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时代(校对)第4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4/871

  万长生顺手抓了速写本,勾勒出这古灵精怪又愁眉苦脸的小妞:“前些天不是听笑话吗,突然觉得中国真心不容易,国力要和美国比,福利要和北欧比,环境要和加拿大比,机械要和德国比,手机要和苹果比,汽车和通用丰田比……你就是独一无二的欢欢呀。”
  贾欢欢探头看眼,却没什么惊喜感动,还批评:“我说就是你一直这么宠着我,我才干什么都没恒心!”
  万长生连连认错:“我的错,我的错,我负全责,罚我一直都这样对你,好不好?”
  贾欢欢满意的嘿嘿笑,嘟油嘴在万长生脸上亲一下。
  这边钟明霞是艰难的让自己表现得有油嘴。
  她多么控制饮食的,对火锅这种吃食简直深恶痛绝,但是跟着孙二娘肯定要给面儿,除了假装给自己嘴上抹点油,就是殷勤的帮孙二娘挟菜,瞄着桌上的风气,也给苏老师挟菜,帮苏爸苏妈拿小吃,端饮料,嫂子大哥都不来,自己当然是要帮忙承担点责任的。
  苏妈妈对她的身份就感到比较特别,哪怕苏沐楠回去肯定介绍过:“你……给万长生做过模特?”
  钟明霞的筷子停顿下,再流畅起来:“嗯,我还……给他做过人体模特,就是不穿衣服的那种。”
  孙二娘肯定吓一跳,筷子头的东西都掉了。
  包括苏妈妈都吃惊下,可能没想到是这种模特。
  苏沐楠则认真的转头看着。
  汲取自家的教训,钟明霞照实说:“我学历低,家庭条件差,从护理卫校毕业以后主要就是做摄影模特,但是摄影圈陷阱太多了,也有很多不安好心的人,所以我想办法找到美院,想做知名画家的专属模特,后来遇见了万长生,他帮我联系了不少模特合同,无论是在培训学校,还是在美院,所以我很感激他,把他当成我的老板呢。”
  她没有解释自己脱了多久衣服,又把衣服穿起来,那不重要,也没必要解释。
  对大部分人来说,脱一次跟永远脱没区别。
  苏爸爸苏妈妈肯定是恍然大悟,苏妈妈还解释:“我们不是觉得人体模特有什么,只是有点想不到……”
  钟明霞坐得很正,淡淡的笑下:“嗯嗯,我明白,很多人接受不了,所以我没跟家里说我在做模特,有时候请万长生帮我当当挡箭牌,就是这样了,没有任何关系,我不会纠缠他的,他是个好老板。”
  苏沐楠嘴动了动,却没说话,只是挟了块鱼肉回报钟明霞:“这个好吃,下次我们俩自己再来吃。”
  钟明霞坚强的脖子,就低下去了,笑着说好,耳根又慢慢染红。
  孙二娘之前肯定更不知道模特是什么意思,对剩下的火锅大餐都没注意了,时不时留意观察钟明霞。
  钟明霞发现了就笑笑,却少了几分亲密的动作,起码不会主动做什么。
  苏妈妈可能觉得自己找错了话题,聊起席导演和万长生约定的电影来,果然这也是孙二娘知道的大明星,听说儿子要跟时代偶像合作,兴趣一下浓厚起来。
  苏沐楠轻声介绍了剧本思路,钟明霞明明参与了好多细节,还亲自听了姜主任和万长生的洽谈,可她这会儿不说话。
  苏爸爸则介绍苏家虽然一直都是知识分子,但自己很偶然的从大学开始涉足医药行业,所以现在也有家制药公司,这几天商量说万长生的电影如果需要投资方,他们可以联合参与,既协助万长生完成导演处女作,也算是圆了他们对席导的偶像梦。
  这肯定是没算到万家、贾家的经济水平。
  但报恩的态度是说得很明了了。
  哪怕这顿饭只字未提俩年轻人之间的关系。
  哪怕在看过贾欢欢以后,不知道苏爸苏妈有什么新看法。
  起码他们对万长生的感激之情没变化,很想找个机会表现。
  孙二娘这种时候却不显摆自己家不在意拍个电影什么的投资,只感叹惊讶的说谢谢,还跟钟明霞感叹江浙那边确实经济条件好。
  一直尽量把自己当透明人的钟明霞赶紧赔笑。
  肯定发现孙二娘的演技和她儿子如出一辙。
  苏沐楠却认真的说:“上次爸爸妈妈本来拿了一张一百万现金的银行卡作为医疗费跟营养费,我知道这样有点无礼,但我们一时也想不到更好的感谢方式,后来万长生把卡退还给我,还把那枚他在全国青展上获得金奖的印章交给我去拍卖,我也跟爸爸妈妈商量了下,决定把这枚印章的拍卖款,和这一百万一起,都以他老师的名义,捐给青少儿贫困基金,您看可以吗?”
  孙二娘不知道这事儿啊,还看看钟明霞,这姑娘赶紧表示:“我只知道他这枚印章很不得了,听说也要值几百万的,但是万长生说石头是他老师的,不是他的。”
  不知不觉,万长生的事儿她都知道。
  苏爸爸更懂:“好像那位师娘应该有些身份很重要,所以这枚印章最好用公开拍卖的方式以示廉正,反正我们家是准备尽量把这枚印章拍下来的,我本来就很喜欢收藏这些,小楠,拿出来给阿姨看看啊。”
  书呆子才如梦方醒的赶紧从衣兜里面掏。
  孙二娘也发现这姑娘好像不怎么聪明的亚子,逐渐就划到儿媳妇那一档去了。
  不过等到她把那印章拿到手里,苏爸爸和苏沐楠大力赞扬这枚六面红鸡血黄的时候,她却不以为然:“这种石头长生抽屉里面多得很……”
  苏爸爸肯定当她是个外行说胡话,笑着嗯嗯嗯,商量除夕两边一起过。
  孙二娘摇头说大年三十自己必须要回到村里主持大局面,反倒问:“要不要去我们乡下看看热闹?”
  苏家连忙都说好,苏先生还说:“我们家其实除夕也一般都必须回乡下,今年就是因为长生救了小楠,家里上上下下都很感谢,希望有机会请长生和家人到我们老家做客……”
  感觉已经双方相互走动那么亲密了。
  孙二娘笑着问钟明霞:“那两天就只有你照顾长生了哦。”
  钟明霞连忙点头:“没问题,他给我算了工钱的。”
  苏爸苏妈跟孙二娘一起,都深深的看了眼这姑娘,只有苏沐楠在低头细心的包裹印章。
  从小生活在阳光房里的花朵,是体会不到那么多东西的。
第464章
很多时候可靠,比能力更重要
  所以饭后在路边送三位客人上了出租车,孙二娘再次带着钟明霞在医科大附属医院周围的商业区慢慢逛。
  这里可就比美院周围,钢花街道,还有孙二娘昨天逛过的区域,都繁华热闹太多。
  临近春节到处一片节日气氛张灯结彩,哪怕旁边最大的高校今天已经在放假,大学生们作鸟兽散了,还是不减这一带的人气。
  和昨天不一样,孙二娘今天开始说点自己的心得:“任何地方值不值得做生意,关键要看有没有个大生意,围绕这个大生意做其他生意,才有得做。”
  钟明霞爱琢磨的财迷习惯就显出来优势了:“比如这里围着医科大?”
  孙二娘摇头:“医科大不重要,重要的是附属医院,学生才多少人,而且花钱的能力根本不能和医院比,你看看这周围,其实都是顺着医院起来的,江州最好的医院吧。”
  钟明霞赶紧点头。
  孙二娘想想:“你们家周围也能做生意,但是投十块钱赚一两块,万一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没准儿还要亏,但在这里,只要舍得投钱,赚钱的几率就很大了。”
  钟明霞对这里很熟:“嗯,旁边还有全市最大的体育中心,外面还有很多车行,我听说还是有很多生意不好做的。”
  孙二娘傲然:“小本生意在哪做起来都是看天吃饭。”
  卖车的都是小本生意?
  钟明霞只能悄悄做个鬼脸,不说话了。
  孙二娘果然把钟明霞说的体育中心那边也走了一圈。
  这可是大面积,换个城里姑娘估计都撇嘴了,这么辛苦的几公里走下来,打个车不行吗。
  偏偏钟明霞就当锻炼身体了,她一贯都是平底鞋趿着,还是那种摇屁股的走法,等于健臀不耽误,不紧不慢的啥都不说。
  孙二娘甚至深入到这两大核心周围的住宅小区,无论是崭新的楼盘,还是二三十年以上的老旧社区,都去看看。
  回程也没说打个车,继续练腿,还提问:“看出什么来没有?”
  钟明霞一点表现欲都没有,摇头:“不懂,我也看不出来什么,我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些。”
  孙二娘传授经验:“新房子,都是年轻人,起码也是中青年,比我年纪小的,这个很正常,但是你注意看那些旧房子,基本上也看不到多少老年人,这说明什么?”
  钟明霞可能好些年没这样艰难思考过大问题:“您……就直接给我说吧,我这笨得直冒汗。”
  孙二娘估计很享受这种感觉,贾欢欢不会听她的,万长生是另一种感悟角度,杜雯又太聪明,拉着钟明霞的手轻轻拍:“你知道分寸,就比好多人懂事了,我们逛着过来看过地产店的,这里一套房子少说也百八十万的,这些人你看穿着打扮,很多可能都是租的,起码把中老年人都挤出去了,这跟你们家那里尽是中老年,年轻人都往外面走,恰恰相反,不是吗?”
  钟明霞肯定从来没这么想过,有点震惊。
  孙二娘笑:“大道理呢,我是不懂的,但是我们观音庙生意好好,年轻人就舍不得走,哪怕他们去城里打工,觉得外面好玩,但大多还是要回到村里来接班,因为他们在城里只能下苦力进工厂做最累最脏的活儿,还赚不到多少钱,可在村里给观音庙做事稳稳当当的轻松,这就是我们观音村虽然在乡下,却比你们那个厂更兴旺的原因,得有个大生意。”
  钟明霞终于能融会贯通:“哦,怪不得那个姜主任非要拖万长生去他们那个街道,也就是拉个大生意去,其他人都能围着做事了,对吧?”
  孙二娘点头:“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万长生在做那个街道,我们就不能把宝压在一起,我们观音村分成四家来做事,为的就是这家出点事,那家总能顶上去,所以我们肯定要在江州其他地方做生意,这里就不错。”
  钟明霞索性打破砂锅问到底:“那昨天下午逛的地方呢?”
  孙二娘摇头:“我去过的地方也不多,省城,宁州,但老祖宗没少教我这样看,冷清得只有老人的地方很难做,热闹得尽是年轻人的地方最好做,热闹但男女老少都有的地方就要好好观察了,昨天和今天比,你有什么感觉?”
  钟明霞慢慢上道:“昨天……昨天我记得您问了很多价格,服装店、小吃店、饭馆包席的桌餐多少钱您都问了,今天没问,基本上都没问,因为今天看起来明显要贵一些么?”
  孙二娘满意的点头:“其实这一带啊,就是医科大校门外和老房子周围吃的便宜些,其他都挺高档,根本不用问了,昨天那些服装店,我们进去看了吧,都是便宜货,日杂店、百货小超市,都是给穷人开的,脏兮兮的黑黢黢,这边完全不一样,可是又跟那种最繁华的地方比,没那么高级,对吧?”
  钟明霞逐渐接近结论:“选……中间的?”
  孙二娘背着手笑:“中间偏上一点点,最好的地方谁都挤破了头也去,争得水涨船高,差的多半要亏本,就是中间偏上一点最稳妥,然后我们做什么呢,衣食住行啊,这四样无论什么时候都用得着,我们孙家一直都负责搞这些家长里短的事情,明白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4/8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