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时代(校对)第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9/871

  《后汉书》那句话就是这个意思,但最后还有一句著名的话“亦杀身以成仁之义也”,续到实在不行了,那再杀身成仁,以身殉汉。
  荀彧立下开国元勋的汗马功劳,看似可以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却在曹操立国前服毒自杀了。
  这才是中国历史上的文人,真正意义上的贵族,精神上的忠义和理智现实之间的取舍。
  虽千万人,吾往矣。
  认定方向之后,纵然面对千万人,也勇往直前,拼争那也许有的一点点可能性。
  大不了最后再来杀身成仁罢了。
  中国历史上多的是曹操、刘邦这样的枭雄豪杰,也从未少过荀彧、林则徐这样的名士,也一直都是所有这些各种各样的人格才撑起了中国文化的风骨。
  这才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
  哪里是喝几杯下午茶,装点绅士风度的洋鬼子能比的。
  万长生随手借用荀彧的典故,也是表达自己的态度,斗争不一定非得明火执仗的打得头破血流。
  这也是他的一贯人生哲学,迂回可能更容易解决问题。
  跟何况现目前的世道,又不是你死我活的局面,这就更应该是个如同下围棋般的大局面,不纠缠在一城一池的得失上。
  苏沐楠不知道有没有完全理解到万长生的意思,起码这种打哑谜的方式是完全匹配了。
  她还认真的把那张纸拿过去,读了两遍:“你的小楷确实带点隶书的影子,不标准。”
  万长生也回以认真的态度:“几百年前的老祖宗们,写书法的时候有分各种字体吗?未见得吧,太过拘泥于形式,那我们就只有遵循前人的脚印,不能与时俱进的改变,我是在西南一方的小地方长大,也许是托了免遭战火荼毒的福,千百年来每逢战乱就有文人雅士朝着蜀川逃难,所以日积月累这里也能汲取到各种特点,无论书法还是篆刻,我想能博采众长,可能比因循守旧要好些,当然,您的看法肯定有您的道理。”
  苏沐楠看着那张白纸,又是好几秒,然后展颜露出一排整齐的白牙笑,伸手:“好的,很高兴认识你,后天我有一堂篆刻课,希望你能到场指教,我听他们说你的课上得很不错。”
  如果是以篆会友的交流,万长生还是可以接受的,点头说好,所以这次握手肯定要真心实意得多。
  然后俩人几乎同时哦?
  因为都触摸到了对方手指上粗糙的茧,跟工龄表似的。
  特别是这样千娇百媚的姑娘,人家不都是保养小手,连家务事都不敢多做点么。
  这点杜雯是典型,钟明霞是典型中的超级典型,不过她有时候还要当手模,靠手吃饭的,这倒不能混为一谈。
  但起码这样的女孩子,那真是在篆刻上下了苦功夫,值得尊重。
  再一起笑笑。
  苏沐楠就扬扬手里的白纸转身走了。
  外面不管男女的兔崽子们,一片老师再见的谄媚称呼声。
  接着一连串的探头凑近来:“万万……申申说什么?”
  “申申哦,这可是老师哦,你总不能伸出你的魔爪吧?”
  “呸!万万什么时候对谁伸出过魔爪,自己有本事追美女去啊,大三的校花呢,从去年说到今年你们去啊!”
  万长生也抓了速写本啪啪的打人:“瞎胡说什么!”
  但显然连远在万里之外的杜雯很快都知道了八卦:“我看了照片,这位申申收拾出来应该还是很有气质的,就是年龄可能有点大,应该接近三十了吧,聊得如何。”
  万长生无力:“如果你们把精力都放到工作上,这个世界都前进了好大几步!”
  杜雯鄙夷:“人生如果没有八卦,就跟……没有润滑油似的,年底了注意点啊。”
  万长生还懵懂:“年底怎么了?”
  杜雯没好气:“青展复选评奖就在这十二月底宣布结果,你这三项到底能出什么成绩,可是关系到你未来走向的。”
  万长生心里还是有底:“应该算是内定吧,好歹应该有个一等奖,可能篆刻最有希望,毕竟争的人少,老荆自己都是评委,他才不在乎避嫌不避嫌呢。”
  杜雯哈哈哈:“那这位申申要是也参展会怎么样?”
  万长生大概知道天下大势:“你说呢?老荆这样的坐镇北派当评委,宁愿失传都不从南派找人,其实我有点想推荐这位老师去跟着老荆学手艺,这是真爱篆刻。”
  杜雯拖长声音噫:“算了吧您咧,看见漂亮姑娘又怜香惜玉的帮忙照顾前程,你差不多点!欢欢还不够闹心的?”
  万长生惊觉自己旧态复萌,赶紧说好好好。
  杜雯不是开玩笑:“你别一厢情愿的去瞎牵线,两边不讨好。”
  万长生牢记在心。
  过了两天,万长生跟着几个国画的小伙伴去上篆刻课了。
  几个家伙本来都是因为他选修了篆刻,特别是其中有两三个大一的还是在培训班的时候就接触熟悉了点篆刻,准备跟着万长生好好发展下。
  结果前些日子叫嚣着要抵制篆刻课,坚决和万万站在一起的,这会儿和万万一起嬉闹着相互嘲笑真香哦,申申的课都想来上!
  然后走进篆刻教室,万长生和其他人一样有点傻眼。
  这还是咱们记得的那个教室么。
  很标准的普通专业教室,本来都是讲台下面摆着一排排桌椅,桌子都是那种大办公桌尺寸平板下面有抽,够两人用,也能挤着放两张大画板来平铺画画的。
  然后在最后面有一排三格高的个人储物柜,跟超市保管柜差不多的样式,每人可以分一个四方的格子,可以带把锁来锁住小门。
  因为无论哪个专业搞画画设计都有一堆文具画具,最好可以收起来免得找不到。
  现在柜子却被叠起来了,满满的靠了一边墙,还被拆了小门,变成了书架,里面堆满了书!
  课桌则全都拼起来成了一张巨大的桌子,上面铺着书法用的毛毡。
  最后就是周围所有的墙上,都挂满了各种龙飞凤舞的书法!
  女性在乎氛围的特点,在这里彰显无遗。
第416章
有人总会忘记莫欺少年穷
  万长生上课就无所谓环境,什么地方都行。
  费雪雁和徐朝晖的病房,艾米拉的A380头等舱,千人艺考的仓库,甚至文创园的广场空地上,他都能讲课。
  但显然苏沐楠特别在意环境。
  铺着的毛毡上墨迹点点,瓷盘、砚台、墨汁随处可见,镇纸、笔架、篆刻刀和练习石也散布其中。
  光是看看,万长生也有点跃跃欲试的想写点,刻点什么。
  但都不如周围墙上的书架跟字。
  既有工整光洁法度庄严的正楷小书,也有苍劲奔放的狂草,还有架构大气磅礴的古行。
  大小不一的字幅,挂在那里就有展览画廊的效果,让走进来的人不由自主欣赏。
  哪怕不懂书法、篆刻,也能看见书架上的书啊。
  从国外名著到国学文本,从《陈寅恪与傅斯年》到《缘缘堂随笔》,甚至还有大量的连环画册,连孩子都能看懂吧,当然不是奥特曼跟植物大战僵尸,全都是《三国演义》、《岳飞传》这样的传统白描精品。
  连万长生都忍不住摸一本随手翻翻,又突然觉得被这个阿姨当成小朋友收拾了!
  但其他来上过课的小伙伴都悄悄说这些书,是申申从江浙货运发过来的自家看过书,而不是临时买来凑数。
  这让万长生想起自己办公室那堆得都有点堆不下的各种专业书籍。
  忽然有点惭愧。
  他拿了一部分去放在一号仓库的酒吧给学生分享,但骨子里还是习惯后山的碑林、书房那都是自己的天地。
  这不是小气,他没这个习惯。
  从小就是个孤独的庙守,除了爷爷几乎没有可以分享交流的同伴。
  苏沐楠的教学风格果然有点幼儿园阿姨的路数:“都找位子坐好,坐好呀,今天我们学习基本的刀法,还有夹具的应用,印章都得是反过来的,这对大家可能有点不习惯,来,大家跟着我这样先把练习石卡到夹具上,小心点别夹到手哦……”
  万长生有点啼笑皆非,他都高阶到参加全国青展,去博物院当传人了,也得坐在这里规规矩矩的跟启蒙学生一样?
  当然他不会表现出来。
  所谓教养就体现在他不会烦躁厌恶,哂笑着翻开旁边的一本连环画,按照苏沐楠说的方式,用夹具把练习石固定好以后,偷偷在那用人家十块钱一根的初级刻刀刻图案玩儿。
  并不因为自己水平超群就炫耀显摆甚至反对基础教学,甚至借着这场面开始思考自己的雕塑构思。
  也必须承认人家安排的这种夹具确实很舒服,成年人的手指固定一枚练习石,对指头的力量稳定要求很高,时间长了第一指节多少都会有些外翻变形,形成所谓的龙爪。
  所以绝大部分篆刻者都会用夹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9/8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