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为王(校对)第3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1/594

  所以这边只有不到十个人,刘大丰的穿着是孩子里面最简单的,就是刚发的宗明训练营球衣,他爷爷的穿着就更不用说了,行李也近乎于没有,有人说穷家值万贯,什么破铜烂铁都舍不得扔,据说这几天当爷爷的把所有东西都卖了,还在环卫单位辞了职,反正他都只是个临时工,最后牵着孙子走在气派宽敞的机场大厅时候,哪怕身上的衣服崭新,还是佝偻得像个在做清洁的工人。
  等行李的时候,爷孙俩一件都没有,他们所有家当都在手里那个新发的运动包里,然后一脸茫然的站在行李转盘边等着,孩子好奇兴奋的打量周围一切,老人对每个经过的人都试图客气的笑笑。
  仿佛被拉拽到了另一个世界。
  白浩南没有更热烈亲切的关照他们,虽然一直在偷偷观察。
  李琳也注意到和周遭明显格格不入的爷孙俩,想过去说话还被他示意摇头:“太过又会有副作用,回到江州训练营你都得帮忙把李文东稍微调整下,接下来可能也要把他送到蓉都去念书,还不是能小小年纪就一直在训练营不上学,这是犯法的!”
  李琳也有耳闻,李海舟的这个侄儿现在是有点在训练营无所事事,毕竟年龄不大现在训练没有上量,这家伙天赋和热爱都不那么突出,加上白浩南也没那么多时间照顾管理球场外,所以现在是有点恃宠而骄,起码训练营内部的人知道他是白浩南带回来的,都不怎么说狠话,外籍教练更不管生活这块儿,所以这个没有父母约束的孩子需要敲打下了。
  其实白浩南等的行李都是李琳的大箱子,这姑娘从江州去蓉都的时候还是两个小挎包,几座城市下来怎么滚轮箱就越来越大了。
  另外几家家长都知道来跟高大帅气的教练、漂亮高挑的经理套近乎聊几句,讨论江州蓉都的美食,约个地方喝几杯,刘大丰爷孙俩就只会小心的试着过来想帮忙推箱子,好在刘大丰比他爷爷更胆大一些,白浩南依旧没有特别给出什么好脸色,把箱子让孩子推着走了,等到外面接机的两部车驶上来,刘大丰搬那箱子差点没被压翻!
  白浩南依旧没有让刘大丰爷孙俩跟自己一起走,哪怕他是最看好这个孩子的。
  李琳悄悄从车窗角看着刘大丰有点歪歪扭扭的艰难登上十几座的小面包车,这是每个训练营刚配的,类似于校车,也是老于搞的那个汽车产业厂家的产品,拿过来很便宜,据说伊莎那边正在搞车身设计,阿威也很有兴趣参与。
  秘书善良:“你……要是鼓励下他会不会更好点,就像你对我鼓励那样。”
  白浩南熟极而流:“他有你漂……呃,呃……”真是急刹车:“那两年,我带过很多十几岁的孩子,给点颜色就能开染坊,我亲眼看见过被我看好纵容的家伙,很快得意洋洋的送了命,在球队么,他就会觉得反正有我罩着,这个分寸要掌握好,我很清楚。”
  李琳不说话了,但是有给开车的司机的说谢谢,司机有点惶恐的问总经办有打电话过来询问,是不是要给白总安排一辆合适的商务车,这开着辆明黄色的悍马车,其实有点不像样,克莱斯勒现在扔在蓉都完成全了儿子们的保姆车。
  白浩南不介意:“回头把车交给我自己开就行了,再说我又不需要去拜访什么客户。”
  悍马车直接回训练营,白浩南和李琳都住在集装箱宿舍里,但显然这次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宋娜和阿威带着阿瑟他们回泰国去换签证了,蓉都的几位各忙各的,于嘉理刚在机场带着小婉送行,因为明面上的总经理要留在桂西把整个宗明训练营改制成为一系列集团公司架构。
  所以除了教练组和小球员,只有李琳陪着白浩南,这几乎是过去一年都最为罕见的时段。
  白浩南上训练场以前,接了一连串调侃戏谑的短信微信,诸如别人小李还很单纯,要照顾好情绪,但相信他这个老司机能够顺利带上路的。
  其实嘛事没有,白浩南全身心投入训练,让五位桂西小球员开始带着适应性训练,再跟江州本地的十到十二岁年龄段孩子打了几场五人制的比赛,这个年龄段最多就是打这个规模,七人制都比较少。
  输赢不重要,地域差异化就已经能看出来了,江州这边基本上已经算是跟着巴西籍教练练了半年,技术水平高出来不少,有几个孩子还能玩花活儿,让桂西家长看得啧啧称奇羡慕不已,更期待向往自己的孩子也能尽快达到这个水平,对训练营也更有信心了。
  白浩南和这边的外籍教练做个短期训练计划,大概一周左右,贵黔选拔出来的这个年龄段孩子正在陆续过来,加上江州的一帮孩子,一起练。
  李文东被带到训练营来的时候八岁,今年也可以勉强拽到十岁年龄组去,白浩南对他就不是为了走上赛场,纯粹是防止他不要走弯路,一块狠操。
  所以这个十岁组的孩子,比巴西教练一贯主要谈兴趣要高压得多,家长们还很感激,反而说之前那些总是游戏般的训练他们看着才担心呢。
  白浩南还得分别跟他们谈这个组别临时凑起来这帮孩子的前景,全都会带到绵林这个蓉都边上不起眼的三四线城市去训练。
  很显然,有了马儿的足协方面人脉,有了林城中学的那个培训中心,这些还在义务教育年龄范围内的孩子,都应该去绵林文化足球两不误,在桂西的培训基地全面运转起来之前,绵林才是最重要的基地,江州和蓉都只是半成品提供地,或者说普及青少儿足球运动的窗口罢了,连白浩南自己带队的起点,都不得不定在蓉都省。
  因为无论是老陈还是老于,都清楚现在蓉都市和绵林这个组合得到的支持是最全面的。
  所以白浩南最早决定在江州作为根据地的训练营不得不做出调整,那个当初接手还有一年场地租金合约的市区健身中心后来被改造成了训练营办公楼层,现在准备等小婉回来以后退租,三四个月后也差不多到期了。
  除此之外蓉都的各方面完善甚至把白华也引诱过去了,有点宅的技术胖子要接手伊莎那个几乎都是年轻姑娘的网络客服运营团队,之前丫的还信誓旦旦说自己在网上就管理过罗纳尔迪尼奥的粉丝团那么多人,据说开过几次视频会议后,屁颠颠儿的就选择到蓉都上班去了!
  还美其名曰牺牲小我成就大团队。
  所以白浩南也不可避免的要朝着蓉都那边转为重心了。
  也许这就是白浩南的性格,江州这条路走不太通,他就换个方向,蓉都或者桂西既然能得到更多的支持,那都不是问题。
  等贵黔训练营的七个孩子过来,又跟江州、桂西的孩子合练踢了几天,全体一起前往蓉都。
  白浩南的教练之路,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开始了。
  哪怕是一队小学四五年级的孩子。
第431章
慢慢露出轮廓
  准确的说,白浩南现在手里的B级证书,也只能带这样的青训梯队和半职业队。
  虽然从来没有人找他查验过什么资格证书,但既然奔着要出名的路,有些事儿就别心存侥幸。
  以前带医院职工队、和尚僧人队、缅北的流浪少年队说到底都是无证驾驶。
  真正获得了带队资格以后,第一次带这样一队孩子,当个孩子王,白浩南给自己的挑战其实不算小。
  起码比当初带职工队累得多。
  迄今为止白浩南都觉得职工队是他带过最好的一支队伍,不是说踢得有多好,而是带得最舒服。
  那帮家伙足球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体力身材都七零八落,但理解力和服从性是最高的,仿佛他们的学历和社会经历都让他们很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白浩南这个实力远超他们的专业人员很信任。
  特么这群十多个孩子,还是精力旺盛得超出同龄人的小王八蛋,俗称的八岁九岁狗都嫌,小球员们可能会翻倍。
  有时候白浩南都在想,那些当年在网上对老陈口诛笔伐的卫道士们,真的来体会下带小球员的情绪波动,可能比老陈还要暴怒。
  反正到蓉都路上差点没把高铁车厢给拆喽!
  连刘大丰这样最不起眼最没存在感的孩子,都能在边上偷偷起哄加油!
  李琳本来还想去制止的,白浩南指指她今天特意换上的秘书短裙,姑娘就红着脸偃旗息鼓了。
  实在是前些天在江州训练营她也有穿着短裙工作,被小兔崽子们偷偷掀裙子都好几回!
  还有人瓮声瓮气学她的北方口音说普通话。
  这还真不能完全说是社会风气不好或者小孩子耍流氓,这个年龄段特么不都是这样?
  白浩南是没什么深恶痛绝的,除了让李琳尽量穿运动服,就是加大训练量,青春萌芽性启蒙可不都是这样?
  他记得当年自己所处的环境更甚多少倍。
  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得是带开注意力。
  和家长以及老一辈教练这个时候立刻喝斥打骂不同,白浩南选择是招呼孩子们马上在车厢里来个颠球比赛,有效分散了这帮小王八蛋的注意力才换得了安静的空间。
  反正白浩南给家长们也是这么解释的,之所以故意要把孩子们从桂西、贵黔带到江州,然后带到蓉都,最后去绵林,也是为了让他们习惯这种不停换地方,适应新场地新局面的行业特点,以后会有更多不停变化,让孩子们学会把注意力牢牢集中在场地上,至于场外,白浩南给女家长们都说这是个长久课题,得慢慢研究,顶尖球星那么多都没法控制好花边新闻呢。
  家长们肯定都认定白总监就是典型的场上万众仰望,场下百花齐放。
  李琳那样儿就太有说服力了!
  不然想想不就是个青少年足球队的训练总监嘛,居然身边跟着个一点不懂运动,又这么漂亮的秘书,花瓶似的还能有什么用途?
  哪怕是绿白两色运动服穿在她身上都有春天来到的明媚感,现在换成春夏之际的白色打底衫灰色套裙就更不用说了,这样的美女要说是为了这份工作留在个少儿球队里,说出去谁信啊。
  还不是因为那种关系。
  而且等到了蓉都高铁站,来接车的陈素芬表情又太不掩饰了,她的娃娃脸一点不因为生了孩子走样,又是排在李琳之后排名前三的身高,还最会穿运动类衣裳,长到脚脖子的紧身运动裤淡绿色带白色英文,在上半身的深蓝色勾边运动衣衬托下格外婀娜修长,故意拉到一半的运动卫衣胸口虽然不是规模宏大的那种,可很有技巧的用白色背心内衬,醒目。
  还上来就是给白浩南一个拥抱,又不是外国人的习俗!
  陈素芬都惊奇自己的动作反应热烈,手上舍不得松开的看李琳:“照顾得还好哦?你们都出去玩了快俩月了!”
  换个女性没准儿这时候有灰暗的情绪,李琳没有,笑得真诚而不满:“玩哈呀,全都在到处跑啊,累都累死了!”
  陈素芬要的就是这个回应,一口确认:“那下回我给他当秘书去!”
  李琳马上撇嘴了,不争论但很委屈:“你都是教练组,抢我的秘书工作饭碗,还要不要我活命了。”
  白浩南面对家长们的众目睽睽,再次庆幸自己真的没有带女子队,还对最伸长脖子的那些小崽子嘚瑟:“看见没!好好踢球,出头了就有这么漂亮的阿姨喜欢!”
  他的不要脸,让小王八蛋们无言以对的一哄而散之余,也让陈素芬找到感觉的打骂:“你才是阿姨!你全家都是阿姨!要叫姐姐!”
  李琳却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了:“辈分!别乱了辈分!”
  陈素芬诧异她的变化!
  白浩南回到蓉都,就是这种轰然一下从寂静的技术层面掉进沸腾喧闹开锅的生活感觉。
  不光是伊莎和乔子叫他回家吃饭,还要被儿子们爬满一身的热闹,更主要还是训练营的感受。
  江州训练营依旧还是整个江州地区足球爱好者的集中地,因为那里还有全市独有的足球健身中心,成年人带着孩子一起来训练踢球已经形成了乐趣,四位外籍教练和卡拉一家带着国内助教让整个训练营也很有吸引力。
  但哪怕八块场地的江州训练营天天都有不少孩子在训练,气氛比起已经有了足校合并的蓉都训练营还是差了好多,而白浩南带回来凑在一起的这支10到12岁,也就是俗称的U12年龄组孩子,二十多个来自桂西、蓉都、贵黔和伊莎家乡的孩子,就像在油锅里撒了一把盐的味道。
  仿佛是下意识的,所有原本训练营的孩子都是蓉都远近地区的,起码都是省内的,面对这支身高各异,甚至还有个瘸子的外地球队,面对这群普遍接触足球不超过半年的孩子,原来足校体系的孩子们肯定把他们当成另类,而且还是白浩南自己带队的,其他家长都有些好奇。
  所以从进驻训练营开始,白浩南就是带着这支嫡系U12球队的孩子跟各级梯队打比赛!
  正如白浩南也是在当初十二岁的全国足球夏令营里面开窍,知晓了这世界人外有人,自己那点天赋在真正的天才面前不堪一击,这些从四地各处选拔出来的孩子,原本在自己的训练营同龄人里都是拔尖的,现在看到了更多蓉都各地选拔的有能力有天赋,还训练了好几年的孩子。
  马上又感受到了压力。
  从U10到U14,相邻年龄段差不多有六七十个孩子,外加每天都有上百市内每周来踢球运动的爱好青少儿,大量的以赛代练让孩子们明显从调皮模式转移到了掉进大海一般的溺水模式,就是每天都在面临新的对手冲击,还有不断压缩控制才能保证不过大强度的训练课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1/59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