”
  日本友人脸都烂了!
第255章
另类的战术演练
  从七八十年前这里就是自治地带,当然也就没有得到中央政府的全面资助建设,整个邦只有一条比较完整的公路连接起邦首府到小镇以及另外三四个市镇,而且那都是金三角最兴旺的时期,为了方便朝着周边国家出货才自掏腰包修建的公路,现在到处都是修修补补的缺损,所以根本别想指望交通线路能直达所有村落寨子。
  可以说大部分自然村落都得通过野外小道前往,从作战的角度这也是政府军的机械化装甲车辆很难全面攻占的原因之一,东南亚地区到处沟壑丛林密布的地形,出了名的不适合重装甲车辆,一旦没了这些重装备,更熟悉地形和适应这种地形的反政府武装就能跟政府军周旋抗衡了。
  在没法提供重火力支援的阵地上,政府军还不一定比得上本土作战的他们呢,特别体现到这次翁莱少校他们筹划的漫长防线作战模式中,就更加清晰。
  看起来在地图上随手画出来的一条防御阵地线,连绵几十公里基本上能横跨这个邦的部分全境,但具体到每个山头和高地,那都得一组组军人去担当构筑,山体成型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时候两座山头之间太宽又或者热带雨林过于茂盛,都能导致这个防线被轻易突破,假若攻击方还有些战术头脑,知道声东击西的吸引注意力,那可是一座座山,一组人马悄无声息的穿过去是很容易的。
  所以眼前这样的局面事先也有预计到,立刻派出预备队前往支援,只不过防守就是敌人会从哪里来有无数可能,所以出动哪个预备队跟去哪里都是随机的,翁莱少校不是说了么,做预备队的反而都是战斗力比较强的政府军连队,但对这些地方的地形小路就不熟悉了,得有向导带路。
  白浩南接过女勤务兵立刻给自己抱来的枪械弹匣包之类往外跑,原本就全副武装在演练的李海舟连忙派了阿哩带人跟上,本来他也要来,白浩南担心接下来还有类似需要带队的工作,要他留下来指挥行动队,所以李海舟又多派了一组行动队跟上,于是白浩南这里就有七八个人一起挤上那辆途锐越野车!
  开着这么高档的越野车去打丛林阻击战,也是没谁了,在颇有些忙乱中出发的连队军用吉普、皮卡中颇为显眼。
  现在已经能比较娴熟看懂军用地图的白浩南坐在副驾驶上,注意力大多数时候都在手里的地图页上,临时用打印机给打印出来的A4大小军用地图其实很不详细,国家实力不够,连自身国土测绘都没法做到完整,更不用说这里还一直没有被中央政府真正掌握过。
  黑白画面中只有大略山体等高线,基于卫星地图勾画出来的地图上大概标注了从公路过去折冲村的线路,还有极为简单的防线阵地图,连续开过两三次指挥部会议的白浩南也明白这里面除了军方不那么严谨,还有个保密的问题,没有标注指挥部的位置,没有防守队伍的具体方位,都是防止这张地图被敌方得到,更主要还是彰显出白浩南这总指挥的地位,实际上也就是个向导。
  不过他不觉得被轻慢了,非常认真的看,甚至在脑海中都已经把这看成了一张足球场分布图,阿哩快速把车停在路边汇报要步行,他才如梦方醒的跟着抱了阿达下车,经历过上次在林间的战斗,不得不承认狗子的灵敏度有帮助。
  后面连队连长手里的军用地图肯定详尽多了,也不介意给白浩南分享,不过他是真找不到山路:“听说两边阵地根本就不知道敌人穿过防守漏洞了,是折冲村上的后备队伍发现了动静,双方交火才反过来通知给阵地上。”
  这就是现况,步行还有近三公里才能抵达战线,白浩南背着步枪和其他军人没什么两样的快步前行,只是联络员会带着一组军人在最前面防止被伏击,四名行动队员完全是给白浩南当保镖,本来想帮他连步枪都扛了的,白浩南不屑,论体力这里恐怕还没谁比得过他,顺着狭窄的山区杂草道路前进也能轻松自如的关注地图:“突破的敌人是什么目的?”
  连长猜测:“据说也是一个连队左右,拿下折冲村作为据点?这样就能不断从防线内部增援队伍,接着从后面迂回包抄我们的指挥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要站稳脚跟肯定会派人陆续打探消息,找寻我们的指挥部跟重要的弹药库之类搞破坏,最起码也能伏击我们在公路上的运输队伍。”
  白浩南若有所思的点头,又走了大约一公里,他悄悄用手指招过阿哩。
  这个曾经带着弟兄想劫杀白浩南的瘦高少年,恐怕现在是足球少年中间身材最为健硕的,所以现在也挂了一身弹匣包,一支SVD和一支AK步枪外加手枪在大腿上,看起来格外杀气腾腾,但只有李海舟的安排才知道那支SVD是替白浩南携带的,他才是充当白浩南随身侍卫的最佳人选,不拘言笑的冷面靠近仿佛白浩南随便指哪里要他杀出去都不会犹豫。
  结果白浩南先伸手把那支SVD摘过去自己背上,表面在说枪却压低了声音在那张地图上比划:“你追到最前面通知带路的联络员,我们不去村子里,绕开些,直接切到敌人过来的背后,既然他们在打仗,我们直接插背后,两边夹击打翻他们。”
  如果有个正规军事专业的听见一定会阻挠甚至大骂坏事儿。
  首先军队是非常强调服从性,上级安排是去增援,是去到某个友军背后参与进去,那就得照着办,自作主张是很容易被严惩的大事儿,毕竟一切安排是这样,如果谁都随意改动,那不是儿戏么?将在外是可以有些自由度,但这样随意篡改路线跟作战方式是大忌,起码不跟上级通气儿就自作主张搁古代会被砍头的。
  其次夹击不是那么好打的,现在是枪弹无眼,两边夹击的队伍要怎么才不能误伤,这是个比较高级别的战术配合,初阶指挥官一般别想用这么危险的招儿。
  阿哩当然是绝对服从,仔细凑近看了看,无声的点点头拔腿就跑,所以白浩南第一次正儿八经参与作战行动,就搞事儿!
  好像也从来没谁跟他强调过军纪,可能在白浩南那点小心思里面,丫的你们那天说拍照最后搞出来那么多事情,还不是边走边改计划,不就是个揣着剧本上球场,边打边改么,老子还不是会。
  关键还是刚学了传球要选择擅长脚,这打仗不也约等于穿插过去要到更有利的地方,进到友军内部增援算什么有利?
  面对面打仗,白浩南现在算是经历过了,不搞点花样根本没法有效杀伤,这跟在足球场上面对面拼杀是最费劲的没啥两样。
  所以可怜那位正规军连长,从来没到过这里的连长,队伍被带着走岔道还不知道呢。
  而且山里面长途行军七八公里尽是不停上山下坡还要涉水,累得很,结果正规军的体力还不如白浩南这帮人,连长正在赞叹王先生训练有素,转过一个山坳就听见噼里啪啦的枪声,虽然还有点距离,但已经能锁定方位了。
  连长有大概的方位意识,觉得队伍前进的方向怎么有点背道而驰的意识,白浩南撒谎脸都不红下:“山里走起来都这样绕!”内心其实是有点丫的让你们那天把老子骗得够呛。
  连长就信了,也别指望这样的军队还有GPS定位仪之类,指北针都用得少。
  于是一百来号人和开路尖兵们再汇合的时候,不是他们以为的折冲村,而是在一条隐秘的横行小道上,带路少年很笃定的给白浩南汇报:“就是这里,我以前就是这边村落出去的,到首府的近道就是这边,从公路上插过来绝对是这里。”
  这下连长听着枪声在另一头,什么都明白了,这分明是包抄到敌方后面了,还能说什么呢,总不能退回去重新绕到村子那边吧,一边叫自己的通讯兵看能不能跟村子里的友军联系上,一边立刻要求各班排展开战斗队形,循着枪声掩杀过去!
  脸上还有点发苦:“王先生,我们接到的命令可不是这样,您这擅做主张,要是被友军指控了我俩都得上军事法庭!”
  白浩南哪里知道军事法庭意味着什么:“怕锤子,这叫随机应变。”他的思路本来是打算搞伏击,这么些人埋伏在小道两侧,无论是对方后撤还是增援队伍来,都会打得措手不及吧,白浩南满脑子应该还是那天特种兵们给他展现出来的一次次伏击,包括庄沉香第一次被伏击,自己和李海舟在山坡上的夜晚伏击,他的潜意识里已经对伏击这种颇为鸡贼的战斗模式钟爱不已。
  但队伍的指挥权不是他,连长可不敢随便浪费时间在这里伏击等待可能永远都不会有的敌人,而友军在折冲村的求援是实打实的,所以从排级通讯员那里得到回应,各部分已经到达战斗位置,立刻就要求向前隐蔽推进!
  这就是实际状况,虽然是东南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但缅奠还是很穷,对于特种兵可能做到了单兵电台人手一部,而在这样的普通部队,别说单兵电台,连普通民用对讲机都没到排一级,更别说连长的通讯兵电台到现在还没联系上友军的电台,丛林山区对电波影响非常大,据说折冲村的求援电波都是先传递给了山上的防守阵地才等于做了个中继传递到指挥部的。
  但看得出来,这些正规军的训练程度比小镇上出来的杂牌军还是好了很多,各班排散开队形、间距都比较有讲究,前进得也很小心谨慎,好处在于前方战斗给予了非常清晰的方位,循着方向去就是了。
  所以接敌战斗大约在十多分钟以后,就从不同方位陆续开始。
  这可是普通连队,没有高级战斗队伍那种悄无声息的摸舌头、悄悄掩杀,发现了敌军,特别是那种八角军帽确认了身份以后,立刻分成好些战斗小组从背后发起攻击!
  无论什么样的队伍,在发起攻击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把最强部分放在最前面,哪怕有些花样较多的高阶队伍喜欢把最强部分留作预备队,等到敌人疲惫的时候一锤定音,但最后面的不是后勤队伍就是指挥核心。
  因为前面阵地上都在牵制鏖战,这里的武装分子也没有留下后方哨兵,万万想不到竟然出现这么支身后包抄部队,瞬间乱了阵脚,砰砰的枪声立刻清脆的回荡在这一片丛林中。
  白浩南有生以来第一次体验了丛林正规作战。
  几乎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的端着步枪弓着腰,听见任何枪声靠近自己,第一反应都是躲到树干背后,那种子弹在丛林间嗖嗖的穿梭,不停把叶面打得漫天飞舞的景象,时不时还有人在扔手雷,树干上被子弹打得噗噗作响的动静,稍微探头还有树皮碎屑被溅起来吓得立刻缩回头去,经常都能听到谁中弹以后的惨叫声!
  脑海中怎么都不可能跟影视剧里面那种大手一挥,气势冲天的冲锋划上等号!
  反正以白浩南的心情来说就是冲在最前面的肯定是HMP!
  当然他作为名义上的大佬,身边随时都有几位行动队员散开保护,阿哩更是随时移动在他的身侧,哪怕靠在树干上躲避流弹,目光都是锁定在白浩南脸上,跟阿达一起凑成王朝马汉,鞍前马后誓死保卫的态度。
  作战连队更是反复要求他不得陷入前面的混战,连长都要带着预备队随时在整个攻击线背后游动,哪里需要协助哪里。
  所以除了枪声跟丛林里面的各种密集动静,白浩南完全被保护着慢慢往前靠近,他也完全是用旁观审视的态度在看这场战斗。
  或者说比赛。
  狗日的这两者真的有些相通。
第256章
光荣和渺小总相连
  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装备,关键时刻连长的对讲机终于在惯常频率联系到了友军,获知增援队伍已经猛插到了敌军身后,在折冲村里面苦苦面对攻势的友军喜出望外,哪里还有指控违规的心态,一叠声感谢,并且对周边射界做出了更加详细的描述,毕竟他们已经过来有两天了。
  稍微正规点的队伍,驻扎下来都会确定射界,也就是防守区域周边打起来大概射程范围,射击距离和火力覆盖区,这方便在受到攻击的时候立刻做出反应,虽然只有一个排,但政府军的训练程度还是要高些,起码从发现敌人袭击开始,到现在还在保持抵抗。
  所以有了这么一丁点无线电通讯,双方也就能配合起来对武装分子进行绞杀,增援的连长也不着急忙乱了,稳打稳扎的推进包抄。
  白浩南在后面看得津津有味,这都仿佛一支实力明显超过对方的球队,在有条不紊的施展阵型尽可能降低消耗的靠近胜利。
  他甚至有点沉迷在这种特殊角度的思考,班排交替推进,一旦遇见对方的抵抗就正面佯攻,另外的班排迂回包抄解决,这些战术技巧在连长手里都是比较娴熟的,虽然打得有点磕磕绊绊,但从他胸有成竹的叫喊,哪怕面对大多数士兵用的是缅语,白浩南也能感觉到这种基层指挥的感觉。
  和翁莱少校以及参谋们待在指挥部运筹帷幄的态度又不一样。
  子弹可是不长眼的,密林里面虽然被树干之类阻挡的比例很大,但为了保证安全,阿哩还是用手势招呼自己这六七个人一直陪着白浩南在后方,而且越跟前面拉开点距离越好,不知不觉等增援连队一鼓作气开始做最后的村落外围冲锋时候,白浩南他们已经跟前面拉开超过一百米距离。
  白浩南本来就不太热衷于投入战斗了,现在更是靠在稍微高点的土坡上远远的观察那些冲出丛林,开始靠近村落开阔地作战的军人,脑海中总是把他们想象成球员。
  随从们警惕的朝着各个方位半跪端枪防护,要是有个摄像头在高处这么拍下来,王老板的气场绝对比开个超跑更威风,要是阿达再威风点,长成狼狗的样子就更有纨绔王爷的气质,可惜它在枪声中总是使劲把头埋在树下枝叶堆里,翘个屁股在外面吓得发抖。
  但是哪怕诸葛亮也无法做到算无遗策,这些普通连队的普通战斗力只能说是高于反政府武装,都用轻武器在这种场面作战也没有绝对性的优势,特别还涉及到专业程度比较高的两边夹击,稍微配合不好,就像握紧的拳头总会从指缝里挤出来东西,白浩南正在出神,突然看见一片军人连滚带爬的从那些破旧的黑褐色木屋村落建筑之间冲出来!
  绿色军装、大多背上还有双肩军用背包,胸前的弹匣包跟白浩南没什么区别,但头上的八角帽是那么的刺眼!
  哪怕他们冲出来就忙不迭的叫喊着好像摘了帽子想掩藏自己身份,毕竟他们和封锁这个邦的军队区别也主要就是帽子,连军装都差不多。
  但万万没想到,就有这么几个人,跟着个好像在抒发情怀、神游天际的老爷待在阵地外围,而且还是最让人意想不到的他们来路后方。
  可能这个时候换做谁,打了败仗撤离的时候都会本能的选择原路返回,特别是好像夹击他们的队伍都在村落里面到处清剿,所以夺路而逃的他们简直想都没想就朝着这边冲过来了。
  阿哩反应最快,把靠在树干上出神的白浩南一把推翻在地,接着就从自己腰侧的包里摸出个易拉罐大小的喷绘布包圆筒,拽掉头上的钥匙环马上扔出去!
  似乎就是他带了这个头,本来朝着其他方位的行动队跟那名最熟悉这块地形的联络少年都转过来,接二连三的扔出类似的圆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9/5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