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时代(校对)第6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2/871

  五毛一个,改卖两块。
  还迅速的把客源从村民变成了游客。
  呈几何数的放大销售。
  周婶满脸笑得合不拢嘴,还欲盖弥彰:“太累了,太累了,我还是一天只卖那几笼,多了哪里做得过来,摆出来就卖完收工。”
  万长生示意下表示别说了,自己面对所有人,投影画面跳出其他跟观音庙有关的纪念品:“未来我希望你们都有周婶这样的底气说话,要么一天就忙那一会儿,其他时间闲着打牌喝茶玩儿,要么请人雇工,每天卖他个几百几千,赚得笑呵呵,我这里这些人,就是他们搞出来观音米糕的样子,这种办法可以教给你们每一家,我们万家花钱买回来送给你们每家,希望你们都能在观音庙周围赚到钱。”
  全场自然欢声雷动,谁不想赚得更多啊,哪怕是少赚点每天只忙一会儿,那也逍遥啊。
  各家叔伯们表情严肃,他们肯定要想得多些,这是不是跟老祖宗的交代有差异?
  好像没有吧?
  万长生也是这么说的:“时代在不停变化,我们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一点点模具上的调整,就能让米糕赚得更多,线香、纸钱、面具、玩偶、手提袋,我们还有无穷无尽的纪念品可以开发出来让大家各家各户都能拿去卖,但前提是,我要把观音村的房子改建成这么漂亮。”
  不等惊叹议论的声音起来,万长生抢住身位:“不是马上就全部改,先从周婶家村口的房子开始改,我再说一遍,改建所有房子外观的钱,我们万家来掏,当然,如果有哪家愿意也跟着掏,未来就可以跟着分钱,因为改建得漂亮高级的观音村,绝对会比现在更加赚钱,跟着我走的,一定会让你家都赚到钱,过上比城里更舒坦的日子,第一家是周婶,后面按照报名顺序和我们改建工程进度来选择,慢慢的一家家改建,不愿改的,那就看着别人家赚钱吧……”
  应该能够从他的话语中听出来点恩威并施的语气,但林楚妮的思维肯定是你这含糊不清啊。
  但现场已经跟炸了锅一样激动兴奋不已。
  村里有钱的都到宁州买了房子,城里那种拧开就有热水,木地板空调屋的生活肯定还是羡慕的,村里固然有习惯的优点,但是差距还是有点大,哪怕照着城里模样做了装修的家里还是不方便。
  现在能够不花钱就变样,谁不愿意呢?
  周婶不就是从小给万长生准备米糕吗,现在还成天陪着孙二娘打牌,就鸡犬升天了?
  我也行的!
  这是只图眼前生活享受的普通思路。
  想得远的,固然在意的是怎么个赚钱法。
  所以等新庙守上台的仪式结束以后,万长生跟各家户主,几大家的话事人叔伯们在堂屋对话一小时后出来。
  大学生们就直接登上自己的七八辆车,在村民们夹道欢送之下呼啸而去了。
  唯有万长生按照习俗留下来守灵三天三夜的,哪怕他现在忙得分秒必争,也决定遵守习俗。
  而且头七的时候再赶回来送爷爷出殡。
  小伙伴们则要在这几天内,就让改建方案完成并且即刻开始动工。
  真正的新官上任三把火,立刻要看到新风气出现的。
第704章
传统的力量
  钟明霞很想留下来,贾欢欢却说不用,让长生哥好好陪爷爷聊会儿天,成天在碑林后院爷孙俩习惯了。
  可贝赫耶还是留下来了,有些怯怯的看着万长生忙碌。
  夜深了灵堂还是外还是热闹非凡,吹拉弹唱的戏台班子跟和尚念经的声音作为背景,白天的流水席桌子现在成了麻将桌,人声鼎沸得根本不像长辈去世。
  万长生也没垂泪到天明的悲切,接过村里人给他抬来的两木盆草土,就在棺柩边做塑像。
  标准的半身泥塑,而且是庙里传统的草木泥胎做法。
  因为和雕塑系有放大改换材质不同,庙里都是直接朝着最终泥菩萨做的,干了以后必然开裂。
  所以在黄土里面得混上大量的干草麦秸,这就等于给泥巴中间增加了如同血管、经脉一样的拉扯连接力。
  古人的智慧其实穿插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细节角落。
  只是这草木泥胎刚开始看起来相当瘆人。
  一坨坨拍到一起的泥土有点人形了,却被草根麦秸搞得像个干草堆。
  人头半身人形的干草堆,就跟那木乃伊似的,还在棺木边。
  这让使劲说服自己待在堂前的贝赫耶心惊肉跳,跪坐在本来是给吊唁拜祭乡亲用的蒲团上,偷偷裹紧自己的黑袍。
  孙二娘打着牌也眼观六路呢,示意周婶拿了件夹袄过去给阿拉伯少女披上。
  哪怕已经立春,乡下晚间还是春寒料峭透彻骨的。
  贝赫耶有点感激又有点傲娇,只看了眼这个显然是下人的中年妇女,不说话。
  还是把目光停留在万长生身上。
  万长生动作很快,没有用那套意大利雕塑刀,就是传统技艺里面的一把尖头小刀,把浸湿的黄泥开始一点点拍实叠加到草木泥胎上,内里透气疏松外面才能严紧细密。
  全神贯注到眼前泥塑上的他,不会在意外面的人影、喧哗,也不需要爷爷的照片,纯粹凭着脑海里面的感受,一点点呈现。
  父亲去世以后,一身技艺都是爷爷悉心传授,更不用说在碑林里面无数孤独的时光,都是爷爷佝偻着身躯把自己最后那点传承交给孙儿。
  这种蕴含的深厚情感不是放纵情绪,大哭悲恸能够诠释的。
  万长生更不需要做给谁看。
  他更愿意用这样的方式把情感一点点倾注到塑像上,封存起来。
  人生本来就是从出生到死亡的必由之路,分离永别本来就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可笑大多数人却装着没看见,还非要把这种伤痛撕心裂肺的放大。
  只有深深的把情绪寄托封存起来,才能有更加敞亮的心胸、情绪去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所以从送走了欢欢和伙伴们,万长生就全身心专注到手上活计里。
  还能轻声给眼前的雕塑讲讲自己的看法思路。
  当爷爷还在的时候,万长生不会拿这些需要扭转思维的新时代看法去困扰老人,现在不过是把未来要变成什么样,一点点描绘出来,也让自己的决心愈发坚定。
  他自己呆在灵堂里面做泥塑,街坊邻居跟亲戚们都习以为常,没人去打扰,看都不会多看一眼。
  能让长生做成菩萨的,也就爷爷有这个资格了。
  唯有看在贝赫耶的眼里,却慢慢没了之前的孤独胆怯,好像在她眼里一直很伟岸的这个大男生,也有需要祷告或者倾诉的时刻。
  只可惜她基本听不懂。
  唯有看见那本来毛毛躁躁的泥巴头,逐渐变得油光水滑的清晰起来。
  这才是万长生最熟悉的泥塑手法,和雕塑系做的那种头像截然不同。
  不讲究面部肌肉走向,骨骼骨点,就像国画里面的人物一样,宽皮大脸,浓眉长鼻,就是抓住了长相特征以后的古典造型风。
  很像人们熟悉的那些古代皇帝画像那种风格,确实也更像寺庙里面的菩萨。
  现在的万长生,要他做出超级写实,让人感叹栩栩如生的爷爷头像,已经没有任何技术难度,包括他给贝赫耶做的那尊塑像,都在写实基础上还增加了面纱的难度。
  如果朝着卖弄技巧的方式去发展,光是做超级写实流派,万长生也可以成为名家,但那基本已经是不加思索的天赋本能。
  他更倾向于在作品里面加入思考性,就好像之前这尊西亚雕塑,那种从不锈钢到汉白玉的材质变化。
  从立方体到柔美女性的线条变化。
  都在展现美感。
  不过这尊爷爷的塑像,又绝对没有悼念哀思的情绪,充满了谐趣童真的顽皮。
  用菩萨佛像的庄严雕塑手法,却有那么一点点左右不对称,然后在眼部周围就开始展现出一点老头儿狡黠的气质,那是种通透的灵性。
  万长生没发现自己脸上也始终带着笑容:“我的终极目标是要把观音村变成一家公司,四家人都分别占股的旅游景区公司,所有村里人都应该是在公司上班那样,讲究个规章制度,但这时肯定不可能的,对不对?所以慢慢来,只要动得早,这件事就是个养生的过程,慢悠悠的让大家都跟着效益走,如果真逼到香火凋零,尝尽了这千年难遇的好时光,再有那么一丁点下滑,就是要人命的崩塌场面了,您说是吗?”
  “这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要循序渐进的一点点去改变,我很有耐心的,从小你就说我有耐心,不是吗?”
  泥塑的老人嘴角拉起点似笑非笑的赞同。
  这一做,就是五六个小时!
  半夜两三点过后,万长生才精疲力竭的放下泥塑小刀,稍微退远观察下整尊塑像的感觉,艰难的做着扩胸运动,舒活双腿,给爷爷的灵位再鞠个躬出来。
  这种乡下灵堂都是正中挂了黑帘,挂着黑白相框,摆着香烛牌位的,两侧才有点通道到后面棺柩。
  所以跪坐在堂外的贝赫耶也仅仅是从一点侧面缝隙看着万长生,对上他出来的疲惫身影,深深的倾身伏在蒲团上迎接。
  万长生略微意外:“这么晚了。”
  贝赫耶摇头:“我想等着你。”
  万长生回首看眼灵堂:“我要一直守在这里的,这是我们中国人尽孝道的传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2/8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